Ten Gates of Non-Duality 十不二門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十不二門唐荊溪尊者湛然述
[0702c17] 然此迹門,談其因果及以自他,使一代教門 融通入妙故。凡諸義釋,皆約四教及以五味, 意在開教,悉入醍醐。觀心乃是教行樞機,仍
且略點,寄在諸說或存或沒,非部正意,故縱 有施設託事附法,或辯十觀列名而已。所明 理境、智行、位法,能化所化意在能詮,詮中咸
妙。為辯詮內始末自他故,具演十妙搜括一 化,出世大意罄無不盡,故不可不了十妙大 綱,故撮十妙為觀法大體。若解迹妙,本妙非
遙,應知但是離合異耳。因果義一,自他何殊? 故下文云,本迹雖殊、不思議一。況體宗用秖 是自他因果法故,況復教相秖是分別前之
四章,使前四章與諸文永異,若曉斯旨則教 有所歸。一期縱橫不出一心,三千世間即空 假中,理境乃至利益咸爾,則止觀十乘,成今
自行因果;起教一章,成今化他能所。則彼此 昭著,法華行成,使功不唐捐,所詮可識。故更 以十門收攝十妙。何者?為實施權則不二而
二,開權顯實則二而不二,法既教部咸開成 妙,故此十門不二為目,一一門下以六即檢 之。本門已廣引誠證,此下但直申一理,使 一部經旨皎在目前。
[0703a10] 一者、色心不二門,二者、內外不二門,三者、修 性不二門,四者、因果不二門,五者、染淨不二
門,六者、依正不二門,七者、自他不二門,八者、 三業不二門,九者、權實不二門,十者、受潤不 二門。是中第一,從境妙立名;第二第三,從智
行立名;第四,從位法立名;第五第六第七,從 感應神通立名;第八第九,從說法立名;第十, 從眷屬利益立名。
[0703a17] 一、色心不二門者,且十如 境乃至無諦,一一皆可總別二意,總在一 念,別分色心。何者?初十如中,相唯在色,性唯
在心,體、力、作、緣義兼色心,因、果唯心,報唯約 色;十二因緣苦業兩兼,惑唯在心;四諦則三 兼色心,滅唯在心;二諦三諦皆俗具色心、真
中唯心;一實及無,準此可見。既知別已,攝別 入總,一切諸法無非心性,一性無性三千宛 然。當知心之色心即心名變,變名為造,造謂
體用,是則非色非心而色而心,唯色唯心良 由於此。故知但識一念,遍見己他生佛。他生 他佛尚與心同,況己心生佛寧乖一念?故彼 彼境法,差差而不差。
[0703b01] 二、內外不二門者,凡所觀境不出內外,外謂 託彼依正色心,即空假中,即空假中妙,故色 心體絕。唯一實性無空假中,色心宛然豁同
真淨,無復眾生七方便異,不見國土淨穢差 品,而帝網依正終自炳然。所言內者,先了外 色心一念無念,唯內體三千即空假中,是則
外法全為心性。心性無外攝無不周,十方諸 佛法界有情,性體無殊一切咸遍,誰云內外、 色心、己他?此即用向色心不二門成。
[0703b10] 三、修性不二門者,性德秖是界如一念,此內 界如三法具足,性雖本爾,藉智起修,由修照 性,由性發修,存性則全修成性,起修則全性
成修,性無所移、修常宛爾。修又二種:順修、逆 修。順謂了性為行,逆謂背性成迷。迷了二心, 心雖不二,逆順二性,性事恒殊。可由事、不移
心,則令迷修成了,故須一期迷了,照性成修, 見性修心,二心俱泯。又了順修對性有離有 合,離謂修性各三,合謂修二性一。修二各三,
共發性三,是則修雖具九,九秖是三。為對性 明修故,合修為二,二與一性如水為波,二亦 無二亦如波水。應知性指三障,是故具三,修
從性成,成三法爾。達無修性、唯一妙乘,無所 分別,法界洞朗。此由內外不二門成。
[0703b24] 四、因果不二門者,眾生心因既具三軌,此因 成果名三涅槃,因果無殊始終理一。若爾因 德已具,何不住因?但由迷因各自謂實。若了
迷性實,唯住因故,久研此因,因顯名果。秖緣 因果理一,用此一理為因,理顯無復果名,豈 可仍存因號?因果既泯,理性自亡,秖由亡智
親疎,致使迷成厚薄。迷厚薄故,強分三惑,義 開六即,名智淺深。故如夢勤加、空名惑絕,幻 因既滿鏡像果圓,空像雖即義同,而空虛像
實,像實故稱理本有,空虛故迷轉成性,是則 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體一。若 謂因異果,因亦非因,曉果從因,因方克果。所
以三千在理同名無明,三千果成咸稱常樂。 三千無改無明即明,三千並常俱體俱用。此 以修性不二門成。
[0703c10] 五、染淨不二門者,若識無始,即法性為無明, 故可了今即無明為法性。法性之與無明遍 造諸法,名之為染,無明之與法性遍應眾緣,
號之為淨。濁水清水,波濕無殊,清濁雖即由 緣,而濁成本有,濁雖本有而全體是清,以二 波理通、舉體是用,故三千因果俱名緣起。迷
悟緣起不離剎那,剎那性常,緣起理一,一理 之內而分淨穢,別則六穢四淨,通則十通淨 穢。故知剎那染體悉淨,三千未顯驗體仍迷,
故相似位成六根遍照。照分十界,各俱灼然, 豈六根淨人謂十定十?分真垂迹十界亦然, 乃至果成等彼百界。故須初心而遮而照,照
故三千恒具,遮故法爾空中,終日雙亡終日 雙照,不動此念遍應無方,隨感而施淨穢斯 泯。亡淨穢故以空以中,仍由空中轉染為淨。
由了染淨空中自亡,此以因果不二門成。
[0703c26] 六、依正不二門者,已證遮那一體不二,良由 無始一念三千。以三千中生陰二千為正,國 土一千屬依,依正既居一心,一心豈分能所?
雖無能所,依正宛然,是則理性、名字、觀行,已 有不二依正之相,故使自他因果相攝。但眾 生在理,果雖未辦,一切莫非遮那妙境。然應
復了,諸佛法體非遍而遍,眾生理性非局而 局,始終不改、大小無妨,因果理同依正何別? 故淨穢之土、勝劣之身,塵身與法身量同,塵
國與寂光無異,是則一一塵剎一切剎,一一 塵身一切身,廣狹勝劣難思議,淨穢方所無 窮盡,若非三千空假中,安能成茲自在用。如
是方知生佛等,彼此事理互相收。此以染淨 不二門成。
[0704a11] 七、自他不二門者,隨機利他,事乃憑本。本謂 一性具足自他,方至果位自即益他。如理性 三德、三諦三千,自行唯在空中,利他三千赴
物。物機無量不出三千,能應雖多不出十界, 界界轉現不出一念,土土互生不出寂光。眾 生由理具三千故能感,諸佛由三千理滿故
能應,應遍機遍欣赴不差。不然,豈能如鏡現 像?鏡有現像之理,形有生像之性,若一形對 不能現像,則鏡理有窮、形事不通。若與鏡隔
則容有是理,無有形對而不像者。若鏡未現 像由塵所遮,去塵由人磨,現像非關磨者,以 喻觀法大旨可知。應知理雖自他具足,必藉
緣了為利他功。復由緣了與性一合,方能稱 性施設萬端,則不起自性化無方所。此由依 正不二門成。
[0704a26] 八、三業不二門者,於化他門事分三密,隨順 物理得名不同,心輪鑒機、二輪設化,現身說 法未曾毫差。在身分於真應,在法分於權實。
二身若異,何故乃云即是法身?二說若乖,何 故乃云皆成佛道?若唯法身,應無垂世;若唯 佛道,誰施三乘?身尚無身,說必非說,身口平
等,等彼意輪,心色一如不謀而化,常冥至極 稱物施為,豈非百界一心?界界無非三業,界 尚一念,三業豈殊?果用無虧,因必稱果,若信
因果,方知三密有本。百界三業俱空假中,故 使稱宜遍赴為果。一一應色、一一言音,無不 百界三業具足,化復作化斯之謂歟。故一念
凡心已有理性三密相海,一塵報色同在本 理毘盧遮那,方乃名為三無差別。此以自他 不二門成。
[0704b12] 九、權實不二門者,平等太慧常鑒法界,亦由 理性九權一實,實復九界、權亦復然,權實相 冥,百界一念,不可分別任運常然。至果乃由
契本一理,非權非實而權而實,此即如前心 輪自在,致令身口赴權實機。三業一念無乖 權實,不動而施豈應隔異?對說即以權實立
稱,在身即以真應為名,三業理同權實冥合。 此以三業不二門成。
[0704b20] 十、受潤不二門者,物理本來性具權實,無始 熏習或權或實,權實由熏理常平等,遇時成 習行願所資,若無本因熏亦徒設,遇熏自異
非由性殊。性雖無殊必藉幻發,幻機幻感幻 應幻赴,能應所化並非權實。然由生具非權 非實成權實機,佛亦果具非權非實為權實
應,物機應契身土無偏,同常寂光無非法界。 故知三千同在心地,與佛心地三千不殊,四 微體同權實益等。此以權實不二門成。
[0704b29] 是故十門,門門通入,色心乃至受潤咸然。故 使十妙始終理一,如境本來具三,依理生解 故名為智,智解導行行解契理,三法相符不
異而異,而假立淺深設位簡濫。三法秖是證 彼三理,下之五章三法起用。既是一念三 千,即空假中,成故有用。若了一念,十方三世
諸佛之法本迹非遙。故重述十門,令觀行可 識。首題既爾,覽別為總,符文可知。
十不二門 (竟)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6 冊 No. 1927 十不二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