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 (Mohe Zhi Guan) 摩訶止觀

Scroll 6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摩訶止觀卷第六 ()
天台智者大師

門人灌頂

[0070a06] 第二入空破法即為一明 二明三明 使三毒三界
三界九地九品八十 一品業受三界初果 不淫 不計
任運如是故稱煩惱不同 見惑思惟 得名有事 思惟數人欲界
上界有味 欲愛下界 上界
有時假名豈可 煩惱破除 譬如分別 方便名相毘曇
備悉

[0070a25] ○二明生滅門 無生滅門 入空
貪欲入空九品一一 三假色欲形貌威儀姿態言語音聲人相
云云行人染污 血脈初果何況 難陀餘習言談
正使法華女人 說法意根 欲心相續不斷 行事相續欲心相異欲心
相待不實不計以為道理欲心 既是共生
不可四句 去處 畢竟空寂利根如此
一品一分明顯相應四悉檀迴轉調止觀相應一品 一分云云中觀 相續中觀不滅
不滅不滅 不能不滅不滅不生 不滅性相離生不可四句
如此應得 相待可解 貪欲九品九品
可解不復九品即是 不生九品即是不生欲界 即是不生不生不滅即是無生法忍
欲界煩惱九品無礙道 解脫道九品阿毘曇有方便道 無礙道解脫道
多用 無漏心不出不論修道 有方便善巧修習迴轉轉入
數數何啻 分為色界九品 用世無漏智慧解脫
無漏無學初果 無漏智俱解脫 無漏智用世世智 便欲界
故云未來根本初禪功德初禪其中有味不得 不知苦集如此三惑
九品三假色法欲界意根 分別觀念不斷相續 禪心即是相待
受生何謂不生四句止觀善巧修習方便一品無礙道 解脫道一分因果無生
入空相續相入空 如是既然如是 九品如是初禪破事 中間命終不生二禪例如欲界
不生初禪初禪二禪 俱生喜樂中有 九品三假淨法
意根相續 三假 受生止觀修習方便無礙
斷惑解脫事理無生 相續相如是如是 如是二禪有事
三禪深妙聖人 凡夫為難中有 三假意根相續
觀察受生四句 方便無礙斷惑解脫 事理無生去者相續相
如是九品如是三禪 俱起 九品三假不動意根 觀察受生止觀方便
無礙解成事無生去者 相待如是如是無想天無想無想 具足例如斷事猶存不出
外道破見 因緣三假 相續相如是
那含四禪無漏有漏 果報勝定九品 三假無礙解成事
無生相續相如是 如是如是色界三十六 不生無色界九品有對
破事 入空空處 便成事無生相續相 如是如是
相應方便 成事無生可知定心 無所有
無所有則是得名不用 無所有入定相應 三假可知識處 無所有處勝定非有
無想阿毘曇婆沙無想天無想 三空有想非有想非無想人師 無想色天得名
釋名無所有無想 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大論常有當分有漏無漏
發出世智無漏無漏 有漏教門對機如此 有人無漏云何 云云煩惱成就
禪門應知三假一向 方便無礙解成事無生 如是可知用世 盡智無漏智無生智
三界九九八十一品思惑破法

[0071b29] ○三明入空 別名 別名菩薩位三藏
十六正是初果十六 修道修道一品次第 第五斯陀含 五品名家斯陀含果
一往第七 品名阿那含第八品名一種 第九阿那含果畢竟不復 欲界初禪非想第八
七十一阿羅漢那含 其中第九無礙道非想第九第九 阿羅漢果三界盡智無生
煩惱不生八十一真空 真智智慧不生不受生死 不生習氣不生
如此 三乘大品乾慧地性地 第六聲聞
九地菩薩菩薩地轉入第十佛地 高下正使有餘無餘涅槃
高下乾慧地正是三賢 五停心念處念處 乾慧地即是四善根
念處有漏五陰名為增進 後心世第一法通名 性地見惑
第一轉入無間三昧見者 三界見惑八十八使 欲界思惟薄地離欲 欲界九品離欲地
無色七十二如火 已辦地辟支佛福慧習氣 菩薩福慧道觀雙流
習氣色心無知得法道種智遊戲 佛國土學佛無畏 佛地大功德智慧
相應習氣劫燒三乘十地思惑別名 三地斷見
三地斷見 通教何者三乘無間三昧
不出斷見三地 第三斷見第四應斷 第四斷見第三 斷見出入不出
不出出入 人師如此不解經意三地
不出 三地 斷見斷見 例如第十六見道
別名三賢 名為十信四善根性地 十住十行十迴向人見須陀洹
名為歡喜地薄地斯陀含斯陀含 有果離垢地 阿那含阿那含有果
為難勝地已辦地阿羅漢 羅漢有果現前地 辟支佛不動地菩薩地
菩薩地後心法雲地 法雲地大品十地菩薩 借此別名
初地斷見欲界三地 九品 七十一七十二
無知可知 別名菩薩位 性地人為初地十五
十六三地三地不出 見惑初地四智 三地比智不出
斷見如此云云 離欲九品 無色乃至
無知云云 羅漢仁王經羅漢 離欲離欲九品阿那含
縱令果行非想第九 羅漢向來初禪爾時 釋義便十度
第六般若入空斷惑羅漢第七方便般若名目便 羅漢
四果一往經論不定 斟酌不可云云三乘 何為菩薩地大論
菩薩斷惑 何不云云大品十地菩薩 得無初地
據此菩薩十地 十地菩薩修治 十地有如法門云云 乾慧地菩薩伏忍性地
柔順八人地菩薩無生忍見地菩薩無生忍薄地菩薩 離欲清淨離欲地菩薩遊戲神通 聲聞佛地菩薩無生
大品須陀洹菩薩無生 法忍乃至菩薩無生法忍如此菩薩
欲界九品 若爾欲界
不得無漏 何故二乘菩薩 法忍十五十六
二乘取證菩薩 菩薩一品一分 自在能忍生死勞苦 入涅槃別教
破見正入 細分 九十正是十行 不復云云圓教
破見正是第二第七 細分 可知十信華嚴 一時無有界外
界內華嚴初發心 過於牟尼即此云何 八相作佛三觀
若爾應有聲聞過於菩薩佛道 聲聞灼然菩薩復次諸位假名緣理三藏通教二乘
不能自在通教菩薩 世諦自在受生化緣 身證別教世諦
自在受生中道不住圓教 即是即是圓伏 二乘菩薩同化通教相比二乘菩薩
別圓相比入空九九八十一云何次第分別句數行人未必一向
品次三藏十六一念 那含羅漢漸次
云云三藏一念相應見思 功德一時現前不由 不得何以諸佛教門法如是
利根身子 蘇息身子大智應作 轉法輪分別十五
阿難侍者智力 通教菩薩二乘應有荷負 導首分別不論別圓
如是 一本三大四大非想無漏
第十六滿阿那含 初禪二三四禪十六滿阿那含 欲界九品世智多少 十六滿
十六滿欲界三兩即是家家一種即是聽法善來羅漢
一念大大無品 瓔珞頓悟如來法華一剎那便
從此慈悲誓願重大 淨名成佛度眾生菩薩 實相理則無不 隨機理則云云

[0073b25] ○四門 料簡見思 不通阿毘曇我人眾生龜毛 兔角不可得唯有實法實法
見思見思無常念念不住實法 如此能破具足諸見 八十一成因不生
有門破法鹿苑 清淨頞鞞三諦身子破見日後 阿羅漢二百多於有門第一義
大論般若方便阿毘曇 常見即是 豈非有門假意云何
調心方便不得 我人實法非有 起見流轉生死見思 假實平等如此
具足無量諸見八十一 因果不生三藏空門破法三藏實義實義
阿含經老死老死邪見 老死即是法空老死眾生佛法 即是空也須菩提石室
見佛法身大品身子 般若大空大智 二人轉大論不得般若
便入空斷見一念 豈非平等三藏空門 毘曇云何大乘空義迦旃延
其所南天竺 實法起見實法有無從容八十一
因果不生三藏 破法大論般若方便 有無非空非有
車匿調柔軟迦旃延 得道能破 諸見八十一入空因果 無生即是三藏非有無門
車匿小乘不可大乘中道如此四門稱為得道 初果勝者三門
有門無常無門 無門從容非有無門 雙非皆是四門初果四門
真諦四門會通不異 常見斷見一念 得道差別大經
五百比丘無非正說跋摩 各異修行無二偏執是非 于時成實 真諦寂寥非一身子
解脫之中無有言說豈可四門 不得獨有 見思 空門言論主義
四悉檀不得 乃至非有無門如是 有門明法空門明法相望
成壞三門非獨一門何故四門 好相二乘自度一道後人因此三藏菩薩
不知四門 法相成佛徧知釋論 菩薩釋迦菩薩釋迦 發心尸棄佛阿僧祇
作佛然燈佛 六度滿有時尸毘 鴿滿乃至大臣閻浮提
滿百劫三十二相釋迦 彌勒遍行四門道法煩惱 即是斯陀含
薄地不斷故知但是 三十四如此 方便涅槃稱為半字法華
二十年中常令釋論名為維摩 樂法天親下劣 通教四門不同
一切假實無明無明所生一切 虛空有如 虛空虛空生故云諸法 般若如是觀慧能諸見
因果不生有門 假實諸法幻化乃至涅槃幻化 易解涅槃難解
難易幻人 寂滅如此諸見 因果無生空門 一切法如鏡中像不可
不可如是觀能破諸法見思因果 有門假觀 幻化有無不當不從
無故不從如此慧能諸法 因果無生非有無門 假觀三藏起見
雙非二見如實通教起見雙非二見 非有中道而是
諸見般若波羅蜜譬如 火焰四邊不可取四門 分明般若四門
清涼池皆是四門取著 取著即為無諍 四門何處
法眾不解三藏 淺近四門 調心方便不得毘曇 得道大乘論師四門
鏗然 通教法如幻化 有名名字
大論三藏 無諍如實中論 法實大品名為三乘
無言說道煩惱第一義般若涅槃名為三獸度河皆是通教四門 別教四門即是別理
次第次第 大經大涅槃無上道大眾正行發心出家持戒定觀四諦二十五
三昧事相次第三藏大涅槃 諸法以此五行以此 故稱四門幻化見思 別有妙色名為佛性大經空空
即是外道解脫即是不空即是善妙 如來祕藏不得不如來藏如來藏即是佛性如來藏
即是有門空門 大經如來藏大涅槃諸眾生得無大般涅槃涅槃
世俗涅槃涅槃云何而言見聞即是空門 智者不空
常樂我淨不空常樂我淨不可說不空 有門非有無門言語 不可說涅槃非常名為
即是如此四門得意實相不得方便次第涅槃名為 聖行大品名為不共般若皆是別教
圓教四門妙理 二種圓融無礙云何四門 見思即是法界具足佛法諸法即是
因緣乃至第一義因緣大經 無明熾然三菩提有門 幻化見思一切法不在
涅槃唯有 三諦空也云何有門幻化 見思真實分別假名不可
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第一義不動善能分別諸法大地種種 無名相中假名乃至有名 無門云何非有無門
幻化見思即是法性法性不可思議 非有出世一色無非 一中一切毘盧遮那遍一切處
見思實法非有無門云何一門 即是三門一門一切法何止所以 因緣所生一切
一空一切即是第二 一切即是第三一中一切即是第四即是三門
三門即是一門一門 無生破見即是空門一門一切不獨無生而已 一切破見而已入空一空
一切非但空空生死而已如是 圓教四門正是若爾 種種分別但凡不知
之後正道法華雖說種種其實 一乘終日分別分別涅槃 名為一行如來法華正直 便無上道大品名為一切種智一切
淨名稱為華嚴稱為 法界即是四門無生 乃是圓教方便門所以 稱為破法云云

[0075b27] ○第二破法 即為假意二明因緣三明 假觀四明假意自有
自有非空 大悲菩薩 諸法實性二乘名為 自行入空有分
菩薩入空不同凡夫 不同二乘法眼慈悲博愛無限自在善巧方便空中種樹
空中 眾生無利利他

[0075c11] ○因緣慈悲心 諸眾生顛倒不能得出 大慈悲愛同斷惑入空同體
倍復隆重先人 誓願弘誓拔苦安隱眾生未能得度 忘本同事
二乘大願 退小眾菩薩 三智猛利入空
空中何以 佛國土教化眾生具足佛法不能 非空善巧方便
入世生死煩惱不能智慧 五大精進力佛道長遠 以為眾生無退 精進發趣如此五意
淨名經 無常入空最後當作醫王 中間五意
即是同體大悲宿 無數劫豈非本誓饒益一切 豈非修福淨命
善巧方便憂惱精進即是 五意云云 決不利根一種當分
聲聞未必鈍根菩薩未必利根身子不出四句根鈍 根鈍譬如無力成就
自有雄壯 無能自有 畏懼自有無力
有力四事 因緣聲聞有利全無 四事不能

[0076a19] ○三明假觀 二識病者知見 知見根本起見因緣起見
知見云何知見根本我見 一念我見從此 量見縱橫稠密不可稱為此 結業三途無已火輪
應當知心無心妄想 無我顛倒故我顛倒妄想 根本枝條云何知見起因因緣
不同何以得知內外故知 外相眾生居處相異時序寒熱國土高低食物濃淡處所果報相異
貧富云云形貌相異 云云根性惡相
奢多如是 千萬人道各各何況 不可勝言如此依正種種不同
起見是故見外 云何起見如是積累 一世如是近世如是
如是未來云何 多少一有派出三假 派出四句三假合十四句
四悉檀十二四十八悉檀悉檀 性空四十八悉檀九十六性相 一一句止觀合一九十二止觀
根本三百四十八信行 如此法行如是信行法行 如是法行信行如是 一千三百九十二一有如此
如是如是非有 如是四見五千五百六十八四見如此四見如是具足四見 如是四見七百
不可說如初一千三百九十 八千九十六 如此能破如是能所三萬
一百九十二自行如此 自行三百八十四六十二見八十八使三假四句
有無無邊不可窮盡無量 悉知若干若干 深淺輕重善巧分別
苦集流轉 本末入空之前觀見方便一門斷惑入空 時分見思止觀法眼
二乘入空一門 五意菩薩 善巧大悲本願精進力 眼識知見見法道種智明了
精進力止觀 顯豁開悟諸見 病句明了諸色
無礙明知起因病重 云云九地
八十一初一三假四句止觀 合十一句信解見得各各 悉檀十六
轉義十六三十二一句 三十二十二三假十二 三百八十四一一句有性二空
七百六十八合為一千一百 十二根本合為一千一百六十四一品如此九品四百七十六 九品如此三界九品四千二百
八十四如此能破能所 十八八千五百六十八自行如此 二十七七千一百三十六
一一有無一一 無量通明背捨 之內三假
見惑四十里水一諦故稱 甚多二乘不分
菩薩方便 法眼通用止觀 有方諸緣
假名大悲本願精進力諸佛豁然 開解得法眼見道種智分別 分明云云見思何妨
五部律行事正正即行自行隨意無礙

[0077a19] ○二入無量無量 世間法出世間法出世 大品法施三歸五戒
十善道四禪無量世間法 世間法出世間法施可知云云 用世法施譬如王子 愛念綿地接
苦痛眾生三途聖人 善法接引惡趣施法凡愚 不知皆是聖人佛世
童蒙大經一切世間外道經書皆是 佛說外道光明一切世間所有 皆因世法即是佛法何以
十善即是五戒深知五常五行 五戒仁慈不害殺戒禮制規矩
成親不邪婬所為 當道不飲酒實錄誠節 不妄語五常世間法
五行五戒 防水不妄語不飲酒防火 五經五戒撙節飲酒
尚書防盜 陰陽妄語如是世智精通 無能無能勝菩薩通明
修習大悲誓願精進諸佛豁然 世法無疑世法 退還
凡夫有漏心行穿 非想退還彩衣之謂明知出世
大經 不放逸精進身念處 正定無常蘭若
說法持戒說親善友 一道一行 三昧比丘一切法皆是
一切法不受羅漢 諸見不受二道 平等三法戒定慧四法
四念處五法五力六法 六念七覺八正道九想十智如是 乃至四千不可稱數眾多
一法乃至無量一法不可說一法眾多 無量十法不可說十法一一有種 種種種種菩薩
眾生導師不知 利物一心止觀大悲 誓願精進力諸佛加法開發 如觀出世止觀
一法一實諦無明法性 一切法性尚無法性何況 無明一切法二法即是止觀
心性虛妄休息三法即是止觀 任運防護三三昧入空 不見無相三昧生死
無作三昧四法四念處諸見 污穢污穢諸見 諸見非我無我諸見 非心無常五法即是
止觀無疑信根止觀 止觀不息精進一心 定根四句無性慧根 增長名為五力六法六念處
止觀見思惑即是佛法破法 念佛憶持止觀不分止觀一異念法止觀無為
止觀第一義 止觀見思惑七法覺分精進覺分
八法四句假名正見 正見思惟修行正業 正語不以養身正命
正念正定無間精進 九法四見污穢五陰五陰變壞 名色乃至云云十法
見思苦智止觀道智二十五 不生滅智三界比智 名字即世眾生
諸法差別等智苦集盡智無漏無生智知止眾生 增減既得恒河沙佛法 譬如神農立方乃至
眾多立方 因緣菩薩亦復如是諸法一法 二法無量
皮肉根莖枝葉各各如是 水陸四方土地有所採掘各各 有所菩薩知眾
亦復如是一一乃至 樂欲一法二法樂欲一法二法便宜便宜
對治第一義第一義 二乘一法菩薩 一切大地
河水不過 寂定無量大慧無量 不虛眾生種種不同病苦
種種不同藥方種種不同因緣 不同 非一菩薩如是一切眾生見思
煩惱不同一切眾生善惡 不同一切法知道 眾生不同種種四諦 無不遍知

摩訶止觀卷第六 ()

摩訶止觀卷第六 ()

天台智者大師

門人灌頂

[0078b17] 復次神農後人未必 所以者何鄉土 南北鹹淡濃淡
輕重不能效益隨時 出世眾生說法無不 後代澆漓佛經 無益菩薩通經令眾生
正意豈可守舊 釋論經法名字 名為法施菩薩如此大悲 精進力止觀諸佛加威豁然
自在

[0078b28] ○苦集眾生 出世根性薄弱不堪深化
孔丘君臣父子敬上世間大治節度尊卑有序 移風易俗先王 要道混沌出世
根性聖化真丹 大小乘然後可信真丹既然十方 用世授與云云
十種因眾生根性不同則是 病故一者二行微弱三五
四智小法生滅微弱六度五濁勤苦對治 婬怒癡名為解脫因緣
生法治下雖是 不同 毘曇五濁因此方便 真諦成實論
有無 非有有無 菩薩 四門云云中根
人心小強生理 智慧小利樂欲因緣 生理惡因第一義 中根
即是四門云云上根 樂欲善根開闊五濁 無量四諦界外次第 中道假藥上根
就此即是四門可知 上根樂欲乃至智慧 如理空生
究竟中藥 四門治病云云入空 尚無一法諸法十六
苦集正是 耳識入心獲利 草木生長云云

[0079a10] ○ 教判二明利益三結破法人意 入空所能
自絕當分不同三乘 欲求生死退 譬如有人他方七寶 艱險便退前行畏懼
生死退菩薩勝妙功德 敗種大千不待因而 入空便三藏 菩薩修空煩惱不斷
六度功德阿僧祇 僧祇煩惱功德三僧祇 利益眾生中根
煩惱六度能化 上根初發心一切作佛 真理
分別一切何以五事 安隱自知 棄捨初心不待
僧祇通教 羅漢 三根
斷惑方能法華 涅槃勸發無上道方便慧二乘 既然菩薩
中根斷見生死任運 第二地名菩薩神通從此已去 上根初心聞慧見思
眾生依止處何須地方大品身長三百 由旬菩薩如是初一專修至于
三空不生二乘 便道初果 盡是無學天上 無學菩薩心永不
不能五欲華嚴大品 唯有法華無學善根 成佛所以闡提有心可作 二乘滅智不可法華稱為
云云別教十住十行 方便何以入理般若名為功德 云云十住初心
得無不退何須十行 大悲中根云云別教初心 一切功德猶如幻化名字
方便因緣眾生上根圓教十信六根見聞十法界 入空尚無六根互用即是
五品弟子正行六度說法即是何必六根初心 如來祕密三諦
豈不大品道場便成正覺轉法輪度眾生六即料簡便 何須五品上來
二義決不退轉 進退既有三根
三根入空 之前 空法相應若爾有情
無退退退憶念上根入空 出入不能別人次第出入不能
一心出入能別出入 入空入空入空
空少增減三諦若爾次第不能 二明利益菩薩
修空眾生修空不住眾生應法 佛身得度作佛說法 菩薩二乘天龍八部得度
成就眾生佛國土名利 菩薩復出假有神通 分別非法利眾生非成就 作佛事佛土教化
云云通教分別 不深不遠但是作意神通 應有始終父母師長世世
處處調伏無量阿僧祇劫善根 王宮道樹作佛乃至入涅 舍利住世久久利益有始有終名為
一時 成就身入佛土別教 行入利益通教登地如來
無量湛然一切爾時 爾時爾時 真道種智最勝法眼應化任運
結緣八相成道名為名為見聞無不有所佛國土利益
登地既然乃至圓教 真實利益乃至後心亦復如是 料簡變化真偽所以者何 有漏心作無漏形變佛像老子西
作佛外道 世智五通如是無量 三藏五通云何別圓任運
多種信受觀察 不可雷同故知法身十界度脫 眾生如此利益三結破法千萬名為
真色即是具足 不得入空見思 文字如此不然
見思即是無明無明即是法性見思即是 無明無明即是見法實相 破法破法假有
無量分別有所 破法法眼之前有分 有所六根時分 有若一句無量十方
佛說一時受持相似無知 二諦方名破法 次第次第名為 觀法重沓二觀
破法

[0080b16] ○第三中道止觀破法 前生不生止觀破法一往自行不生止觀破法一往不生
不生止觀破法一往雙非 不生不生亦即不生不生 不生不生
不生不生即非不生不生不生不生 種種分別易解故作
就此中觀二修 中觀四明利益 菩薩用世二乘
二諦弟子假設第三有無二見 別理可觀不須第三通教二乘
法入菩薩慈悲道觀雙流弟子假設第三 別理真諦佛果不出二諦 即此別理真如
不生不滅中道中道 滿字通通鈍根通通 故此有別 中道不須第三
中說云云別教二諦三諦 中道三諦可解二諦中道有無二諦從容 中道
根鈍穿 云何穿常理慧眼 無知法眼進修中道 一分無明一分佛眼一分
因果圓滿名為二諦正意 例如小乘方便不見 修道見諦真修真因無學 真果別教二觀既是方便必須
必須二觀二觀 第三圓教中道何以三十
劫數然後無明圓教於是 中道一生譬如 三重器械智謀 二重人物第三所以
有人一日之中 不待時節以此可見 一種有利
圓教初心三觀不待 二觀以是第三

[0081a04] ○ 中觀因緣略為無緣慈悲 滿弘誓願求佛智慧四學大方便 精進無緣慈悲即如慈悲
慈悲實相同體眾生相愛見涅槃非空非空非法 慈悲愛見眾生無二 無緣大經如來名曰無緣
拔除究竟 如來菩薩 無緣如來包含如來一切佛法十力無畏如來藏
諸法大經若有若無非有如是乃是諸佛如來境界 迦葉一法所謂
世間即是大法即是 解脫即是大涅槃作意 出師調伏慈石
無心不能 心性無緣無明不能任運吸取 一切無明慈石任運吸取 無量佛法無量眾生中道
開闢水生不能無明不能 道觀能破因緣第三 滿弘誓初發心四弘誓虛空
知苦斷集猶如枝葉未知 根本修道猶如 不能觀誓 滿譬如百川不能娑伽羅龍王
滿中道正觀亦復如是一切 法界無上道究竟滿 本願第三求佛智慧即是 如來一切種智佛眼廣大深遠
究竟具足佛法猶如 盲人不能覩見墜落坑坎云何 中道目足清涼池 二邊休息
佛智方圓深淺 佛眼如來實相 止觀不成第三四學大方便即是如來善權大用首楞嚴
示現不可思議方便力諸眾生虛空 中風劫燒為難事故 善巧彌勒天子不退淨名 菩提云云菩提
破見寂滅菩提不二 菩提一切眾生即是菩提云云天子 悟無生忍大士 方便云何利他
種種方便言辭 眾生離諸著然後知見 是故殷勤方便真實 雖說種種其實一乘
方便第一義佛智思議方便隨宜 無有千方 便鈍根二觀智力 富樓那外道文殊
師徒如來方便若非 不能第三五大精進 大事大用功力法華 為難不動不退方名薩埵不顧
身命何況財物菩提不息何況 中觀天下 精進第三中道因緣 甚多假觀云云

[0081c11] ○ 中觀無明無明絕非 云何可觀例如無色 陰入三假
推求止觀得無名為 云何觀空智能不空 一心中點萬行法眼遍知 假觀無明亦復如是二觀
中道 智障智障 智障前言智能 例如六十二見
即世無漏見思 二諦無明中道亦復 如是能所 智障云何二智即是無明
種智現前諸佛十力無畏一切諸法圓足而今豈非無明無明即為無明二觀法性
三觀無明 二智法性無明法性無明離生 法性無生無明無明不實
中道合共離生 因緣中論諸法不自生云云如是廣破 中說清淨 不住不覺不知
虛空不可說四句 譬如遙望 不動 不明四句
無常不動不已 無明不了 不了一切直道 見思塵沙久已穿二觀
金剛智障穿安心 達觀不可思議第一義空二乘 空名智慧法性不智中觀三義復次智障無明
他性畢竟不可得持戒 生相 無生諦觀不已不明
無明生動 無生不動不決不決 決定常住不動前生涅槃二邊 唯有無明迴轉
本源無明寂靜止息安心 停止常住不止無常 為止即是不止中止 三義復次智障心中三假四句
迴轉四悉檀例如 四句即是觀門 方便中道中道 不須
勤修四句方便 即為不通即是 無明四句約法無明 四句智障無明決定
一種一定無明即是 如此 法性 無明心滅法性不滅法性
不滅法性 不滅法性無明滅法性 不滅無明共生
不可不共不無因如是 四句一一句迴轉善巧 四門決定中道
觀智能破無明如是 無明觀智得名 十方諸佛 智明將來
破除盲冥大明無明 智明真修 無常云何
真修 真修 他生共生
四句不可得不得何以無故 不能 即是四門契理
不可說有機 悉檀方便隨緣 得道所謂無常大經無常
檀樹法王種性即是真修無明菩提燈 外觀智慧云云無得得以
得無所得入空無所得即是 得無所得不可得照得無得 諸菩薩一門天親
世諦別有真如 助道皆是莊嚴中論畢竟 論主其餘助道應有 菩薩異說四門
不異何所 矛盾四門 一門觀行得道
經論不同古來可通 解釋如此觀行 是非依義不依語 不生徒勞
無明法性法性無明無明 法性法性無明理實 無名無明法性法性無明轉變
無明無明論法無明法性無明 不識
名字 生火無水未曾 有水四修中觀
中道方便方便因此 照得中道自然雙流自然 雙流接通
論證別教十迴向登地論證如此 修證高遠初心眾生不得云何中道無益 初心尚未十信迴向迴向
中道凡夫 無益圓教五品 三諦中空坐如來座寂滅 如來衣定慧如來莊嚴
莊嚴無緣入如來室進入 第五相似即是 相似六根清淨例如外道 念處二觀中道
五品轉入 無明華嚴無染虛空 淨妙法身湛然一切正使一時
無有牟尼之謂 一生一生不待 修習歡喜雙流
所以方便圓教真實法華如此我方便諸佛 實事即此復次
三藏菩薩道場無雙雙流通教有別雙流 別教雙流初地漸漸
實意一分 雙流略語譬如一日 一日九品大較四禪身子不知身子四禪目連
不知目連四禪諸比丘不知如此 不啻九品一品無量 法界作佛事不可 首楞嚴華嚴廣說八相何況
結成破法 正觀無明法性不依二邊不依四句畢竟清淨無著淨名稽首 一切
破法

[0083b17] ○第二破法 無生一門三觀三諦 無量門望無生譬如
徑直重門故稱破法 中論八不不生不滅不常
不一不異不來八門經論 無量不無不垢不淨不住不著 不虛不實如此教行
無量故稱中論 不常不斷無生無滅何以不生不異不滅不一集成
不生不常不滅 不斷不生不來不滅不生不滅不淨不生不滅不生
不滅不生不滅 不無是故不生不滅即是 無生陰界次第次第乃至三障
如是無生觀心 種種五陰一切世間莫不陰界一切陰界性相體力一切
體力如是無生真正 提心四弘誓願如是無生 安心止觀自行迴轉善巧悉檀
如是無生有無具足 無言一一三假如是 不共不無因如是無生 破見三百八十四止觀
如是無生觀智自生自生自生自生自生非空自生 三觀一心
如是無生觀智他生他生 共生乃至三觀一心 如是無生觀智
非空 不但三觀一心 如是無生觀智
乃至 一心如是無生
非空 二諦三觀一心 如是無生
乃至三觀一心 如是無生三觀結成破法 如是無生上等諸法
縱橫無礙金剛無能 釋經迴轉文義允當無處不合所以者何無行無生 無行所謂無行無行菩提心
安心止觀無行破見無知無明 無行生死涅槃中間無行無行無行 無行如是一切無行中說
究竟具足金剛般若經無生 不住種種不住不住色布施不住香味布施不住境智布施 慈悲布施不住見思布施不住
無明布施檀波羅蜜不住色 持戒乃至不住色般若初地 十地諸法不住無住法住 般若即是入空無住法住世諦即是
無住法住實相即是無住 即是金剛三昧能破磐石砂礫 仁王經金剛三昧初地
即是金剛無住三教釋迦 大寂定金剛三昧若爾 無礙道金剛金剛
豈非天親無著廣解 無生無住略舉 無礙
根本妙慧 指歸大事理具一千 自在云云無生一門一切佛法
法相如此二義人人 各各自行應須淨名三十二 入不二法門生滅生死
不生不滅無二乃是空門關中生死涅槃 中道入不二法門菩薩
華嚴一門即是入門無量不同 非一一番聞說無生無滅 所以無益菩薩不垢不淨
入不二門其所得道 無量八千菩薩各各云何一門 復次行人無生三昧
歡喜頂受善心 若爾無生 滅門
近道 如是一一有相張羅廣心

[0084b24] ○第三一心止觀深廣一切邪執一切 經論一切觀行一切根緣迴轉無窮
結束正意無生 千萬重疊無明一念因緣所生 不思議三諦一心三觀一切種智
佛眼無生亦復 種種一心三觀一心止觀一總一心
一心無明一念 三觀不得前來 如此境智可解一念
法性一切陰界 一切陰界無量具足無言 九地一切十六諸法
一心因緣生 超前一切次第因緣生不可思議 因緣生諸法三假四句
不可得諸見九地 一心即是 超前次第不可思議畢竟
前來分別 一心超前 二諦非空 超前非空
前來分別一切非有非有 非有具足非有三藏 非有非有非有
前已非有超前非有 中道不可思議非有如此 一心難得何以心論
無明心論因緣所生前來 前來心論 前來心論法界 中道非空三諦具足一心分別
如次道理一心 一剎那三相三相不同 一心三觀如是假有 空無非空非有三諦不同一念
生住滅一剎那三觀三智可知如是觀則是眾生知見眾生貪恚癡眾生
三毒眾生 隨心起念止觀具足 知止佛見念念中止現前即是
眾生知見成就隨喜讀誦 扶助第二 第三兼行六度功德
六度事理第五第五 轉入六根清淨名相法華 得無意根清淨相似
進入無明得無生忍四十二 法華如是無漏清淨果報 三賢聖住果報人居淨土 賢聖妙覺大經得無
無上無生 大經果子 無後果子云云金光 稱為應身境智相應法身
報身起用應身得法身故 不變法身清淨廣大如法究竟虛空未來際不生
清淨不變不死法身淨德 如法我德究竟虛空樂德 未來際常德故知法身如是 無生老死云云

[0085b02] ○一心三觀 無明未必 瞋心此等 云云

[0085b05] ○前來識陰 如此如是十二入十八界 陰界入境破法
中有因緣入空入空四門料簡入空 解脫慧命
無漏生死精神非空不解既有無有 應須入空賢聖慧命非空不立神通無漏
神通應須入空 入空因緣甚多 空觀偏圓分別
四門料簡不用空觀 體空料簡 體空所為料簡
四門料簡智障不同達摩多羅 煩惱云何
二種證智分別 分別證智 二障解脫
心解脫無明 中說煩惱心解脫對治 遠離一切無明一切所知
無障礙慧解脫 所知智障無明無明智障入大乘論出世 無明智障世間無明賢聖遠離即是
煩惱障二障煩惱云何 智障無明 例如無為生死無為生死
無為四住異心解惑煩惱 煩惱障復次有相
心煩心作無明覆蔽 招生煩惱障無明不了 解脫無明 名為智障
何者智障 二乘無漏無我煩惱障淨智 法無我智障淨智若爾
智障所知名為智障一切 無障礙無障礙但是 智障若爾何者照理 智障無明無二
無二心智分別智如實不得證智亦即 分別智障清淨
不斷是以百論 助道一向 便不斷矛盾偏執
瓔珞第三初地現前云何 相成
瓔珞別教初地 三根不見 三根淺深
淺深瓔珞地名須陀洹三地 須陀洹中根初地須陀洹 上根 (云云) 。

摩訶止觀卷第六 ()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6 No. 1911 摩訶止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