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Great Calming and Contemplation (Mohe Zhi Guan) 摩訶止觀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摩訶止觀卷第一 (上)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0001a07] 止觀明靜。前代未聞。智者。大隋開皇十四年 四月二十六日。於荊州玉泉寺。一夏敷揚二 時慈霔。雖樂說不窮纔至見境。法輪停轉
後分弗宣。然挹流尋源聞香討根。論曰。我 行無師保。經云。受莂於定光。書言。生知者 上。學而次良。法門浩妙。為天真獨朗。為從
藍而青。行人若聞付法藏。則識宗元。大覺 世尊積劫行滿涉六年以伏見舉一指而 降魔。始鹿苑。中鷲頭。後鶴林。法付大迦葉。
迦葉八分舍利結集三藏。法付阿難。阿難 河中入風三昧四派其身。法付商那和修。 修手兩甘露現五百法門。法付毱多。多在
俗得三果。受戒得四果。法付提迦多。多登 壇得初果。三羯磨得四果。法付彌遮迦。迦 付佛馱難提。提付佛馱蜜多。多授王三歸
降伏算者。法付脇比丘。比丘出胎髮白手 放光取經。法付富那奢。奢論勝馬鳴。剃髮 為弟子。鳴造賴吒和羅妓。妓音演無常苦
空。聞者悟道。法付毘羅。羅造無我論。論所 向處邪見消滅。法付龍樹。樹生生身龍成 法身。法付提婆。婆鑿天眼施萬肉眼。法付
羅睺羅。羅識鬼名書降伏外道。法付僧佉 難提。提說偈試羅漢。法付僧佉耶奢。奢遊 海見城說偈。法付鳩摩羅馱。馱見萬騎記
馬色。得人名分別衣。法付闍夜那。那為犯 重人作火坑令入懺悔。坑成池罪滅。法 付盤馱。馱付摩奴羅。羅分恒河為二分。自
化一分。法付鶴勒夜那。那付師子。師子為 檀彌羅王所害劍斬流乳。付法藏人。始迦 葉終師子二十三人。末田地與商那同時
取之。則二十四人。諸師皆金口所記。並是 聖人能多利益。昔王不立厩於寺。立厩於 屠。況好世值聖。寧無益耶。又婆羅門貨髑
髏。孔達者半者不者。達者起塔禮供得生 天。聞法之要功德若此。佛為此益付法藏 也。此之止觀。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
智者生光滿室目現雙瞳。行法華經懺發 陀羅尼。代受法師講金字般若。陳隋二國 宗為帝師。安禪而化。位居五品。故經云。施
四百萬億那由他國人。一一皆與七寶又化 令得六通。不如初隨喜人百千萬倍。況五 品耶。文云。即如來使。如來所使行如來事。
大經云。是初依菩薩。智者師事南岳。南岳德 行不可思議。十年專誦。七載方等。九旬常 坐一時圓證。大小法門朗然洞發。南岳事慧
文禪師。當齊高之世獨步河淮。法門非世 所知。履地戴天莫知高厚。文師用心一依 釋論。論是龍樹所說。付法藏中第十三師。智
者觀心論云。歸命龍樹師。驗知龍樹是高祖 師也。疑者云。中論遣蕩止觀建立。云何得 同。然天竺注論凡七十家。不應是青目。而
非諸師。又論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 (云云) 。天台傳南岳 三種止觀。一漸次。二不定。三圓頓。皆是大
乘。俱緣實相同名止觀。漸則初淺後深如 彼梯隥。不定前後更互。如金剛寶置之日中。 圓頓初後不二如通者騰空。為三根性說
三法門引三譬喻。略說竟。更廣說。漸初亦 知實相。實相難解漸次易行。先修歸戒翻 邪向正。止火血刀達三善道。次修禪定 止欲散網。達色無色定道。次修無漏止三
界獄。達涅槃道。次修慈悲止於自證。達菩 薩道。後修實相止二邊偏。達常住道。是為 初淺後深。漸次止觀相。不定者。無別階位
約前漸後頓。更前更後。互淺互深。或事或 理。或指世界為第一義。或指第一義為為 人對治。或息觀為止。或照止為觀。故名不
定止觀。疑者云。教境名同相頓爾異。然同而 不同不同而同。漸次中六。善惡各三。無漏總 中三。凡十二不同。從多為言。故名不定。此
章同大乘同實相。同名止觀。何故名為辯 差。然同而不同。不同而同。漸次中九不同。不 定中四不同。總有十三不同。從多為言故
名不同耳。一切聖人皆以無為法而有差 別。即其義也。圓頓者。初緣實相造境即中 無不真實。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
無非中道。己界及佛界眾生界亦然。陰入皆 如無苦可捨。無明塵勞即是菩提無集可 斷。邊邪皆中正無道可修。生死即涅槃無 滅可證。無苦無集故無世間。無道無滅故
無出世間。純一實相。實相外更無別法。法 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觀。雖言初後無 二無別。是名圓頓止觀。漸與不定置而不
論。今依經更明圓頓。如了達甚深妙德賢 首曰。菩薩於生死最初發心時。一向求菩 提堅固不可動。彼一念功德深廣無崖際。 如來分別說窮劫不能盡。此菩薩聞圓法。
起圓信。立圓行。住圓位。以圓功德而自莊 嚴。以圓力用建立眾生。云何聞圓法。聞生 死即法身。煩惱即般若。結業即解脫。雖有三
名而無三體。雖是一體而立三名。是三即 一相。其實無有異。法身究竟般若解脫亦究 竟。般若清淨餘亦清淨。解脫自在餘亦自在。
聞一切法亦如是。皆具佛法無所減少。 是名聞圓法。云何圓信。信一切法即空即 假即中。無一二三而一二三。無一二三是 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無遮無
照皆究竟清淨自在。聞深不怖聞廣不疑。 聞非深非廣意而有勇。是名圓信。云何圓 行。一向專求無上菩提。即邊而中不餘趣 向。三諦圓修不為無邊所寂有邊所動。不
動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圓行。云何入圓位。 入初住時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淨 一切自在。是名圓位。云何圓自在莊嚴。彼經
廣說自在相。或於此根入正受。或於彼根 起出說。或於一根雙入出。或於一根不入 出。餘一一根亦如是。或於此塵入正受。或 於彼塵起出說或於一塵雙入出。或於一
塵不入出。餘一一塵亦如是。或於此方入 正受。或於彼方起出說。或於一方雙入出。 或於一方不入出。或於一物入正受。或 於一物起出說。或於一物雙入出。或於一
物不入出。若委說者。秖於一根一塵即入 即出。即雙入出。即不入出。於正報中一一 自在。於依報中亦如是。是名圓自在莊嚴。
譬如日光周四天下。一方中。一方旦。一方 夕。一方夜半。輪迴不同。秖是一日而四處見 異。菩薩自在亦如是。云何圓建立眾生。或
放一光。能令眾生得即空即假即中益。得 入出雙入出不入出益。歷行住坐臥語默作 作亦如是。有緣者見如目覩光。無緣不覺 盲瞽常闇。故舉龍王為譬。竪遍六天橫亘
四域。興種種雲震種種雷耀種種電降種 種雨。龍於本宮不動不搖。而於一切施設 不同。菩薩亦如是。內自通達即空即假即 中不動法性。而令獲種種益得種種用。
是名圓力用建立眾生。初心尚爾。況中後 心。如來殷勤稱歎此法。聞者歡喜。常啼東請 善財南求。藥王燒手普明刎頭。一日三捨
恒河沙身。尚不能報一句之力。況兩肩荷 負百千萬劫。寧報佛法之恩。一經一說如 此。餘經亦然。疑者云。餘三昧願聞誠證。然
經論浩博。不可委引。略舉一兩。淨名云。始 坐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三轉法 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道此為
證。三寶於是現世間。此即漸教之始也。又 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或 有恐怖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
力不共法。此證不定教也。又云。說法不有 亦不無。以因緣故諸法生。無我無造無受 者。善惡之業不敗亡。此證頓教也。大品云。
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此證漸也。又云。以 眾色裹摩尼珠。置之水中隨物變色。此 證不定也。又云。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
法輪度眾生。此證頓也。法華云。如是之人 應以此法漸入佛慧。此證漸也。又云。若不 信此法。於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此證不定
也。又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此證頓 也。大經云。從牛出乳乃至醍醐。此證漸也。 又云。置毒乳中乳即殺人。乃至置毒醍醐
醍醐殺人。此證不定也。又云。雪山有草名 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此證頓也。無 量義云。佛轉法輪微渧先墮淹諸欲塵。開
涅槃門扇解脫風。除世熱惱致法清涼。次 降十二因緣雨灑無明地掩邪見光。後澍 無上大乘普令一切發菩提心。此證漸也。 華嚴曰。娑伽羅龍車軸雨海餘地不堪。為
上根性說圓滿修多羅。二乘如聾如瘂。淨 名曰。入瞻蔔林不嗅餘香。入此室者但 聞諸佛功德之香。首楞嚴曰。擣萬種香為 丸。若燒一塵具足眾氣。大品曰。以一切種
智知一切法。當學般若波羅蜜。法華曰。合 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大經曰。譬如有人 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諸河之水。華嚴
曰。譬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次照平 地。平地不定也。幽谷漸也。高山頓也。上來皆 是金口誠言。三世如來所尊重法。過去過
去。久遠久遠。邈無萠始。現在現在。無邊無 際。未來未來。展轉不窮。若已今當不可 思議。當知止觀諸佛之師。以法常故諸佛
亦常。樂我淨等亦復如是。如是引證寧不 信乎。既信其法須知三文。次第禪門合三 十卷。今之十軸。是大莊嚴寺法慎私記。不定
文者如六妙門。以不定意歷十二禪九想 八背。觀練熏修。因緣六度無礙旋轉縱橫自 在。此是陳尚書令毛喜請智者出此文也。 圓頓文者。如灌頂荊洲玉泉寺所記十卷是
也。雖有三文無得執文而自疣害。論云。 若見若不見般若皆縛皆脫。文亦例然。疑 者云。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大經云。生
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說。若通若別 言語道斷。無能說無所說。身子云。吾聞解 脫之中無有言說。故吾於此不知所云。淨
名云。其所說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 無得。斯人不能說斯法不可說。而言示 人。然但引一邊不見其二。大經云。有因 緣故亦可得說。法華云。無數方便種種因
緣為眾生說。又云。以方便力故為五比丘 說。若通若別皆可得說。大經云。有眼者為 盲人說乳。此指真諦可說。天王般若云。總
持無文字。文字顯總持。此指俗諦可說。又 如來常依二諦說法。淨名云。文字性離即 是解脫。即說是無說。大經云。若知如來常
不說法是即多聞。此指不說而是說也。思 益云。佛及弟子常行二事。若說若默。法華 云。去來坐立。常宣妙法。如注大雨。又云。若
欲求佛道常隨多聞人。善知識者是大因 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大經云。空中雲雷 生象牙上華。何時一向無說。若競說默不 解教意去理逾遠。離說無理離理無說。
即說無說無說即說。無二無別即事而真。 大悲憐愍一切無聞。如月隱重山舉扇類 之。風息太虛動樹訓之。今人意鈍玄覽則 難。眼依色入假文則易。若封文為害。須
知文非文達一切文非文非不文。能於一 文得一切解。為此義故。以三種文作達 一門也。已略說緣起竟。
[0003b10] ○今當開章為 十。一大意。二釋名。三體相。四攝法。五偏圓。 六方便。七正觀。八果報。九起教。十旨歸。十
是數方不多不少。始則標期在茶。終則歸 宗至極。善始令終總在十章中矣。生起者。 專次第十章也。至理寂滅無生無生者。無
起無起者。有因緣故十章通是生起。別論 前章為生。次章為起。緣由趣次亦復如是。 所謂無量劫來癡惑所覆。不知無明即是明。
今開覺之故言大意。既知無明即明不復 流動。故名為止。朗然大淨呼之為觀。既聞 名得體。體即攝法攝於偏圓。以偏圓解起 於方便。方便既立正觀即成。成正觀已獲
妙果報。從自得法起教教他。自他俱安同 歸常寂。秖為不達無生無起是故生起。既 了無生無起。心行寂滅。言語道斷。寂然清淨。
分別者。十章功德如囊中有寶。不探示人 人無見者。今十章幾真幾俗幾非真非俗。幾 聖說聖默非說非默。幾定幾慧幾非定慧。幾目
足幾非目足。幾因果非因果。幾自他非自他。 幾共不共非共非不共。幾通別非通別。幾廣 略非廣略。幾橫竪非橫竪。如是等種種應自
在作問。初八章即俗而真。果報一章即真而 俗。旨歸章非真非俗。正觀聖默。餘八章聖 說。旨歸非說非默。正觀一分是定。餘八章及
一分是慧。旨歸非定非慧。大意至正觀是 因。果報是果。旨歸非因非果。前八章自行 起教化他。旨歸非自非他。大意至起教是
目。方便至果報是足。旨歸非目非足。大意 至正觀共。果報起教不共。旨歸非共非不 共。大意一通八章別。旨歸非通非別。大意
略八章廣。旨歸非廣非略。體相竪餘八橫。 旨歸非橫非竪。料簡者。問。略指大意同異 云何。答。通則名異意同。別則略指三門。大
意在一頓。問。約顯教論顯觀。亦應約祕 教論密觀。答。既分顯祕。今但明顯不說 祕。問。分門可爾任論得不。答。或得或不得。
教是上聖被下之言。聖能顯祕兩說。凡人宣 述秖可傳顯不能傳祕。聽者因何作觀。 或得者。六根淨位。能以一妙音遍滿三千
界。隨意悉能至則能傳祕教。若修觀者。發 所修顯法不發不修者。發宿習人得論密 觀。問。初淺後深是漸觀。初深後淺是何觀相。
答。是不定觀。問。初後俱淺是何觀相。答。小 乘意非三止觀相也。問。小乘亦是佛說。何 意言非。若言非者不應言漸。答。既分大小
小非所論。今言漸者從微至著之漸耳。小 乘初後俱不知實相。故非今漸也。問。示三 文者。文是色。色是門為非門。若是門者。色
是實相更何所通。若非門者。云何而言一 色一香皆是中道。答。文門並是實相。眾生多 顛倒少不顛倒。以文示之。即於文達文非
文非文非不文。文是其門於門得實相故。 文是其門門具一切法。即門即非門即非門 非不門。
[0004a06] ○解釋者釋十章也。初釋大意。囊 括始終冠戴初後。意緩難見今撮為五。謂 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云
何發大心。眾生昏倒不自覺知。勸令醒悟 上求下化。云何行大行。雖復發心望路 不動永無達期。勸牢強精進行四種三昧。 云何感大果。雖不求梵天梵天自應。稱
揚妙報慰悅其心。云何裂大網。種種經論 開人眼目。而執此疑彼是一非諸。聞雪謂 冷乃至聞鶴謂動。今融通經論解結出 籠。云何歸大處。法無始終法無通塞。若
知法界法界無始終無通塞。豁然大朗無 礙自在。生起五略顯於十廣 (云云) 。
[0004a18] ○就發 心更為三。初方言。次簡非。後顯是。菩提者 天竺音也此方稱道。質多者天竺音此方言 心。即慮知之心也。天竺又稱污栗馱此方
稱是草木之心也。又稱矣栗馱此方是積 聚精要者為心也。今簡非者簡積聚草木等 心。專在慮知心也。道亦有通有別。今亦簡 之略為十。若其心念念專貪瞋癡。攝之不
還拔之不出。日增月甚起上品十惡。如五 扇提羅者。此發地獄心行火途道。若其心 念念欲多眷屬。如海吞流如火焚薪。起 中品十惡。如調達誘眾者。此發畜生心行
血途道。若其心念念欲得名聞四遠八方 稱揚欽詠。內無實德虛比賢聖。起下品十 惡。如摩犍提者。此發鬼心行刀途道。若其 心念念常欲勝彼不耐下人。輕他珍己
如鴟高飛下視。而外揚仁義禮智信。起下 品善心行阿脩羅道。若其心念念欣世間 樂。安其臭身悅其癡心。此起中品善心行 於人道。若其心念念知三惡苦多。人間苦樂
相間。天上純樂。為天上樂關六根不出六 塵不入。此上品善心行於天道。若其心念 念欲大威勢。身口意纔有所作一切弭從。 此發欲界主心行魔羅道。若其心念念欲
得利智辯聰高才勇哲。鑒達六合十方顒 顒。此發世智心行尼犍道。若其心念念五 塵六欲外樂蓋微。三禪樂如石泉其樂內重。 此發梵心行色無色道。若其心念念知善
惡輪環。凡夫耽湎賢聖所呵。破惡由淨慧。 淨慧由淨禪。淨禪由淨戒尚此三法如飢 如渴。此發無漏心行二乘道。若心若道其
非甚多。略言十耳。或開上合下。或開下合 上。令十數方足而已。舉一種為語端。強 者先牽。如論云。破戒心墮地獄。慳貪心墮
餓鬼。無慚愧心墮畜生。即其義也。或先起 非心。或先起是心。或是非並起。譬象魚風 並濁池水。象譬外魚譬內。風譬並起。又象
譬諸非自外而起。魚譬內觀羸弱為二 邊所動。風譬內外合雜穢濁混和。又九種 是生死如蠶自縛。後一是涅槃如麞獨跳。雖 得自脫未具佛法。俱非故雙簡。前九是世
間不動不出。後一雖出無大悲俱非雙簡 也。有為無為有漏無漏。善惡染淨縛脫真俗 等。種種法門亦如是。又九法約世間苦諦。 後一非苦諦。雖非苦諦曲拙灰近故雙非
簡却。次有為有漏約集諦。後一非集諦。雖 非集諦曲近灰拙亦雙非簡也。次善惡染淨 約道諦。後一是道諦。雖是道諦亦如前簡。
次縛脫真俗約滅諦。後一雖是滅諦亦如 前簡。若得此意。歷一切根塵三業四儀生 心動念。皆此觀察勿令濁心得起。設起速 滅。如有明眼人能避險惡道。世有聰明人。
能遠離眾惡。初心行者若見此意。堪為世 間而作依止。問。行者自發心他教發心。答 自他共離皆不可。但是感應道交而論發心
耳。如子墮水火。父母騷擾救之。淨名云。其 子得病父母亦病。大經云。父母於病子心 則偏重。動法性山入生死海。故有病行嬰
兒行。是名感應發心也。禪經云。佛以四隨 說法。隨樂隨宜隨治隨義。將護彼意說悅 其心。附先世習令易受行。觀病輕重設 藥多少。道機時熟聞即悟道。豈非隨機感
應利益。智度論四悉檀。世法間隔名世界。 隨其堪能名為人。兩悉檀與四隨同。亦是 感應意也。更引論五復次。一明菩薩種種
行故。說般若波羅蜜經。二令菩薩增念佛 三昧故。三說跋致相貌故。四拔弟子惡邪 故。五說第一義故。說般若波羅蜜經。此五
復次與四隨四悉皆不異。又與五因緣同。 若不隨機惱他故。說於彼無益。若大悲雷 雨得從微之著。論云。真法及說者聽眾難 得故。如是則生死非有邊非無邊。實相非
難非易非有非無。此名真法。能如此說聽 名真說聽。有三悉檀益名有邊。第一義益 名非有邊非無邊。故知緣起能辦大事。則
感應意也。然四隨四悉五緣名異意義則同。 今說之。四隨是大悲應益。悉檀是憐愍遍施。 蓋左右之異耳。言因緣者。或因於聖緣於
凡。或因於凡緣於聖。則感應道交。當知三 法言味相符。則意同。隨樂欲偏語修因所 尚。世界偏語受報間隔。蓋因果之異耳。便
宜者選法以擬人。為人者觀人以逗法。此 乃欣赴不同耳。又五因緣者。眾生信樂為因 佛說一法一切法。大菩提心也。於經是樂
欲。於論是世界。眾生有大精進勇猛佛說 一行一切行。則四三昧。於經是便宜。於論 是為人。眾生有平等大慧為因感佛說一 破一切破。獲勝果報及通經論。於經論俱
是對治。眾生有佛智眼為因感佛說一究 竟一切究竟。得說旨歸寂滅。於經論俱是 第一義也。又五緣五復次者。菩提心是諸行
本。論舉種種行蓋枝本之異耳。四三昧是通 修念佛是別修。蓋通別之異耳。勝報備說依 正習果報果。跋致偏舉習果入位之相。蓋雙
隻之異耳。除經論疑滯者。經論是起疑執 處。拔弟子惡邪者是起過人。人處異耳。本 末究竟等與第一義名同易見。所以不異
是為義同。又聖說多端。或次說或不次說。 或具說或不具說。或雜說或不雜說。眾生 稟益不同。或次益不次益。或具益不具益。
或雜益不雜益。或四悉檀成五緣。五緣成四 悉。或四悉成一因緣。一因緣成一悉。或一 一因緣皆具四悉。四悉具五緣。如是等種
種互相成顯。還以三止觀結之。可以意知。 又以一止觀結之。發菩提心即是觀。邪僻 心息即是止。又五略秖是十廣。初五章秖是
發菩提心一意耳。方便正觀秖是四三昧耳。 果報一章秖明違順。違即二邊果報。順即勝 妙果報。起教一章轉其自心利益於他。或
作佛身施權實。或作九界像對揚漸頓。 轉漸頓弘通漸頓。旨歸章 秖 是同歸大處 祕密藏中。故知略廣意同也。
[0005b13] ○顯是更為三。 初四諦。次四弘。後六即。四諦名相出大經聖 行品。謂生滅無生滅無量無作。生滅者苦集
是世因果。道滅出世因果。苦則三相遷移。 集則四心流動。道則對治易奪。滅則滅有還 無。雖世出世皆是變異。故名生滅四諦也。
無生者。苦無逼迫一切皆空。豈有空能遣 空。即色是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故無逼 迫相也。集無和合相者。因果俱空。豈有因
空與果空合。歷一切貪瞋癡亦復如是。道 不二相無能治所治。空尚無一云何有二 耶。法本不然今則無滅。不然不滅故名 無生四諦也。無量者。分別校計苦有無量
相。謂一法界苦尚復若干。況十法界則種種 若干。非二乘若智若眼所能知見。乃是菩薩 所能明了。謂地獄種種若干差別。鈹剝割截
燒煮剉切。尚復若干不可稱計。況復餘界種 種色種種受想行識。塵沙海渧寧當可盡。故 非二乘知見。菩薩智眼乃能通達。又集有無
量相。謂貪欲瞋癡種種心種種身口集業若 干。身曲影斜聲喧響濁。菩薩照之不謬耳。 又道有無量相。謂析體拙巧方便曲直長短
權實菩薩精明而不謬濫。又滅有無量相。 如是方便能滅見諦。如是方便能滅思惟。 各有若干正助。菩薩洞覽無毫差也。又即 空方便正助若干皆無若干。雖無若干而
分別若干無謬無亂。又如是方便能析滅 四住。又如是方便能體滅四住。如是方便 能滅塵沙。如是方便能滅無明。雖種種若 干彼彼不雜。又三悉檀分別故有若干。第
一義悉檀則無若干。雖無若干從多為論 故名若干。稱無量四諦也。無作四諦者。皆 是實相不可思議。非但第一義諦無復若干。 若三悉檀及一切法無復若干。此義可知
不復委記。若以四諦竪對諸土有增有 減。同居有四。方便則三。實報則二。寂光但 一。若橫敵對者。同居生滅。方便無生滅。實報 無量。寂光無作 (云云)
。又總說名四諦。別說名 十二因緣。苦是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 支。集是無明行愛取有等五支。道是對治因 緣方便。滅是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故大經開
四四諦。亦開四十二因緣。下智觀故得聲聞 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觀故得菩 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又中論偈云。
因緣所生法。即是生滅。我說即是空。是無生 滅。亦名為假名。是無量。亦名中道義。是無 作。又解。因緣即集。所生即苦。滅苦方便是
道。苦集盡是滅。又偈言因緣。因緣即無明。 所生法即行名色六入等。故文云。為利根弟 子說十二因緣不生不滅相。指前二十五
品。為鈍根弟子說十二因緣生滅相。指後 兩品。當知論偈總說即四種四諦。別說即四 種十二因緣也。已分別四四諦竟。諸經明
種種發菩提心。或言推種種理發菩提心。 或覩佛種種相發菩提心。或覩種種神通。 或聞種種法。或遊種種土。或覩種種眾。或
見修種種行。或見種種法滅。或見種種過。 或見他受種種苦而發菩提心。略舉十種 為首廣說 (云云) 。推理發心者。法性自天而然。
集不能染苦不能惱。道不能通滅不能 淨。如雲籠月不能妨害。却煩惱已乃見 法性。經言。滅非真諦因滅會真。滅尚非真 三諦焉是。煩惱中無菩提菩提中無煩惱。
是名推生滅四諦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發 菩提心。推無生四諦發心者。法性不異苦 集。但迷苦集失法性。如水結為水無別 水也。達苦集無苦集即會法性。苦集尚
是。何況道滅。經言。煩惱即是菩提。菩提即是 煩惱。是名推無生四諦上求下化發菩提 心。推無量者。夫法性者名為實相。尚非二
乘境界況復凡夫。出二邊表別有淨法。如 佛藏經十喻 (云云) 。是名推無量四諦上求下 化發菩提心。推無作者。夫法性與一切法
無二無別。凡法尚是。況二乘乎。離凡法更 求實相。如避此空彼處求空。即凡法是 實法。不須捨凡向聖。經言。生死即涅槃。
一色一香皆是中道。是名推無作四諦上求 下化發菩提心。若推一法即洞法界達邊 到底。究竟橫竪事理具足。上求下化備在 其中。方稱發菩提心。菩提名道。道能通到
橫竪彼岸。名發心波羅蜜。故於推理委作 淺深事理周遍。下去法法例爾。
◎
摩訶止觀卷第一 (上)
摩訶止觀卷第一 (下)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0006b15] ◎觀佛相好發心者。若見如來。父母生身 身相昞著。明了得處輝麗灼爍。毘首羯磨所 不能作。勝轉輪王相好纏絡世間希有。天
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願我得 佛齊聖法王。我度眾生無數無央。是為見 應佛相好上求下化發菩提心。若見如來 知如來無如來。若見相好知相好非相好。
如來及相皆如虛空。空中無佛況復相好。 見如來非如來即見如來。見相非相即見 諸相。願我得佛齊聖法王。我度眾生無數 無央。是為見勝應相好上求下化發菩提
心。若見如來身相一切靡所不現。如明淨 鏡覩眾色像。一一相好凡聖不得其邊。梵 天不見其頂。目連不窮其聲。論云。無形第
一體非莊嚴莊嚴。願我得佛齊聖法王。是 為見報佛相好上求下化發菩提心。若見 如來。知如來智深達罪福相遍照於十方。 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一一相好即是實
相。實相法界具足無減。願我得佛齊聖法 王。是為見法佛相好。上求下化發菩提心 (云云) 。云何見佛種種神變發菩提心。若見如
來。依根本禪。一心作一不得眾多。若放一 光從阿鼻獄上至有頂。火光晃耀天地洞 明。日月戢重輝天光隱不現。願我得佛齊 聖法王 (云云)
。若見如來依如來無生理。不 以二相應諸眾生。能令眾生各各見佛獨 在其前。願我得佛齊聖法王 (云云) 。若見如 來。依如來藏三昧正受。十方塵剎起四威
儀。而於法性未曾動搖。願我得佛齊聖法 王 (云云) 。若見如來。與諸神變無二無異。如 來作神變神變作如來。無記化化。化復作
化。不可窮盡。皆不可思議。皆是實相而 作佛事。願我得佛齊聖法王 (云云) 。云何聞 種種法發菩提心。或從佛及善知識。或從
經卷。聞生滅一句。即解世出世法。新新生 滅念念遷移。戒慧解脫寂靜乃真。願我得佛 能說淨道 (云云) 。或聞生滅。即解四諦皆不生
不滅。空中無刺云何可拔。誰苦誰集誰修誰 證。畢竟清淨能所寂然。願我得佛能說淨 道 (云云) 。或聞生滅。即解生滅對不生滅為
二。非生滅非不生滅為中。中道清淨獨 拔。而出生死涅槃之表。願我得佛能為眾 生說最上道。獨拔而出如華出水如月處 空 (云云)
。或聞生滅。即解生滅不生滅非生滅 非不生滅。雙照生滅不生滅。即一而三即 三而一。法界祕密常樂具足。願我得佛能 為眾生說祕密藏。如福德人執石成寶執
毒成藥 (云云) 。若聞無生。謂二乘無三界生 菩薩未無生。若聞無生。謂三乘皆無三界 生。若聞無生。二乘非分但在菩薩。菩薩先
無分段生。次無變易生。若聞無生一無生 一切無生。若聞無量一句例如此。若聞無 量。謂二乘方便道四諦十六諦等。以為無 量。若聞無量。二乘自用伏惑不能化他。
菩薩用此無量自去惑亦化他。若聞無量。 謂二乘無分但在菩薩。菩薩用斷界內塵 沙。亦伏界外塵沙。若聞無量。謂二乘無分 但在菩薩。菩薩用斷界內外塵沙。亦伏無
明。若聞無量但在菩薩。菩薩用伏斷無 明。若聞無作一句例亦如此。若聞無作。謂 非佛天人修羅所作。二乘證此無作。思益 云。我等學於無作已作證得。而菩薩不能
證得 (云云) 。若聞無作。謂三乘皆能證得。若 聞無作。謂非二乘境界況復凡夫。菩薩破 權無作證實無作。若聞無作。謂即權無作
證實無作。若得此意。隨聞一句通達諸 句。乃至一切句一切法而無障礙 (云云) 。夫一 說眾解是義難明。更約論偈重說之。若言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者。既言因緣所生 那得即空。須析因緣盡方乃會空。呼方 空為即空。亦名假名者。有為虛弱勢不獨 立。假眾緣成。賴緣故假非施權之假。亦名
中道義者。離斷常名中道非佛性中道。若 作如此解者。雖三句皆空。尚不成即空。 況復即假即中。此生滅四諦義也。若因緣所 生法不須破滅。體即是空而不得即假即
中。設作假中皆順入空。何者。諸法皆即空 無主我故。假亦即空假施設故。中亦即空離 斷常二邊故。此三番語雖異俱順入空。退
非二乘析法。進非別非圓。乃是三獸渡河 共空之意耳。若謂即空即假即中者。三種邐 迤各各有異。三語皆空者。無主故空。虛設
故空。無邊故空。三種皆假者。同有名字故 假。三語皆中者。中真中機中實故俱中。此得 別失圓 (云云) 。若謂即空即假即中者。雖三
而一雖一而三。不相妨礙。三種皆空者。言 思道斷故。三種皆假者。但有名字故。三種 皆中者。即是實相故。但以空為名。即具假
中。悟空即悟假中。餘亦如是。當知聞於一 法。起種種解立種種願。即是種種發菩提 心。此亦可解。其淨土徒眾修行法滅。受苦起
過。等發菩提心例前可解。不復委記。上來 所說既多。今以三種止觀結之。然法性尚 非一法。云何以三四推之。今言一二三四。
說法性是所迷。苦集是能迷。能迷有輕重 所迷有即離約界內外分別即有四種苦 集。約根性取理即有一二三四不同 (云云) 。若
界內鈍人迷真重苦集亦重。利人迷真輕苦 集亦輕。界外利鈍輕重亦如是。法性是所解。 道滅是能解。所解有即離能解有巧拙。界
內鈍人所解離能解則拙。利人所解即能解 亦巧。界外利鈍即離巧拙亦如是。所以者何。 事理既殊昏惑亦甚。譬如父子兩謂路人瞋
打俱重。瞋以譬集打以譬苦。若謂煩惱即 法性事理相即。苦集則輕。實非骨肉兩謂 父子瞋打則薄。麁細枝本通別遍不遍難易
等亦如是。或云。界內苦集底滯為重。界外 升出為輕。或界內皮惑故為淺。界外肉惑故 為深。或言。界內隨他意故為拙。界外隨自
意故為巧。或言。界內稱機故為巧。界外不 稱機故為拙。或言。界內有能所故為麁。 界外無能所故為細。或言。界內小道極在
化城故為細。界外大道極在寶所故為麁。 或言。界內客塵故為枝。界外同體故為本。 或言。界內在初故為本。界外在後故為枝。
或言。界內小大共故為通。界外獨在大故為 別。或言。界內偏故為小淺故為別。界外圓 故為大無隔故為通。或言。界內短故為不
遍。界外周法界故為遍。或言。界內在一切 賢聖共故為遍。界外獨在大緣故為不遍。 或言。界內用二乘方便故為難斷。界外但
依無礙慧故為易斷。如是等種種互說。今 若結之則易可解。若作淺深輕重者。漸次 觀意也。若作一實四諦不分別者。圓觀意
也。若作更互輕重者。不定觀意也。皆是大 乘法相故須識之。若見此意。即知三種。漸 次顯是。不定顯是。圓頓顯是 (云云) 。問。集既有
四。苦果何二。答。惑隨於解集則有四。解 隨於惑但感二死。例如小乘惑隨於解則 有見諦思惟。若解隨於惑但是一分段生死
耳。問。苦集可是因緣所生法。道滅何故爾。 答。苦集是所破。道滅是能破。能破從所破 得名俱是因緣生法。故大經云。因滅無明
則得熾然三菩提燈。亦是因緣也。問。法性是 所迷。何故二何故四。答。法性隨權實是故 二。法性隨根緣是故四。若見此意。例見相
聞法乃至起過。例作四種分別廣說 (云云) 。
[0008a06] ○ 中約弘誓顯是者。前推法性聞法等其義已 顯。為未了者更約四弘。又四諦中多約解 明上求下化。四弘中多約願明上求下化。
又四諦中通約三世佛明上求下化。四弘中 多約未來佛明上求下化。又四諦中多約 諸根明上求下化。四弘中專約意根明上 求下化。如此分別令易解。得意者不俟也。
夫心不孤生必託緣起。意根是因法塵是緣 所起之心是所生法。此根塵能所三相遷動。 竊起竊謝。新新生滅念念不住。睒爍如電 耀。遄疾若奔流。色泡受沫想炎行
城 識幻。所 有依報國土田宅妻子財產。一念喪失倏有忽 無。三界無常一篋偏苦。四山合來無逃避處。 唯當專心戒定智慧。竪破顛倒橫截死海
超度有流。經言。我昔與汝等不見四真諦。 是故久迴轉。火宅如此云何耽湎縱逸嬉戲。 是故慈悲起四弘誓拔苦與樂。如釋迦之
見耕墾。似彌勒之觀毀臺。即其義也。以明 了四諦故非九縛。起四弘誓故非一脫。是 為非縛非脫發真正菩提心。顯是義明矣。次
秖觀根塵相對一念心起。能生所生無不即 空。妄謂心起。起無自性無他性。無共性 無無因性。起時不從自他共離來。去時不 向東西南北去。此心不在內外兩中間。亦
不常自有。但有名字名之為心。是字不住 亦不不住。不可得故生即無生亦無無生。 有無俱寂。凡愚謂有智者知無。如水中月
得喜失憂。大人去取都無欣慘。鏡像幻化亦 如是。思益云。苦無生集無和合道不二滅 不生。大經云。解苦無苦而有真諦。乃至解
滅無滅而有真諦。集既即空。不應如彼渴 鹿馳逐陽焰。苦既即空。不應如彼癡猴 捉水中月。道既即空。不應言我行即空不 行不即空。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滅既即空。不應言眾生壽命誰於此滅而 證彼滅。生死即空云何可捨。涅槃即空云何 可得。經言。我不欲令無生法中有修道。若 四念處乃至八聖道。我不欲令無生法中
有得果。若須陀洹乃至阿羅漢。依例亦應 言。我不欲令無生法中有色受想行識。我 不欲令無生法中有貪欲瞋恚癡。但愍念 眾生興誓願拔兩苦與二樂。以達苦集
空故非九縛。達道滅空故非一脫。是為非 縛非脫發真正菩提心。顯是義明矣。秖觀根 塵一念心起。心起即假。假名之心為迷解本。
謂四諦有無量相。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 作。心如工畫師造種種色。心構六道。分別 校記無量種別。謂如是見愛是界內輕重集
相。界外輕重集相。如是生死是分段輕重苦 相。界外輕重苦相。還翻此心而生於解。譬 如畫師洗蕩諸色塗以墡彩。所謂觀身不
淨乃至觀心無常。如是道品紆通化城。觀 身身空乃至觀心心空。空中無無常。乃至 無不淨。如是道品直通化城。觀身無常。無 常即空乃至觀身法性。非常非無常非空
非不空。乃至觀心亦如是。如是道品紆通 寶所。觀身法性。非淨非不淨雙照淨不淨。 乃至觀心法性。常無常雙照常無常。如是
道品直通寶所。是人見諦滅名須陀洹。是人 思惟滅名三果。是人見滅名見地。是人思滅 名薄名離名已辦乃至侵習名辟支佛。
是人見思滅名十住。塵沙滅名十行十迴向。 無明滅名十地等覺妙覺。是人見思塵沙滅 名十信。無明滅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
覺妙覺。分別十六門道滅不同。及一切洹沙 佛法。分別校計不可說不可說。如觀掌果 無有僻謬。皆從心生不餘處來。觀此一心
能通不可說心。不可說心能通不可說法。不 可說法能通不可說非心非法。觀一切心亦 復如是。九縛凡夫不覺不知。如大富盲兒
坐寶藏中。都無所見。動轉罣礙為寶所傷。 二乘熱病謂諸珍寶是鬼虎龍蛇。棄捨馳走。 竛竮辛苦五十餘年。雖縛脫之殊。俱貧如來
無上珍寶。起大慈悲誓願拔苦與樂。是為 非縛非脫發真正菩提心。顯是義明矣。次根 塵相對。一念心起即空即假即中者。若根若
塵並是法界。並是畢竟空。並是如來藏。並是 中道。云何即空。並從緣生。緣生即無主。無 主即空。云何即假。無主而生即是假。云何即
中。不出法性並皆即中。當知一念即空即 假即中。並畢竟空。並如來藏。並實相。非三 而三三而不三。非合非散而合而散。非非
合非非散。不可一異而一異。譬如明鏡。 明喻即空。像喻即假。鏡喻即中。不合不散 合散宛然。不一二三二三無妨。此一念心
不縱不橫不可思議。非但己爾。佛及眾生 亦復如是。華嚴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 別。當知己心具一切佛法矣。思益云。愚於 陰界入而欲求菩提。陰界入即是離是
無菩提。淨名曰。如來解脫當於眾生心行 中求。眾生即菩提不可復得。眾生即涅槃 不可復滅。一心既然。諸心亦爾。一切法亦
爾。普賢觀云。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即其義 也。當知一切法即佛法。如來法界故。若爾。云 何復言遊心法界如虛空。又言無明明者
即畢竟空。此舉空為言端。空即不空亦即非 空非不空。又言。一微塵中有大千經卷。心中 具一切佛法如地種如香丸者。此舉有
為言端。有即不有亦即非有非不有。又言。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此舉中道為言端。即 中而邊。即非邊非不邊具足無減。勿守語
害圓誣罔聖意。若得此解。根塵一念心起。 根即八萬四千法藏。塵亦爾。一念心起。亦 八萬四千法藏。佛法界對法界起法界無
非佛法。生死即涅槃是名苦諦。一塵有三 塵。一心有三心。一一塵有八萬四千塵勞 門。一一心亦如是。貪瞋癡亦即是菩提。煩惱
亦即是菩提。是名集諦。翻一一塵勞門。即 是八萬四千諸三昧門。亦是八萬四千諸陀 羅尼門。亦是八萬四千諸對治門。亦成八萬
四千諸波羅蜜。無明轉即變為明。如融氷 成水。更非遠物不餘處來。但一念心普皆 具足。如如意珠非有寶非無寶。若謂無 者即妄語。若謂有者即邪見。不可以心知。
不可以言辯眾生於此不思議不縛法中。 而思想作縛。於無脫法中而求於脫。是故 起大慈悲興四弘誓。拔兩苦與兩樂。故 名非縛非脫發真正菩提心。前三皆約四
諦為語。今約法藏塵勞三昧波羅蜜。其義 宛然。問。前簡非併言非。今顯是何故併言 是。答。所言併是者。皆非縛非脫故言併
是。通皆上求故。又次第漸入到實故言併 是。又實難知借權顯實故言併是。此三番 擬世界悉檀言併是也。又權不攝實實則 攝權。欲令攝顯易見故言併是。此一番擬
為人悉檀故言是也。又一菩提心一切菩提 心。若不說者不知一切。故言併是。此一番 擬對治悉檀明是。若究竟而論。前三是約 權後一約實。譬如良醫有一祕方總攝諸
方。阿伽陀藥功兼諸藥。如食乳糜更無所 須。一切具足如如意珠。權實顯是其義可 知。又一是者一大事因緣故。云何為一。一
實不虛故。一道清淨故。一切無礙人一道出 生死故。云何為大。其性廣博多所含容。大 智大斷大人所乘。大師子吼大益凡聖。故言
為大。事者十方三世佛之儀式。以此自成 佛道。以此化度眾生。故名為事。因緣者。眾 生以此因感佛。佛以此緣起應。故言因
緣。又是者。不可言三不可言一。不可言 非三非一而言三一。故名不可思議是也。 又是者。非作法非佛非天人脩羅所作。常 境無相常智無緣。以無緣智緣無相境。無
相之境相無緣之智。智境冥一而言境智。故 名無作也。又是者。如文殊問經云。破一切 發名發菩提心。常隨菩提相而發菩提心。
又無發而發無隨而隨。又過一切破過一 切隨雙照破隨。名發菩提心。如此三種不 一不異。如理如事如非理非事。故名為 是。若例此義。無作不可思議。一大事因緣等
諸法門。皆言破皆言隨。皆言非破非隨雙 照破隨。又前三是上中下智所觀。後一是上 上智所觀。前三是共。後一是不共。前三淺近 曲。後一深遠直 (云云)
。前三是小中大。後一是 大中大。上中上。圓中圓。滿中滿。實中實。真 中真。了義中了義。玄中玄。妙中妙。不可思議 中不可思議。若能如此簡非顯是。體權識
實而發心者。是一切諸佛種。譬如金剛從 金性生。佛菩提心從大悲起。是諸行先。 如服阿娑羅藥先用清水。諸行中最。如諸 根中命根為最。佛正法正行中此心為最。
如太子生具王儀相。大臣恭敬有大聲名。 如迦陵頻伽鳥 [穀-禾+卵] 中鳴聲。已勝諸鳥。此菩提 心有大勢力。如師子筋弦。如師子乳。如金
剛槌。如那羅延箭。具足眾寶能除貧苦如 如意珠。雖小懈怠小失威儀。猶勝二乘功 德。舉要言之。此心即具一切菩薩功德。能 成三世無上正覺。若解此心任運達於止
觀。無發無礙即是觀。其性寂滅即是止。止觀 即菩提。菩提即止觀。寶梁經云。比丘不修 比丘法。大千無唾處。況受人供養。六十比
丘悲泣白佛。我等乍死不能受人供養。佛 言。汝起慚愧心善哉善哉。一比丘白佛。何 等比丘能受供養。佛言。若在比丘數修僧
業得僧利者。是人能受供養。四果四向是 僧數。三十七品是僧業。四果是僧利。比丘重 白佛。若發大乘心者復云何。佛言。若發大
乘心求一切智。不墮數不修業不得利。 能受供養。比丘驚問。云何是人能受供養。 佛言。是人受衣用敷大地。受摶食若須彌 山。亦能畢報施主之恩。當知小乘之極果
不及大乘之初初。又如來密藏經說。若人 父為緣覺而害。盜三寶物。母為羅漢而污。 不實事謗佛。兩舌間賢聖。惡口罵聖人。壞
亂求法者。五逆初業之瞋。奪持戒人物之 貪。邊見之癡。是為十惡惡者。若能知如來 說因緣法。無我人眾生壽命。無生無滅無 染無著本性清淨。又於一切法知本性清
淨。解知信入者。我不說是人趣向地獄及 諸惡道果。何以故。法無積聚法無集惱。一 切法不生不住。因緣和合而得生起起已
還滅。若心生已滅。一切結使亦生已滅。如是 解無犯處。若有犯有住無有是處。如百年 闇室若然燈時。闇不可言我是室主。住此
久而不肯去。燈若生闇即滅。其義亦如是。 此經具指前四菩提心。若知如來說因緣 法。即指初菩提心。若無生無滅指第二菩提
心。若本性清淨指第三菩提心。若於一切法 知本性清淨。指第四菩提心。初菩提心已能 除重重十惡。況第二第三第四菩提心耶。行
者聞此勝妙功德當自慶幸。如闇處伊蘭 得光明栴檀。問。因緣語通。何意初觀獨當 其名。答。以最初當名耳。又因緣事相初觀
為便。若言生滅者即別。後三例有通別。而 從別受名耳。
[0010b07] ○約六即顯是者。為初心是 後心是。答。如論焦炷。非初不離初。非後 不離後。若智信具足。聞一念即是信故不
謗智故不懼。初後皆是。若無信高推聖境 非己智分。若無智起增上慢謂己均佛。初 後俱非。為此事故須知六即。謂理即。名字
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此六即 者。始凡終聖。始凡故除疑怯。終聖故除 慢大 (云云) 。理即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如故
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 可思議。如上說。三諦一諦非三非一。一色 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復如是。是名理即
是菩提心。亦是理即止觀。即寂名止即照名 觀。名字即者。理雖即是日用不知。以未 聞三諦全不識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 隅。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菩
提。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 法。是為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觀。若未 聞時處處馳求。既得聞已。攀覓心息名止。
但信法性不信其諸名為觀。觀行即是者。 若但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 不知是字非字。既不通達寧是菩提。必須 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
所行。華首云。言說多不行我不以言說。但 心行菩提。此心口相應是觀行菩提。釋論四 句評聞慧具足。如眼得日照了無僻。觀行
亦如是。雖未契理觀心不息。如首楞嚴 中射的喻。是名觀行菩提。亦名觀行止觀。 恒作此想名觀。餘想息名止 (云云) 。相似即是
菩提者。以其逾觀逾明逾止逾寂。如勤射 隣的名相似觀慧。一切世間治生產業不相 違背。所有思想籌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如
六根清淨中說。圓伏無明名止。似中道慧名 觀 (云云) 。分真即者。因相似觀力入銅輪位。 初破無明見佛性。開寶藏顯真如。名發心
住。乃至等覺。無明微薄智慧轉著。如從初 日至十四日。月光垂圓闇垂盡。若人應以 佛身得度者。即八相成道。應以九法界身
得度者。以普門示現。如經廣說。是名分 真菩提。亦名分真止觀分真智斷。究竟即 菩提者。等覺一轉入於妙覺。智光圓滿不
復可增。名菩提果。大涅槃斷更無可斷。名 果果。等覺不通唯佛能通。過茶無道可說。 故名究竟菩提。亦名究竟止觀。總以譬譬
之。譬如貧人家有寶藏而無知者。知識示 之即得知也。耘除草穢而掘出之漸漸得 近近已。藏開盡取用之。合六喻可解 (云云) 。
問。釋論五菩提意云何。答。論竪判別位。今竪 判圓位。會之發心對名字。伏心對觀行。明 心對相似。出到對分真。無上對究竟。又用
彼名名圓位。發心是十住。伏心是十行。問。 住已斷。行云何伏。答。此用真道伏。例如小 乘破見名斷思惟名伏。明心是十迴向。出
到是十地。無上是妙覺。又從十住具五菩 提。乃至妙覺究竟五菩提。故地義云。從初一 地具諸地功德。即其義也問。何意約圓說
六即。答。圓觀諸法皆云六即。故以圓意 約一切法悉用六即判位。餘不爾故不用 之。當其教用之胡為不得。而淺近非教正 意也。然上來簡非。先約苦諦升沈世間簡
耳。次約四諦智曲拙淺近簡耳。次約四弘 行願。次約六即位。展轉深細方乃顯是。故 知明月神珠在九重淵內驪龍頷下。有志有
德方乃致之。豈如世人麁淺浮虛。競執瓦 石草木妄謂為寶。末學膚受太無所知。
◎
摩訶止觀卷第一 (下)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6 冊 No. 1911 摩訶止觀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