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Huayan Yi Cheng Cheng Fo Miao Yi 華嚴一乘成佛妙義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華嚴一乘成佛妙義
沙門見登之

歸命十身遮那  法界諸如來
成佛圓滿  普賢文殊海會
在生具縛  往生佛國
  
報佛

[0775c11] 法性茫茫佛海眇眇無盡 提成非情大聖通慧賢者何況末代凡愚大師
處處開成略作一者成佛二者得人顯教 四者成佛種類五者問答分別

[0775c17] 第一成佛理佛 上下一部經意成佛一者二者 終教三乘十住
五位成佛方便 十信十解成佛 三乘終教不退一乘
諸位佛果初發心即是 第二第二等同發心 名為第二
第二發心第二 法常壞相第二 發心成佛故地
菩薩乃至不思議佛法一緣 明知因果 相容一切為主
不疑信行地前三賢 (第九中一) 。何不言依第四 終教但是十住方便
本業經上位 三賢 入定
得知初發心成佛 十信五位
卷云十信乃至 佛果不同一切何以
初發心為主前後 佛果為主 圓融體用無礙諸位
第五陀羅尼門緣起 普賢菩提心法性 無始
陀羅尼總持互相 名為總持普賢六十 故云一乘普賢行一行
終教之一一切即此寄信滿成名成佛等位 名位成佛初發心
平等初發心 有人中說 平等三乘
上下文一乘圓教始終圓融 即是原始 (說上) 。故知 智行圓融無礙初發心該攝
成佛成佛有所非一初三及第五文
初發心成佛 在於一地多多三經 十一卷云不可言說不可說充滿一切
可言中說不可說不可說不可 (四十五 ) 。第十 (十七) 。一切眾生可分別知 (眾生心可數)
一切微塵尚可 (國土微塵亦復) 。五十 菩薩乃至不思議佛法 一緣得意
正文第三 諸佛如來所行乃至 不思議佛法無邊如來境界無量
諸如來境界指事 信行初發心
佛果初地證得佛果是故 第一 一切菩薩不思議佛法乃至廣說
地前菩薩佛果不思議佛法 緣起方便圓融一一 一一滿佛果初發心菩薩 即是七經第九卷云
(十七) 。如是觀 方便一切諸佛功德常樂觀察無二 法相 (諸菩薩如是觀行相諸法不生一切佛法現前) 。
初發心便成正覺 (阿耨菩提) 。一切法真實 (自性) 。具足慧身 (成就慧身) 。不由如是觀
何等上文具足長養大慈悲 分別眾生不捨眾生不捨寂滅無上 果報一切法如夢
梵行 云何修習梵行 菩薩十住道地速成無上平等菩提第三
乃至第三 方便
何以因而 樂觀悲智空有無二是故

[0776c15] 第二成佛 第三不依 究竟即佛果 (云云) 。卷云 行佛 (云云)
不依文言 十信滿成佛成佛 二義一乘 圓教二義普賢一切
法則終教滿 一切諸位在此無不具足 第三文約文約
普賢滿 賢首普賢廣大三業 遍一切處一切常作無邊法界大用
不依諸位 顯現上文普賢 普賢行品普賢六十
一行一切一切一行重重 不依漸次十六第二 普賢行廣大
大有六十法界重重 無盡 卷云一行
二行施行 成為向後
因果第七普賢性起妙果 文言滿
十信第十名為滿十信 何者前次修習十信 二三名為滿心
終教但是十住方便 本業經 信心精進
定心不退迴向戒心 願心一劫三劫 成名法明門習種性
故知但是方便其一二三 萬劫萬劫起信論 本業經菩薩
十戒十信 十住初發心以至 不退信心是故十信
十解以前十信 故知十信滿心 差別差別起信論疏十解以前十信
(云云) 。第四 無二若爾十信 即位成佛成佛
不異不退階位名為信心名為 終教三乘十信滿心八相成佛 一乘滿成佛差別
成佛諸位不自在但是 諸位同時實行
一乘三乘如是滿 方便一乘 滿成佛信受
一乘中有一切滿心 得佛何須後說諸位即是初中之一如初
後者不得不得初時無不 是故必得
一乘一行法界一切一行終教 相見一切一時自在
無礙一乘一行一切行一 一行一切法如夢 一行一切梵行品
一切法乃至如是觀 方便一切諸佛功德乃至初發心便 成正覺初二幻師
大山大小種種大山 大小無二小畜大山如此無明
幻師一法種種 一法大山一塵 大山諸法一法法界
諸法一行一切一切 一行十忍品 (三十) 菩薩深入諸法 緣起法一法眾多眾多 一法
(云云) 。須臾百年 自在世間如夢夢中少年 老者剎那如夢諸法亦復如是
故經云經年須臾□。 無量一剎那故知一念無量劫已然一乘留意
同時一切 經論諸位次第以此 安立諸位善巧相就分位前後
三乘便前後圓融自在三乘別教 不移壞相前後
二義融通相違 一切何不初心滿心別教不依三乘終教
滿不退 一時一切前後諸位行相是故 初心不退不成但是
滿不退滿心 成佛滿行佛 (上下) 。何等成佛初發心
菩薩一念功德 (云云) 。賢首品 起信論發心最初 發心故云下文初發心發心
功德無二 十八十信滿心成佛 之一圓教正是
一乘起信論疏信成就發心 十住十信十信修習信心 決定心十住初心發心
信行滿信成就進入十住故云發心發心賢首品十信 滿滿菩薩行深廣
無邊雖是初心 功德廣大無邊一處生死苦 發心二時久已發心
一向不動為難無限菩提 四心發心進退不定
廣大香象問答菩提心法門法門成佛 行佛一乘行佛
三乘行佛 十信滿示現一乘行佛 滿三乘滿非一行佛滿
不動不可說不可說 行佛滿如是萬劫乃至一劫 可知

[0778a27] 第三成佛 第三卷云理則一切 眾生 一切眾生體性差別
一味平等 眾生何以一味總是真理眾生上相差別
是故一切眾生覺者佛身眾生 佛身眾生無不成佛一乘 成佛通理
名為功德理事名為佛身佛身 具足理事若爾一切眾生發心修行
發心修行釋迦佛釋迦初發心 一切眾生發心無數大劫難行 苦行修行修行菩提樹成佛
成佛乃至涅槃亦復如是一佛 十方三世諸佛 眾生
諸位具足佛門一切眾生 發心修行發心修行乃至 三十七佛子如來身一切
眾生發菩提心菩薩行成等正覺乃至 一切眾生寂滅涅槃亦復如是三十二 一切諸佛調伏教化一切眾生念念
成等正覺先覺諸佛正法不住 成正覺第十六初文 () 。菩提身等眾生
是故眾生無不成佛 一切眾生發心修行 成佛具足理事乃至涅槃
八相中舉乃至初文 十因經文 無性無相無盡無生無滅非我
眾生眾生法界 虛空界無自性何以眾生 十因眾生
無自性是故菩提成正覺 染相本來不生 一句
七眾 依法無性本性空無體 何如等覺一切無性次經
如是等覺一切無性無盡自然一切 如來無極大悲度脫眾生總結 盡智無限自然智者不待功用
無極大悲者同體攝化同體攝化起信 眾生外緣二種差別平等平等一切諸佛菩薩度脫一切眾生
自然熏習恒常不捨同體智力應見 作業所謂眾生三昧平等諸佛度生平等心
常用應機同體智力常用 二明對機平等十住已去諸菩薩三昧諸佛
身量平等無有彼此分齊故云平等 一切眾生成佛現有眾生 所見不同圓教成佛
所見不同人天具足 二我實物小乘中看眾生 五蘊實法本來無人大乘唯識
空無無法終教 如來藏緣起即如恒沙乃是 眾生不增不減眾生法身法身
眾生眾生法身 即是頓教眾生相本來理性本來 不可說 淨名
() 。所見 人天中觀眾生 圓教是故現有眾生成佛法界
一切眾生成佛究竟教化不同如來無極大悲度脫眾生 何故中有發心五位
成佛八相是以法性融通融通 中觀無生照理圓教具足一切
佛菩薩第十五 正覺自在中有一切 調各各成正覺故云念念
一佛不覺始覺故云 先覺化身就義 一切眾生十方微塵三世念念
同時前後成正覺 故云先覺 三世不成故云不住
成佛互通各別成佛可通不通成佛 成佛滿諸位理事融通
諸位無盡 故此初發心菩薩一念 乃至初發心便成正覺
一念作佛三乘 三乘一念作佛 具足一切教義理事因果
法門一切眾生同時同時作佛斷惑不住成正覺具足 無盡逆順因陀羅
諸位十信已去十解 十行十迴向十地佛地等同無有 具足一切一念無有
若爾成佛成佛 何者成佛通信 滿以前一切初二滿

第二得人

[0779b16] 中有一明成佛得人 成佛人類不同初中成佛 何者寄信成佛
即位成佛理事入佛 成佛是故未知舍那
成佛一切凡夫 成佛總有 世界性世界輪王現身成佛
莊嚴童子二者天子三惡道 兜率天現身成佛閻浮提功德 善財現身究竟普賢後生
四者法華經龍女南方成佛 成佛 (第四) 。 () 現身 成佛莊嚴童子佛世界塵數
成佛何故一生成佛分段 成佛一生成佛 十信十解
佛果十信成佛故知一生 成佛兜率天成佛過去 三惡道善根光明
地獄出生兜率天解行 成佛一生成佛善財童子一生 成佛龍女南方成佛
華嚴龍女即是成佛 故云一生成佛莊嚴童子 成佛分段一生不順何者
一期現身一乘解行行相 卷云一念不可說 不可說眾生一時離垢三昧念念
如是乃至此前三生解行 行相分段見聞童子莊嚴法界
童子童子本名太子 太子功德童子第三王子
太子福分童子 王子世界性輪王之子第三世界性世界成性
智論下文 世界海中有世界性世界性中有一世界故知何故名性二義
結成成性 有為得名成性 何不名性
世界何不名性異義別號名性智論終教智論
三千大千世界恒沙 世界性恒沙一世界 恒沙一世界無量恒沙
一佛世界分齊三千界別有 世界性旋轉此等 已去輪王境界何如莊嚴童子
已去輪王之子已經文言五千 故知已去輪王刊定王子五百五千
瓔珞經金輪乃至第十菩薩 第十菩薩無二 五千統領未見波羅蜜善眼
第二五千 三乘涅槃中一
不增不減何故不同四天下輪王三乘 世界性輪王白淨
恒沙金輪一乘不同 經本有道理何者夫人 三萬七千
小劫法華日月 名為元曉和尚大論 無量名為小劫多時三萬
無二萬餘故知三乘 歲時輪王出世第二天子 成佛

[0780b04] 第二兜率天 天子地獄出生 顛倒愚癡地獄不放逸諸佛種善根
知識舍那天上天子 得益大有一地天上 初中六根
天上二種獲益 生天地獄何者地獄 生天若爾
何以 生天生天
生天第二天 教益中有兜率天 三天當機天子
千萬億那由他佛剎微塵 世界兜率天子無生法忍第二 無量無邊阿僧祇欲界諸天
提心第三六欲天中一天女 不退轉菩提第四 普賢迴向善根十地
諸力莊嚴具三昧迴向善根離世間 五十五菩薩十善迴向 智識如是成就成就同心
同行善根平等 成滿 (一一上下文如初) 。 善根善友故云初二同心
( 初二願心) 。一同 (事理) 。同治 正念現前清淨 (正念清淨) 。
同位 (得究竟) 。諸力莊嚴無明釋文十六得無陀羅尼成就諸力一乘十信已去菩薩三乘
明知十地諸力 二行成就眾生界 身口意業法界三業懺悔
一切清淨下文 四千煩惱四見 千萬億那由他佛剎微塵數七寶
一一菩薩結跏趺坐放大光明光明眾生界諸佛結跏趺坐 說法總結三昧
刊定三昧此等地獄得益不然第四 地獄得益地獄得益
地獄眾生清淨 六十那由他佛剎塵數地獄眾生 天子當機
初三見聞普法金剛 舍那光速因位不然 一乘若爾初三
地前第二諸佛 大行兜率天一一
化作眾生界華香供養舍那即此天子香花一一諸如來 無量佛剎塵數世界眾生 四千煩惱業障除滅具足
光明善根恒河沙轉輪 善根 無盡天子供花得益
無盡天子一一華中諸如來 眾生天子諸眾生 天子恒沙輪王善根
輪王曼陀羅自在諸眾生光明 菩薩十地輪王羅摩 菩薩十地得無智光十六
成就三昧光明 如是無量以此 總是如來相中光明
餘光 其餘大相不可說不可說 如此眾生修善宿
見聞一乘普賢善根其一恒沙輪王 十地天子毛孔 香華眾生輪王
何不二等恒沙輪王恒沙 明見法界法門恒沙 善根白淨寶網世界性
已去輪王愛見善慧金輪 四洲恒沙白淨寶網輪王 成就

[0781a27] 第三善財童子 善財由此福報財寶 起立善財 善財
善現空生智論常啼 可知德行供佛善財宿解脫分
善根三業五心無異 煩惱 (十八) 。童子王子長者子
。經文五百童子善財不明 父母七大寶藏長者子王子王子
閻浮提童子 善知識過去善根 善友童子供養過去
種善根常樂清淨善知識身口意 菩薩道一切智文殊善友有所軌範求法
說法軌範二行成行莫不 良友破見善財新學菩薩 憍慢成行善友
求法善友 五位深廣佛法深廣 一法善財登位
云何菩薩行緣起善財善友 一緣無二是故 善友之外善財一切善財
善財之外善友一切即一 在於善財善友云何 二法初中一有
勸修善友勸修 免於惡道出世 菩薩道菩薩道猶存
眾生無相行為善友 普賢行究竟善知識二法善知識 人天二乘教法
終教頓教圓教此等法成 名為善友 一門機緣人法
下文善知識 三義十八知識異說 十八綱目童子三生
圓教其三一見即是善財 前生見聞如此普賢解脫分 歎德童子供養過去 諸佛種善根性起
(三十七) 云何菩薩 如來所見種善根菩薩 不虛功德無盡一切究竟解脫果報不虛滿足一切有為法不可
窮盡隨順無為智慧諸佛究竟 諸佛解行 如此五位行法善財普賢 ()
兜率天惡道一生 離垢三昧境界 () 證果因位 善財來生
() 經文彌勒 當來如是 因果前後是故但是 在後 ()
正經 六十壽終下生成正覺 文殊三義當來成佛 華嚴文殊善財
故云成佛文殊 宣揚法化表法善財何故 善知識善財
因之未成 成果因故見佛相分 三生依法香象問答
華嚴經成佛莊嚴 現身成佛云何 童子現身聞法信解
進位法三昧門滿兜率 天子現身離垢三昧 故知現身成佛善財童子現身
菩薩知識彌勒知識當來成佛 故知後生成佛此等 見聞三生故作如是說
一身成佛一身法性身 分段等身隨緣現成三乘一乘實法念念成佛 (二十)
莊嚴童子兜率天前後菩薩 (十八) 善財菩薩正斷
地上菩薩發心即是 發心發心內證 凡夫信心
善趣行人兜率天 莊嚴童子十住菩薩第二現身 成佛善趣初發心以前
卷云三賢之前善趣 十信滿心初發心五位一乘因位究竟
善財下文若爾善財 一身五位理實 菩薩

[0782b07] 第四龍女 慈恩法華華嚴經十信 菩薩八相成道示眾伽耶山 天子發心文殊
發心初地二行發心三不退 發心九地一生補處心心十地龍女第四發心龍女
法華菩提眾人 十住菩薩何以現身成佛 前生見聞位次前生解行證果
即此經文龍宮文殊一乘智積 文殊頗有眾生精進修行 得佛文殊龍女乃至
發菩提心不退轉乃至南方世界 成等正覺證果人生得佛 作佛見聞已去
乃至第二解行解行因位滿 第三究竟自在圓融 依果因位滿
境界不可說 莊嚴童子善財童子兜率天 三生
利生煩惱龍女地前 煩惱卷云地前三賢 二乘煩惱障自在 不斷智障

第三顯教差別

[0782c04] 第三差別

[0782c05] 第一人天乘成佛一佛三惡 現身三惡道成佛 新羅身見地獄
無礙植善根故云一佛 三惡道乃至成佛身等人趣 現在佛身長者樹神
成道河邊十六 現相具足商人佛身 善根人為現成佛身 聖身供養
梵天供養默然梵天說法第二 說法多人種善根故云人天乃至

[0782c19] 第二二乘中有三界九地 十地十一九地四禪 四無色欲界十地中間
四禪四無色十一欲界智論 二十三解脫門九地四禪未到地 中間無色無漏
三三昧以是三昧解脫 十一 (根本中間) 無色欲界 有頂有漏十一無漏
二十三無常有漏無漏 有漏十一見修 六行等智
三空煩惱起見無漏 修惑九品修惑 無間解脫斷見煩惱四諦第十六見道第八解脫
修道第九解脫無學道 無學現成四者 菩薩行三十三三十
三心八智無間八解脫 何故一切成佛 釋迦菩薩成佛軌則
(既已開合不同差別) 。若爾何故如是菩薩三十三成佛故此
不共聲聞不定次第七十八 中有成佛見修無學 見修一切 (見修菩薩) 。菩薩
三十三不共次第 七十八成佛九地中一一地 九品煩惱無間解脫六十二
八智七十八如是 見修云何見道八智 十八如是見修云何見道
八智九九八十一煩惱中斷第八 一品煩惱解脫無學道 見修成佛一切
小乘六十三僧祇 小乘六十大劫阿僧祇小乘經 三僧祇作佛小乘阿僧祇
六十第五十二一劫 阿僧祇八十小劫空劫二十 六十六十第五十三小劫
僧祇六十四中一 小劫一劫六十四一劫 大劫卷云上根滿
三僧祇中劫取水一劫第二如是展轉第六 阿僧祇三僧祇第八
聲聞藏二十隨一一劫第一 從此第二第二 第三百劫
第四第四 第五萬劫 從此第六
億劫第六第六 十億第六 第七十億第七
第八此間 俱胝如此第六大數 以此段數故云僧祇俱舍
八十大劫大劫無數第八三大 何故無數數法不可 故云無數此後二師六十
六十僧祇 未見所以婆娑俱舍成佛 修行幾何卷云婆娑菩薩
成佛二身一法生身法身 五分法身具有四時三僧祇 波羅蜜百劫相好
苦行修禪定菩提樹成正覺 百劫相好最後伽耶城 王家受生報身摩伽陀國覺道
三僧祇有漏波羅蜜 見道無漏以前凡夫 過去時三僧祇有漏波羅
百劫相好次生兜率天學佛威儀然後王宮摩耶夫人 太子伽藍外道正定
寅時六行等智三界 無所有處修惑起見 煩惱不得初三第三那含
同時九品修惑 成道六行等智何故 斷惑世俗
煩惱覺道方便 煩惱生死有理見道煩惱
無漏見道小乘 大乘第四邊際相見道者 持論現觀 () 遍智現觀
(後得智) 究竟現觀言依 未至定是故相見小乘中間相見雖然
慧解脫不斷無知 根本定起見本業經百劫 相好小乘經意
小乘三僧祇有漏波羅蜜 地前僧祇初地僧祇 第十三僧祇滿三僧祇金剛
現在前時百劫恒沙 相好生死最後分段身上 卷云小乘有分究竟
小乘十二第十二最上阿羅漢則是卷云 三義一明不退
三明行相小乘方便見修 究竟小乘十二以為究竟不退修行不退行相
論說終南問答小乘色身 三十二相即是眼根同時 色相名為見佛小乘一生
化身慈悲一時 菩薩慈悲三十三次第 作佛行者並不作佛二種涅槃
無餘成佛成佛前後不同教化有情作佛十方佛世界 成壞大劫滿三僧祇成佛一念成佛
他方假使即是 佛母摩耶 實佛世界 無實佛菩薩
變化一界 次第成佛因果相稱現量可知斷惑 不盡菩提分總報業發心初始
次第成佛十地百劫 菩提分退成佛無不成佛人相一切智
屬於卷云小乘種性退不動不動中有三品 如次三乘中說
種性大菩提佛功德 未來際大用是故一切眾生大菩提

[0784b06] 第三迴心教門地位 乾慧地十地第十地中成佛所以 成佛下同因位故作
小心開發大行 十地小乘大乘若爾何故乾慧地
未成解故乾慧地空理 津液智心增長性地 解空以此故云
八人地四諦四諦 一一八人地一一 欲界苦諦上二界苦諦
三諦忍者無間 解脫四見由此 滿第十六四諦平等
是故見地薄地見地修道欲界九品修惑初六三品故云 薄地離欲地三品修惑不還
欲界是故離欲地已辦地三界 阿羅漢果是故已辦地 可知上來
三乘十地何故迴心 中說十地五十問答六道 二乘小乘迴心小乘
一乘五位滿心十地 菩薩十七次第 建立三乘十地
三反三乘別教十地別教十地通教會通十地性空 中說乾慧地
(五停心觀可作) 。性地想念 念處五方便性地 五方便念處性空
四善根觀法念處 八人地見地 見道薄地斯陀含
阿那含已辦地 聲聞乘辟支佛地 菩薩位別教三十
十住菩薩名為新發意第二第六名為行道第七 第九名為阿毘跋致第十名為一生
補處等覺金剛心第十 即是色相實佛第二別教即是退通教十信
十信二乘五果十信 若爾何故二乘五果不安十住十信初心仁王經初心
二乘故知不安十住五方便 乾慧地退安於如是 十地通教三乘
既是通教得知佛道長遠三賢 成佛是故通教十信五品 聲聞四果辟支佛若爾菩薩
云何新發意菩薩 行道初地阿毘跋致等覺 一生補處妙覺菩薩通教別教
別教別教通教如是 三乘十地云何二乘五果 通教十信名為乾慧地三賢
初地方便名為初地名為 見地斯陀含名為薄地地名 離欲地諦觀相應名為阿羅漢
已辦地因緣觀名為辟支佛地 等覺名為菩薩地妙覺名為佛地第三通教所得佛果退安於
通教十地退安於十住五品 弟子須陀洹如次初二 乃至第五弟子辟支佛
第九第十二若爾何故 十信滿心通教十地十住 五品弟子五品弟子
通教至於佛果退 滿心實佛退退五品弟子 是故退滿
信行聲聞十住菩薩若爾何故退通教滿宗教 十住十信
不實實時佛果 是故佛果一如初地 一乘初地成就一乘
何故別教三乘通教三十 四念有成實佛 通教事故別教
佛果大乘 十信初五五根 五根中立五心具足法體
教行世間五根一時具足 五根進行十信 成就信心若爾別教三乘小乘出世
五根通教信心成就小乘 大乘不異若爾弟子十住 聲聞宗教
起行聲聞聲聞弟子真心道理十信菩薩 成佛何故退十信初中
所立佛果十信八相成道 變化實佛退還若爾會通 次第三乘形相如何須陀洹
五方便即為十信大集經十信 三品一下中品隨信上品法行上品性地
薄地第三第四乃至第十 辟支佛地新發意 初地阿毘跋致等覺
補處妙覺佛地十信 乾慧地頓教 五品弟子菩薩位道理十住
乾慧地初地方便 初二三地信忍須陀洹 順忍斯陀含薄地
九地無生忍阿那含離欲地 十地寂滅忍下品阿羅漢已辦地等覺辟支佛地通名諸位菩薩地
妙覺佛地上來論師和上 三重三乘十地弟子 圓教所以者何二乘一乘
小乘唯一釋迦菩薩成佛無成 不立十地十地 一切小乘人為大乘是故問答
十地小乘一乘始終 三教迴心始終三教 終教
迴心十地頓教三乘 十地不明位次不用三乘 若爾何故頓教
之所以十地一乘三乘 一乘十地 一乘同教一乘別教
小乘一乘不立十地同教一乘 中立十地皆是 十地
佛陀三藏三藏所立 大乘如來藏真心道理故此 楞伽仁王華嚴別教三乘六識軌則
成佛通教通教軌則成佛 如來藏真心 三藏大乘三乘華嚴一乘
教攝通教大乘通教成行 不信一乘自受用身假名菩薩無諍自受用身假名
中耳鈍根不過初地 受用身假名菩薩初地之前菩薩 假名菩薩諍論佛陀三藏楞伽經
說通大乘大乘 楞伽經楞伽經 意趣華嚴如是三藏
因位二乘 十地二乘不為因位中立 佛地卷云十地
菩薩地第十佛地二乘 不足漸次修行佛果佛果不在 同在地中方便
二乘現身聖果不在 十地

[0786a15] 三界九地十地 一地

[0786a16] 成佛卷云見修九地 小乘五位見道七方便
資糧遠方便四善根 加行位方便

[0786a20] 無學羅漢大乘 三僧祇劫數如下 大乘已去一百
已去阿僧祇大數十數 三乘大乘唯一佛化 大劫修道成佛菩薩行三十三心

[0786a27] 無分別空理一念 迴心有相 性空假相空理不為真如

[0786a29] 生死最後分段身上化身報身分段身後報身 分段身後成佛卷云
聲聞分段究竟佛身

[0786b06] 乃至歡喜地滿足十地 佛境分段身故本業經意謂
百劫相好名為分段不如因位有漏四取所得分段 歡喜地第九第十
退聲聞下身 成佛故作真如無分別一念 十地一念證果
玄門大乘一念成佛 一者實性一念 大品經一念二者滿
最後名為成佛遠行以後因緣三僧祇修道地前 僧祇初地僧祇
三僧祇不定一念成佛 不定終南問答滿足 唯一實時法性長短
一成一切一切一成 二義大乘三僧祇究竟無學
大乘十二第十二最上 菩薩終南問答三乘 成佛不成迴心
修行滿成佛 至此一闡底迦如此 不成佛母三千所有
化佛摩耶眷屬亦即 有別佛化淨土之中 眷屬化佛法門八相 百劫相好業者
() 。 一切眾生前後十方佛同時 成佛有情能化同時成佛進退不定他方諸佛應化十方
所有諸佛無有變化 始終有情變化 究竟菩提樹相對
蓮華世界海 色究竟高大 菩提樹以上始終
二教一乘 第三色界 小乘終教不在三界
西方三十二恒河沙佛土世界無勝釋迦佛報佛淨土 二義本性大乘菩薩緣覺聲聞
大乘菩薩本性 變化二義修道 不成實行修道成佛
不成正理無成不成相貌人相相貌此等始終種性差別有為
無常法立種性不能一切有情 種性一分無性眾生顯揚 種性差別道理一切差別
乃至現在般涅槃不應理乃至 廣說是故法爾無始一切 種性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
永不滅度由是道理諸佛利樂有情功德 有種瑜伽論種性 二種一本
三乘小乘多人有性一分無性是故 不了

[0787a12] 大乘終教十門一者十信 乃至歡喜十地滿二者歡喜 初地第九第十地中
梵網經聲聞身上 果證故作變化 梵經第十體性入佛
故知第十地中成佛 歡喜地第三世間相 第四已去第七相同世間
三乘名為出世 同分世間第四得出 出世第八第十地名
出世成佛變易第八成法 (十地論起信論起信論自在十身
十地論三世間自在自在故此成佛如是第八地中無生忍成法第九地中
十九無礙應機說法應身第十地中雲雨成化) 。第九應身第十成化十地故作
四者一念成佛無分別真理故作 第五一念成佛初地中一 十地一念證果一念成佛
一念所謂無念大乘三乘 三僧祇即是卷云不定三僧祇 二義雜類世界天王
佛德無限寶雲經善男子 菩薩不能思議如來境界不可思量 眾生說三僧祇所得菩提發心
不可計數不可計數阿僧祇 非但何故三僧祇 不定方便
三乘一乘故作 一切智即是生死 生死即是分段變易
四生故云生死 苦諦集諦皮肉 苦諦三界分段三變
變易一緣因相三生 壞相佛性論一方便因緣 無有無上三界中有
二業三生過失無明住地 緣起因緣生無明住地緣起 生死無明住地緣起無有生死
過失勝鬘經種子住地住地現行無明 種子緣起現行法執無明變易生死方便
方便生死佛性論方便生死 住地譬如無明 無明住地變易生死
資助因緣生此前生死變易 變易方便因緣生死三界 分段方便因緣分段生死
攝論苦集通名生死名為因緣生此前生死變易 變易方便因緣生死三界
分段生死苦集通名生死變易 生死佛性論生死
無明住地方便聖人 所生譬如四取三界 生身無有變易生死最後
佛性論無有生死聖人 生身最後身為不可思退墮譬如 過失何者聖人
無明業因阿羅漢辟支 大力菩薩意生身在地楞伽經 第五卷云意生身一者三昧樂意
第三第四第五二者如實知諸法 意生身第八種類意生 不同三學三地
六度故云三昧 樂受意生身第六現前 地名如實覺知意生身而言第八
九地種類意生身第二第一初二第二 初二故云第八理實而言第一
第二三地第三九十二第三次第第八第一 五者中略先後
而言第一第二第八第三 十二楞伽第一三昧樂受 生身佛性論真諦勝鬘經
生身三乘種性聖人初地 生身楞伽經三昧 意生身佛地論生死
聖人無有生死聖人 所生最後 金剛菩薩無有生死生死佛性
聖人故知三乘種姓 生死種姓羅漢辟支 大力菩薩楞伽經第七卷云大慧聲聞
第八菩薩寂滅三昧 不能自相熏習 無我見過分別心名為涅槃
不能諸法寂滅大慧菩薩白佛世尊 聲聞辟支佛第八寂滅如來 聲聞辟支佛不知但是自心分別後說
聲聞得人無我不得法無我如是說聲聞辟支佛尚未初地何況 寂滅大慧聲聞
寂滅菩薩行者聲聞地 本心菩薩行寂滅增上 寂滅聲聞不能菩薩行未曾覺知
三界唯心未曾修行菩薩諸法未曾修行 波羅蜜十地是故決定寂滅聲聞不能 菩薩所行寂滅何故生死
通名變易生死轉變改易 別名方便因緣 無有佛性論生死
阿那含第二般涅槃 一生無有生死變易生死 後身無生無有
云何頓悟變易由此 煩惱分段漸悟 變易而言
二十二無明 十一初八方便 生死故知方便在前無明
因緣生故知因緣 無明生死故知 九十無明無有生死
故知無有金剛若是方便因緣 生死無有生死佛地 金剛所以十地學位
佛地無學位佛地金剛 方便因緣乃是變易方便因緣正生 何故變易若是
漸悟方便因緣即是分段 後說相同凡夫無明增強 變易生死方便 二乘菩薩
變易資助二種變易 慧遠生死 重者惡道三重善道三重惡道
三重如何凡夫分段惡業 住地二十分段惡業四住 悲願種性乃至初地
分段惡業悲願四住 三重惡道分段善道三重 如何凡夫二乘大乘十信分段
善業四住二種性解行 善業四住悲願 地上分段善業悲願四住
三重善道分段變易 生死重者事識三重三重事識 三重變易如何阿羅漢辟支佛
事識生空無明住地二種 解行變易事識中法空觀正因 住地三地變易事識非有
正因無明住地 事識三重變易生死如何一地 變易一切妄想以為
無明住地以為三八變易 無妄以為正因無明住地 三重三重變易生死
卷云終教地前分段初地 一切煩惱使不分分別俱生所知障一分正使是故地上
變易金剛大乘同性經 十地聲聞十地緣覺十地十地 小乘大乘終教故作
地名差別十地 一切行入 毘盧遮那說經
第十一第五 真如清淨初地 十地清淨行人自有初一
道立清淨三從 無相功用清淨人從第六 有相乃至第七無相
功用乃至有無功用 未成圓滿無相功用 九地十地無相功用未成滿
三阿僧祇劫無相功用譬如 斯陀含阿那含 云何差別
方便須陀洹第一家家第二 第三一種第四阿那含 第五菩薩位初地第一
第二位第十第三位 方便初地第一 第二第三
第四十地第五 聲聞乘十地他人十地 故此三乘十地差別不同
若爾十地云何 方便須陀洹第一初地見道家家死生天中
至人故云家家第二 修惑修行地中 家家
無相最勝有相薄地第七 地中有相唯有功用半生 功用離欲可知
非情作佛問答三乘終教 一切有情眾生成佛聖智 佛性草木涅槃經
成佛終南問答終教三乘三千 同類世界化佛何以大智度論成佛世界得知
佛化現身摩醯首羅 化作閻浮菩提樹是故化佛 蓮華所有體相用
淨土報佛所有親屬 娑婆小根眾生 無量壽經相好終教
菩薩發心以來一切十地終教 百劫相好卷云終教中論 實行發意福慧双修成佛
種性卷云真如中立種性一切眾生有性智論 黃石
眾生涅槃一切無不 真性眾生悉皆有心 有心定當阿耨菩提以是故我
宣說一切眾生佛性 有心當得菩提有心應當 有心當得無性眾生雖是
有心當得 眾生有心處處受生眾生 不同如下

[0789b28] 第四頓教唯有一門所謂無相何以成行三昧一昧真如不可 一切
頓教不可說 種性卷云唯一真如名為 不分一切法無二
是故諸法無行經云何名為種性 一切眾生皆是畢竟不生 名字一異不可得種性
不可說一念不生 差別即是 楞伽初地乃至無有
次等一切不可 身分

[0789c13] 第五一乘十信乃至 十迴向十地成佛第十 如法善知識中說何以一乘
小乘下身 成佛成佛 一切故此別教四十九
廣大八門乃至第九 菩薩充滿其中第十一切如來充滿 其中八門八聖道十地
第十地中一切如來充滿其中故云 十地成佛十九 如次
初地乃至等覺妙覺補處 十地職位等覺一切如來 妙覺初發心成果
第二十行第三 無盡知識第五 無癡行善知識法寶
頂髻法成頂髻天竺有法 長者可貴 四乘道理一切皆是
一乘雖是如此 相者十地方便門種種 諸眾生十地增上慢三乘人定
十地成佛增上慢 增上慢得佛

[0790a10] 即是一乘 三乘分說其一十地 三世究竟十地
六相緣起陀羅尼法即是無礙自在十地 一乘法空分位 十地即是三乘分說
法緣一乘 自在三世究竟

[0790a18] 非情作佛問答一乘一切 成佛華嚴經以此 四句即是一乘別教
前後念念成佛有情 諸位十住已去乃至菩提眾生界 遍滿無有前後同一緣起大樹
一乘成佛時節不定 世界時節不同因陀羅世界當分 有為定時
不違卷云一切時分不定何以一切 陀羅世界隨處一念無量
不違若一 何以一乘一切眾生成佛 眾生成佛不住成正覺據此
時分無盡十地 數法十地他方 一乘分說不分
體解大道一切 一切一切 釋迦佛母
一乘所有諸佛釋迦佛印定以此眷屬體相用 變化可知
一乘變化緣起法顯 可變 一乘有身
差別一乘所有成佛因果分齊 因陀羅祕密微細一切分齊 世間分齊華嚴經普賢所有
修行斷惑因果不盡修道 成佛一乘成佛 結成不住成佛
不成不成大海諸位無有 溢滿楞伽經菩薩一闡提病機 無成不成普賢不成
一乘是非緣起理具逆順種性 身等如下

第四成佛種類

[0790b29] 第四彌勒諸佛菩薩無量劫 善財一生華嚴經成佛 見聞一生
後身成佛見聞 一時成佛一念成佛 成佛 (上門) 。見聞
如初地中三時 修行三轉故地諸如來 加護諸菩薩聞持如是微妙
無垢漸次滿足 無上菩提修行在於 劫盡火決定無疑必得
信行菩薩聞持金剛藏 勝法諸佛加護魔事 勝法漸次滿十地乃至
修行不定眾生 微妙金剛種善道惡道難處 多劫難處必得轉生
若爾多生成佛 三乘悟入一乘成佛玄門 久修云何一念
久修善根三乘教攝三乘 即是一念始終具足故經云初發心乃至善財文殊發心善知識
不如一念普賢菩薩 緣起大海一念豈不成佛 一時成佛善財童子知識
之間普賢最後善知識如次 玄門至此善友普賢 因果無二第二十第五廣大
知識以前照理無二甚深成佛 因故道場如來前者普賢佛果 因果一身充滿普賢
十三等於諸佛因位圓滿 是故諸佛求知普賢故知成佛因果無二
成佛善趣行人滿 成佛成佛一念成佛 普賢一念成佛俗諦
善財聞說成佛念念 成佛成佛自在俗諦 一念無念成佛一切法不生一切
不滅如是人見真佛 維摩一念不生即是不然 俗諦即是無生故云無念成佛一切法
昇夜摩天宮

第五問答分別

[0791a18] 一切眾生皆是眾生 差別同一緣起法眾生眾生眾生若非
眾生緣起不成眾生一切法 一如緣起法眾生 眾生佛門能化
眾生人眾眾生 能化眾生一者 有所二義無能
能化眾生無能能所 何者緣起無礙
虛空虛空能化無障礙 能所佛見迷惑眾生 見者
見者可能 二義不得 見人不見不見
見鬼迷惑見鬼 見惑是故佛言不異 迷執故知
見惑 覺者何以見惑 無二名為香象
問答一成一切二義問答緣起 一切一切
一切一切 所見但是
緣起不足一成一切理性一切 具足始終初發心便成正覺
三乘進入一乘 究竟進入 別教一乘得出究竟
菩薩三賢得出一乘 現在未來世成佛化現 我身修行修行現在修行
化現修行 不得作佛佛化 修行緣起道理
故知 乃至過去未來現在 人相過現成佛未成
未來同一緣起法若爾何為 過現未來同一他人 未來佛化等人他人不得所以
能化化外 他人不得能化差別緣起 不成不得他人
若非終日不得成佛不得一切眾生本來 不知名為
化無所化若爾 緣成無分別是故
分別四句 答問
四句三性可知 四句可知未來化現
自身有所有所瓔珞經 第八菩薩自身己身諸佛摩頂 說法炳然可知
三世佛罪業未來諸佛何為 他人修行成佛成說 未來當成
雖然何者諸佛 眾生說佛德令眾生 修行是故眾生當來所得果德
身命修行佛果 修行是故發心修行佛祖 成佛不疑
成佛即是所以者何成佛 三世佛平等即是 成佛所以者何得當三世佛平等
如是展轉平等平等差別果德 修行無故 全體如來藏
不知至心修行是故即是正觀行者大要
一切法有情無情無非 自體無物大要如是
一切一切處一處一處一時 三毒煩惱一乘方便 無非成佛香象
一切非情皆有佛性成佛不同小乘佛種種性教門 有為無常法立種性一切終教
真性種性一切有性頓教真如 名為不分一乘方便種性具足
方便別教種性 因果無二三世間一切 理事解行如下
種性理佛行佛何者 佛性一體二義如下一乘 有性無性有情非情成佛
別教卷云自有 闡提涅槃入涅槃 大乘因故
誹謗大乘無量故作 實有清淨若爾不定性 六度
種性聲聞 名為性地獨覺 隨一修行本位爾時不定種性
三行修行爾時無有種性種性分別四句終南問答 闡提善根
佛性善根闡提 佛性佛性闡提
善根行善 現行善根不可 種子不同聲聞
修得佛性何以 信解淨心 修得二種佛性
經文如來藏菩薩佛性 聲聞如來藏佛性 差別不同皆是同教一乘何以
普法普法本性 種性隨機前後不定 香象問答四句中有
緣起法因緣可解因緣若非
以前 聖者見機四句 有機眾生
眾生 有為利益 隨機處中見法前後
前後先後是故聖教 前後不定然而 因緣不同
一切法解法實性

華嚴一乘成佛

[0792c18] (寫本) 。

[0792c19] 于時長元九月二十八東大寺 尊勝文字

[0792c22] 比丘

[0792c23] 享保戊戌仲秋初九 許可繕寫國師 神足乍然
君子 () 。

[0792c27] 賢首勤息國賊性空 ( [/] 一九)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45 No. 1890 華嚴一乘成佛妙義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