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 Weishi Lun Liaoyi Deng 成唯識論了義燈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七 (本) (論第九)淄洲大雲寺苾芻惠沼撰
[0790c05] 論云。即依此前所說三性等者。解此前後。略 為三釋。一云無性先陳。三性後說。今釋外 難即指論。云即依此前所明三性中。世尊
經中後時解說三種無性。雖前總說諸法無 性。不為顯說三種無性。後方分別所說無 者即依三性。云立彼後說。非三性後方說 無性。如第一卷釋外難云若唯有識。云何
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論主為答所說我 法皆依識變。不是先說唯識後說我法。此 解亦順深密三時 問既三性後陳無性先 說。何故此論及深密等先明三性 答欲
顯無性必依三性是故先舉。何以故。為能 遍計必依所計方起妄執。所以先舉 問若 爾何故深密經中先說三性 答彼為德本 菩薩先問於何齊何立善巧菩薩。世尊為
答於此三性齊此三性施設善巧。非始問 答所說三性。如百法論問答一切法及以無 我非先不說。又深密經中勝義生菩薩。不 牒前說三性為問。但舉世尊先說諸蘊.諦
等善巧。何故復立一切諸法皆無自性。明 不是前先說三性。今外舉經難此前說。故 論主答不違彼教後說無性 一云前.後 經說三性.無性。故今論云即依此前。此前
兼二。依此論前。及依經前說三自性。觀生 意樂密意趣故後立無性。今此為會顯不 相違 問何故先說三種自性。後說無性 答順機欲故。欲顯無性依三性故。故顯
揚十六云。當知無性不離自性。是故先說 三自性義 問若爾何故說三性教為第三 時。應第二時。在空前故。又准深密。同坐一 經非前.後故
答經辨三時非約前後。但 以類相從有為第一。空為第二。俱為第 三。以三自性遍計是空。餘二是有故當第 三 又據漸悟一類菩薩說此三時。非望 頓悟
若爾何故先說了義。後陳不了 答華嚴等云。譬如日出先耀高山。於大乘 教頓悟先熟故先三性。漸悟後成後說無 性 若爾復違法華等教。以為漸悟第二
說空第三空有。如何得言為漸悟故後時 說空 答約頓.漸二性無性在後。偏據漸 悟初.中.後殊空為第二。今此論中通對頓.
漸兩教前後。故云即依此前頓悟菩薩所聞 三性。後時為彼漸悟菩薩密立無性。故不 相違。本疏所明意含二解。此順經文有前空 後 又釋二教非定前後。深密且對一類
宜聞有.空前.後。論云即依此前等。此順華 嚴如來以一語言中。演出無邊契經海文。 各有一理任情取捨。然第二勝。依文對機 有差別故。
[0791a25] 論。雖依他起非勝義故等者。云非者無也。 無無分別智所緣之義故。故名勝義無性。 故顯揚十六云。由無勝義性故。此意依他
名勝義無自性性者有二義。一由依他體 非勝義性故。名勝義無性性。無者非也。一 由依他無自然生性。亦名無自性性 若 爾應云勝義生無自性性。何故但云勝義無
自性性 答言勝義無無彼勝義。若言生 無恐緣生亦無。又不無生無故。但言勝義 無。又濫二性。亦是勝義亦是生無前已說生 無。今但說勝義無故不雙無。又復依他不
但自然生無。所執相亦無故不言生無。又復 無彼勝義無。不無相生無。據無分別智境 義。依他不是故云非勝義 問何故不名 非勝義無性。而云勝義無性 答顯密義
故云勝義無性。勝義是相生無之所顯性。又 顯依他上勝義性無。即勝義無之性。亦名勝 義無性。略去之言。總云勝義無性性 何 以得知有其之言
答深密第二云。無自性 性之所顯故 若四俗真相對而辨。依他亦 是後得勝智家之境義。若約親緣。後得相分 亦得是清淨所緣名為勝義。深密等但說根
本清淨所緣。云依他起非是清淨所緣 又 勝義有三義。一勝之義。二勝為義。三勝即 義。通本後說。四種勝義皆具此三。唯初世 俗不具此三不名勝義 若爾何故唯說
真如 答欲顯諸法真實性故。故深密經 云。是一切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 故今此論名識實性。要集不悟云本所說 違經謬說 問依他非勝義。亦說依他為
勝義無自性性。圓成非緣生。亦得說圓實 為生無自性性 答不例。若約遮詮非是 生無自性性故。云生無自性性。即謂圓成 非是生無自性性之性。若約表詮是生無自
性性故。言生無自性性。即以顯是前二性 之性故不相例 而要集云相例皆得。准 此知非。又復本疏云依他起亦後得勝之義 名勝義。即斷違經。說依他等為相無自性
性等。出何聖教。即非為謬。
[0791c06] 論。而濫第二故此不說者。西明云。恐此依他 勝義。濫第二生無自性性故此不說 要 集云勝 今謂不然。彼經論中說二勝義。依
他在初。圓成第二。恐依他勝義濫第二圓 成勝義。就解勝義相對簡濫。何關生無自 性。畏濫簡彼何故須簡。此中意說。諸法勝
義唯識真性。彼非實性恐濫故簡。若以依 他恐濫生無自性性。不說為勝義無自性 性。亦應依他名圓成實。恐濫第二依他起。 不說為圓成實。既約別義名為勝義。與生
無自性。義不相濫故不須簡。同名勝義濫 故須簡 問何故三種皆云無性性 答且 相無自性性。初言相無自性是法本性。相自 體無。重言性者教立為性。意顯於相無自
性說為相無性。非說有性名為無性。餘二 准知 問何故顯揚十六。但云相無性等。不 言相無自性性 答彼略本性但舉施設。 故彼論云。當知由三無自性說三無性。一
相無性。謂遍計所執自性。由此自性體相無 故。此意說。相無性者。即說遍計所執自性 由彼體無故說為相無性。餘准此知 問
三性俱無。云何深密但說遍計及圓成實。為 無生無滅等。不說生無自性。為無生無滅 等 答非由別觀三自性故起遍計所執。 但總於二性增益遍計所執自性。說遍計
性無生滅等。即通依.圓二上遍計。不欲說 彼依.圓二無故。不得說生無自性性無生 無滅等。以有生滅。圓成體常故無生滅。性
非雜染故本寂靜。如解深密第二.瑜伽七 十六皆悉具釋。
[0792a07] 論。謂具大乘二種種性等者。性種性明本有 性。明性有無.正助.隱顯。廣如能顯中邊惠 日論辨。然瑜伽三十五云。謂諸菩薩六處殊
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 得名本性住種性 西明四解。第二為正。 正取無漏法爾種子簡異無性。故云殊勝。 不可舉果位等名為六處。善戒經云。謂陰
界六處。故知六處是內六處。內六處中意根 處攝無漏種子。是六處故。非遍六處皆能 持種。亦不得云具顯果位內外六處。外六 處中不持種故。說因性故
然有難言。若 在內六處名為殊勝者。二乘法爾.及聞熏 習.無性人種亦在六處。豈名殊勝。故取六 位資糧.加行.見.修.等覺及妙覺位名為六 處
此亦不然。瑜伽二十一雖解聲聞與 此意同。云附在所依有如是相六處所 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豈許小乘亦有六 位。若云據不定說。定姓如何。又如何言六
處所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豈六位種法 爾差別 若爾菩薩與二乘同。何名殊勝 答且望無姓總名殊勝。非唯簡小得殊 勝名。若不許小亦名殊勝。違二十一。彼云
如是種子非於六處有別異相。即於如是 種類分位六處殊勝。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 爾所得 又由此文云六處者。唯目六內 處。非果位等 習種姓者。本疏云。聞正法
已令無漏增名習種性 顯成佛因及悟 入唯識。有漏非正。非能正悟。非正習性。兼 者亦是。唯識第二云。聞熏習中有漏性者感
勝異熟。非生見道等。雖本有種。因聞熏故 亦名聞熏。如攝大乘及瑜伽論皆云。多聞熏 習所依非阿賴耶性所攝習氣。若取有漏賴
耶所攝何云非攝。又無性攝論云。為長能 觸法身種子者。為欲增長一切大乘多聞 熏習。由此為先得法身故 問從何位去 名為習性 答從勝解地已去。皆名習種
姓菩薩。性種姓者。據未發心本無漏種。習 種姓者。據發心已所熏成種。地持論云。若 從先來修善所得名習種姓。瑜伽三十五
云。謂先串習善根所得是名習所成者。就 顯相說。簡未熏習。非謂初修不名習姓。 故雜集論第十三說。有四順解脫。一依憑順
解脫。謂從善法欲乃至為求解脫。皆名順 解脫分。既名順解脫分。故是習種姓 西明 釋云。十信已前名性種姓。十行已上名習種
姓。又解仁王第一十住.十行.十迴向如其次 第習.性.及道菩薩本業經亦同。不說十信 為習種姓。而仁王言伏忍聖胎三十人者。
且舉方便說十信。非即十信為習種姓。又 信有二種。一位地十信。即在十住前。故本 業經云。未上十住前有十住名字菩薩常
行信等十心。二行解十信。通十住已上。即 十住.十行.十迴如次配屬習.性.道種三位 菩薩。說位地信非名種習 今謂不然。初
判十行已上方名習性。十住菩薩豈非習 收 又云。仁王第一十住.十行等。如次習. 性等。本業經同。不說十信者 不然。仁王
第一無別十住.行.迴向名。即信.止.堅如次 配習.性.及道種。不可違文判十信等是三 方便非住等收。本業經等不說十信名者。
依總位說不論別行。據十信是十住所收。 有別說者。以初住難離出十信。如四善 根內門難故。第十迴向位中別開善根。既
迴向收。十信定是十住所攝。仁王.華嚴.優 婆塞戒經等。皆說四十二賢聖不說五十 又云。十信等是十住等方便即住等收。 如初近分屬初定攝。又若十信位地在前。
仁王經中復有十善菩薩。豈可地前開為五 十。又位地十信在十住前。行解十信通十住 已上無聖教說。若云本業經云未上十住 前有十位名字菩薩。常行信等十心。即證
位地十信在十住前。於此位中經幾時修。 又仁王經十千劫中行菩薩道始入十信。豈 位地信前更十千劫為十善位。此既不立。 位地十信亦不應開。又設縱別開。何廢得
是習種性位。仁王經等於習種位分諸王 位。言銅輪王是習種姓。不云前非齊此已 前方是習種。但前習未勝未得銅輪。據勝 習時得銅輪位。言習種性作銅輪王 若
爾性種姓等應亦通前 答不例。於習種 位前後勝劣分出餘故。又菩薩地明性種 已次明發心。發心即是習種姓位。不可說 彼據不退位已後方名發心。下文復云退
與不退俱名發心。法華經中舍利弗等曾 發大退。佛云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又云令 發一切智心猶在不失。故知總名發菩提 心。不唯不退 又四十七明十三住云。勝
解行住。從初發心乃至未得清淨意樂名 勝解行住 又四十九說有七地。勝解行地 即第二住 又云始從勝解行地乃至到究 竟地。於此一切菩薩地中。若其十信非在習
種。即勝解行等攝行不盡。非未發心非性 種姓。不在十住非勝解行。若云雖非十 住勝解行攝者。既許行攝何非習種。又善 法欲已去得名為學。有為善法名為學法。
何非習種性。據起現行發菩提心行熏成 種已即名習種。不爾二乘迴心向大。經八 萬劫乃至十千是何菩薩。不可得云是性 種姓。何以故。所修諸善非不思擇。於大菩
提非不趣求。雖未得入資糧勝位可名 習種 或創發心及二乘迴向八萬劫等非 勝解行。行未勝故。未在僧祇故。雖然不 得在僧祇數及資糧等可名習種。無文定
判十住已前不得名為習種菩薩 問十 住中已能八相成道與佛何殊。何等是佛所 現八相。何等是餘所現八相 答未見文辨。 且為一解。佛現八相具足長時。始終不異。
菩薩化生隨宜暫現。或不具足。前後或異。 或復本形。故與佛別 問十住.十行等十皆 名住等。何故十信但一得名。餘不名信 答立名不定。如三空門初一名空餘二非
空。又十住等各別位故皆名住等。信非別 位非皆名信 問退.不退諸說不定取何 為正 答不退有四。謂信.位.證.行。位如常
顯。於十住後說言退者據證法說。言不 退者據位乘說。餘皆准此。或說發心皆不 退者據上品說。或為因能令後不退。非 發心已即能不退。少可會多。不能煩舉。
[0793b09] 論。於二取隨眠等。問華嚴第十解十住菩薩 中云除滅諸煩惱永盡無有餘等。云何此 言未伏二取 答因邪教邪師所起不共
無明伴煩惱類盡。非盡一切自分別生。及俱 生煩惱 又解說佛法功力能滅煩惱非 皆已伏 又解自分別伏。邪師等起不能伏
滅。緣起經文二互隨會。然疏下結。故此位中 自分別煩惱未盡。故前解正 准發菩提 心。緣力發者名不堅固。因力發者名為堅
固。起惑亦爾。邪教起者易除。自力起者難 伏 又解經據少分有能伏義。論依全分 云不能伏。初後解正。疏文似脫。更勘正 本。
[0793b22] 論。多住外門等。疏會華嚴云不共無明此 已伏故 問不共無明迷諦理起不信因 果。十信第六信心不退。於因果理已生信
解。即不共無明十信已除。云何說言第四住 伏 答十信第六深生信心不謗因果。不 廢猶於諦理不了。故第四住方伏不共。雖 未證解而能信解 問准前釋內法異生
若放逸者。由三無明為緣不說有不共。云 何今云不共無明第四住伏 答據不信 因果不共者說。第六信前雖起暫伏。不由 彼故發惡趣行。或因邪教所起不共放逸
不起。若於諦理迷名不共。第四住伏。
[0793c05] 論。法空智品與俱起故。此破安惠。然疏云 第七有法執。法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執 有。法空智起此應滅者。是破餘師。非安惠
師。或寫者誤 若破安惠。應云第七有我 執。生空智起即不行。第八法執有。法空智起 此應滅。
[0793c11] 論。七轉識內或多或少如煩惱說者。據煩惱 俱數多少等。云如煩惱說。非是定判一切 所知定與煩惱同種而生。又所知障執必是
惠。與無明俱。異熟心疑此等名數。諸識所 起數如煩惱。然疏云無離煩惱別起執 故。故數多少與煩惱同者。據俱時起不斷 煩惱身中所起所知障說。若許定同。如二
乘無學已斷煩惱。猶起法執後熏成種。寧 有煩惱與同種生 又異熟心疑人杌等是 所知障。豈與煩惱同種生耶 問執杌迷 人既是所知。為是法執為非執耶 答是
法執類。非正法執。執必癡俱。彼非癡俱。是 異熟故 又釋是執。若業感異熟不與癡俱。 異熟生寬故與癡並 或迷杌心與其無明
通俱.不俱。俱者是執。不俱非執但是等 流。
[0793c27] 論。此於無覆無記性中等者。問所知障中 有法恚愛。法恚即嗔。云何無記 答有二 解。一云望煩惱說嗔唯不善。望所知障即 是無記
二云法恚亦是不善 若爾應縛能 感異熟 答雖是不善望義有別。不名為 縛。亦不感果。二解前正。論說無記不通 不善。
[0794a05] 論。此位二障雖未伏除等。問三種練磨等何 別何位 答三別者。一怯時長難到。二怯 行廣難修。三怯果妙難證 或可。初總云
廣大深妙。通因及果。以俱廣大皆深妙故。 或因廣大果深妙故。由此長時修方圓滿。深 妙難成長時方到。故此論云。一聞無上正等
菩提廣大深遠。後二是別。又三練磨各通三 處。於彼長時引他已到省己有能。麁善尚 能感於上界遠妙之果。我有妙善。何不能
得深遠大果。乃至圓滿轉依彼既已得。我亦 應爾。省己有能既有妙善何不能證。故 疏云。初且舉菩提。後且舉轉依。論實皆得 問此練磨在何位者 答准此論文云此
位二障雖未伏除修勝行時有三退屈。而 能三事練磨其心。在資糧位通三十心不 可別配。不爾十住應不能修十波羅 蜜 行。未能起堪能練故 又解亦通加行及
七地前。唯除見道。以唯在定。又復時促。四 善根位雖伏二障分別起者。俱生未伏。以 文不言分別未伏故通俱生 又七地前 雖伏煩惱。所知未全。要須加行故。又樂
於下乘般涅槃障五地方斷。雖未斷時不 退趣彼。或可起心。不爾如何五地方斷。設 不起現種至此除。故未斷前猶須練磨。論 且舉初影顯於後。如斷四處不唯地前。
諸疑離疑執著.分別七地猶有 又解三練 斷四處障但在地前。論文不說通地上 故。地上二障煩惱障品皆能伏故。所除四處 據分別說。然無文斷。任意取捨。
[0794b05] 問准雜集十一。復修瑜伽有其五種。謂持. 任.鏡.明.依。依謂轉依。即是見道。持.任.鏡. 明此四為因得轉依果 持.任等四依何
位起。復是何法 答准彼論云。依煖等位。 即通四善根皆有此四。持即聞惠。任思惠。 鏡即修惠。明謂所觀。無能所取 或鏡即
定。明者是惠。煖.頂.忍三各因此四方得修 滿入世第一。或無持.任。以上品忍唯一剎 那即入世第一法。唯定時促故無持.任。但
依此位有持.任.等。非必四位各有四種 又解四位各有此四。持.任二行非是聞.思。 以在定中依憑聖教故以為持。論云如 所多聞安立止.觀所緣境故。與定相應如
理作意以為任。無倒思惟任持心故。即所 依定名為鏡。云此三摩地猶帶相故。能觀之 智名為明。云謂能所取無所得智 又釋
持.任等唯除真見及佛果位。佛果位中更無 果故。真見位中無影相等故。通所餘位。故 顯揚二十云。有五種法能攝一切瑜伽行者
諸瑜伽地。八地以上義說聞.思亦緣教等。故 通為正。又四善根亦親蒙佛而為教授。故莊 嚴論第七頌云。自後蒙諸佛法流而教授。釋
云從此已後蒙諸佛如來以修多羅等法而 為說之 准此文意。或蒙教授已修持.任. 鏡.明。持謂於教起六種心。任即次起十一
作意。鏡即修九種住心。明又依智作諸神 通。或不配此 然四善根及持.任等。皆初 祇滿心方始修之。莊嚴論第七云。行盡一僧
祇長信令增上等。已後方說起四善根。 諸教皆同。自古諸師意解不同。取文各別 不得教意。教意菩薩修四善根。有正修滿 位。有仰修習位。仰習作觀通三十心。如
唯識觀等成就在見。學即通前。此亦應爾。 學雖通前。正修成滿即在於後。資糧等位 可得仰習。觀所取無伏我法執。觀能取 無能伏於法執。不爾如何能伏二執。雜
集.莊嚴.此唯識論等。據正修位不通資糧。 瓔珞本業經云住於十住修學四善根者。 是仰學修習。然梁攝論云。如須陀洹道前有
四方便。菩薩亦有四方便。謂四十心者 或 如小乘五停心觀.總相念處.別相念處合四 善根為四方便。如四十心。非四善根名四 方便
或言總意別。意取四十心滿修四善 根。文言略故但云四十心 或翻譯謬。魏. 梁.隋.唐同本異譯。餘本總無。故筆授謬。大
品經云墮頂菩薩墮聲聞.辟支佛地者。或 學觀所取似頂名墮頂。或本二乘在於頂 位迴心向大亦名菩薩。故云墮頂菩薩。說 此等退墮二乘地。於理無違。然本業.大品
更撿彼文 問四善根既屬初劫。云何言福 智滿已。大莊嚴論云何言行盡僧祇。雜集 如何言過第一無數劫 答約多分說。又 據初劫定散雜修。已滿已過已盡純定所修
此位方作。
[0795a01] 論依明得定者。明者無滿惠。今言明者無 漏惠明之前相。立以明名。求此前相今者現 起。故名為得。即所得名得。明即所得。持業
釋也。故無性攝論云。明謂能照無有義。智 所求果遂故名為得。此論復言。初獲惠日前 行相故立明得名。即無漏惠日正名為明。
此明前相亦名為明。無性論云明謂能照無 有義智者。此未正能照。照之前相立能照 名。此依證達惠為明解。故經頌云。非不見 真如而能了諸行。如名道火意喻事火正
熱燒照前之煖相。似彼燒熱立以煖名。非 體不煖。但非正火。非正名煖。若觀無義 智體即明。何名前相立明得名。下亦不應 云明相轉盛。又此明得即是尋思。無性論
云。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又無漏智 可不名明耶 問依定所發是下尋思。何 不名下尋思定名明得定耶 答望義有 別。照所取無名之為明。推求所取假有實
無名為尋思。故無性論云。於加行時推求 行見假有實無方便因相說名尋思。下文明 謂能照無有義智。言定舉照義。明觀舉 推求。互舉無妨 問明增亦所求果遂。何
不名明增得定 答煖相在初偏立名得。 故無性論云。此定創得無義智明。故得明 得三摩地名。餘既非創。不與得名 問若 爾應云得之明名明得依主釋。何名持業
答舉能并所可依主名。今此所得立以 得名。故非依主 或可。得是推求體也。明 者是照用也。體能有用。得之明名明得。明
得之定。並依主釋。或隣近釋。定非明得。明 得俱定名明得定。
[0795b03] 依無間定等。此後無間即入見道立無間 名。若以智名無間。即無間之定。依主為名。 此定無間即入見道名無間定。即持業釋。
不同明得。定非明故。無間非智。但無別 隔即名無間。智定俱通 西明解。第一法觀 名為無間。此所依定名無間定。即依主釋。 闕持業釋
無間名寬。非唯智故。通二 釋勝。不同前三。以名狹故 問准論云。 名.義相異故別尋求。二二相同故合思察。離 合為四。與瑜伽同。何故無性攝論第六云
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假立自性差別義。如是 六種義皆無故 答彼論談法有其六種。若 尋思觀即名.義別開。二自性二差別合觀故
成四種。瑜伽三十六.顯揚第六.無性第六. 大莊嚴論十二。皆說四尋思.四如實智。無 說六尋思處 西明云離即為六合觀為 四者
准此知非。廣釋名.義.自性.差別。 如攝論第六.瑜伽三十六明。
[0795b21] 論。如是煗頂依能取識觀所取空乃至世第 一法二空雙印者。此牒前釋悟入三性結 前所明。以煗.頂位未觀能取無。云依能取
識觀所取空。以彼所取名.義二種依能取 識而假立故。此觀名.義初.後二位。無心外 境但依內心。一重唯識。亦分悟依他。中
忍起位觀能取空唯識如幻等。第二重唯識。 初悟入遍計少分未悟能取亦遍計故。第 二全悟遍計所執。亦知能取性非有故。亦
悟依他。上忍.第一單雙印彼能所取空。并 悟圓實。此言悟者據似悟說。非是實悟。故 下結云。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 問若上忍.第一悟圓成者。何故云此四位
中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唯識性。准此應 通四位 答既言於四位中。明簡上忍及 第一位。不爾但應云於此四位。何須說中 又解於煗.頂位觀名.義二離識是無互
不相屬名悟遍計。觀名.義等唯有識量及 假名義名悟依他。忍.第一位悟圓成實。此 依攝論名.義為客處解 問中忍起位觀 能取空。上忍起時方始能印。應於忍位方
悟依他。如何初二說悟依他 答攝論據 少分名悟依他。下中二忍從上忍說名 悟圓成。或下忍位印所取空。心所變空是 依他起。據真如理空即圓成實。故攝論中
引莊嚴論云。住此二無真實理 問准無 性攝論。初悟遍計。次悟依他。後悟圓實。准 此論第八引經頌云非不見真如而能 了諸行等。即先悟圓實。次悟依他。又復無
性攝論初文。地前悟初二性。第二文地前通 悟三性。何故不同 答依學觀察趣入方 便相似悟說。先悟遍計。次依他。後圓實。即
觀名.義更互為客知彼非真。次觀唯量及 唯假等。若依真證要達圓成方知識幻。故 彼此說各不相違 若爾何故攝論復云於 繩謂蛇智。見繩了義無等。准此即先悟
依他次悟遍計 答此約悟入除執而說。 初雖觀彼名.義等無未能決定。要知依識 已彼執方除。如見杌時方除人解。攝論亦 云。如是依止唯識顯現依他起覺。捨於六
義遍計執覺。不要先觀依他起已方觀遍 計。故不相違 又釋於繩起蛇智等據久 學說。名.義互為客等依初學明。准此等 文悟.入有三。一初悟遍計次悟依他後圓
實。即名.義互為客是。二先悟依他次遍計 後圓實。即見繩了義無等是。三初悟圓成 次依他後遍計。即非不見真如等是。入位亦
三。准初總在見道前。准後總入見道後。三 初二性在見道前悟。圓成實性入見已悟。 即見繩了義等。故彼論云。如是依止圓成實
覺。遣依他起迷亂之覺。及彼次下故似唯識 亦不得生。由是因緣住一切義無分別名。 於法界中便得現見相應而住。爾時菩薩 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
問於此四位但遣遍計不遣依.圓。即觀 假有及唯識性。云何言世第一法雙印二空 答偏說印空。非不印有。由久妄執名. 義等有不了依.圓。觀彼空時能悟後二。
故說印空理亦印有。故下云。猶於現前安 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 問安立少 物謂唯識性即是有觀。印彼二空即是空 觀。空.有既乖。如斷.常見。因何得並 答
執.不執殊故得俱起。又觀無二即顯空性。 是圓成實。據相似說。印此空性名印二 空 若爾何故前云忍境.識空故亦名忍。 准此正意印二取空 答准此前後雙印
空.有。前說為好 問既言雙印。印二取空 及依他有即是觀俗。印二空性謂真勝義 即是觀真。真俗雙觀五地方得。云何地前已 能合觀 答五地合觀據二智並起或真證
說。此據相似非是正證。俱帶相故亦不相 違。
[0796b06] 此空有二相。西明云。三藏二解。一云於四位 中初二觀所取空。後二觀能取空。如是觀 時名等四種或六或四假有實無。假有是依
他性。即是有相。實無即遍計。此即空相。二相 皆滅安立真性。二云前四位中有能所取空 相。與相分空相不一不異。無別體故不
異。有無別故非一。然彼空相唯是所緣非 緣。以無體故。當情現者從緣生故是所 緣緣。故說觀心帶有無相 今謂二釋俱傳 為謬。何者且初解云。初二觀所取空。後二
觀能取空。不應道理。世第一法雙印二空。 即雙觀二空。豈印二空而不觀耶。第二釋 中緣二取空。所變空相名為有者。豈可唯
欲除此相分之有相。不除識性之相分耶。 不爾如何言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 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復如何言後觸 無所得。故知觀二取為空。觀識及性為
有。猶帶此二故不證真。不可唯說緣空 相分說之為有 問言皆帶相故未能證 實故。說現前安立少物者為在何位 答 准文正在四善根位。既明前位云。皆帶相
故未能證實 又云帶相觀心有所得故。 又教授頌云。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等。 故在定位。然不堅執是定現量 要集云。 據出觀位說。觀中現量不作此解 今謂
不爾。若許觀中不帶空.有二種相者。應 觸無所得。即住真見何名加行。又亦應 伏相.麁重縛。復違前諸文。
[0796c05] 論。此加行位未遣相縛者。本釋如疏。今又助 釋。此相縛體由第七識二執為本。令諸識 中不能亡相。為相所拘。然前第五云。由
我執故令六識中所起施等不能亡相。據 執我能行布施等及有受者。若執所施不 亡相者。豈我執耶。由執法有故不亡相。 設云見所施屬我之物。是我所見亦我執
起者。於餘度中不亡相者。豈皆執為我所 耶。故瑜伽論但云染污末那為依止故。彼 未滅時相了別縛不得解脫。不言由我。 望菩薩說名為染污。二乘不行無相施等。
又前釋言。言相縛者。謂於境相不能了 達如幻事等。又若我執為相縛者。二乘無 學斷此我執應無相縛。此等迴心加行等 位應無二縛。又觀安立應能斷縛。何故
瑜伽六十四云若離非安立諦二種解脫不 應道理。二乘但能觀安立諦。故知二縛未 得解脫 問若爾二乘無漏後得既行於 相。應有相縛 答以漏無漏性相違故暫
能伏除。雖行於相不為相縛。即據此理 四分相望為所緣者亦得名相。雖非相分 而是境相。前第五云。由斯見分彼相所拘者 約顯相明。非唯相分名為相縛。故瑜伽七
十五云。相.麁重縛有十四種。五於所知境 無智縛。六於能知智無智縛。既能知所知 俱名相.麁重縛。明見分等亦得名縛。本疏
復云。如前第二卷引。眾生心二性。內外一 切分所取能取纏等。證四皆縛。西明.要集俱 悉不許見.自證等亦名為縛 要集難云。
若由說纏即說縛者。如何論師引彼經頌。 證成有漏.無漏四分。無漏無縛非證無漏 今者為通。且據有漏證有四分。顯知無 漏亦有四分。若說言縛不得證無漏。亦應
說眾生言不得證佛有 又云正智證如 即無相分必有見等。故知不由有見分等。 自證分等有了.不了 此難非理。據有漏 說不約無漏。如何得舉無漏為難。
[0797a13] 言麁重者。諸文不同。具如疏引。言如別抄 說。麁重不同略有五種 一二障種子名麁 重。即此論頌捨二麁重故便證得轉依
二二障所引生所餘習氣無堪任性名為麁 重。即下斷障中云。二障所生無堪任性。如 於二定說斷苦根 三二障現行名為麁 重。即說惛沈正障輕安。違細輕故名為麁
重。如第六明。又對法第十云。領受麁重。即 異熟受能障定故 四諸有漏種總名麁重。 顯揚十六說依他自性由相生麁重。麁重 為緣又生於相 五一切有漏種及現行名
為麁重。瑜伽五十八云。麁重縛即一切有漏 法。應知此中或漏所隨故。漏所生故名麁 重。或漏自性故。或相應故。名為麁重。何以
故。瑜伽六十四云。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 麁重相。此有五種。一現重相。二剛強相。三 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
由此有漏隨其所有。總說有漏名為麁重。 望無漏說。不善.無記名為麁重。即二障種. 現及無記受望善心說。善有堪能故。或唯
說散名為麁重望定而說。定有輕安故。前 五相中具.不具等隨其所應。且有漏善或名 麁重。漏所隨故。或非麁重非漏性故。非種
子故。非習氣故。所餘或名麁重。或不名 麁重。或唯說煩惱名為麁重。漏自性故。或 通二障名為麁重。執自性故。漏性漏俱故。
或唯障種說為麁重。以漏執性性沈隱故。 生現障故偏得其名。或唯習氣名為麁重。 以微隱故。性難斷故。諸說不同准此會釋。
[0797b13] 論。菩薩起此煗等善根等。若二乘人增上忍. 世第一通依五地。中.下忍及煗.頂可通中 間。非是見道近所依故 又解方便可通。
若成滿者非在中間。若大乘者。上忍.第一 唯第四定。餘可通依近分.中間 又解中. 下品忍及煗.頂二方便通依。成滿唯在第四
靜慮故。今此文云。雖方便時通諸靜慮。而 依第四方得成滿。准此成滿當不通下。 故知中間定不得有三乘成滿。方便皆通。 以入見道七十一及六十九唯說五依非
中間地。西明.要集俱許得依者。乖文自說。 西明引瑜伽第一百云。復有九依能盡諸 漏。謂未至.中間.四靜慮.三無色。能起斷惑 能起善根。理必應爾
今謂不爾。彼說盡 漏約修道斷。非謂見道。七十一云三五依 生。及六十九現觀依未至.及四靜慮。不說 無色.及以中間。若以九依能斷為證。亦應
無色能入見道能起善根。若許起者違涅 槃經煗等善根是色界繫。及七十一.六十九 文 又此論中.及六十九.顯揚論等云依 欲界起四善根及入見道者。就斷煩惱
并大乘中頓悟者說。若漸悟者斷所知障色 界亦許。二乘迴趣亦依彼身起四善根入 於見道 問既許毘鉢菩薩生色.無色。雖 是頓悟。亦依彼身起四善根。應通無色亦
有善根 答煗.頂.下忍容許上生。非隣近 者可許上生。雖許上生所起煗等是色界 故。定.惠均勝非彼地法以惠劣故。言生 上地不起下者。據諸凡夫及二乘說 或
四善根菩薩生彼不能現起此四善根 或不上生。資糧位中許有生上未起煗等。 作此說者順諸經論。
[0797c16] 論。實證二空實斷二障等。傳三藏解頓漸二 師合二十五釋。且漸斷師有十四釋。且煩惱. 所知各分三品總有五解。一云即各三品
先斷煩惱三品之中。各有無間.解脫成其 六心。次斷所知既起異類斷道即起勝進 復有一心。總有七心。次斷所知三品亦有 六心。欲入相見起一勝進。亦總七心。合
十四心真見究竟。何故入相起勝進道。以 相見道未曾得故 問准第十云剎那剎那 前後相望皆具四道。即不別起。何故今說 有十四心 答彼別師義 又釋彼據修
道。非創初說 問瑜伽五十五但說二障各 分上下。別總三心真見究竟。如何今說有 十四心 答如此論會依真假說。實相見 道重法於前。以曾得故。各下品別法。中.
上合法。故說三心。非實如是 二云所斷 之障雖成六品。斷煩惱已欲斷所知。一類 緣真更不別起勝進方入斷所知道。故十 三心真見究竟 三云從真入相以曾修
故。勝入劣故亦不起勝進。但十二心 問 從真入相不起勝進。從相入修真無漏道 起勝進不 答相入真修難故起勝進道 或已曾得入修。不更起勝進道。雖有二
解起將為勝。非相見後即入修道真斷惑 道。中間起散別時方入修真斷道故有勝 進 四云准第十云二乘根鈍漸斷障時。 必各別起無間.解脫。菩薩不爾。即後無間
是前解脫。斷煩惱時有三剎那無間斷道。 起勝進道欲斷所知。即為煩惱第三無間 之解脫。即有四心。斷所知中三品亦爾。欲 入相見起勝進道。即為第三無間解脫。故
但八心真見究竟 五云斷煩惱障三無間 已即斷所知不起勝進。即以所知初無間 道。為彼煩惱第三無間之解脫道。故但七心 真見究竟。准此應為六釋。以入相見亦
除勝進。准前一解 又解二障各分上下。 麁細難易斷差別故。如佛十力根上下力中 根隨應屬上下故。斷障亦爾。中品隨應由 觀行者意樂力故。隨上下斷故各分二
若爾云何名為漸斷 答由上下別得名 為漸 又解本意二障各二不分中品。以 各麁細易難斷故。二障合有四品斷別。亦 有五釋義准前明。准其義加亦應六釋。義
亦如前。又解二障。各分上下。二障下品必 各別斷。以創斷故。二障上品即合共斷。以 能重起斷障道故。以前斷彼二下品故。即
以煩惱下品為下。所知下品為中。望初難 故。二各上品為上。以難斷故。既三品斷。於 中四釋。一云七心。三無間道三解脫道起一
勝進入相見道。二云六心。從真入相不起 勝進。三云五心。後無間道是前解脫斷。第三 品別起解脫。從真入相起一勝進。四云四
心除勝進道頓斷師義有十一釋。且斷二 障各三品中。各下中上共合為三有其四 說。一云七心。三無間三解脫起一勝進入 相見道。二云六心。除勝進道。三云五心。即
後無間為前解脫。第三無間後起解脫及一 勝進。四云四心。除勝進 問既有七.四剎 那差別如何名頓 答二障同斷名之為頓 若爾云何五十八等說三心耶 答同
前漸斷釋彼三心 就斷二障各分二品 亦有四釋。義同於前 就斷二障各一品 中有其三說。一云三心。一云二心。一云一 心。義說為二。無間.解脫。能斷障故名無間
道。證無為故名解脫道。此論雖多剎那者。 是餘師義。上漸斷十四。頓斷十一。總二十五 釋。又傳二十六釋。漸有十六。頓斷有十。
[0798b25] 且漸斷中十六釋者。如斷二障各三品中分 為四釋。於前釋中但除斷煩惱已起勝進 道方斷所知。餘釋同前故但四解。斷二品
中同前除勝進亦只四釋 又二下品別斷。 上品合斷中。亦同前四解 各一品中亦有 四解。一云五心。一云四心除勝進。一云四
心。即後無間為前解脫。別起勝進入相見 道。一云三心。亦除勝進。總十六釋 頓斷十 釋者。各分三品合頓斷中。同前漸斷除一
勝進亦為四解。各分二品亦同前漸分為 四解。各一品中但為二解。無唯一心義說為 二之中解也 如漸.頓斷各分為三。俱非 正釋。各分二中第二二中後二釋正。順教
文故。頓中各一初二解正第三及餘皆不正 釋 西明云。雖二十五釋理猶未盡。各一 品中合有漸.頓二師說別。合二十八釋 今
謂此說亦未盡理。一西明但聞三藏前二十 五釋。不聞二十六釋。各一品中就西明釋 但為三解。合有四釋如前已明。亦少一釋。 又前三品二品之中斷煩惱已。欲斷所知
應加勝進。前三類中各少一釋。不可說言 一真見道不可別起勝進。以所釋障品類 別故。又多不正故作此解 要集云。有解 云。二十八釋亦未盡理。各一品中漸斷障
家合有五釋。一个三心。二个四心。一个五 心。一个六心。加西明二。又三心見道但為 四解。亦不盡理。加前三解。一云初二心是
二品無間。第三是前二解脫道。又從第一 入第二。從第二入第三。既是異類應有 勝進。即合七釋。合三十三方得盡理 今謂
不爾。三心見道初二無間第三解脫。與前各 一三心何別。應除此解三十二釋 要集 云。此皆未盡。於一品頓斷之中合有四。即
一無間斷惑證滅義說為二。只是一心。入 相見時起一勝進。故為四解。又三二一各 別斷中。從斷煩惱欲斷所知各起勝進。 即加三勝進。於有解三十三釋中。除三心
見道二釋但存五釋。於無間後不許起勝 進。但取二心無間一心解脫合三十一。加 勝進四。一品頓斷中加一。漸斷之中一二三 品各加於一。合三十六釋。於中一二三品
各十有釋。三心見道有其六釋 今謂不 爾。四勝進道應頓斷中加。漸斷之中准有釋 有。又可許各一品中。頓斷只得有四。漸斷
有五。三心見道二無間一解脫過亦同前。 應三十四釋。今者義准合三十九。各二三品 中漸頓各六釋成二十四。各一品中共有九
釋。如前准知。三心見道合有六釋。後無間 道為前解脫釋中。於斷下品煩惱障已亦 起勝進。或除相望無間解脫。但於別起無 間解脫。斷下煩惱欲斷所知。起一勝進
為一解。又斷中品起一勝進。趣總斷道亦 為一解。
[0799a20] 論。二相見道等。若依漸斷是真見道。解釋 如前。故五十五云。云何名為第四現觀。乃 至云善根無間有初內遣有情假法緣心生。
能除耎品見道所斷煩惱麁重等。故知真見 漸斷非頓。皆如疏引 若第二師亦如疏 引。說三品心如次下會。又雜集第九云。又 如上說見道差別皆假建立。非真實爾。何
以故。出世位中各別內證絕戲論故。亦不 可云此依十六。論云皆假。若說十六。但 應云是假建立。何須說皆。故知總.別二種
見道皆是假立。若爾頓斷家引。又所緣.能緣 平等平等智為其相。亦應是假 答不爾 非差別說故是真見。已下方云。又遣各別
有情假法假等。三心見道是差別說。故假建 立。
[0799b06] 論。前二各法各別緣故等。疏有三例。此即 別緣名法。總緣名類 西明云。但有二例。 一約三心。二約十六心。雜集第九緣如名
法。法之智故。瑜伽等前二名法。第三名類。 護法釋云。各別緣如是法之智。後總緣者前 二智類。類即智故。故下云言後聖法皆是此 類
要集云。有釋為勝。如體非異不可說 類。能緣之智前後雖異是前智類 今謂不 爾。瑜伽五十五但云又前二心法智相應。第 三心類智相應。亦無文釋。五十八云是如
智相應類者。釋一心言。意謂三心別斷。何 名一心。以同緣如智無別故名為一心。不 釋法.類。若以彼證。總名為類無有法智。
然此論云言後聖智皆此類者解十六心。 非是三心。三心之中自云前二名法智。各 別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緣故。又十六心 由第三心緣第一二。謂後緣如智皆是此
類。由第三心作種類印解名為類智。今此 第三亦自緣如。何得同彼。又此論自釋。何 故不依。若言此文不釋法類智名所以者。
何須說云各別緣故總合緣故。故者所以。即 辨法.類得名所由。故本釋勝 問大乘真見 斷二障。據彼總別立三心。二乘真見斷一 障。應亦別總立二心
答說六現觀既通 三乘。現觀智諦現觀之中辨此三心。故許小 有亦復無妨 又解不許。二乘唯觀安立 諦故。此非安立二乘不作。若許作者。何故
諸部小乘之中。皆不說有二心見道 若 爾初十六心諸部亦無。豈可不作。若亦不 作。違雜集第九。彼云安立者謂聲聞等隨 自所證已得究竟。為欲令他亦了知故。乃
至安立道諦。謂於諸諦中有如是如是 忍如是如是智如是等。既爾何故諸部不 說總十六心。但有上下十六心耶 答約 不愚法依大乘教中聲聞乘法作安立觀。諸
部小乘多約愚法依彼小教故不能作 問若爾三心亦應如是 答雜集論中但說 安立。不說聲聞作非安立。勝鬘經亦云聲 聞知有作。二解任情 問聲聞.菩薩有真.
相見。獨覺亦入相見道不 答有二解。一 云亦入 若爾聲聞至第十六建立初果。緣 覺既入。何不立果 答加行期心有差別 故。聲聞期出心暫息故。緣覺不出即入修
道。不暫息故。又如菩薩雖至十六亦不 制果 二云不入 若爾何故說三十四心 成緣覺果 答彼小乘說。非大乘義。二說 前勝 問何故真後作相見耶 答為成就
佛法三乘通明。大乘亦為降伏二乘欲引 攝故。
[0799c26] 論。二緣安立諦等。問未知二乘具作二種。 為隨作一 答不愚法者作二十六。愚法之 者作後十六 或廣惠者作二十六。非廣
惠者但作上下。所以瑜伽五十五。但說上下 一十六心。據三乘通及非廣惠。雜集論中說 總十六。今此論中具說二種 問二十六心 何先後作
答准五十五上下在先。何以 故。彼云當知此智第三心無間。從見道起 方現在前。又云又由此心勢力故。於苦等 安立諦中。有第二現觀位清淨無礙苦等智 生
若爾何故雜集說總十六從世第一法 無間而生 答此論中會依真假說。不言 三心無間後生。故在後作。又顯揚十七云。 不由行差別。即是言教隨真見道擬宜而
說。教授於他。非內證智 又解總作在先。 上下在後。雜集.此論俱先說故。顯揚十七 云上下觀十六種智修道作故 若爾瑜伽 如何通釋 答彼據從真見道入相見道。
至第三心無間即出方現在前 又說現觀 邊智諦現觀。二十六心俱此觀攝。隨且舉一。 不言無間緣先世智曾所觀察下上二地 等生。言第二現觀清淨無礙苦等智生者。
依五十八現觀有二。依廣布教相見第一。 內證相見是第二故。非說下上為第二現 觀 又釋不定。隨觀行者真見道前先意願 力。至相見道即先作之。未見教斷。隨情取
捨 問准瑜伽等上下十六在相見道。何故 顯揚十七云。從此諦現觀已上於修道中 有十六行世出世清淨智生 答二解。一云 瑜伽等據重法前真見道智。無相.有相二
智所行俱各創得。故有相智名相見道。又據 不出觀即入有相行智俱名見道。顯揚約 其真.相別起。相見在後更重修故名為修 道。若據重緣真見所緣亦屬見道 又解
瑜伽據不出觀初作之者。判在見道。顯揚 據出觀後重作之者。名為修道。非於修道 不作諦觀。故顯揚云。如是現觀智。若聲聞
等所得。為對治欲.色.無色三界雜染。若菩 薩所得。為對治十種地障。乃至亦名究竟 現觀。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二釋任取 問
顯揚云。如是三智能斷一百一十二煩惱。瑜 伽論等說與此同。何故如是 答此論等說 總約二障各分一品或上下品斷證差別。不 說斷數。又據非立諦。顯揚約斷雖一二
品。據安立諦分成一百一十二煩惱。實不 相違。
[0800b14] 論。一苦法智忍等。此中二意。一法真緣如。 二別緣前加行位中能所二觀。此中且據法 真見道。言觀三界苦諦真如。若准雜集二
種具論。故云言苦者。謂苦諦。苦法者。謂苦 諦增上所起教法。法智者。謂於加行道中 觀察諦增上法智。智忍者。謂先觀察增上力
故。於各別苦諦中起現證無漏惠。由此惠 故永捨見苦所斷一切煩惱。又復云。忍即是 印前苦。其不緣如何忍可 又解但緣真見
所緣。言苦法智者舉此忍因。故下釋乃至 云。如理作意所攝智增上力故。於自相續苦 諦中。現證彼真如出世間惠。正見體生。即
從因為名。若依俱舍第二十三。從果為名。 故彼論云。此能生法智。是法智因得法智忍 名。如華果樹。此從因名 或就果稱。西明 義意
今謂俱舍釋後十六。可從果名。今 此總緣。與上下別。又俱舍釋亦不盡理。苦 法智是果。忍者是因。今既雙舉故因果合 因。苦法智是因。忍者是果。因果雙言故合
為因。若唯從因。應如似悔從因立名名 為惡作。不云惡作悔。今既因果合舉。明不 唯因。即依主釋。通依及於。於即境聲。義如前 顯
又二相見所有諸智有二所緣。一放法 所緣。二自性所緣。放法所緣。緣見所證及能 證智。如初三心及後十六即緣所證。第一十
六緣能所證。二自性所緣。即兼緣前資糧.加 行能所觀法。准此論說。上下現觀法真見道 無間.解脫。瑜伽五十五云。當知此智第三心
無間。從見道起方現在前。緣先世智曾所 觀察上下二地。及二增上安立諦境 又解 但緣真見道法。五十五云。緣先世智曾所
觀察等者。緣謂緣藉因緣。非所慮緣。二解前 勝。若不緣前。如何言苦法智忍。如三無生 忍。非不緣印立彼三忍。故此名忍定亦緣 前
問初十六心苦法智忍及苦法智俱緣 於如。何分忍.智 答據印決定。俱應名忍 亦同名智。據差別義初忍後智。以昔見前。 雖依聖教觀苦等諦而有智生。未能證
知。今初無漏創證彼境故得忍名。後雖 亦印不得忍號。又忍.智俱決應俱名忍。 恐後濫前不俱名忍 問前言苦法智忍。 後但云苦法忍。即不相濫 答准此道理
言忍亦得。顯因果別。不俱名忍。但隨舉一 名忍不違。亦不可言後但云智不得名 忍。俱同印故 問何故前言苦法法即教法 後苦法智法即真如 答雖俱緣如。初創
緣如未印非忍。但印前教不得云如。第 二重證。故法即如。教前印故理此印故。
[0801a04] 論。諸相見道依真假說等。問三心見道二乘 聖者迴心向大已斷煩惱。入相見時亦三心 不 答亦有。令彼障遠及除習氣。法彼真
見無間解脫所有功能故亦定作。二十六心 應知亦作。雖所知障不約迷諦。隨煩惱 說。亦復無違 問三心十六在見道前何位。 先修令相見起 答准顯揚十六。修起次第
在資糧位修十六心。次說善根。准此論明 加行位中。云此位菩薩於安立諦非安立諦 俱學觀察。二論別者略為二解 一云顯揚 據上下十六在資糧修。修道方起。此論據
總十六。加行位作。相見中起上下觀者。文 雖不說。准彼亦在資糧位修。相見道中最 在後起 又解顯揚說初修在資糧位。此論 約後習故在加行。各據一義皆不相違。
[0801a19] 論。一思現觀等。此思等六出體有四。一剋 性。二據勝。三相應。四眷屬。如思現觀等說 是惠者。即剋性體。及俱行菩提法即後二體。
五十五云。決定思惟者。思惟即思。據勝出 體。釋名者。如思現觀是隣近釋。如四念住 體實是惠。由與念俱名為念住。思現觀亦
爾。此論.顯揚.瑜伽七十一並云。思所成惠而 為自性。西明云。思現觀或持業。或依主。 信隣近。戒如信 且思現觀諸論說是思所
成惠。如何持業。亦非依主。如戒非觀名為 現觀說為隣近。思亦非觀。名為現觀。何非 隣近。若云現觀非思。因思所起故依主者。
何不得云現觀非思。云思現觀是隣近 耶。信現觀體於三寶淨信為性此剋性體。 瑜伽五十五云。及聞所成決定智惠。據勝出 體。顯揚十七云。或此俱行菩提分法。通相
應眷屬。餘皆准此。信.戒釋名者或亦有財。 雖體非觀。能助現觀故。或依主釋。助現 觀之信。令觀明之戒。名信.戒現觀。或如 念住亦是隣近。
[0801b10] 論。初獲聖性等。西明云。能生初地無漏法 爾種子。及新熏種為其自性 今謂。雖有 新種非勝不立。由正能生有所生現。證理
斷障故能生勝。不取新熏。未能生故 西 明云。地前雖有無漏種子。而二性同時互相 違故非聖性攝。如滅盡定依種假立。微微
心時雖有其種。而非滅定。有心.無心義相 違故 今謂。若爾初入見時二性不俱。應無 漏種皆名聖性。又如滅定唯防心能名為
滅定非諸種子。故此聖性非正能生。即不 應取 西明又問聖性望同凡性。亦不相 應耶。答此中亦立。即是得收。若望二障即 非得攝。宗許非得亦通無漏 又解無漏力
勝不假別立 要集亦云。不立為勝 今 謂不爾。若無漏勝不立不相應。滅定無漏。 應不立為不相應法 又前第一云。然依 有情可成諸法分位。假立三種成就。翻此
假立不成就名。故知聖性翻異生性。應名 為得。不名非得。不爾翻何立異生性名 為非得。或望不成異生性邊假名非得。
[0801c01] 論。極難勝地等 西明云。仁王般若云。初地 菩薩四天王。雙照二諦平等道。如何此論 五地方能引。三藏解云。據實初地二智雙行。
而約任運故說五地 有解已破 要集救 云。十地功德多依妙觀。然五地以上任運雙 行。八地以上方得任運。未見別教 今謂 不爾。八地以上名無功用諸論共同。五地
任運出何聖教。又行相互違。初即能合。何 成極難。若云八地據任運長時。此地據任 運能合者。此亦不爾。既任運能合何不長
時。若云或有相間故不長時者。既為有相 間無相觀。有時不合何成任運 若爾如 何會此相違 答仁王經中據相見道變相 雙緣。此論等說約真俗智並。未曾有處說
於見道有二智並。五地創並故說極難。
[0801c16] 論。此十修者。攝論第七說有五修。一現起 加行修。二勝解修。三作意修。四方便善巧修。 五成所作事修。云四如前釋。一現起加行修。
即是發起勉勵加行。二勝解修。與雜集論勝 解作意同。三作意修。即雜集論後三作意。四 方便善巧修。攝論無別解。即七最勝中方便
善巧最勝。五成所作事修。即雜集論依止自 在修。攝論云。謂諸如來任運佛事無有休 息。於其圓滿波羅蜜多。復更修習六到彼
岸。雜集論云。依止自在。即如次三身。身.行. 說三皆得自在。雖得自在猶修不息故。二 論開合互有不同。各據一義。雜集無攝論
現起加行。攝論無雜集依止任持。攝論開雜 集論四作意中初勝解作意。略無任持。以為 所憑所修二差別。教是所憑。餘三正修。所以
別開。雜集以作意故合彼勝解。別明任持 必由因力方能修行。故別明之。或彼加行 此任持中後二所攝。即舉後二影顯前二。 雜集別明意樂。攝論即作意所攝。攝論顯
諸勝行皆具六種意樂故不別明。雜集約 總別不同別明意樂。並不相違。又六意樂 二論少別。攝論云。一廣大。二長時。三歡喜。
四荷恩。五大志樂。六純善。雜集云。一無厭 足。二廣大。第三名同。四名恩德。五名無 染。六善好 名不同者。釋論以殑伽沙等珍
物施一有情。殑伽沙等身命。皆能惠捨名 為廣大。此即就境及所行事名為廣大。即 此長時捨於珍.命亦不為足名無厭足。以 長時能捨亦名廣大。二論互舉。攝論以經
多劫捨身.命.財。一一如來一一有情悉皆 供養。而無厭足名為長時。雜集據雖多時 設得成滿。猶行不息名為廣大。廣大.長時
義一名異。如七大性長時.廣大俱名為大。雜 集據不自求來世滿果。化他令得非為愛 見。但無癡等起名為無染。攝論約令他相 續捨三惡道得勝異熟。不為自身名大志
樂 純善.善好名義相似。西明云。攝論五修 如次。即此論五修者。准前所列。名義同異 不得如次。彼判有謬。
[0802a26] 論。二攝善法戒等。本釋云。以有為無為無漏 善法為體 西明云。修有為善。證即能證 無為功德。而非無為為戒體性。又言十勝
行。明非無為 要集云。此三淨戒皆用思 願現.種 今謂。本釋意少有別。若據剋性 即正三業。若據相從所修所證。通為.無為。
如似相應.眷屬出體。又諸論等據所修戒。 此兼所證故。然所修證。或通因果。因名所 修。果名所證。即七大中證得大攝。攝論亦
云。攝善法戒能令證得力.無畏等。此意因 果皆欲修證名為攝善。雖然所證亦通無 為。
[0802b09] 論。此與二乘有共不共等。西明云。舊云性罪。 謂殺生等。拔生草等是遮罪。今依攝論云。 殺.盜.婬等貪等所生名為性罪。斷生草等
非貪等生說名遮罪。此意染心斷生草等 即名性罪 今謂不爾。彼攝論意。若故殺 生等。必貪等起故是性罪。故斷生草。非必 貪等起故是遮罪。又斷生草等。十業道中
是何業道。染心起時得名性罪。若云由貪 等是意業者。自由起貪等。何關斷草。又 為貪等起殺等時。應犯身.意二處業道。
又解深密云。十地中所起煩惱不染污相。由 知而起。但為利生不為過失。此起貪等 應成性罪。何名不染污。若雖起貪等非染 污相不犯性罪。故不得言但貪等生即為
性罪。
[0802b24] 論。定學有四等。西明云。舊法師判。初之四 地.五六七地.八九十地.金剛喻定.及佛四 定。如次雖引古釋更無別判 今謂不
然。何者若定有四。即別配地。戒.惠亦多。何 不配地。故知隨分地地皆修。
[0802b29] 論。一異生性障等。本釋異生性障。即隨依 與現本識同地能生二障分別種上假立。 斷能依故。說所依亦斷 要集云。無間道
但斷二障。所依斷故。能依異生性亦隨斷 今謂異生性體非障所收。可言所依斷故 能依亦斷。既異生性體亦是障。何不說斷。 由此正與聖性相違故入初地。初正說斷
故。此斷時種等亦斷。據增說故。又本疏云。 十地論第一云凡夫我相障。此亦不然。障體 通我法。非唯我故 西明.要集俱云。我相 通攝二執。餘處亦言法我等故
今謂。本 釋以彼名濫故云不然。非不知我通攝 二執。此意若以我言通二執故。但言我相 障。應但云我相空。亦即攝二空。諸處何須
別言我法。西明說異生性通依現種者不 爾。此論第一及今此文。皆云依彼分別種 立。雖下執著我法愚言即此障。不定現行。 下二說故。無文明說通依現故 若爾何故
言即此障 答異生性狹。言障即寬。雖舉 異生性。意亦兼所依。且如愚品尚總名愚。 況二執體俱是障故。故以初愚言即此障 又解執著我法愚。即是異生性。依彼我法
種立而得彼名。非即說是現.種二執。故云 應知愚品總說為愚。若云執著我法愚即是 無明。與第二釋無別。下云利鈍障品俱起
二愚。即唯說愚。若云即亦說執。執體是惠 不是愚故。若云愚類亦說為愚。如何不許 異生性體是愚等品亦名愚等。
[0802c28] 又異生性。西明不定性人得聖已去。亦聖亦 凡。又解唯聖 要集斷云。後解為勝 今謂 前勝。同本疏故。於初地中獲聖性故。
[0803a02] 諸經論中所說十障及二十二愚。名字少異 義意多同。然要集云。十障與愚互相攝者應 作四句。有障非愚。第四微細煩惱現行障。
定法二愚不攝彼障 今謂不爾。下論解 言。身見等言亦攝無始所知障攝定愛.法愛。 准知此愚亦即是障。以等言攝。論明說故。
[0803a08] 法觀已永斷伏我見及俱貪.嗔.癡等。唯有 獨起貪.嗔.癡等。此前俱生諸伴已害名害伴 隨眠 要集云。尋此中意。意識身見與所
知障同體起故名為俱生。餘貪等惑非同 體故名不俱生。由俱生伴斷故。不俱生餘 等隨無。然四地斷同體身見。三地斷同體貪 等 今謂不爾。有煩惱障不與所知障同
生可如所說。無有煩惱離所知生。諸煩 惱障必與所知同種而起。何獨身見與所 知同有餘不同。此三隨眠初二第六俱。七地 已前斷故。微細隨眠即通第七。八地已上猶
現行故。不說斷故。然說第六我見所引近 遠分二者。說第六俱。非第七俱。七俱不由 第六引故 問菩薩故意未斷煩惱但斷 所知。斷所知時煩惱應壞。何以故。勝鬘經
云。若無明大地壞。彼一切隨眠壞故 答據 見.修惑各究竟說。於十地中修未究竟。雖 分斷所知。有餘依故。
[0803a26] 論令彼聞思修法忘失等聞.思在散思惠 唯欲。云何欲貪得定已後發勝三惠 答由 得此定令欲界中所有聞思得增明故。此 定不起三惠非勝
問於初地中得證不 退。云何於所聞思修法忘失 答有二解。 一云以地前有二。謂得及證。聞思為得。修 惠為證。地前二種俱退。地上無漏定為證。有
漏者為得。今言忘失者。據有漏得退。無漏 證者不退。一云地前於自他分法得已俱退。 初地已上於自地法不退。於他地法修得 有退。云初地已上證不退者據自地說
問貪等煩惱七地已前猶故意起。云何此地 斷欲貪等 答故意起者約別相 有愚非 障。惡趣雜染.定法二愛。亦謂不爾。定.法二 愛如前所明亦是障故。
[0803b12] 論。由斯初地說斷二愚等。問何故障中但言 異生性。不攝第二愚。第二地中斷邪行障。 即并攝第二 答彼邪行障以竪論故。通
果即寬橫。論即狹。不遍煩惱。異生性障 橫論故寬。遍二障故。竪言即狹。不攝第 二愚。據橫.竪別故不相違 又解邪行障 寬故攝二愚。異生性狹不攝第二。何緣如
是。障聖性增唯異生性。障勝戒故起業 亦是。又依第二解利鈍品愚異生性障亦攝 二愚。
[0803b22] 又論云雖見道生等。本疏云。能起煩惱亦攝 所知 要集云。煩惱言不攝所知。望業果 勢疎遠故 今謂不爾。通二障故。准下所
知亦煩惱言攝故。
[0803b26] 論。如入二定說斷苦根。問初定無苦習氣應 除。何故二定方始說斷 答以初靜慮猶 有三識。是苦所依。第二定無。是故說斷
問憂.喜.樂受依於意根。云何初定憂言出 離 答五識自無治道。識無麁重方除。意地 自有斷道。憂在初定即滅。離喜.樂等准 此應知。
[0803c04] 論。此麁彼細斷有前後者。本疏云。如何害伴。 如斷障章已廣解訖。彼處言。害伴隨眠在五 地斷。解深密經及瑜伽論七十八云。一者害
伴。謂前五地。諸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 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不復有。此言俱 生者。非對分別任運起名為俱生。意言第
六識中與身見俱起貪.嗔.癡名為俱生。獨 起貪等不與我見俱故名不俱生。此不俱 生由我見俱等勢力所引。是彼前伴。彼亦 此伴。由四地中作菩提分說障勝者。於此
中斷所依所知能依不起 問此欲貪等既 障勝定。為總斷伏為不爾耶 答不爾。 以緣境生。偏障能發勝三惠定者。此中 斷之。非餘皆斷 問前障三惠同說闇鈍。
云何斷障修與餘別 答據實同障。約勝 劣殊各據勝說 又解雖名同闇鈍。一障 勝定及勝修惠。二障總持及聞思惠。斷雖 同時據行相別故別說斷 問修惠是勝聞
思劣。云何先勝後陳劣 答障修惠者與 定同故。由得定已發勝總持及俱聞思。雖 俱時斷約因果分。
[0803c25] 論。第六識俱身見等攝等。問何故此障菩提 分法。何不前除四地方斷 答菩提分法修 念住等。由執我故障彼念住觀法無我等。 故說為障。
[0803c29] 初二三地相同世間修施.戒.修。四五六地 相同二乘故四地作 問既非大乘正修 學。何故須作 答三乘通修。非不為正 問修有何別
答若二乘修斷煩惱障。大乘 所修即斷二障。又如二乘觀不淨等不為 壞緣。大乘壞緣如觀身不淨.非不淨。非一 向不淨。即觀不淨除煩惱。觀非不淨除
所知。又聲聞等觀安立諦菩薩觀非安立 問說所餘障與愚名同。此障何故非愚 名同 答障據根本。愚約能發定.法二愛。 又障據總愚約別障 問所知障中豈可無
愛。言所知攝二愚斷故。煩惱二愛亦永不 行 答斷所知中實亦有愛。無明增故但 說為愚。煩惱障中亦伏無明。由愛增故偏 言煩惱二愛不行 問諸經論說二障三住
斷。如何四地伏我見等 答彼約皮.肉.實 等三說。非望別別所障地者 問何故此 地除定.法愛 觀受是苦除定愛。觀法 無我故除法愛 問何故不於初.二.三地
斷害伴乃至微細等 答若不斷身見害 伴不斷。及不斷羸劣微細不斷。故於五. 七.八等斷別 問何故要斷我見等已。害 伴等方斷 答准常可知。
[0804a23] 問四無礙解。何故前三同為一障。第四獨為 一障 答前三無礙雖體有三。緣境各一 無多行解。第四體一解行分多。謂即七辨
又云。前三是因。第四是果。故三一障而有差 別。
[0804a28] 問前言十障。今何十一 答前約障因十 地故十。此兼障果故有十一 問此佛地 障用何智斷 西明云。平等.妙觀依金剛
定共斷此障。所證同故。此通根本及後得 智。而差別者根本雙斷迷理迷事。後得斷事 今謂不爾。若許平等亦正能斷。應自能
生。既觀察引。正唯觀察。不爾十障皆二智 除。何但佛地。又斷前後後得斷事。一剎那除 根本足能。如何後得別斷迷事。談能可爾。 正斷即非 問金剛喻定何地所攝
要集 云。有云兩解。一云第十滿心。若爾前前地地 皆對治後後地障。答教說出十地即成佛 故。故前位斷不同因位。一云出第十地滿
心已後方是等覺。仁王.本業皆過十地說 等覺故。後經時劫方入妙覺。要集云。後釋 為勝 今謂不爾。如四善根諸處皆言初 無數積智.福滿已方起善根。豈非初劫滿
心所攝。此雖離第十地別云等覺。亦第三 攝。即屬滿心非滿心外。若許出十地外更 經多時後方入佛。應出初地等亦經多時 方入後地 問若第十外不經多時。何故
本業經說金剛喻定許經多時。又彼經云。 佛子摩尼寶瓔珞菩薩字者。等覺中一人。其 名金剛惠菩薩。乃至住壽百劫修千三昧 等 答今者通云。仁王般若初地已上名聖
種性。第十地出最後滿心名為等覺。以入. 住.出各經多劫故。瓔珞本業據出心滿斷 自地障盡。修其加行斷第十一佛地障故。
多時修習及正斷時。皆名等覺。所修之定皆 名金剛。以能斷其在實麁重最後障故。非 出十地滿心已後。別有等覺經多劫住。故
瑜伽四十八云。於最上成滿菩薩住中。當知 一切煩惱習氣隨眠障礙。皆悉永斷入如來 住。此中既說法雲菩薩為成滿住。皆悉永
斷入如來住。明非在外更別多時。若許多 時應別立住。既不別立。明在第十滿心所 攝 又此論第十云。此十一障二障所攝。乃
至云。所知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 斷。修所斷種於十地中漸次斷滅。金剛喻定 現在前時方永斷盡。既言於十地中。明非 出十地滿心已後
若爾何故別說等覺多 時修等 答以於此地斷第十地自障盡 已。方欲斷彼第十一障。故須加行種種修 學。得經多時故別立名 問諸十地障各
入初斷。何故佛地障在第十地斷 答十地 各分入.住.出位勝劣不同。故入地斷。佛位 不然。故十地斷。若許佛地同十地者。即佛
有勝劣。既無勝劣稱正等覺。故皆斷已方 入佛地。作斯通會不違經論。
◎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七 (本終)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七 (末) (論第十)
[0804c24] ◎論。此十一障等。本疏言體性寬狹更無別 異者。非唯十一障。以十種障各舉初斷。影 顯住.出所斷障故。疏云十地所斷雖但所
知。俱品不行即通二障。非唯十一初所斷 者。論意如是。本明斷障得果。唯斷十一 非但斷不成。亦不能得果。故下論文總分 別斷。非為不知十一不攝住.出斷者。
[0805a02] 論。煩斷障中等。本釋言極喜住。簡彼二乘。 初見初斷。簡相見道。就真見道但取無間 故說初斷。西明并取無間.解脫二心同斷。
簡後三心.十六心等 要集云。有釋為勝 今謂不爾。前第九云無間.解脫斷惑證 滅期心別故。不說同斷。若定同斷。如何得 言期心別故。又要二道方能斷惑即違下
文。菩薩利根剎那剎那能斷證故。以二共斷 非剎那故。又雜集第九云。斷對治者。謂加 行及無間道。持對治者。謂解脫道。不說為 斷但云持得
問煩惱障品於十地中故 意方起。云何二地猶有誤犯三業愚耶 答 故起煩惱。誤者所知。亦不相違 問故起煩 惱必依所知。無有煩惱離所知起 答彼
誤犯愚但約別起所知障說。非煩惱俱。
[0805a17] 論。彼障現起地前已伏者。本解如疏 西明 云。問十地修所斷種與俱生我見同體起。乃 至嗔等同體起者何地斷盡。答俱說初地至
金剛位位皆斷。而十障四地斷身見者。違 道品故。依麁相顯說四地斷。據實我見及 嗔等。各應多種地地別斷。不爾如何先斷
誤犯細障。後斷欲界嗔等麁惑。仁王經云。初 地斷貪。二地斷嗔等。三地斷癡。四地斷五 見。五地斷疑等 今謂不爾。菩薩斷障非
如二乘斷煩惱障。三界九地品品次第各各 同斷。隨何等障障此地者菩薩即斷。不妨 先斷色界之者。後斷欲界。亦無餘地斷於
第六相應身見。仁王.此論俱說四地障道品 等所知此斷。煩惱隨伏。若許餘地猶有我 見。何得說有害伴等名。又准仁王。誤犯與 嗔俱二地斷。亦無前後。
[0805b04] 論。由斯故說二障麁重三住斷義。如本疏中 解其所以 要集云。三麁重者。一云從初 至七地斷皮麁重者。諸論無文。三種麁重。
瑜伽四十八.七十三.解深密經第四。皆說三 住斷故。然四十八別說二障各三住斷。斷煩 能障初後麁重。通其現.種并及麁重。中間麁
重但斷現行及其習氣。若斷所知俱通現. 種并及習氣。然四十八斷煩惱中據正斷 說。斷所知中據已斷說。二障互顯理實相 似。又所知障為異二乘故約顯說。又四十
八於所知障立皮膚肉三麁重名。於煩惱 障但標總名。理實皮.肉.心等三名俱通二 障。故瑜伽七十三總別互顯。第一麁重總含
二障。不別說是煩惱.所知。第二屬煩惱。第 三屬所知。故彼論云。一惡趣不樂品在皮麁 重。二煩惱障品在肉麁重。三所知障品在心
麁重。解深密經三俱總說。故彼經云。此諸隨 眠幾種麁重斷所顯示。但由二種。謂由在 皮麁重斷故顯彼初二。復由在膚麁重斷
故顯彼第三。若在於骨麁重斷故。我說永 斷一切隨眠。害伴.羸劣雖前第九正斷所 知名二隨眠。煩惱隨伏亦得二名。要集引 云有說四十八說二障二住斷者。煩惱無
三住者。撿本疏文。無有煩惱無三住文。 此論.瑜伽皆說二障有三住斷。本疏不違。
[0805b29] 論。斷二障種漸頓云何者。本疏有二意。一前 說菩薩未辨二乘。今對二乘辨斷差別。 二前明斷不分漸.頓。今明漸.頓小.大斷 別。
[0805c04] 論。修所斷者隨其所應等。准聲聞乘得果有 四。一次第得四。即此論文初一類是。二超 初一取第二。三超初二取第三。雜集論云。
謂倍離欲及全離欲。入於見道如次超初 一及第二果。四超中二取初.後果。此論第 二類。及雜集論第十三說。然今此論但舉二
類略無中二。何以故。辨漸.頓斷。以超前 二見必頓斷。餘未伏修必漸斷故。與次第 同所以不說。超中二果是頓斷修。與彼餘 別是故別說。准此道理若已曾伏三品入
見道者。亦是次第非能頓超。雜集論說設 少離欲亦漸次攝故 問倍離.全離二種性 人。為先種殖順決擇分。為未起耶。為即此 生入於見道。為更生耶 答雖未見文今
以義准。此等曾種順決擇善分。逢外道緣。 或先習力能倍全離。迴心趣小即於此生 入於見諦。何以故。若許經生方入見諦。若
全離欲不退上定。命終生色不得入見。若 倍離欲經生。即退已伏煩惱重引現前。入 見道時何能隨斷。如餘不伏入見諦故。若 未曾起順決擇分。不可迴心現即入見。無
有一生修即入聖。要三生等方入聖故。然 經論中不說先起決擇分等是隱略故 問 此論何故不說超初及第二果 答略顯 漸頓斷煩惱別。不具分別得果差別 問
超初二果先所伏惑。何時能斷。何位得果 答准雜集說。於見道中第十六心隨得 二果。准此論第九。十六心等是相見道。非 實斷惑。依真假說放法真見。故在真見與
見斷惑一時同斷。不勞異說 問獨覺之中 有部行.麟角。准瑜伽三十四。與雜集論第 十三同。然瑜伽云。云何獨覺道。謂由三相。
一類安住獨覺種姓。經於百劫值佛出世。 親近。承事。乃至如是名為初獨覺道。復有 一類值佛出世。親近善士聞法作意。於先
未起順決擇分引發令起。謂煥.頂.忍。而無 力能即於此生證法現觀。乃至云。於當來 世能證法現觀得沙門果。是名第二獨覺
道。此當雜集或先已起順決擇分。此通本 來是獨覺種定姓之人。及不定姓聲聞種姓。 起順決擇未至上忍但至中.下。若至上 忍。唯一剎那入第一法。即能證得法現觀
故。是聲聞攝。非獨覺乘。復有一類。值佛出 世。親近善士。聞法作意證法現觀得沙門 果。而無力能畢竟證得梵行邊際阿羅漢果。
復修蘊善巧等。乃至云。依出世道於當來 世畢竟證得梵行邊際阿羅漢果。是名第三 獨覺道。此是雜集先已得果。准此文意。言 值佛者。有佛教法從他聽聞亦名值佛。
雖有佛教無人傳說名無佛世。不爾但 取佛自在世名為值佛。若佛滅已正.像等 法亦名無佛。便無佛滅得聲聞果 總成 勝出。何以故。瑜伽.雜集俱云後二名獨勝
部行 問何以得知。雖有佛教無人傳說 亦名無佛 答龍宮.天藏像末之後佛法豈 無。以此准知。雖有佛教但天上人間無弘 傳已方名無佛 問修習聲聞順決擇已
迴作獨覺。為更修習獨覺乘中順解脫。為 即至彼順決擇 答有二釋。一云隨在聲 聞惑煖.頂.忍。何位迴趣即是獨覺煖.頂.忍
位。以所斷證皆悉同故。不爾得果方作獨 覺。豈更修彼資糧.加行。一云更修獨覺資 糧.加行。證斷雖同修行有別。三.四生修有
遠近故。不爾二生修彼聲聞順決擇已。即 於後生成獨覺耶。不同得果始迴作者。已 斷惑故。得現觀故。未見文斷取捨任情 問先修聲聞順決擇已迴作獨覺。更得百
劫修行練根為麟角不 答有二釋。一云不 得。此迴趣者必不定姓。是鈍根故。又復瑜 伽.雜集俱云此類是部行故 若爾何故雜
集論云。餘生順決擇分。為趣大乘及獨覺 乘許更生故 答以若此生得即聲聞果。 猶更餘生方成獨覺。非謂得許經多劫 修。
[0806b20] 若爾迴心趣大乘者豈不多劫 答迴趣 獨覺是鈍根性。趣大乘者望彼為利。根性 別故得多劫 一云准彼論文云。或未起
順決擇分。或未得果。得成麟角。准此若在 聲聞順決擇分迴趣獨覺。是未得果。亦得 百劫修行練根說餘生故。如趣無上大菩 提者得多劫修。然但說成部行類者。據從
此已迴作獨覺不練根者 若爾何須云 在決擇趣獨覺者方成部行。同順解脫俱 得百劫。二位齊故 答在資糧位有未定 生百劫練根。理即無難。在順決擇已定生
時。去諦觀近。據難偏說 問從凡趣入獨 覺見道及起修道斷惑如何 答隨彼練根 及不練根。俱先世道伏無所有。入見頓斷。 唯非想地九品別斷得成獨覺。大乘未見
正文。准有部說。必無出見八十一品斷修 惑者。以利根故。不制果故 有義修惑見 道滿已。八十一品各各別斷。然不出觀不
止息故。故不立果。二說前勝。以性利根非 漸次斷 問如得初果出無佛世作獨覺 者。斷修如何 答隨前三果准瑜伽說。必 更修習諸善巧觀。隨所未斷。或復頓斷如
頓出離。或不出觀次第漸斷。以更不取聲 聞果故。若阿羅漢出無佛世。但修善巧斷 餘習氣練根成勝。無惑可斷。然瑜伽三十
四云。又彼一切應知本來一向趣寂者。據不 逢佛一類者說。除麟角喻餘若逢佛成不 定姓。
[0806c19] 論。加行等四剎那剎那等者。具釋如疏。今者 略以九門料簡。一出體。二釋名。三作用。四 依界地。五漏無漏。六攝對治。七約修辨。八
四差別。九因果殊。言出體者。一剋性體。 通世出世間智為四道體。故瑜伽六十九云。 又修此智略有四道。一加行等。二引發體
通戒.定.惠。三相應體通諸無漏加行.根本. 後所得智及有漏中諸方便善心.心所法以 此四道通漏.無漏故。諸餘出體略而不辨
二釋名者。於諸所斷加功用力順趣能 斷名為加行。或順趣斷性亦名加行。非此 加行不求證理。且據趣求能斷道說。故瑜 伽六十九云。於一切地修道所斷耎中.上等
九品煩惱。隨其品數各各差別。能隨順斷 是名初道。雜集第九云。謂由此道能捨煩 惱。意云。由此加行能令現行煩惱不起名 為捨離。或據修道修加行時。亦能少分伏
除麁重名為捨離。非是正斷所斷煩惱得 捨離名。此據別起四道而說。若約相望。雖 復加行亦能正斷。不以加義名為無聞。望
義別故。道者通履義。加行即道。持業釋也。 言無間道者。二義無間。一觀理無間。不同 加行猶帶相故。二斷惑無間。不同加行猶
未正斷有此後間。瑜伽.雜集皆且據後一 義而釋。故六十九云能無間斷是第二道。雜 集第九云。謂由此道無間永斷令無所餘。
無間即道。若有漏道能無間伏。皆持業釋。
[0807a17] 解脫道者。解脫有二。一能解脫體得自在。 即離繫縛。如八解脫。今此解脫亦復如是。 能除麁重得解脫名。二所顯理名為解脫。
自性離縛名為解脫。昔來惑障智不能證。 今除惑已智方能證。解脫是理。道者是智。故 雜集第九云。謂由此道證斷煩惱所得解
脫。若依前解亦是持業。論多依後。即是依 主。解脫之道。何故如是。為簡無漏勝進道 故。依主為名 若爾有漏何名解脫 答亦
通能得擇.非擇滅。以所伏惑有永.暫故 言勝進道者。勝謂殊勝。進謂昇進。故雜集 第九云。或復進入餘勝品定。諸如是等名 勝進道。亦持業也
或望前為勝。趣後為 進。勝進即道。雜集第九。為斷此品後餘煩 惱。所有加行.無間.解脫道望此品是勝進 故。名勝進道 三作用者。謂諸世間及出世
間諸有所修。或為斷染。或為證理及勝功 德。皆因四道能得成滿。若據前後相望四 道。四道俱能斷惑證理起勝功德。若據別 起四道有殊。且約斷惑加行有伏煩惱之
能。無間有正斷惑之用。解脫能證所得滅。 勝進能有進斷餘功。證理起德准義可知 四依界地。五漏無漏。並如疏辨。疏云有 頂有解脫道類名解脫亦有。非次無間後
之解脫者。解云道類名解脫者。非無間後 解脫。是此類故。如容豫時重緣先時所得解 脫。非次無間後之解脫者。若是證真無間
後之解脫。亦親證理。此有頂解脫次此無 間後即起之者。如無學身中餘時所起之 者。非次第也 今又助解。如六行伏依近 分定皆具四道。根本地中修八解脫亦通
有漏。依有頂地無漏四道斷惑者無。修八 解脫第七第八皆依彼地許有四道。此亦 何失。諸處但說為斷惑故修四道者。且約 一義。非謂修餘不有四道。六十九云。第一
有中所有諸智。皆俗智攝者。據初學者。設久 學者約不親證真如理說。何以得知。彼云 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諸定所
攝受故。既云出世作意。明通無漏。又復遊 觀無漏極成。又彼地心亦緣真如。准前第十 二。入滅盡定有二方便。一緣非想非非想
入。一緣無相界相入。故知論云但作非想 非非想者不盡理說 六攝對治者。准雜 集第九云。由具四種對治故名對治修。謂
厭患對治.斷對治.持對治.遠分對治。見有 漏過患如病癕等名厭患。欣斷正斷諸煩 惱故名斷對治。即加行.無間二道所攝。據
實厭患亦是加行。以遠近別。近無間道之 加行者得加行名。攝斷對治任持斷得名 持對治。雖大乘宗不別立得。即於現行能
證彼斷。以體持用。用即是得。明.闇相違亦 名對治。或持所得。即是真對治性。即解脫 道攝。由解脫道證對治性名持對治。令先
所斷煩惱轉遠離故名遠分對治。勝進道攝 七約修辨者。雜集第九有四種修。謂得修. 習修.除去修.對治修。彼論自為二復次釋。
文雖但配一對治修。以理而說具攝四修。 加行.勝進二。各攝得及除去修。令無間道 種子增故。修加行時能伏現故。故彼論釋
得修云。為得故修。釋除去修云。由此修 力除去現行位諸不善法。無間.解脫攝習. 對治。彼論釋云。由此修力數習已得諸善
法故。對治未來諸不善法。令成不生法故。 或一一道各具攝四。亦復不違 八四道差 別者。若望前後相望剎那具四。據義有別。
體即不殊。若據別起四別行相。如出體辨。 然唯無漏可約剎那各具四道。剎那剎那可 斷惑故。非有漏道 九因果有殊者。在二
乘位因果皆四。然除麟角及俱解脫定姓之 者。不趣大故。自乘滿故。但起解脫。部行.惠 勝定.不定姓俱各起四。決定種姓自乘勝德
未成滿故。或但起二。解脫.勝進。不定種姓 迴趣大故。大乘因位八地已前具二四道。 八地已上起無漏四。若在佛位有後二道。 證先所得故。望因勝進。非自果位
問五 地之中作四諦觀。云何證得無差別如 答 雖作四諦觀而不言唯。通八諦觀而復壞 緣。不以真如別屬諦故。知理通故。不如 小乘定執觀故。證無別如。
[0808a09] 釋所棄捨。於中二釋。一約轉齊。本有無漏 種子三品。如加行位下品種增生初見道無 分別智。即此現行無漏有力資中品種令
能生現。亦令自種轉成中品名為轉齊 又解由中品種生現行已。資下品種轉成 中品。與本有種中品之者。及新熏生亦為中 品。與能生自本有之種。三合生一後念現
行。或各別生。俱許無妨。中上品生轉齊亦 爾 言轉滅者。即本有種唯有一个。加行 位中名為下品。入見已去能生現行。現行 熏種即成中品。并有力能令本種子生後
中品。下品即滅名為轉滅。不同轉齊令生 自種亦成中品。故名轉滅 或雖本有三 品種子。中品生已下品不生。亦不能生後 念中品。新生中品但由現能 若爾即違
雜集論說行習修文。彼許初習自.下地中 種子增故。不可唯說但中上增不通下 品。無別目故。違比量故。准此即應三品 各一。但令本種生後中品。即下品種生現
行者自體不增 若爾既許下品種在。何 名轉滅。若以不生即名為滅。豈諸種子皆 定生現。准此道理轉齊應勝 若爾即應 轉二乘種成大乘性。以轉齊故。若云類別
不轉下.中二乘種姓為菩薩性。亦應菩薩 三品種殊。不轉下中成中上品 答乘性 別故。不轉二乘成菩種姓。下中上三同菩 薩姓。故可轉令成中上品。
[0808b07] 論。菩薩應無生死法故者。此意應無變易生 死。非此無生死即難令無生滅之法。生者 皆死一向記故。古德有云。解脫道後即無生
滅。得別真常諸相好身永不遷謝。又云空 如來藏即是真如。具足熏已生常身者。如 惠日論破。
[0808b13] 論。二所棄捨等者。本釋如疏 西明二解。 一云但捨二乘無漏。對菩薩故名劣無漏。 二云二乘無漏及菩薩因位未圓無漏亦名
為劣。三藏意取初說為正。餘及要集皆同 有釋 今謂。不唯二乘名劣。菩薩因位亦劣 所收。若不名劣因果何別。何故論云金剛
喻定引極圓明純淨本識。又第二師云。住無 間道應名佛故。後解脫道應無用故。由此 故知。因位無漏亦名為劣。不爾論文應有
簡別。漸悟菩薩捨劣無漏。頓悟菩薩無劣無 漏故。又因不捨豈得成佛。不捨金剛喻定 無間道耶 又雜集第十四云。於諸現觀位
證得後後勝品道時。捨前所得下劣品道。 故知得佛捨劣因位。言捨之者非是全捨。 但是轉齊。又二乘者即是轉滅。二俱名捨。
[0808b28] 論。釋涅槃。本疏解自性涅槃體相真如理。 即七如中實相真如 有釋即云。是一切法 通相真如 今謂不爾。真如無二。豈有一
切法別相真如。又七如中說有實相。不說 通相。據何得知通相為體 又解涅槃經 第二說三事涅槃有二解。一約理。二約三 體。西明一向解彼經意。唯取於理舉能成
智。取所顯理為其自性 今謂通二攝義 圓備。何以故。如餘處言菩提.菩提斷俱名 為菩提。故知涅槃亦通相.性。不爾何故言
摩訶般若.解脫.法身名大涅槃。若取所顯 應但言如來法身名大涅槃。眾功所顯故。 又若唯取所顯理為體。何得說言三事不 一異名大般涅槃。既不唯說法身為涅槃
故。相.性合方名為大故。法華經論云。唯有 如來證大菩提究竟滿足一切智惠名大 涅槃。又顯異二乘得無餘依無諸德故。
[0808c16] 論。明四涅槃得人之中。本解如疏 然要 集等不許菩薩有無住處。若許有者。論應 言二乘無學容有四種。何故但言容有前 三
今謂非難。二乘無學容有前三。據定 性說。若不定 性 。迴心已去即名菩薩。非二 乘故。不說二乘容有四種。若入初地得
無住處。分非圓得。具悲.智故。證得生死. 涅槃無差別如故。廣如前辨 如來具四 明有有餘。論中二釋。本解如疏 有解云。 依金光明第一。依應化身說有餘故
有 云。同有解 要集云。有解為勝 今謂此 同本疏。金光經云依應化身。即此論初解 有似苦依王宮生身。智者應知。若云引證
故說為勝者。此義極成。何煩引證。處處皆 說化非真故。
[0809a02] 出涅槃體。諸部差別。大乘具四。餘部但二。 然餘.無餘薩婆多師體雖無別俱擇滅為 體。然體有多。隨有漏法各一擇滅故。大乘
依一真如假立。經部無體。但苦因滅處名 有餘依。苦果滅處名為無餘。皆是假立。不 說有體。無為亦爾。然有餘.無餘俱擇滅
攝。本疏釋云。中二擇滅攝。斷縛得故。所依 縛盡初得果時名為擇滅。所依後無方顯涅 槃。後依無時由前擇力 要集云。大乘聖道
斷煩惱故。所證擇滅名有餘依。煩惱因滅 苦果任運滅位別得擇滅。遠由擇力而滅 依故。故次下云。中二擇滅攝。然入無餘無 別無間.解脫道也
今謂不爾。既云煩惱因 滅苦果任運滅位。云何別得擇滅。自不許 有無間.解脫。又佛地論云。菩薩初證如來 地時。頓證二種大涅槃界。准此二乘初得
無學。亦應頓證二種涅槃。由此應依本疏 為勝。若云雖不別起無間.解脫。由前智 故此後斷滅名為擇滅。何不許前正斷障 時已得二種。無餘後顯故是擇滅。若云菩薩
證如來地時。捨有漏故得二涅槃。二乘苦 在不得無餘。故後時得者。後既任運諸苦 不生。應非擇滅。同黃門等見惑因盡。彼任 運滅得非擇故。
[0809a26] 論。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本釋如疏 西明 云。從喻為名。然云鏡智即用相應智品為 體 要集等云。或淨第八亦名為智。從喻
相應名圓鏡智。是有財釋。又云。或智用增。 即別境惠名圓鏡智。或依主。或持業。餘心. 心所或是有財。或依主釋。所變種現唯有財 釋
今謂本釋但是總釋圓鏡智名。圓鏡雖 喻。六釋之中無從喻釋。然智及識諸相應 品亦總名智。智相應故。圓鏡即智。並持業 釋。除種及相定道戒等。不能現生身等影
故。現雖種生。現望於種。現非種影。但由 現智變帶生故名之為智。如說識言識自 相故等。然別解五法得智名者。心.心所法
相應法故。隣近得名。不相應等依相應釋。 即非名隣近者。亦通隣近。故下云如是四 智相應心品。雖言各有二十二法能變.所
變種.現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顯。故餘名 智皆隣近釋 然無為名智。或隣近名。或 有財釋。寶性論中。云由此有趣及涅槃故。
得名有財。然正解者是依主釋。智之性故。 不可相應名為鏡智。從有財釋智非能有。 鏡非所有故。若云識及餘所有惠俱故名 有財者。亦不應理。不為餘所有此智故。
現相應故。是隣近釋。如四念住。若淨第八 名為智者。亦同念住正是隣近。不通依主。 依.所依定故。此下文云。識為主故。雖果智
強不名為主。設依主言不同能.所依。以 識依智應名智識。如眼識等。既不如是。 明非依主 若別境惠名圓智者。亦非依
主。主非智故。此別境惠是智自相故。但持業 名 然諸經論說不同者。各據一義。如佛地 論云諸如來第八淨識。能現能生智等影
像如大圓鏡者。據親能生實身.土影。相應 智等杖彼變故。非持種故。但說淨識不說 心所。若據質.相.假.實合說。通諸心所亦能
現生諸相分影。佛地第四云淨識者據前 義。今此論中假.實合論。總出體故。是總說 故。論下結云。此四智品攝功德盡。唯除無 為。說生得故。性.相別故。
[0809c07] 論。平等性智。本釋真如名平等性。智緣於 此云平等性智 西明云。謂有情平等。莊 嚴論名眾生平等智 今謂本釋是盡理。
言餘眾生平等者。由何能緣眾生平等。意 由智證真如平等。是一切法平等性故。故能 緣生而為平等。又復說言平等性智故。不
但言平等智故。眾生不是平等之性。又經 云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故。佛地論 云。先通達真法界時。得諸有情平等心等。 不障平等性智通緣性相。但正釋名不唯
約有情。
[0809c18] 釋轉識得智中。大莊嚴論轉第六識得成 事智。轉五識得妙觀察智。此論相違。如何 會釋 答本有二解 一云莊嚴不依次
說。非言轉六得成事智。故不相違 二 疏外別解云。莊嚴論中據第六識能作神通 等諸成業云得事智。五識因位麁不觀察。 果位方能云得觀察。故亦不違。無性兩釋。
各隨一義不違二論。然佛地論破轉五識 得觀察智。云說法斷疑非五識能者。是 破別師。非破莊嚴。如理門論破古因明 言。諸師異釋。繁不具敘。
[0809c29] 論。金剛喻定無所熏識等者。要集云。由現行 多聞能熏力故。法爾種子增長勝用。故下文 云此四種姓雖皆本有。而要熏發方得現
行。因位漸增果位圓滿等。今謂。此判見道 可爾。以見道前無現無漏熏起新種。至修 道已有現能熏熏得新種。若言及其成佛 法爾種生 又云由此道理現熏等種。種
生勝現。由現力故劣種成勝。謂金剛位種 體雖具。其用未成勝。至佛果位前念類種 生勝解脫現行果道。由此道力彼能生種亦 成最勝。故言轉齊者 理即不爾。護法宗
意新熏.本種俱許生現。如何生果新獨不 生唯本有起。鏡智.成事因無現智而為能 熏。由他現資唯本有起。理即實爾。平等.妙
觀唯本種起。理即不可。若云金剛無間現行 既劣。如何熏種即得成勝。故本有生者 此亦不爾。本種既劣。如何能生勝現解脫。 既許劣種能生勝現。如何不許劣現能熏
生勝種子。又現能熏不生勝種。種非能熏。 生勝現行道理不可。又能熏義至果不增。 現勝解脫增其本種。即果猶增故不應理由
此應信。金剛無間現行雖劣能熏勝種。并 令本種功能亦增。圓鏡.成事唯本種生。妙 觀.平等本.新合起可應正理。轉齊.轉滅義 如前釋。
[0810a25] 論。成事智而多間斷者。西明云。作意起故 即有間斷 有解等云。緣多不具。又分別 根作意方起故非恒續 要集云。必由作
意。然是本願作意。非說佛果。謂由本願有 情根熟即應現化。有情根熟非恒現。故作意 事即斷 又云。由意識力五識得起。意識
作意能起成事。任運應機無別作意。五識 必依方得起故。謂所化根熟。任運作意能引 五識。根熟不恒引彼五識有起無起。必依 根.境故。云雖二種理甚難定
今謂。若 以依根.境等方始得起。智既遍緣。緣何不 具。但為佛果事智緣境不為希望五塵境 起。但願度有情欲無滅故。以機不恒會
互有所屬故多間斷。化地上菩薩平等.觀 察二智能故不假事智。
[0810b11] 常無分別。要集云。相傳二釋。一云自性法身 體凝然常。受用.變化皆是無常。一云三身皆 凝然常。說無常者據化相故。二家皆廣道
理成立。後斷云。上來二釋皆為應理 今 謂必無二俱應理。互相違故。本說雖略以 明理盡。應依攝論.金光明經.無上依經.楞
伽經等。說報.化無常。以為盡理。經言常者 經及論文皆自會訖。
[0810b19] 論。同能變識俱善無漏等者。且第八識漏無 漏分別。無漏能所緣俱無漏。純種生故。二三 性分別。能所緣俱善。純種生故。約親相說
三界地繫不繫對。能所緣同不繫。亦約親 相。如是諸識據因果位。諸門辨釋親疎能 所緣准理可悉。
唯識深法義 非凡智所思
佛菩薩能知 今形量為失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第七 (末終)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43 冊 No. 1832 成唯識論了義燈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