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Niepan Zong Yao 涅槃宗要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涅槃宗要
元曉

[0239a16] 其二一者大意二者 大意涅槃無道 非道無住無非
道者八聲 不息遠離相同真際 綿
不過一念 佛法大海方等祕藏 測量甚深無底
不窮不該 部分之一之至 使擾擾四生無二實性
大覺果極大覺實性實性無二無二其實
理智名義涅槃玄旨諸佛 涅槃之至玄旨
之一滿字 毛孔半偈骨髓
大般涅槃經 西域摩訶般涅槃那 大滅度如來證道
名為 體大無二
不到大度以是大滅度大聖格言十方 二法而且名為正說之前
時事第一大般涅槃經 品第一二者之內四門 明教

[0239b19] 第一說經 因緣涅槃因緣 因緣因緣因緣
佛說無緣所以然 名言因緣 分別因緣如此下文
羅婆名為食油食油 名字食油大涅槃亦復如是無有因緣 強立名字攝論佛果無分別智
分別眾生云何眾生利益如理 功用說偈言摩尼 天鼓如是不分種種佛事
因緣有所 因緣如是下文 說法菩薩具足多聞
得道乃至涅槃中間 以是 佛說所以然愚癡因緣
有無智者所以有所 智度論譬如須彌山不以因緣 自動諸佛不無因緣有所
總有因緣無量所以然大人 發言一偈一句因緣一言
梵本五千 五千因緣其一四句十萬 因緣一一句諸緣由是
有無如是不可因緣 如來因緣所謂諸佛 出世大意法花經諸佛如來
事因緣故出現乃至廣說 有人供養恭敬無量諸佛 大涅槃經所以者何大德
如是大事何等所謂諸佛甚深祕藏 如來以是名為大事 終日顯示諸佛大意
所謂總括成道以來隨機一切言教 一味歸趣無二十方 一切諸佛無二諸佛
大意如來甚深祕藏有如 因緣是故如來大經如是 無量因緣不出一意
此後如是 經典不然有無
定然相違說經因緣如是

[0240a06] 第二 教宗宗旨不同師說 始終以為而言 三十六所謂第一長壽因果乃至
法門大義為此何等一者大涅槃妙果具足三事 四德二者一切眾生佛性煩惱
不能三寶佛同體無二四者 謗法二乘當作如是以為 出世因果
涅槃佛性聖行菩提。 [-+(-+(-+))] 涅槃如來佛性
中說其餘重顯因果故知 無上因果二果 所謂一切眾生佛性如來
大般涅槃聖行 正宗使眾生 取信是故自說
以是二果 涅槃 諸佛大般涅槃所以而立題名瓔珞
瓔珞大般若經般若涅槃經大涅槃 祕藏無二實性以為如是實性
無礙不垢不淨 不一不異非有 因為有為無為 眾生生死如來
因果佛性如來藏菩提 大涅槃乃至有無名為二諦非有 名為中道非一
一味如是無二祕藏以為宗旨 題目之中不能隨時 涅槃六師何者
無不 如來 相違雖然
中分二門涅槃 涅槃分別名義 三通滅門三事六四
名義釋義不同 滅度法花經長行
如來今日中夜無餘涅槃偈頌 滅度薪盡火滅大經第一 卷云眾生今日如來
泥洹此處文言寂滅牟尼 諸眾生滅度以是滅度 涅槃
師說外國語土語不能 相當是故不可 品第功德文言不識 名為涅槃
涅槃 去來不來涅槃 涅槃不定無不定義涅槃涅槃障礙
障礙涅槃下文善男子 無有涅槃名為和合 涅槃
此處上下眾多 不可云何 得無
眾生今日如來涅槃 六道涅槃不得 此處經文滅度豈可
不能涅槃之內 滅度眾生 滅度以是
云何菩薩使滅度涅槃何故如來三月 般涅槃師子滅度
覺觀涅槃以是證明滅度 涅槃此等經文翻譯 使令外國語
使涅槃涅槃 涅槃覺觀涅槃土語 使滅度滅度下文由是
相違二師 經文成立 云何涅槃二義所謂密語
滅度如初師說密語 由是道理 了義
眾生密語多義是故 使滅度 滅度涅槃密語不識
正言使滅度不滅涅槃 何故以是不識三月般涅槃成道不識涅槃要有
煩惱生死師子吼 滅度涅槃 密語無餘
分別心由是道理善說 釋義 大滅度古人
前後 經文大有一者 名為廣博猶如虛空
涅槃如是名為二者 名為譬如 有人壽命無量
名為名為不可思議一切 聲聞緣覺不能測量涅槃名為四者譬如大山
世人不能名為涅槃如是凡夫 二乘諸菩薩不能名為五者 名為譬如大藏
涅槃如是有種妙法珍寶 名為世間 主人名為大人涅槃如是諸法
大義如是 擇滅無為應化 正智亡故名為滅度
薪盡火滅如是本來名為 一切諸法不生不滅本來寂靜自性
如是全音 功德相離不守自性互相一味名為 如下文言安樂解脫真解脫
即是如來如來涅槃乃至廣說如是 擇滅斷除佛智 煩惱名為涅槃
三義一者得名 一切煩惱煩惱 涅槃無有住處諸佛
煩惱涅槃二者 如此煩惱
因緣涅槃弟子 煩惱佛性論
涅槃使煩惱未來不生現在不滅 中說涅槃無生如是 二義究竟及到
煩惱非常煩惱 眾生得度非常滅度究竟 究竟滅度如是煩惱
涅槃何故菩薩品不見佛性 煩惱涅槃大涅槃見佛得名 常樂我淨煩惱稱為大般涅槃
煩惱涅槃何故下文 涅槃煩惱涅槃善男子 佛如來煩惱涅槃引文
涅槃大涅槃 名為涅槃引文諸佛 菩薩有餘不得涅槃
諸佛畢竟不生所以涅槃菩薩煩惱 涅槃諸菩薩等於無量劫
何故不得稱為涅槃 諸佛菩薩 而言菩薩不生諸佛
而言斷除 不足菩薩究竟諸佛
道理而言煩惱涅槃不生 煩惱涅槃以是相違名義

[0241c18] 第二出體中有出體虛實出體不同無垢真如 涅槃功德涅槃證智
涅槃即是諸佛法性下文涅槃自有 諸法性空即是涅槃煩惱
生死畢竟無體不可得本來不生 自性寂靜即是涅槃如是不可故知真如正知涅槃斷滅煩惱
真如名為即是無垢真如果地不問 涅槃如此三事即為涅槃
自在總結而言如是大我 佛如來大菩提究竟滿足 一切智大涅槃攝大乘論三身
無上菩提三身皆是菩提 涅槃如是有道理所以然涅槃 菩提菩提
道諦涅槃證法滅諦 而言果地道諦涅槃真如 菩提例如生死通有而言
名為生死死者 滅盡雜染皆是生死 一切生死廣說乃至無我一切生死
生死涅槃故知涅槃 功德涅槃涅槃 若爾何故迦葉三十七解脫門三十
涅槃涅槃 善男子遠離煩惱得了 是故涅槃唯有無有上下
之中唯有未曾 功德雖是涅槃涅槃義存寂滅寂滅 合於是故唯有
所生即是 涅槃 道理相違相如虛實
生死虛妄虛妄涅槃 果真不空 涅槃體性決定不空如此
真解脫即是如來如來即是決定 文言一切生死不空大涅槃乃至 廣說勝鬘經三諦有為虛妄苦滅
乃至廣說如是不可故知 涅槃不空 心所涅槃真智涅槃使涅槃
即如佛性十一 非空不空生死 皆是虛妄空無所得佛法無有一法
不空般若波羅蜜 檀波羅蜜如來大般涅槃是故菩薩一切法
涅槃虛妄如是 真實如是不可知悉 生死虛妄涅槃不空
新發意驚怖故作方便大品 生滅相皆是變化 無生無滅是非變化所謂涅槃
變化須菩提自說諸法平等 乃至諸佛諸法 性空即是涅槃云何涅槃一法不如
如是如是諸法平等乃至性空即是涅槃新發意菩薩一切畢竟乃至涅槃 驚怖新發意菩薩分別
生滅不生不如須菩提 云何新發意菩薩性空 諸法先有
不空皆是方便不盡道理涅槃 佛性十一何所空空 十八空畢竟
使涅槃 妄心相者生死法空 生死不然
涅槃實有不能實有 實有實有妄語是故 實有自心境界如是
互相 若非法門無礙 云何相對
生死涅槃不空妄心 妄心不得自在無我 證道稱心不空真智無礙
自在大我如是門前 引文了義相待自相生死 涅槃無自性不空無我乃至
有待起信論復次一切 淨法皆是相待無有自相如是 後說其所引文不了大涅槃
相離非空非空非我無我何故非空無性不空有性有相 非我無相無我無我
大我非我無我非空 不空虛妄如來祕藏如是其間

[0242c23] 第三 中有小乘之內二部 犢子部說通凡聖涅槃其三
無學無學凡夫等智所得 涅槃無學聖位所得無為 涅槃薩婆多部涅槃
無學所得無為 涅槃智度論空處乃至
沙門果有餘涅槃無餘 無生智非想 沙門果有餘涅槃 無餘涅槃阿羅漢陰界相續
沙門果無餘涅槃有餘涅槃大乘四句 凡夫二乘菩薩佛音涅槃如此
凡夫世俗道行入涅槃 飲食涅槃乃至廣說聖人 不待言論二簡凡聖
三乘聖人涅槃名為正定無名邪定不定不定大小 大有無二無二
所謂涅槃菩薩摩訶薩大涅槃諸佛四者因果 人證涅槃

[0243a19] 第四滅門二種 方便有餘無餘涅槃淨方便 真如法性本來無染
清淨涅槃即如如理凡聖一味是故 涅槃方便善巧二邊 轉依真如顯現方便
不住二邊無住處涅槃攝論 煩惱無住處涅槃即此涅槃 不通不同涅槃
涅槃自性寂滅不同 方便涅槃涅槃同一 真如義門建立二種涅槃
涅槃涅槃 涅槃後者方便方便 前者自然所得凡夫入涅
凡夫入涅槃泥洹如是錯亂云何涅槃得名
二義分別本來依他性轉依 由是道理二種雜亂
凡夫入涅槃聖人 淨名經一切眾生涅槃不復 起信論一切眾生涅槃
菩提可作楞伽經 一闡提入涅槃一切諸法 本來涅槃諸佛法門非一其所
無障礙不錯所以然菩薩 凡夫本來涅槃凡夫 不如聖人未能入涅槃由是
雜亂雜亂所以然菩薩不異菩薩無明智者無二
凡聖無二而是凡聖不為智者凡聖生死 不一不異非有無非
諸佛在於 有餘無餘薩婆多涅槃智度論有餘
身界涅槃二種一者 二者生身阿羅漢煩惱有餘 生身生身涅槃有餘身界 云何無餘身界涅槃阿羅漢已滅
入涅槃分明 應作 身界涅槃應作阿羅漢一切
涅槃無餘涅槃界 尊者世俗信經故而 心論何故
涅槃無為 無常有為涅槃現在 未來是非無記
涅槃成實論假名實法二心無處有餘涅槃 未來無餘泥洹涅槃
二空滅定無餘泥洹 無餘泥洹 因故苦果滅智
無常行苦入滅 譬喻因故雖是 涅槃無記婆娑
有餘涅槃界道果無餘涅槃界無記非道 大乘四門化現實義
三身化現小乘二種涅槃 第二 實義涅槃轉依
義門名為有餘 義門無餘攝論煩惱 種子有餘涅槃果報
無餘涅槃瑜伽論決擇分阿羅漢六處生起即如住相不滅 變異何等轉依六處相續
無有轉依因緣前後 依止而今煩惱聖道阿羅漢實有轉依轉依清淨
真如與其六處不異不可 無餘依所得轉依 無常清淨真如
緣生無生無餘依般涅槃 自在不得 在前現在一分現在 一分現在諸如來無餘般涅槃
現在不能現在乃至廣說第三大小相對二乘涅槃名為有餘 名曰無餘勝鬘涅槃二種
無餘有為生死處所涅槃 有餘無為生死處所涅槃名曰 無餘第四三身涅槃應化二身
猶在名曰有餘離生一切過患 涅槃如此即是涅槃 法身平等名為無餘離一切相畢竟
寂滅涅槃金鼓二身一切 諸佛有餘涅槃依法無餘涅槃 一切究竟三身
涅槃無垢真如正是涅槃 二身真如名為有餘 真如名曰無餘攝論
緣覺觀眾生利益無餘涅槃菩薩 不如波羅蜜不捨眾生利益般涅槃有餘無餘法身無餘應身
有餘無餘涅槃即此轉依真如涅槃三身無住所以然二身生滅不同真如是故不住
涅槃法身無異真如 涅槃三身無住 一切諸佛無住處涅槃何以二身
不住涅槃法身無有何故二身 不住涅槃二身假名不實念念不住 數出不定法身是故二身不住
涅槃法身不二是故不住般涅槃滅門

[0244b14] 第五三事四句分別出體 建立三明往復出體相者法身 佛地所有一切功德無二唯一
法界同法法界不異 一切白法圓滿自體積集法身
金剛身般若體即此法身 般若解脫即此法身繫縛障礙解脫三德
一味如來 三法建立三事一體無非涅槃所以三法
對生何者生死不出所謂苦果五陰身故建立法身煩惱 建立般若繫縛因故建立
解脫小乘入涅槃滅智 說法大智不滅小乘 未免習氣繫縛真解脫
如是第三而言 涅槃三法 一者三法
一一不得一一不成解脫涅槃摩訶般若 涅槃二者三法涅槃
不得 不成三法 涅槃無勝前後不得
南北不成 三法同體涅槃虛空不動無礙前後各別不成
別處不成一字 不成如是三法 涅槃雖然
未必所以而言功德 涅槃寂寂法身 積集般若解脫
無非無法 不盡涅槃般若涅槃解脫不免業繫涅槃
如是何者涅槃生死 何為法身般若煩惱法身解脫非法法身般若
涅槃可解故知 一切功德如是一切一切即一是故別無障礙不同
其中以為 第四往復決擇如是如來 有色無色法身
隨機化現色相所以然 顛倒分之變作諸佛如來 分別歸於法界由是道理不須
乃至凡夫無色界分別無色 如來還有色身金鼓法如 無分別智一切諸佛無有何以一切
諸佛具足一切煩惱畢竟滅盡得佛 淨地以是法如如如一切佛法如是法如如如無分別自在
應化二身日月和合出生 諸佛如來法身智相第一 無有世諦境界眾生
見聞得益二種凡夫 心所見者應身菩薩所見名為 乃至廣說此等無色
唯有如來解脫 眼根 名為如是法身
妙色名為色塵由是道理 無色 有無障礙
示現分別 萬行妙色無分別 無分別如是無障礙
有無障礙如此無常獲得受想亦復如是色陰通有對眼不能會通
泥洹純陀歎佛妙色湛然安隱不為時節大聖慈悲獲得 尼揵瞿曇法身妙色
湛然如是法性身眾生差別 乘云異人功德自性身依止自性 福德二行二行所得淨土
法樂受用二果受用身此等 二行自受用身受用 說法無色自性身
三身法身三事說法 是故法身有色 二師一邊
若非二義云何 二門歸一一切 相同法界第一義無有色相
別境依從色心功德 不備無量相好莊嚴二門無異 是故無障礙如是無礙法門
金剛身廣說如來非身 離心離心無處 諸相莊嚴乃至如來祕藏 法門有道理三身

[0245b23] 第六 四德分別四門 差別說法
四德四德通有而言 無常涅槃生死苦海我是佛眾生
法義非法哀歎 即是法身 涅槃法身涅槃
法義一邊如是通論 不當三事四德法身 四德涅槃如是
見佛涅槃常樂我淨 大涅槃雖然中分四德 二義常德二義如來通達無二
有為生死不見生死涅槃 涅槃不見涅槃異生二義 斷常法身常德二種
如來法身波羅蜜應知何等一者 不滅一切有為斷見二者 無為涅槃常見以是聖者
世尊諸行無常斷見正見涅槃常住常見正見樂德二義一切意生身一切煩惱習
意生身寂靜煩惱習論說二種如來法身波羅蜜何等一者遠離一切苦一切意生
身故二者遠離一切煩惱習一切法我德二義我見無我非我 無我大我論說二種法身
我波羅蜜何等一者遠離外道虛妄戲論二者遠離聲聞 無我戲論以是楞伽經外道
無我我見劫盡火 二義通達分別除滅依他性通達 分別自性依他性方便
二種如來法身波羅蜜何等一者本來自性清淨二者離垢清淨 何故二邊
淨德一邊便第二獨立
四倒 凡聖一者闡提謗法 淨德生死淨法二者外道
我德不了我執虛妄聲聞 樂德不知即是大樂四者緣覺 捨心常德斷滅
如是菩薩修習所謂 般若三昧大悲次第得證 障礙謗法怖畏
捨離諸眾生闡提外道聲聞緣覺清淨因應患者分段 無常無我不淨如是
涅槃建立四德可見 引文何故四門空無 不淨四諦道理正觀所以
念處四倒不淨 四倒聲聞對治凡夫 有為四倒法身無為四德不了五陰
即是法身對治無為四倒是故建立 法身四德如是顛倒對治如來法身顛倒應知偈言法身
對治法身功德乃至 四相變易生死所謂 乃至壞相四相建立四德何者
無明淨德因相 我德生相微細樂德 壞相無常常德論說無漏
中聲辟支佛大力自在菩薩 功德法身何等一者二者因相生相四者壞相相者
住地無明緣行無明倒地 如是因相無明住地以為 行緣識無漏業緣如是生相
無明住地無漏業因意生身 是故壞相意生身不可思議 生死緣故老死如是
廣說聲聞四顛倒正觀 正入證人遠離一切 名言分別四倒
四倒總有相者 成道無常 無我不了即真法身四德
相者五陰無常五陰 法身法身四德建立

[0246b21] 第三差別四德差別眾多 二種之中 二種法常法常
老不死 如下文言如來長壽最上 所得常法諸法最為第一常法
即是長壽報身法常 諸佛法身報佛諸佛 化佛大乘法身二身
本覺常住未來本相 施食二身常住如是
因緣無邊無量劫 捨身攝取正法無窮無盡無窮 得無棄捨身命攝取
佛法二眾無邊常住初發心 四弘誓眾生眾生無盡 無盡究竟滿本願未來際
不盡利益眾生究竟滿本願 大悲圓滿諸菩薩大悲 生死入涅槃何況如來清淨
圓滿豈能入滅偈言清淨 大悲心四神足圓滿世間 神足四十小劫如來
四神足不能無量劫偈言 如意足住世妙智成就遠離生死涅槃分無二不動不出
畢竟無有滅盡偈言成就妙智 三昧成就世間有人 禪定能不水火何況如來
常在以外偈言 三昧成就安樂 安樂安樂相應常住偈言成就安樂
因故 一世常住如來法身常在 不能四相不能偈言常在
不為世法遠離死魔常住 甘露令人久長金剛三昧煩惱魔 遠離死魔偈言甘露
一切本來不生常住法身 本來湛然先有 諸佛本不生本來寂靜總結
而言初七譬喻如來色身譬喻 善逝法身菩提 涅槃皆是涅槃
出體樂受 分別寂靜遠離 大樂流轉行苦寂靜大樂
覺知無知受苦無所不知 大樂不樂遠離無常衰老壞苦 身故大樂二種涅槃
二種菩提而言別異菩提涅槃無二如下大樂 大涅槃大涅槃
乃至廣說二種我人 實義哀歎真是 不變自在中說
多少自在一身以為 多身多少猶如微塵充滿十方無量 如來非微塵自在微塵
大小自在一塵滿三千界 無邊不滿大千世界自在滿 輕重自在滿大千世界
恒沙諸佛世界 如來輕重自在輕重 四一自在如來一心安住不動
無量有心如來有時 眾生各各如來常住 一切五者自在
如來乃至自在如來六根不見乃至不知 自在得法自在自在
一切如來無得何以若是 可知無所有云何使 諸佛不得涅槃無得
涅槃自在一切法諸法 大我諸法然而不然 無所得不然不得如是
障礙大自在演說自在 宣說一偈無量劫不盡 一切法無有自在
如來演說大我普現自在如來遍滿一切諸處猶如虛空虛空 如來不可自在
有所有所如來 而言真實涅槃自在菩提通論別異
總結如是大我大涅槃 二十五有 凡夫業因
名身佛身常住心淨佛心無漏 二修涅槃純淨大涅槃云何純淨
乃至廣說總而言之如是四德不出 三事三事二種二種 一切一切即一如來祕密
次第四明諍論諍論多端 法身常住化身起滅 不同報身二執
不過常住無常之內 一家報佛功德 不得無生究竟
常住不變第二報佛功德 離生雖是無始 由是道理遠離三際三際
凝然常住道後 非有非有得無無生 無為常住不變未能如是正見
有為無為純陀 愚癡未有如來正法不可思議是故 宣說如來有為無為正見
如來無為長壽 修心二字常住修習 我所非常
報身如來 非常何以有分是故非常云何 常法無知猶如虛空如來有心
是故非常云何非常有言乃至 父母有方 常住不知如是
報佛無常即是邪見地獄純陀外道邪見如來有為 比丘如是如來所生有為
如來有為即是妄語 處於乃至廣說 報佛無常如是說無常
報佛所生不得 依法相續未來際 不同生死念念磨滅由是道理
老死不變四相如來 如是功德云何如來無常無常 無有金剛身云何無常是故如來
命終如來解脫猶如幻化 解脫即是磨滅應當 分別人中師子去來常住不變聖行
復次善男子心性名為無常所謂 聲聞心性緣覺心性諸佛心性 報佛生滅
說定無為修習常住二字我所 聲聞無為四倒 真如法身常住聲聞法空
不知如來法身遍一切處無為常住 色身是故如來色身 磨滅五分法身非有色身
斷滅對治如是病故說法無為 請僧福田經居士歎佛如來 法滅不久如來汝等居士
如來常住二字常住一切眾生 六道闡提五逆法性見法當得 如今無二如此二字我所
故知法身慈心 因之所得明了因之 不知意趣妄執報佛無生
無為如來非常 因緣化身非常報佛 無常法身
無常報佛無常文言 法名無常如來無生是故有限 法名無常如來無生
遍一切處無常 是故無常有時有無 如來是故常住無名
虛空無名無色如來是故常住無因無果虛空無因無果 是故常住三世如來
是故如是法身所以然 報佛所得因果虛空隨順法身無生報佛
是故義通二身可言 化身非常報佛非常是故 義通二身不通
雖是無始 其實所以然 先有而是先有
不許無何 何為若非無故滅盡 無故生起如是進退永不是故
智者不用無常如是說二師 所以然 決定一邊過失無障礙
有道理楞伽經如來正遍知 無常佛言非常無常二邊 乃至廣說不常念念
偏執一邊不當道理 二義報佛功德相離 生滅相究竟寂靜無為
常住無所不為 無常無二不異 常住不妨生滅不異
生滅常住由是道理楞伽經宗要中說無常未盡說法
常住即非作法作法二身是故法身無為楞伽經如來法身 作法修行無量功德一切行者
虛妄大乘法身第三有為 無為無二所生自在 有為一切有為法
法身不從非有法身 數數有為應化二身無為 明法所生有為凝然
作物常住 不足功德 有所法界有所法界
法性如花如來正覺成菩提方便一切眾生 等身一切法等身一切等身一切
三世等身一切法等身虛空界等身乃至寂靜涅槃界等身佛子如來所得 知音無礙如是如來具足
清淨無量如來成道所得色身 音聲無礙不等 一切三世豈不金剛以前此道
祕藏非思量不能佛言 涅槃如是

[0249a04] 第二佛性 佛性分別出體因果見性四有無門三世會通
二重是非 百家不出第一佛果佛性如下師子吼中說
闡提無有善法未來 佛性現在煩惱因緣善根 佛性因緣善根故知即是
正因所以然無明而已有心 修萬行 正因白馬寺
法師公義第二現有眾生 佛性何者眾生心法眾生 處處受生如是必當大覺
眾生正因師子吼眾生佛性 二種諸眾生莊嚴寺法師 第三眾生
修萬行終歸無上 心性正因如下文言一切 眾生悉皆有心有心必當阿耨
夫人如來藏苦樂 光宅法師第四 神靈如是心神在身
非情由此大覺心神 正因如來即是如來藏一切眾生佛性即是師子吼
佛性無情如是 佛性天子 第五阿賴耶識法爾種子佛性
如此佛性一切阿耨菩提中道 瑜伽論種性六處殊勝有如 無始展轉傳來法爾所得
第六阿摩羅識真如佛性佛性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 真如六根
六根如是無始畢竟究竟諸法如是是非師說皆是 佛性不然
不然云何六師 說不出初一後五 此後在於
真諦俗諦俗諦說不出人法 一舉三義不過起伏 種子上心上心之內異說
正是一心一心遠離遠離 故都不當所以 心論非人非法
作法作人 不然所以 皆是雖然中分
心法二種一者二者 一味寂靜流轉六道如下文言一味有種
停留夫人自性清淨心 了知煩惱了知起信 真諦三藏第六
真如佛性 何者不守 不由是故
法爾種子第五即如 乃至生滅失神 終歸第四
生滅二種 所謂至極第三如是一心
諸法處處受生受生第二 合於如是眾生本覺必當 至大而今第一
合於由是六師 佛性實體下文盲人各各不得
佛性亦復如是六法六法 出體

[0249c19] 第二因果 因果所以 佛性體性佛性
迦葉如來十力四無畏無量諸法 下文如來阿耨菩提 佛性一切佛法變易三世猶如
虛空如是文明佛性佛性作佛 佛性師子吼名為 佛性下文眾生
二種正因諸眾生 波羅蜜如是佛性雖然 分別二種所生涅槃
即是法身所生菩提即是報佛二果佛性法佛 佛性師子吼善男子
宣說涅槃所謂佛性不生涅槃是故能破煩惱不從道生 是故涅槃無因無果法佛
隱顯因果迦葉 一法萬法阿耨菩提 一切不善無記佛性佛性
所謂一切牆壁無情如是 佛性報佛 動心三性失神 報佛佛性一切有情
無情是故報佛無情 通論本覺二身 亦作法身何以如實
二種佛性得出佛性論 意言佛性二種一者自性二者 引出佛性自性地中寶藏
引出佛性 因故佛說三身一者自性佛性 說法法身功德是故
二者佛性應身是故 輪王引出佛性復出 羅漢佛像乃至廣說
應得三佛應得如理 真如佛性三身 本覺生滅二身
正因非常法身 正因不增不減經即此法身煩惱 無始隨順世間波浪漂流去來生死名為
眾生一切彼岸一切法自在 名為如來正遍知乃至廣說起信論 海水風波水相
捨離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 動心無明捨離乃至廣說 明法無明
無明 歸本歸本成法是故 法身說法
作法楞伽經 如來法身作法修行無量 一切行者皆是虛妄因果

[0250b15] 次第 明見見佛有人佛性法界無二不同 初地證見真如法界未能見佛
乃至十地聞見妙覺眼見 不了文義何者處處初地菩薩 證見法身法身佛異義而言證法
不見佛性道理廣說 如實初地得證法界 見佛第十未見佛性未見
法界三重分別一者究竟究竟 二者究竟 究竟佛地得名眼見此時究竟
一心證見佛性金剛 眼見名聞一心 佛性佛性法界
一切如是第二初地以上眼見佛性一切 一切遍滿佛性地前凡夫二乘聖人
不信未能未能離一切分別不能 證得遍滿法界第三二乘 聖人見佛一切凡夫未能所以然
二空真如即是佛性二乘聖人 人空證得真如眼見佛性 長壽三法相者清淨三歸
無依所有禁戒具足不能聲聞 緣覺菩提何況無上菩提 二乘三寶人法
三寶同體人空不能無漏 無生智證見三寶 二乘菩提三寶一體即是佛性
見佛見佛 未能佛性眼識不知未能青色而是眼識青色
見佛文義如是文義師子吼復次 佛菩薩一切眾生名為
名為聞見乃至 阿耨菩提初地菩提 分段生死隨分真如佛性菩提
僧寶二種修行如實修行 修行如實修行眾生自性清淨 佛性境界偈言淨智如實眾生
自性清淨佛法境界修行 一切境界一切眾生一切智 一切境界一切境界出世
一切眾生乃至畜生如來藏應知 一切眾生真如佛性初地菩薩摩訶薩 一切真如法界偈言無礙淨智眼見
諸眾生無量境界故我敬禮如實修行正體修行 初地菩薩二智證見真如佛性
正體真如佛性實體如實 後得智諸眾生佛性遍行 文義如是究竟究竟師子
佛性阿耨菩提 凡夫乃至十住菩薩不了不了名為眼見名為聞見瑜伽論
一切安住究竟菩薩如來 差別明眼人 究竟菩薩妙智一切
事業妙色淨修 修治菩薩如來二智明眼人 二智遠見
翳眼淨眼二智差別佛性境界菩薩究竟 通名聞見滿
眼見所以知者一者 識相妄想無明金剛 二者萬行三智
大圓鏡智妙色淨修 解脫二障極微無明住地是故 不異四者
空觀五者雖是微薄 未能 如是譬喻相違
二障廣說第三文義如是 三重進退不通

[0251b05] 第四 有無有無差別聖位 聖位有無第一 十度十地相同
第二位出入出入俗諦功用第九第三位 真俗功用第十第四具足
滿因故如來地第五就此 五位有無迦葉如來十力 無量諸法即如佛性
七事 後身菩薩佛性 可見九地菩薩佛性
可見菩薩 佛性五事可見 菩薩初地佛性五事
可見不善五位通有 不善二者可見少見佛地 十法報佛因果法身真如佛性
不得有無以為 真實貫通五位二者之一 可見在下四者
之一五者少見不善 其所所以然即是 涅槃涅槃究竟
果地少見 故此十地不善相同凡夫 故此四事
如是所以常事任運現前 九地以上因果真俗 功用常事所以可見在下
十地滿佛地因果 滿九地以下滿可見所以善事般若
善巧利物善事所以真實 無漏初地以上 說淨五位妄為真義見分
不虛實義相分無漏見相 五位有無 一邊階級未必一向
有無迦葉四句中說 一闡提善根佛性善根 一闡提佛性佛性
如是四句報佛法身 勢必四句差別 二門因果二邊
第一義二門四句何者 依持種性其後緣起 因果闡提不定性
善根作佛法爾種子善根 決定二來善根作佛種子 第二中善菩薩種性
根本具有作佛種子闡提無性 眾生善根菩薩種性故知 種性第三
緣起 有心當得菩提第四第三緣起
無上菩提故知二果如此經意二門四句如是第二緣起一門
三句差別最後一句無二何者闡提善根一切 善根所有不善五陰亦作報佛
善根闡提一切 善根所有五陰報佛第三 所有無記五陰 報佛正因一切三性五陰
三性佛性三句 差別第四 因而報佛
一句無二二義如是 四句第一句 善根絕望善根
第二勸請 舉手低頭成佛絕望本能佛道第三
敬意一有 大覺第四廣度 覺者苦海
第一句邪見第二 第四 無義三義如是第四
二邊四句 闡提無邊第二闡提
不著如下文言 佛性佛性善男子 如是答復
二種一者遮止二者以是得名 闡提遮止二邊善根 第三
佛性不同無義名為第四佛性不同虛空 名為如下文言眾生佛性非有
所以者何佛性虛空虛空 可見佛性可見佛性無不 不可佛性是故佛性非有
云何一切諸眾生不斷 猶如乃至菩提云何一切 眾生現在未有一切佛法是故有無
中道是故佛性非有乃至廣說如是四句佛性 使四句
二邊 中道中道義通 是故二邊所以
佛說四句意趣眾多 有無

[0252b26] 第五三世三世二義法身報佛法身佛 應得平等無生無滅
是故一向三世灼然引證報佛因果下文三句 如來菩薩滿二相不同
如來一法三世 過去現在未來後身菩薩至理 滿因故少見至極
名為未來未成少見 名為現在滿因故過去 如來佛過去現在未來後身
佛性現在未來可見得名現在 名為未來現在名為未來菩薩少見
現在即如應名現在 如來三世畢竟不為時節 不在現世菩薩少見未免生死
現在 雖是現有種子 未來瑜伽與果當來種子相續
中道第二 因果相對差別 離生三世二義
所生剎那不住三世二者 至理一法三世 生滅無不一一三世
三世莫不周遍不過剎那退 剎那三世不從周遍一念一念 三世三世過現佛德
不可思議非思量如來 阿耨菩提佛性因故過去現在 三世三世
經文 化身三世報佛如是二義灼然可見
所見有道理學者 若非等人 下文迦葉菩薩白佛
世尊云何過去現在未來 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現在未來佛言 二種一者二者五陰過現
五陰過去現在未來過去現在 未來五陰 三世第三菩薩因果相對
三世菩薩佛性未免生死 種子現行如是 三世至理無非三世後身菩薩
佛性因故過去現在未來如是 菩薩佛性因故過去現在未來 九地菩薩佛性因故過去現在未來
如是乃至廣說第二如來 未成第三菩薩 廣說當成何故
在望所以是故菩薩位 相望因果三世三世

[0253a24] 第六 中有異文因果引文阿耨菩提
不善無記佛性菩提 六度皆是佛性何故師子吼正因名為佛性發菩提心如是
云何會通 一切佛性有性 二義
佛性義行即非 由是道理相違 文言佛性所謂一切牆壁無情
迦葉中說佛性五陰 佛性猶如虛空是故 中道眾生佛性六入六入
內外名為中道 六入佛性如是相違云何會通 有情無情異門
佛性唯識變現內外無二合為 報佛說文報佛 引文說法佛性相違
見性論說初地菩薩無礙智 眼見諸眾生佛性何故不能 品第功德九地見法有性
見佛十住見法無性見佛 十住菩薩自知當得菩提 未能一切眾生佛性十住菩薩
不見諸佛世尊 諸佛了了得佛十住菩薩 一乘不知如來常住以是
菩薩見佛不明一切覺者 名為佛性菩薩不得一切是故 不明如是云何會通
而言究竟究竟十地不明 隨分證見初地菩薩眼見進退隱顯何者十地滿
九地圓滿不見起信論第五相應 九地九地見法有性
第十是故見法無性 一邊位階十住眾生 六識有情一心菩薩通達
六識證見一心 不見自知當得菩提未知眾生 遠近難易第二
眾生後邊佛性十住一乘 如來常住因果難易
一乘正因佛性如來佛性十住 滿不見 菩薩得名一切是故
不明相違可通 同類異文佛性無量門不出
常住佛性無常佛性 諸佛所得四者 眾生五者一心
第一常住佛性四相 取著不斷我見我見名為佛性即真 解脫如來即是如來藏一切
佛性即是師子吼佛性 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者 不空不見不空十二
二種智者不見佛性即是 不見了不了十住 智者了了了了阿耨
以是十二因緣名為佛性佛性 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中道中道名為 佛性佛性名為涅槃究竟究竟
眾生所得一乘一乘名為佛性一切 一乘無明 不能如是 異名顯性真如佛性三乘同歸
一乘十二因緣一切名為 空性本覺名為眾生名為自體我見
眾多唯一 如來藏勝鬘楞伽又名 空名般若又名一乘
法花經又名真解脫維摩 異文一佛 第二報佛師子
佛性信心何以信心菩薩 六波羅蜜佛性慈悲喜捨 四無礙乃至佛性灌頂三昧
迦葉後身菩薩佛性乃至初地 皆是過去現在未來菩提 不善佛性如是
報佛第三佛性師子 佛性 云何金剛身云何
十八不共色法云何 云何三十二云何 眾生相云何不決
迦葉如來佛二種一者 所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十力 無畏乃至無量三昧名為如來
不善無記乃至五陰十二因緣名為 如來佛有無如是第四佛性師子吼譬如有人
我有乳酪有人問言我有 方便決定當得眾生 悉皆有心有心定當阿耨菩提
以是故我宣說一切眾生佛性 善根佛性 如來佛後身佛性佛性未來
得名畢竟得名如是 佛性第五非常無常性 二種有漏無漏佛性
非有無漏是故不斷二種一者 二者無常佛性非常無常是故不斷師子 佛性有果有果
十二因緣即是有果 即是阿耨菩提即是無上大般涅槃一心因果所以然
本覺無漏有漏一心 不常二門非有無漏佛果 無常一心因果
無常不能不能 一心 亦作佛性
有果有果是故四門染淨 二果無二一心一心 名為佛性
異門有別無有 非一一味佛性如是上來涅槃佛性 第二

[0254c05] 第三明教 大乘退名句以為論說十二部經何等答曰名身
次第二師 萬法色陰佛語名性 行陰婆沙第四音聲
佛陀提婆名句教體 須蜜俱舍論 正教色陰
文句行陰有人 俱舍論中有師說第三義通音聲 名句如法下文
眾生煩惱行相等差 對治行佛世尊正說萬法 萬法五陰以是
得知第三不然所以然不能論文分齊異文 妄說二師

[0254c22] 萬法 第三說法五分法身十一切入
是故萬法五陰 二師是故 小乘之內出教體性唯有
第三成實相續假聲以為 相應有人名句 相應不然。□□□□法入
論師假聲□□□□ 性色用意所得□□ □□□大乘之中音聲名句
□□□□□相應 相應□□由是道理 瑜伽論決擇分
云何契經二種二義云何 名身二者句身四者五者
行相。□乃至廣說顯教 別自□□□生物解故諸緣 教體□□□□□楞伽經
第四明教□□□□ 武都隱士 [-+] [-+(ㄙ/)] □□□□
頓教□ □□五時一佛成道 五戒十善人天教門成道十二
宣說三乘差別教門空理三佛成道 三十年中空無維摩思益 三乘一乘三歸四佛
成道十年中說法花經廣明 三歸眾生皆有佛性如來 塵數未來不明
不了五佛涅槃大涅槃諸眾生 佛性法身常住了義 北方師說般若了義其所
不同般若經等智維摩經 解脫法花經一乘大涅槃經 皆是大解起行究竟大乘了義
五時教大品經往生諸比丘聞說般若讚歎三衣 三衣得罪犯戒
以此在於十二年前制戒是故 是以在於十二 須菩提聞說舉手低頭成佛
退不退以是般若未必 在於五時即為 般若三乘大品經
舍利弗不退不異何故 差別唯一須菩提無二 菩提三言
淺深般若佛性涅槃經 佛性般若波羅蜜第一義空 即是佛性不明佛性
真如法性論主法名涅槃戲論 法性本分黃石一切 眾生涅槃佛性差別
壽命 示現如來方便多數 不可數淨土眾生見
報佛如來真淨第一義諦真淨而言不了 道理南北何者
一向隨分 所以然佛說般若 廣大甚深不可定限一邊
隨時天台智者神人四宗經意 神人答言成實論 稱佛神人答曰四宗過失
天台智者舉世凡聖難測深遠無限四宗 五時限於 [@]
淺深如是

涅槃經宗要

[0255c09] 天治元年五月廿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8 No. 1769 涅槃宗要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