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Shi Chan Boluomi Cidi Famen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四
天台智者大師

弟子

弟子灌頂

分別禪波羅蜜前方便第六 (內方便分明根性)

[0501a10] 第二根性煩惱 數量二次根性對治結成 悉檀佛法第一煩惱數量煩惱
涅槃經煩惱即是名數 眾多不善開合數量不善一覺不善貪欲不善
瞋恚不善愚癡不善惡業 善法四千根本不過 三毒等分不善四分煩惱
三毒三分覺觀惡業 不善合為一分所以者何覺觀 三分煩惱等分
業障等分一等 不善若一四分 即為四千摩訶衍
煩惱具足萬一瞋恚煩惱具足 一千愚癡煩惱具足萬一等分煩惱 萬一四分煩惱四千塵勞
八萬四千法門處中 是故不善根性 所以者何善根分別
根性豈不不善 相對法相行者修禪定必須 善分第二次根性自有行人
修禪定煩惱深重心靜 內外善法煩惱 是故根性
不善不善各自三五 十五不善行人不善 次第教門依次前列一明
覺觀即為一者心中覺觀 心中覺觀一向昏迷心中 覺觀一明心中覺觀行人過去
不深種善根定時種種善法 覺觀攀緣念念不住三毒之中
明了如是經年累月禪定 心中覺觀心中 覺觀煩惱念念
不住覺觀攀緣思想不住無記 覺觀一向心中覺觀
行人睡眠 之中切切攀緣覺觀不住 覺觀煩惱二明貪欲
貪欲內外貪欲遍一切處 貪欲煩惱行人定時 欲心若是男子緣於若是女人
緣於男子姿容威儀言語結使 念念不住即此結使 內外貪欲煩惱行人
發動男女姿態儀容 貪著己身形貌念念 貪愛是以禪定內外
煩惱遍一切處貪欲煩惱 愛著內外一切五塵境界 生物貪愛田園衣服
一切處貪欲三明瞋恚 非理諍論 行人定時然而
非理 以此為相續不息
持戒人見非法瞋恚摩訶 中說清淨佛土無邪三毒 諍論
行人修禪 以為外人不順 覺心自有財帛
義理瞋恨諍論 四明愚癡自有斷常有無邪見
出生是故通名愚癡斷常行者 思惟分別過去 諸法現在諸法不滅
思惟推尋三世 不滅如是念念不住因此辯才
惡行正定出世 有無 分別思惟覺觀諸法
乃至非有如是 推尋以為 不住因此戲論
障礙正定不得開發有無 微塵所以實法實法便
四大四大假名眾生世界如是思惟念念不住因此 自舉是非
真實乃至思惟分別剎那亦復 如是以是因緣不得禪定禪定 邪定聚五明惡業
闇蔽惡念 境界逼迫闇蔽行者 用心即便無記
別知禪定不得開發 闇蔽惡念思惟行者 定時惡念
十惡四重五逆還俗暫停禪定不得開發惡念思惟 境界逼迫行人
無上逼迫外境手足眼目 破壞陷入
墮落羅剎 惡相如是皆是逼迫 驚怖苦惱如此種種
境界逼迫不善 合為三障三毒即為煩惱障 分之覺觀即是名為
即為業障何以過去 未來惡報行者 中間修善
故知即是業障如是三障 一切行人禪定智慧不得開發名為 三次對治名為
淨觀主治婬欲對治如是乃至 主治惡業對治自有 不同一者對治二者
五者 一明對治善惡根性名為 十五對治十五問曰豈非
答曰不然對治 善根自發修習 一明覺觀病者中說覺觀
教令覺觀既有 對治一明覺觀行者攀緣念念不住教令
治亂 中間必得入定 心中
是以心中 二明覺觀相如 對治教令出入
細心 出入心緣能破覺觀心靜 出入長短分明能破
是故 對治三明治沈心覺觀覺觀
對治教令入時諦觀 何處中間何所何處出息 如是廣說如是根源
分散積聚不見明心觀照心眼 靜心能破散亂 對治覺觀二明貪欲
中說貪欲不淨觀既有 對治一明貪欲 外境男女容色姿態語言威儀
是故熾然不息對治九想 死屍諦觀可愛著地觀見死屍膿血流出
小便亦復如是何處 可愛是故九想 外境重病二明內外貪欲煩惱
背捨 諦觀不淨破壞可惡貪愛不淨可惡外境貪愛
背捨以是不淨心觀內外能破內外 愛著三明治一切處貪愛相如治法一切處
淨觀一切男女自身田園 飲食一切世間所有不淨無有一處 貪心爾時一切處生厭離心
貪欲對治一切處貪欲三明治瞋恚中說瞋恚 心觀既有對治亦復
明治日夜心中思惟非理惡事 眾生 親人入定如是
親人 愛念眾生二明 之中無瞋見人
作惡犯戒瞋心 法緣五陰虛假不見 是非中法
慈心愛念是非瞋心 行法三明治 一切法諍論對治
無緣何以所得自以為是即非 四句四句
如是有所諍訟因緣便 對治方法無緣 心行一切法
憶念諍訟瞋心大慈平等 諸眾生如是名為大慈
對治一切法諍論瞋恚四明愚癡 中說愚癡因緣問曰因緣甚深云何愚癡
答曰愚癡牛羊但是 利根分別籌量不得名為 愚癡愚癡既有對治
明治斷常病者執著常見 斷見便因果相如對治方法 三世十二因緣過去現在未來
十二因緣三世不常不斷

真佛  不斷
相續不常  善惡

[0503b09] 行者善觀十二因緣斷常邪見 得以對治破相續假二明 有無邪念思惟無我
對治果報十二 果報十二因緣現在名曰 無明乃至老死現在五陰十二入
十八界成就因緣生 三事三識無明 無有自性不可不可乃至老死
亦復如是知非非有空有二見 果報十二因緣有無 以此對治三明治愚癡
細微萬法如是邪念 廣說對治一念十二 緣觀何以行者一念之中具足十二
十二十二非一而今一說十二 定性 一念十二緣觀
一念十二緣觀一異亦即得以 破相五明惡業 中說道者教令念佛既有
一明惡業 相如對治應佛三十二相 眉間毫相
不成端嚴形像 入定不明開眼 如是明了次第觀眾使
心眼開明昏睡念佛功德 除罪問曰相分能破 九想白骨等觀答曰九想白骨但是
不淨除罪對治二明 思惟對治念佛 云何正念心緣佛十力四無所畏
十八不共一切種智圓照法界不動普現 色身利益一切功德無量不可思議如是 即是對治何以念佛功德
善法心數惡念思惟 善能報佛譬如醜陋 端正大智人中如是
善心佛功德念念之中一切三明治境界逼迫罪業 對治方法念法法佛
即是法性平等不生不滅無有形色空寂 無為之中境界何者逼迫 境界即是對治三十二相即非
何以境界惱亂 相者因此著魔狂亂觀空 境界存心念佛功德無量重罪
對治可見對治第二 摩訶衍十力定力淨智 中說貪欲慈心
不淨觀愚癡思惟無邊 心中教令智慧分別人中教令攝心如是名為
二種一者 二者轉而 對治貪心不淨
既成不淨便瞋心 在世諸比丘不淨觀 之類名為
如此 二者轉而 不淨觀問曰貪心
好相云何對治答曰菩薩戒 明文一切男子皆是一切女人皆是 菩薩慈悲行婬無度六親
波羅夷男女 敬愛能破貪欲譬如父母 所生非法復次
貪欲不善煩惱如是 貪欲何以無量色界應得貪欲
不淨一門 十四二種可知復次 二種一者二者心境
推尋可見第三 一者二者 貪心不淨
貪心不息不須 膿血壞相不息多人如是 乃至聚落不淨廣說
進入白骨貪心 義理正意行者貪欲
淨觀貪欲轉而瞋恚爾時不淨觀不淨不淨觀白骨 瞋心即為一境轉而
十四對治 如是第四摩訶衍 念念文中菩薩法施
因緣說法神通放光如是 利益度脫眾生名為法施復次行法施者應當眾生煩惱多少煩惱
若一煩惱一法 二法三法 一法二法
貪欲瞋恚不淨慈心 何以一法一邊 一邊過失二法
不淨不淨 乃至 第五
多少 可見第六即是 第一義悉檀正觀十五
十五所以 正觀法性不可以對法故云 正觀不須
病故不須不得能破 不善悉皆除滅名為是以摩訶衍 三昧不能不能
三毒即是正觀第一義悉檀 所以若一病者正觀 貪欲思益經貪欲淨觀
不以不淨世尊自知正觀 歌利王身體爾時無我 人相眾生相瞋恚不生故知實相
正觀能破智慧無明 可見涅槃經無明 煩惱煩惱智慧正觀
覺觀正觀心中語言心行覺觀從何維摩詰經云何 無所得正觀治罪前引
普賢端坐實相第一 霜露慧日消除復次 不能一切
一切具足一切禪門大品經一切 善法般若所以者何譬如
般若一心具足萬行 如意寶珠第四結成悉檀 佛法根性對治
摩訶衍悉檀所以者何 不善境界正是世界悉檀乃至 善根世界悉檀皆是
緣生陰入十五對治禪門 對治悉檀中正相對 即是為人悉檀
不定方便利益名為即是第一義悉檀可見摩訶衍四悉檀十二部經四千法藏
佛法禪門 第三安心禪門略為 一明隨便二明對治成就三明
四明次第五明第一義第一 便宜善根十五禪門 過去已經修習成就
安心發覺安心 所以者何根本初禪過去修禪
本相加功不止 四禪因此三乘聖道 之子教令善根安心
十四善根隨便安心如是 對治成就安心行人 不善不淨觀成病
爾時深法更加修習 不淨種種不淨皮肉 八背捨三界三乘
安心 十四對治成就安心 可知樂欲對治欲界煩惱
十五爾時隨行 心所三昧安心修習 開發始終成就可以數人同治
次第安心自有 行人具足一切禪定應從 根本四禪
十六應觀具足通明 不淨觀九想背捨乃至 應觀心性禪定次第
五明次第中分修證方法在下 善惡根性安心既有 便利次後五明第一義
真法眾生種種十五種善根 對治一法 以此為安心行人入聖
第四明治方法行者安心修道 四大有病用心發動成病不能調適息心三事內外有所
有病坐禪善用 四百自然用心 是故自行應當病源
內心治病方法不知治病方法 非唯行道大命明治 即為一明二明治病
不過一者四大 二者五臟生病五根略明四大病者地大沈重身體
如是水大脹滿 不消腹痛火大 支節大小行不通
風大疼痛轉筋嘔吐 如是故經云 調四大調四百一時
四大有相夢中眾多不可二次五臟患者多身寒熱
患者多身脹滿鼻塞 患者愁憂不樂 瞋恚頭痛主眼 患者身體上遊
[-+] [-+] 疼痛 患者咽喉 滿五臟眾多
夢中可知眾多 (云云) 。 不可三次略明五根患者 酸疼患者
患者鼻塞 滿患者 [-+] [-+]
疼痛如是四大五臟 五根病患非一病患眾多不可 五根無異五臟內外何以
答曰別有治法 修禪應當自知 內外發動外傷寒冷飲食
不慎用心 調觀行內心不知將息 復次行者應知得病
不同一者四大增損 鬼神魔事得病 所得如此
經久成身為難明治 方法深知病源起發當作方法治病不過
氣息治病所謂十二何等 之中方便轉側
治病 以下滿
五臟二氣可以 復次 二種滿
增長 十一十二十二心中略明十二
對治沈重滿 滿增長 不通
四大不和 善用可以 可知治病方法眾多 ( )
不備大意二明 治病雜阿含禪病祕法七十二 廣說今人觀想
成就不得非唯治病不差得意祕要假想 不可呪術治病萬法
有對法術無不 修多羅 用心治病
一期果報譬如有所 心王有病住心其中經久除滅用心憂陀那
云丹安心足下有所眾多 治病正智受病不可得
消滅若是鬼神魔羅得病觀照若是 必須修福懺悔轉讀
治病行人一意自行 具足通達不知其一 非唯修正性命豈可
是故修禪必須內心 內心治病方法眾多豈可尋訪上來
大意未可 方便迴轉善知識 問曰用心治病
十法無有十法緣中病因方便 取捨何謂
治病何謂隨時 何謂專精不息 緣中細心念念依法散亂
何謂病因病因何謂 便運心善巧成就 有益不計日月
何謂取捨 何謂 何謂得益向外不疑
十法必定次第五明 魔羅行人功德 慧命魔羅云何魔事功德
度脫眾生入涅槃如是 眾生善根流轉生死安心 魔事即為
一分魔法不同二明魔事三明 第一分別魔法不同一者 二者陰入死魔四者欲界
煩惱魔即是三毒九十八使 能破修道 摩訶衍

  憂愁第二
饑渴第三  第四
睡眠第五  怖畏第六
疑悔第七  瞋恚第八
利養  自高
如是  出家人
智力  諸軍
成佛  度脫一切

[0506c20] 陰界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一切 繫縛眾生行者清淨善根功德智慧不得增長名為所謂欲界陰入乃至
無色界陰入如是行者不了 名為能不不著虛空不為覆障死魔一切生死業報輪轉
名為復次行人發心修道便 命終不得修道即為修習 聖道後世因緣本心
復次行者修道便愛著 修道死魔四天即是波旬佛法行人出離
鬼神眷屬種種惱亂破壞 善根他化自在天第二四魔 相者煩惱魔不善根三毒
煩惱廣說陰入不善 善根種種色心境界死魔 病患廣說所以者何死因
鬼神當分鬼神 二者魔羅十二 變化種種形色少男少女老宿
可畏相等非一行人 時而卯時來者 名字十一形相
可知亦作種種惱亂行人 人頭抱持言說音聲喧鬧
非一行人覺知一心 閻浮提中食邪見
持戒不畏出家人誦戒 在家人三歸五戒菩薩四十 便匍匐如是種種
留難相貌廣說 魔羅惱亂行人 情事即是可畏五塵情事
可愛五塵令人即是五塵動亂行者是故中有
行者十五情色父母兄弟諸佛 端正男女可愛令人
師子羅剎種種可畏 行者 令人令人動亂
人心禪定名為 如是分別行者 狂亂無恥起種
善事毀損三寶得病 致死必須問曰何故約法 意根中論魔事答曰
魔事 意根不無惱亂可知復次大乘經種種六塵
魔事廣說大品經如是 魔事即是菩薩惡知識三明魔法三法一者
所見覺知無所有不受不著 不分二者反觀見聞 覺知不見何所惱亂如是觀
不分便 正念不著正心不動 魔界即是佛界魔界佛界一如
無二魔界佛界 現前退不見去來 復次未曾有人
骨肉狼藉正是 心驚無實虛誑如是 驚怖身命
分別 不可迴轉如是一月二月乃至經年 正念堅固憂懼大乘
方等默念存心三寶 懺悔波羅 久久事理法眾
行者方便除滅 心行必須親近善知識 有如此等人心行人
禪定三昧智慧神通陀羅尼何況不能 小小境界大乘經九十六 道經分別行者
深知 歸正諸法實相是故摩訶衍 諸法實相其餘一切皆是魔事偈言

分別  魔羅
不動不分  即為法印
念常空理  行道
不生不滅  分別

[0507c21] 復次略明不同摩訶衍中說 煩惱魔得法身故陰界菩薩道得法身故死魔不動三昧
一切法自在無住欲界他化自在天 大集經四念處四魔 等覺如來
唯有一品死魔法華二乘 欲界天子未能 經論不同深意通明四魔
菩提所以者何煩惱魔無明菩提所能陰界憍陳如無常獲得受想
如是死魔欲界天子 道場菩薩故知 菩提究竟菩薩摩訶薩廣大
安住不動禪定初發心乃至 降伏四魔作佛事化眾生不退 涅槃經中說華嚴經中說
四魔魔事 眾多具足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四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6 No. 1916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