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Jin Guangming Jing Wen Ju Ji 金光明經文句記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一 ()
四明沙門知禮

[0083b08] 先師寶雲 所聞卷軸曠遠 至於經論多舛
不能近因其所大義 孤山 不以事相理觀 天聖臘月日記

[0083b15] 標題文句二字釋經 釋文經文。章句句逗
章句經文。有分 谿大義經文 文句由於二字
釋經大義 乃是通稱 住處得名如常二入三分
真諦二十二 十八囑累十九 譯本
不同退分割三分進退不同江北江北四王
發願擁護故云 流水長者薩埵太子捨身飼虎 大悲接物真諦
大意江南分節三分壽量真諦真諦三藏重譯金光明帝王
更加三身分別業障陀羅尼淨地滿願十八 二十二疏解故云
江南授記流通故云師弟因果
人情真諦江北以此 二師師弟因果正宗意謂序分 修證流通分微末
不然經意 三分互通杜塞三分 感應義理如初序分
敘述發起二分 正是流通宣流正說流通
是故三分三義下語 時節初中後杜絕
不必正宗悟入故云根性不定序分全無法味中法微末不然流通中說流水
何所督率 釋迦達多 阿私大乘
成佛弟子諸法 法華經法師品流通 江南流通師弟因果
故云無妨不可故云 三分三分大同江南
真諦二序三分正宗流通序分 二分故云有利正當
正對機緣言教 使言教將來正像末時常群生
義理故云來世 序分 安得正宗壽量二眾
淨名經佛國 以為正宗無序佛國 序分大品般若知眾
舍利弗菩薩一切種智一切 行般若波羅蜜如此 序分涅槃經
壽命壽命 此等三經正入
分解不以安得序分壽量 經意出自集經 壽量品天龍
四佛然而故云孤起 相連為此
正義序分標題二序 釋經三分序分
三義序分 之中一二蓋闕 法華大部二次
抽絲五事去聲敘述當時
正宗流通故此十七開發興起 動物信心
三品 釋義中文 能詮四法聲名
二種佛世滅後佛世八音四辯梵音 名句文身但是屈曲 假聲色法名句文身第三
相應毘曇十四十七瑜伽二十四 大小所立名句唯識 自性差別即是
滅後結集貝葉其中名句顯色建立略舉具足氣類相從
發起乃至 藏文氣類犍度
品類波羅夷僧殘提舍 吉羅僧殘之下偷蘭遮
吉羅毘曇 阿毘曇無比法論藏 氣類相從
八犍度犍度三業使 百八煩惱三智五根六大 可見如下釋經
二序 次序名數 不同開合論師
所聞法體能持聞持 說教依止處聞持 合於示眾是非
諸天 菩薩四佛退 靈山夢中金鼓
不定不如 義淨新譯最勝
不異大師梵本將至云云 之下多種異名標名釋義印定如是
佛經大論非但我法如是三世佛通名 金口如是通名
結集說經 大論涅槃阿難 一切經當作阿難如是
一時大眾 一切二字 其所
不出有無如是邪執不如 大論何以般若 王舍城令人天台
天台解故 天台四悉檀梵語諸佛聖人歡喜
入理眾生 次序金口即是滅後一切機緣即是其一
名義如何悉檀 名義有所初二世界 眾生屬於為人第五
對治第六第一義 深淺四教釋經 二明
論師分文五事 法體 真諦龍樹
文義可見深淺 之下聖法 無非感應感應不出悉檀次序
名義總是一一感應 如是二字今天 四悉檀如來感應一意
二字文理不分 無生授受 屬世會理
真俗為人真諦文理分別決定增減 成對龍樹而言
如是三諦俗諦即真一句三諦 第一義云云作下
二觀 由此初文解約
四教故知法相宣說四教阿難聞持 而言海量
即是四教一一不如不是本教 立正外道三藏百論外道內弟
佛說二種善行不吉經法 初吉
不如不是 邪見邪見不吉
異文百論不吉邪見如下立正三藏教中文相稱無常生滅
常生 能詮即真
不異 不同三藏通教
別圓二教摩訶衍 別理 三乘菩薩二乘利根
不但空有空空 空中二明 不通二乘修學微塵
佛性次第無異解故 無不故稱
佛界變造因果 緣中次第成佛 第三
中道文字 能詮文字不異故稱 唯有唯心一一無非佛法
名為如理究竟結成 四教四教得名 四教別教豈可通教
通理二乘菩薩 別教菩薩 前列釋義相違
二觀三觀 即是法界無法三德 三諦不異名為
正觀本覺始覺 得名正觀 四句
真如 正觀行人攝事理即 必須觀心常有
上根中根 未解摩訶止觀 師友一一咨詢
修行下去應知二我 聞持外人我見 阿難真諦
受持說法 四教耳識四緣一空二根
作意諦聽 作意因緣和合兼之 四緣和合耳識耳聞聞者
耳識緣生唯識二師 我等大經生生
而立假名既有 實法豈不生生 生生生滅生滅生滅法成
生滅生生雖是空觀 體空是故三藏應知假實 眾生不覺
通教實法不生無我別人 是故無我由此
無我無我建立 是故第三 現前假實不生不生常住成真
二諦故云無我不二 是故第四教本 根性後說上分云云
假人 實法聞義 緣起不無
有餘緣生終歸生滅 無生中有
無量二諦故云 四十九一字 注意
四下聞者三藏教 阿難一身四德典藏阿含正法小名對於四教義
阿難梵語歡喜成道舉國 以為生滅 通教凡俗
別教塵沙佛法主領 典藏圓教始終法界 歡喜四佛初三
法空見佛 通教法顯二種不但鈍根 菩薩二乘色心
出身終歸 色有分齊故云菩薩受別 不但本覺妙色
證得所有無邊尊崇 奇特報身一佛利鈍二種 故云合身通教佛身
見佛乃至 有分利人 分齊是故下文偈讚三十
二相文句別教初心便依正 佛界妙色妙心是故見佛分齊
始終不共二乘菩薩修證 四海圓教世間相 無非中道別人
龍女微妙淨法 十二是故法身故此 苦樂毒害
修德名性德行報應二身
阿難四諦是故親承 四教 三乘三乘聲聞緣覺
菩薩四教三乘總論四教 三乘四佛一音一身 異見合身在此二觀觀心
以上四句行者心觀 上等有漏六行淨妙 九地上下
三藏生滅三乘生滅 入理凡夫不知既是 不知本生生生
二觀 二觀
四句 一念一心三觀 四諦
次第前後 一時明和 時運嘉善會合即是
二三真諦立義 高下 眾生心高下中平
合一故云平時即是一時 大師滅後記錄文句
後人不解真諦高下釋出 自恃不能奉行道法故云 不行五欲不捨
二心最為今人 平時二師 因緣感應因緣合一
不明感應三諦淺深 感應生佛不同如何
即是即是合時 何者三諦不以 眾生眾生無由合於須菩提石室
觀空釋迦我身 五戒釋迦如來故知 三諦眾生修善見諦
即是感應合一三諦四教如常而言合一 不合覺觀虛妄
開悟 一時四教皆然二觀 佛會開悟觀心滅後
四教一心同意四明教主 真諦無明菩薩證法身分三義三乘
菩薩外道二乘二義 平等是故三義具足究竟釋論世尊第九調御丈夫
二號第十十號具足世間其所覺者即世凡聖出世聖法
無常小法常則大乘思議不思議三教皆可 不可思議此等法門
一心頓覺名為 三身即是一切智三藏道種智
智論界內界內 菩薩界外 菩薩
一切種智圓教別教諸法 法身佛三佛三佛 不可不可定異
一異祕密一異 三觀諸法一一 三諦三諦差別第一義
三諦能立法名如來藏種種三諦同時第一義 一異一異
三智三身四教 四教三身 分別云云
住處有法以為惡人法住 善人善法住舍佛住
不以首楞嚴 普賢釋迦牟尼毘盧遮那佛住 常寂光牟尼寂光人法
可分住所山城 寂光住處 摩竭提阿蘭若寂滅
故知住心色身 土石大小心境便無用是以 住所真諦
真諦 不但 大千依止
五分無漏五陰五分 慧解脫解脫知見無學道滅盡定 有餘解脫解脫名為知見
初果乃至四果在於 方名法身壽命現在無餘 有餘解脫滅智
知見壽命現在五分四住威儀 行住坐臥有法利物天住 四禪無色
梵住四等眾生無量四禪慈悲喜捨梵天王故云梵住喜捨七聖三三昧空無
聖人故云聖住八大 常寂光故云第一義 皆是如來釋論大品佛住
王舍城龍樹 真諦八法不出是故大師四攝 中天真諦名義全同
而言四等二攝 真諦聖住名義全同五分 佛住真諦
異義四住聖住佛住憐憫 眾生王舍城
王城依止處王城大千界 四威儀王城 楞嚴何須梵天如來自行實在
楞嚴利他三法不住梵天 豈能四禪四等是故妙樂明論四住
故云佛住 四住是故
四教佛住三諦三藏 成佛真諦通教二空成佛
利鈍一身 次第成佛唯一 莊嚴使圓教
諸法萬行上萬 報應名為法身中道三教法身當分差別
四佛法住二觀一心 三觀三諦以此法住所居 念念不休觀行行住坐臥此處
即此住處 因緣可見 二觀皆是
如是表觀 託事觀如今王舍覆蓋五陰 自在善惡妙樂善惡
應知無記八識善惡第六 以此第六三性惡性無記 無記同餘善惡
初心莫不第六 由此分別名義作善惡因 得名究竟以此
見愛熏習名字未能 見愛魔障不思議 善淨以此心觀實相
須彌分別無由 融通無法自然 九識得名即是能所
思議初心妙樂安能有性 三觀
無理修德心王 三教善惡
了知非獨諸事 妙樂不出五陰便文中境智
不出五陰記事 無不便山城 便明言不便境智
不便五陰無不 不出五陰境智 一念
有人據此 莫大止觀觀法 諸事不得
規矩觀法不出何妨 妙樂中觀方便 豈非豈非思議
安得 觀心不可修習止觀觀法
二部三觀 一部名下一句一句 觀門今人觀心便修習不假
豈不全同 谿何者 止觀
頂法十二部經觀心 是故谿上諭但是 頂法十二部觀心一句具足
觀門止觀 不肯十二部 正解等觀學者
止觀方便法行若然一向 一句觀門觀心不假
便修習云城等觀 全同法華玄義 一句攝事
不待方名先祖昭然 固執觀門不可修習不許 得法
觀法觀心 行人教授知識之中善知識 全無四緣善知識不可
大師獨行 隨順河沙 止觀大法禪師
文中觀心 傳法宣示觀門初心進行 學者下山因緣
靈鷲 其中說文 二觀經疏三字對於
五陰三字三德 三字表示三德 三德須知見思
即是三德善惡若非 常住祕藏心數塵勞若非其中
五處四者 壽量夢中金鼓 金寶山王佛國釋迦
若爾釋疑四佛 阿難靈鷲
報恩阿難侍者阿難 不受不受三不 諸比丘聞經
得佛三昧 通達不待阿難 成道二十五侍者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一 ()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一 ()

四明沙門知禮

[0089b25] ◎敘述雖是異名長短 有別眾經別名金光明
別名二序 二序 七經生起次第入定
大覺圓照入定 敘述定見法尊 敘述
不妨故云不出 中有懷疑者 證人
等次可知時下 有時分別開合 敘述懷疑
思惟深義證法佛護懺悔 為生讚歎
為生 今文三障大梵 緊那羅乃是
祕藏流出祕密授記聞經心淨
無垢捨身太子 解脫正命一句 讚佛菩薩偈讚
菩薩古佛實行 行人彷彿不分不得
敘舊二師阿難佛說滅後三乘弟子
懺悔 懺悔阿難豈非夢中金鼓 法身隨機懺悔須知
故云相斥 始末
若是佛說即是正宗 不惟 如來不妨法華
敘述正在千萬正宗 口密豈但正說是故云何不為引文證結
大品 廣長舌相無量光一一光化 化佛六波羅蜜
正經入定 遊人法義 明了須知釋義
遊人 不用古人三時得道得道三智
三諦如來乃是化儀今日方知如來二三解釋廣解
悲智法華文句三身有如來義 應身出世使
祕藏 論證如實即是慈悲智行
福智法身 大經梵行品如來釋論
真俗 應身 悲智解說三諦法相
如來無不三諦法相三法 三般若報身 三解脫應身
即是如來究竟 法性證法性能證果 始覺究竟即本覺真如
獨存若然何所皆然般若如是眾生學佛入理令眾生
住相甘露乃是不死 眾生說甘露不出 法華大菩薩
法性三昧名為 菩薩可知無量 深廣法性
無量甚深明示 法界中道 非界無量 真俗二諦究竟
二乘菩薩其中 實智證入三諦優劣乃是 祕密法性故云經文
甚深須知法界三諦 無量甚深易見 二乘菩薩
下地三教 二法法性二字明法二字
軌則諸佛成就 諸佛所謂法性三乘 不軌成立事用
三障七眾 違順故云 諸佛不變
四德須知一切法地獄依正因果一一無非常樂我淨 之謂
實智盡智斷惑無生智 更生俱舍二智無學 自知知苦斷集修道
自知已知不復 無生智瑜伽論盡智不生 無生智二智二乘
菩薩等覺二乘法性中道 色心有限如實智釋論十一 二乘如實智一切法
相如實證無有罣礙 法性 深廣法性菩薩所行
依正色心因果之外別有法性別有 名為無量甚深一切處
諸法合當因果遮那佛法云何得名皆是佛法了知一切無非佛性
善淨此等佛性 十界圓覺 遮那遍一切處一切諸法
皆是佛法一念一塵如來 法性無量了知一切 幽邃故云甚深別有甚深是故
名為真色中道 無非法界 微塵
中道中道思議 甚深例如等心無量四等
慈悲喜捨無量眾生 其所三重廣大 無量真俗而立
無量法性中道圓融非但 對機權智二諦
無量法性實智無不故云緣中三智一心是以 無量境智相稱如法
諸法實相權實 得無方能如是二乘 有限是故不測無涯無底
諸佛行處學者應知本覺 始覺全本 如何無量甚深道場
合相云遊諸佛行處舉行 略釋引文
初地自性一切四一善人一切煩惱 清淨文中二禪
第九十地轉入妙覺故云一切 十地華嚴等覺十地等覺
四住無明通惑 正使習氣 小乘習氣分別四十六
四十二如常習氣淨名 法雲圓斷諸見等覺玄門千萬億重修凡事
習氣一切 清淨明見優婆塞十地 十地等覺豈不故知
正使習氣分明淨名自性清淨一切修得 禪定故云心淨禪定一切
禪定彼岸故云 自高依法高位法性 高深敘述
十七三法 明示經文使
學者始末教相 方知初十 分文
初一說文 內外內用 外用
二字屬於正體體用 三字在於 故云當然 分文自有中道
何須 應知三字 乃是深廣法性
法性便金光明 之一智者
標名可信特出顯示一句上標明帝法門
教攝就中明王二三辨正三藏三字三德三德
三經涅槃體解正斷二乘 般若凡夫有著華嚴 說法十信三賢故云
三經金光明 解脫二乘般若凡夫人天法身
五位無機即是 王統 深妙三德二乘般若
般若三德聽眾生死 凡夫華嚴三身亦即三德十地 豈但菩薩不獨有限
法性行人真諦 不當三經 得罪安可
是非三諦 是非三諦一代教能詮 義理文理合為
一代不出文理不合不合能詮但是俗諦不出三藏實有通教別教
但是真諦三藏實有 通教別教不空 之內真諦
不成文理不出 圓接通圓教真俗 何者圓教真俗
真理諸法諸法 故此真俗不二文理中道即非真俗即真即非
中耳別教 可是能詮如何 能詮通教
別教二邊 雙非是故空有 真俗如何得名中道
真俗便接通 名為不可思議中道涅槃 二諦中道
別教真諦不空何不之中文理不合初心不得思議但是文句
如是 能詮中道文字無非佛法方名 中道如是何故接通
真俗對於文理接通何者 中局法體在前
今文二諦 文理真經中經如此罄無不盡
金光明以為 取著三字能詮俗諦取著三字理體真諦
二邊中道如斯 解義 取著
大師一代說中自在 三字乃是金光明
金光明經 至多是非 能詮俗諦真諦
不合 不明真理是故俗諦即真
全真二諦不二名為 中道如此無量甚深 法性不思議安住一切法
一切法一切法無能 能詮之外有所文理中道
自在中經 自在乃是通約 一代
一處中道即是 自在中經即是異名 自在六經乃是方便
豈不自在就中中道 異名說中
華嚴之內作法 身等說經之內 華嚴
別教是故法身 三藏實有二諦方等 圓教圓接通
實相 不得般若部三藏 方等得名佛母
開權涅槃 皆知無非一切眾生當成 不以正因大部中道
一法異名 歷代人王三皇 伏羲氏炎帝神農氏
黃帝公孫三皇金天 顓頊高陽帝嚳高辛氏帝堯 五帝
故云應運五行相生 伏羲神農黃帝五帝 依次伏羲
左傳龍紀 左傳
隨時應運天下不同天下 三法興廢
增減是故法身乃至一一 自在 二法體性
文理中道 別名法性 深廣法性便金光明 豈非法性金光明名下
自在 大乘經 法性在於三乘懺悔是故
判教圓教 以為淨名 真諦法性實相
文理合為即是中道文理真俗俗諦 相違彼此無相
未始不到 二諦三諦 當中心路
能詮安得能詮合於經文 圓教是故大師
文理中道 理具亦即 能詮能所
明理真諦皆是 今文明體 空有不二不異不盡四句
問曰假如 不思議指空 四句不出三諦
三諦四句三諦所以 故云指空
是故故云 何不 何故三諦
三諦 豈非繁重不成何者
別有不周 三諦無非
不能如此 思議淨妙天然 既然三諦
三諦三諦 顯宗三諦空中 二明不即不離稱為不思議
若然獨體 四王一體一宗 中道文號教攝
可見無非能詮自證 分別唯有無不
金剛藏四句 作下契理中道泯絕如來
眾生聞經 大乘經文理皆是獨尊 真諦萬萬微妙
微妙如來金光明 祕藏聞者 故云微妙二字因果
始終常住三法正義 果極妙覺
解理與果亦復如是六即 無不四方四佛護持 四方四佛
法性 四門雙非 四句以為四方以為
顯然可觀護持五佛體用釋尊 四門是故四佛
佛智不分彼此法身不動 法性法體諸佛壽命應用 故云無量
佛護法性令眾生 常住四佛 八十即是常用名為一下
一句種種不出 起用是故 不可四德二觀
當機聞見 觀心四諦四德
四諦境智四門四諦因果便苦集初心
行者應知四方佛四諦 法相入心是故四諦一念 本寂如實
四諦境智四諦法相 出世苦滅在後初心
近事順世甲乙五行四季 四方使四諦不拘 名教二觀下發一心四諦
不已發生任運妙理 四諦 順道故云
陰入塵勞清淨中正無道生死涅槃 炳然四德
四諦一心四教行人皆可修證 四德三觀初心東方 常常無常塵沙無常常見
雙非二邊無明前後 二觀 但是通明觀心不論別號
集諦即真名為 不動次於苦諦即真 重名實相次於道諦畢竟常住
命名無量壽次於滅諦二我真如 祕密一音遍滿微妙四方四佛 心性四佛
分文能破 三法能破 境智權謀
兵器身故 三障 三法
別教三次報應 三果由此教本有法
由此三法致使功成 圓教諸法無非法界法界法界法界法界
無二法界非一修性 宛然橫過三法既然 三身總結
界內是故能破勝法二觀 唯有上根第一 第二離車王子
羅門說法舍利中根 自有一品分別三身 皆是勝法三障能破
合該二次 而言能破
能破中空 能破能破境智 三業聞思修服藥
不服不依二相三障 餘下惡報 宿業
悉檀異說三障 無不寂滅法勝一往三障 三障教門異說豈可一門
五戒五戒不窮 故云一往煩惱破戒破戒煩惱障破戒
邪見婬欲熾盛此等從業 煩惱故知三障逆順 人道
標示因果殺生 說文夭折 三經舊華嚴經
殺生令眾生三惡道後生 二果短命十地論 三果異熟果三惡趣等流果生人
短命增上果光澤不久 偷盜 同生同名華嚴
三十七人從二種常隨侍衛 同生同名常見人人不見 禁戒不善其二天龍
棄捨名譽利養散失 父母兄弟 六親三果異熟果
三惡等流果人中 增上果塵坌 符合護者女人
幼小父母適人子息法護 犯戒妄語
脫略兩句 故云忿飲酒
因果撙節 華嚴飲酒嫌恨
五乘五戒五戒小乘何以王法五乘持戒一切行法大小
淺深五戒五乘五戒一切法多少但是 開合
法體淺深人天天地五星 歲星熒惑西太白水精
中土鎮星五嶽東嶽泰山兗州 衡山荊州西嶽華山雍州北嶽常山 中嶽嵩山豫州
五行五行對 三義生長不生對火照明邪婬
鎮靜 方圓 五行五星五行
五嶽譯者潤色天等五星五嶽
孔教初五 仁者兼愛無私 是非可否
進退尊卑有分智者 所知以定是非得失 發號施令人心
兼愛邪婬尊卑 不飲酒智者不能
是非得失妄語不信 五常五行禮記 金神火神
土神五行對五戒 五經尚書尚書
殺伐夫子微弱號令不行魯史春秋賞罰使亂臣賊子 周禮大宗 吉禮邦國鬼神
() 邦國 () 賓禮邦國 (使) 以軍邦國 ()
嘉禮萬民 (嘉善所以因人心所) 邪婬不以所以嘉禮 邪婬妄語
盡性潔淨精微飲酒 昏亂豈能 輪王
不能五戒在家眾飲酒邪命 酒資名為邪命
五戒雖是如來十善有漏輪王名性罪性十惡法性十善
法性是故輪王順世 化眾生世間不免 輪迴生人天復惡業如此不善
故云一切五下二乘五陰念處完具 苦受不生遷流
了別分明 四念處色陰身念處受念處法念處識陰心念處
念處道品大論四念處 精進正勤定心四如意足善根名為增長名為分別
四念處安隱道中正道 十七平坦空無三門 故云五分法身
故云發戒正受故云受禪 假想了悟身空故云文中 進趣至聖故云
解脫解脫知見 五陰五分法身當下五戒二乘 五下大乘標示
法門四德大乘 五戒心性一一 四德無非常樂我淨可以
四德眾生無生是故 殺戒長生不死常德 眾生本性
眾生念念真實虛妄是故 不妄語往還無間淨德 眾生本性不飲酒
統御一身我德眾生 菩提貪求本性 樂德三業
身業不妄語口業不飲酒意業 成佛三業身口意智慧 無有過失不須防護
三不身業化名神通口業說法 正教意業心輪眾生 下地不測三密
三法五戒圓融三法 眾生常住即真心淨觀照
信從資具 軌則一切三法故知 無遺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第一 ()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9 No. 1786 金光明經文句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