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3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 第三十四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0256b27] 第七正行甚深。疏二何故下。疏文有二。先 總彰大意。二前四下別釋經文。
[0256b28] 疏。雜集第七 說諸煩惱等者。解妨。問既分根本隨惑。 云何皆名為隨。故為此通。故彼論云。隨 煩惱者。謂所有諸煩惱皆是隨煩惱。有隨煩
惱非是煩惱。釋曰。非煩惱者。所謂忿等。但 隨本惑名隨煩惱。而非根本名非煩惱。 而貪嗔癡名隨煩惱者。心法由此隨煩惱 故。隨惱於心令不離染。令不解脫。令不
斷障。故名隨煩惱。如世尊說。汝等長夜為 貪嗔癡。隨所惱亂心恒染污。釋曰。論意云。 一切煩惱根本隨惑隨逐眾生。令心心所隨
順染污。故皆名隨。是以疏云隨他生故。他即 眾生。由惑隨生故生隨惑。正是經意。謂諸 行人心隨貪等。
[0256c12] 疏。通釋貪等如九地中者。 指廣在餘。然九地中釋其別相。若隨名釋 如唯識第六云。云何為貪。謂於有有具染著
為性。能障無貪。生苦為業。謂由愛力取 蘊生故。釋曰。有謂後有三有異熟之果。有具 謂彼惑業中有及器世間。論云。云何為嗔。
於苦苦具增恚為性。能障無嗔。不安隱性 惡行所依為業。謂嗔必令身心熱惱起諸惡 業。不善性故。釋曰。苦謂三苦。苦具謂一切
有漏。無漏但能生苦者。謂邪見等謗無漏 故亦能生苦。論云。云何為癡。於諸理事迷 暗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為業。謂
由無明起疑邪定貪等煩惱隨煩惱業。能 招後生雜染法故。釋曰。獨頭無明多迷諦 理。相應無明亦迷事相。謂於諦等生猶豫 故。論云。云何為慢。恃己於他高舉為性。
能障不慢。生苦為業。謂若有慢於彼有 德心不謙下。由此生死輪轉無窮受諸苦 故。然根本有六。疑及惡見。此中不說者。以 解教人多無於疑及惡見故。後七隨惑中。
然唯識隨惑總有二十。頌云。隨煩惱謂忿。恨 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掉舉 與昏沈。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
正知。此二十中有其三品。謂初忿等十各別 起故。名為小隨煩惱。無慚等二遍不善故。 名為中隨煩惱。掉舉等八遍染心故。名大
隨煩惱。今唯小隨為成十故但舉其七。略 無惱害及憍三事。亦憍屬慢攝。惱害嗔收 故。而言覆者。謂於自作罪恐失利譽隱藏 為性。能障不覆悔惱為業。謂覆罪者後必
悔惱不安隱故。忿謂依對現前不饒益境 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取為業。謂懷忿 者。多發暴惡身表業故。恨謂由忿為先懷 惡不捨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
謂結恨者。不能貪忍恒熱惱故。嫉謂徇 自名利不耐他榮。妬忌為性。能障不嫉憂 慼為業。謂嫉妬者。聞見他榮深懷憂慼不 安隱故。慳謂耽著財法不能惠捨。祕悋為
性。能障不慳。鄙畜為業。論慳悋者。心多 鄙澁畜積財法不能捨故。誑謂為獲利 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 業。謂矯誑者心懷異謀。多現不實邪命事
故。諂謂為網 冐 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為 性。能障不諂教誨為業。謂諂曲者謂網 冐 他。曲順時宜矯設方便為取他意。或
藏己失。不任師友正教誨故。然諂誑並 以貪癡一分為體。慳唯貪一分。嫉恨忿三 以嗔一分。覆以貪癡一分為體。恐失利 譽。是貪。不懼當苦是癡。餘可例知。疏法
是法藥要在服行者。淨名云。應病與藥令 得服行。服與不服非醫咎者。即遺教經 八大人覺復云汝等比丘於諸功德。常當 一心捨諸放逸如離怨賊。大悲世尊所欲
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當勤而行之。若於 山間。若空澤中。若在樹下閑處靜室。念所 受法勿令忘失。常當自勉精進修之。無為 空死後致有悔。我如良醫如病說藥。服
與不服非醫咎也。又如善導導人善道。聞 之不行非導過也。此皆勸行。
[0257b12] 疏。十行品 云。如說能行等即第十真實行。
[0257b13] 疏。智論云。能 行說為正等者。即第六論文。故疏如說修行 方得佛法者。即第三地經。
[0257b15] 疏。遠離貢高輕慢 等者。即瑜伽論三十八云。聽法由六種相。 遠離貢高雜染。由四種相遠離輕慢雜染。
由一相遠離怯弱雜染。言六相者。一應時 聽。二殷重聽。三恭敬聽。四不為損害。五不 為隨順。六不求過失。言四相者。一恭敬
正法。二恭敬說人。三不輕正法。四不輕說 人。言一相者。不自輕蔑。具上諸義方名 善聽。
[0257b23] 疏。求悟解等者。論云。由五相故無散 亂心。一求悟解心。二專一趣心。三聆音囑 耳。四掃滌其心。五攝一切心。疏文具足。具
此五心方名審諦。
[0257b26] 疏。言非但者。要兼修 行此下。牒經廣釋。一句顯一章大意。於中 二。先立理。後引證。前中亦二。先正釋。後此
明不行為失下揀濫。以人多言此章毀於 多聞。令人守愚不習教理故為此揀。於 中有三。初正揀非毀多聞。但責聞而不 行。不令行而不聞。次若無多聞行無依故
者。返立。無聞無解依何而行。後是以不行 為失下結成上義。多聞不行調達等是。是經 所訶。多聞而行身子等。是經所不責。善星
是佛之子。調達是佛之弟。並解十二部經。不 依修行生身陷入阿鼻地獄。阿難身子多 聞行故親得授記。
[0257c09] 疏。故自利利他下。結要 多聞。但應下通伏難。謂有難言。一切經論 皆說無言。商主天子經云。無有不毀語言
而得道者。涅槃二十六云。若知如來常不 說法。是名具足多聞者。又涅槃二十云。寧 願少聞多解義理。不願多聞於義不了。 故為此通。涅槃但令解義不毀多聞。商主
等經但令莫著。豈當不許眾生聞教。疏 婆沙四十二云下。第二引證。總引二論三 經。而文分二。先引一論二經。證須多聞。
淨名即第二答普現色身菩薩之偈下。經即第 三地經。前文已引。疏上單顯聞下。二雙引 聞行。先引涅槃即第二十五高貴德王菩薩
品第七。功德云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大 涅槃微妙經典。作是思惟。何法能為大般涅 槃。而作近因。菩薩即知有四種法。為大涅
槃而作近因。若言勤修一切苦行是大涅 槃近因緣者。是義不然。所以者何。若離四 法得涅槃者無有是處。何等為四。一者親
近善友。二者專心聽法。三者繫念思惟。四 者如法修行。善男子。譬如有人身遇眾病。 若冷若熱虛勞下瘧眾邪鬼毒到良醫所。良
醫即為隨病說藥。是人至心善受醫教隨 教合藥。如法服之服已病愈身得安樂 有病之人喻諸菩薩。大良醫者喻善知識。 良醫所說喻方等經。善受醫教喻善思惟
方等經義。隨教合藥喻於如法修行三十 七助道之法。病除愈者。喻滅煩惱。得安樂 者喻得涅槃常樂我淨。故云涅槃四事雙美
聞行故。疏。智論云。多聞廣智等者。然彼論 第六總有四偈。此第一偈。次偈云。多聞辯 慧巧言語。美說諸法轉人心。自不如法行
不正。譬如雲雷而不雨。博學多聞有智慧。 訥口拙言無巧便。不能顯發法寶藏。譬 如有雲無雷雨。不廣學問無智慧。不能 說法無好行。是弊法師無慚愧。譬如不
雲無雷雨。此上以行為雨。以辯為雷。以 聞智為雲。初偈總具故今引之。次一闕 行。次偈闕辯行。後偈三俱闕故。云弊法師。
[0258a19] 疏。恐繁且止者。即智論次前云。有智無多 聞。是不知實相。譬如暗夜中有目無所見。 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
有燈而無目。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 聞無智慧是名人中牛。及餘諸經其文甚 廣。
[0258a24] 疏。又此九偈亦可別對隨貪等義者。一 溺水喻隨貪。愛水故。二喻隨慳。不自食 故。三喻隨嫉。是內病故。四喻隨諂。數他德
故。五喻隨嗔及忿。違王之法受飢寒故。 六喻隨覆。若掩耳偷鈴欲人不聞故。七 喻隨癡。盲無見故。八喻隨慢。恃己慣故。 九喻隨誑。無德說德故。第八助道甚深。
[0258b01] 疏。 謂斷惑證理等者。謂以智慧劍殺煩惱賊 故。無分別智方證如故。言導行者。智論云。 五度如盲人般若為有目故。能明見夷途
開道萬行。御心中道至一切智城故。餘行 得智皆成彼岸。般若究竟成菩提果。
[0258b06] 疏。結 成前難者。此下亦有三重問意。初言前難 云智為上首。及今非唯一法成佛。不合偏 讚。今有偏讚其故何耶。此直問所以也。二
為要假多下。帶疑問也。三若隨一得成者。 結成相違難也。
[0258b11] 疏。謂智為上首下。上摽 答意。此下委釋初。釋印初。二終無唯以下。 釋印後。三從釋其中間下。釋中間。總有
五意。前四即四隨。後一統攝。今初。隨心令喜。 即下隨樂。亦世界悉檀。二隨時生善即下隨 宜。亦為人悉檀。三所治蔽殊故。即下隨治亦
名對治悉檀。四入門不同即下隨義。亦名第 一義悉檀。悉檀此云義宗。即智論中意。諸 佛說法不離此四故。
[0258b19] 疏。又智論云。般若必 具一切行下。即第五意。般若統攝諸行。今 讚一般若即是讚餘。餘是般若中餘故。但 讚餘已讚般若。
[0258b22] 疏。稱悅其心者。謂前人樂 行布施即勸布施。樂行持戒即勸持戒 等。隨順世界順意樂故。言附先世習者。
心未必樂但夙世曾作。勸則易成。如昔曾 坐禪今勸坐禪即易得定。樂約現欲。宜 約有根。亦猶鍛金之子。宜令數息等。隨 治可知。隨義謂隨以何法得入第一義故。
有人因禪悟道。有人因慧悟道。六度萬 行皆為入理之門戶故。
[0258c01] 疏。然並通四隨略 舉一治者。會經文也。摽章具四釋。但有 一者蓋是略耳。故引涅槃以證有四之義。
謂如一布施有樂施者。勸之即隨樂也。昔 曾修行能生度善即隨宜也。因施見理解 財如夢。心事俱捨即隨義也。
[0258c06] 疏。涅槃慳 者之前不讚布施者。即三十四經。迦葉菩 薩品。佛告迦葉。我於餘經中說五種眾生。 不應還為說五種法。為不信者不讚正
信。為毀禁者不讚持戒。為慳貪者不讚 布施。為懈怠者不讚多聞。為愚癡者不 讚智慧。何以故。智者若為是五種人說是 五事。當知說者不得名為具足知諸根力。
不得名為憐愍眾生。何以故。是五種人聞 是事已生不信心惡心嗔心。以是因緣於 無量劫受苦果報。今疏引之以成今文。應 具四義。言是隨樂者。彼不樂故。亦是不
宜讚故。
[0258c18] 疏。仍前漸具等者。即前如是次第 修漸具諸佛法。由仍此言。顯智得為上首。
[0258c20] 疏。二正明所用不同者。行本防護與樂別 故。故須兼具前意釋印初義。此意釋印後 義。
[0258c22] 疏。然攝論第九下。引論成經通於前 後。
[0258c23] 疏。通說則此二皆能防外養內者。諦察 法理養內德也。進防懈怠眾魔不入防外 敵也。
[0258c25] 疏。澄清四海喻上定也。明鑒萬機喻 上慧也。戴恩仰則喻依賴也。
[0258c26] 疏。招果無 極。如慈一定得十五果。三地當明。第九一 道甚深。
[0258c28] 疏。同觀心性者。即正道之一。是唯 一之一法性不並真故。萬行齊修者。義兼 正助。千佛同轍今古不易之一道也。即明流
類相同為一。非一二三四數之一也。
[0259a02] 疏。謂 因道既一等者。疏中有二。先釋文。後揀濫。 今初。先釋總句。亦有三重問意。一直問 所以故云云何現見。二為果異故下帶疑。
三若雙存下辨相違難。
[0259a06] 疏。下別辨十事 下釋所謂下經文。在文易見。今當略示異 相言一界有染淨等者。略有十義。等字
等於餘九。二大小。三所依。四形狀。五體性。 六莊嚴。七清淨。八佛出。九劫住。十劫轉變。 此即世界成就品十門中八。不取起具因緣。
以將因同難果異故。不等無差別門。今 難差別門也。為欲滿十故加染淨及與 大小。大小即分量故。亦形狀開出染淨。即 對清淨開出。通餘八門如娑婆為染安樂
為淨等。小如娑婆一三千界。大如法華富 樓那國。如一恒河沙三千界量等。下之九 門。多如世界成就品。二居人善惡等異者。
等取或唯地上。或唯地前。或通此二。或三 乘一乘等也。
[0259a20] 疏。三諸乘等別。或有國土說 一乘。或二或三或四五。如是乃至無有量。 或廣略者。如釋迦如來廣制戒學。迦葉即
略。乃至有佛夢中說法。四或三學調攝。即 用前乘教等調攝眾生。或戒調練。或定以 柔伏。或慧以攝御。言強軟者。即勝鬘意。已
如上引。淨名亦云。此土眾生剛強難化故。佛 為說剛強之語以調伏之言。是地獄。是畜 生。是餓鬼。是愚人行處。是身邪行。是身邪 行報等。譬如象馬
[怡-台+龍] 戾不調。加諸楚毒乃 至徹骨然後調伏。
[0259b01] 疏。或壽有脩短者。如 佛名第七說梵聲佛壽十億歲。月面佛壽一 日一夜。智度論說須扇多佛朝現暮寂。阿彌
陀佛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釋迦壽量不 滿百年等。
[0259b05] 疏。光明或色相不同者。如十定 品。或見如來放黃金色光。或見如來放白 銀色光等。言或常放具闕者。釋迦則具。謂
常光一尋放眉間光照萬八千佛土等。若 普明佛常放光明無前後別。以常光故。
[0259b10] 疏。隨染淨土居人異故現通亦殊者。謂隨 見勝劣多少不同故。如普現如來國土。其 中眾生皆悉成就自然神足等。則佛為彼現 必異此方。
[0259b13] 疏。一多少者。或菩薩多聲聞少。 或反此。或俱多俱少。故上世界成就品明佛 出云。或化多眾生。或調伏少眾生等。佛名
經說彌留勝王佛初會聲聞八十億百千那 由他等斯即多也。言二會數者。如佛名經 第七云。彌留勝王佛四會說法。華勝佛一會
說法。聲德佛三會說法。放焰佛十會說法。或 一經多會說。如華嚴般若。或一會說多經。 如無量義法華。彌勒世尊。龍華三會。七佛
說法會數不同。三凡聖大小。或唯集聲聞 等。或唯集菩薩。或三乘同會等。九化儀 如教體中。而言等者有二。一瞪視等。二化
儀前後。或先小後大。先大後小。或顯密不 同。頓漸等異。並如教攝中說。
[0259b26] 疏。十法住久 近者。如法華說華光佛正法住世三十二小 劫。像法住世亦三十二小劫。若光明佛正法 像法各住二十小劫。山海慧自在通王佛
壽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正法住世亦倍壽 命。像法住世復倍正法。則正法二無量千萬 億阿僧祇劫。像法亦爾。
[0259c03] 疏。若約一佛十事 下。二揀濫也。恐人誤謂一佛一因而有多 果。故為此揀。明此是多佛同修一因。何以
見果種種差別耳。一佛證一而果異者。如 前已明。謂文殊問德首云。如來所悟唯是 一法。云何乃說無量諸法現無量剎化無 量眾生等。故云德首已明。
[0259c09] 疏。第二答中 下。疏文有二。一略敘答意。二廣徵釋。前 中印其因同釋其果異。異自在物。同是佛 同。
[0259c12] 疏。何者諸佛因果俱同異下。第二廣徵 釋也。於中有二。一摽。二釋。今初。文殊向 以因同用難於果異。今明果亦有同。何
以不知。因亦有異故。互為不說。故云俱 有同異。是則以佛就機因果俱異。廢機說 佛因果俱同。然果同因異相隱。因同果異相
顯。故文殊以顯難其所隱。使物齊明成乎 一道。
[0259c19] 疏。謂同滿行海下。二釋相也。於中有 四。初通釋四義。二結成同異。三引證同異。 四別彰果同。今初。一同滿行海者。二利行
也。二將此同因下。辨異因相。亦用上來二 利行也。然法相宗。自受用身及受用土自利 行成。若他受用變化身土利他行招。然則利
他亦能隨機而取異果。諸佛皆爾。亦得言 同。若法性宗。二利皆成同因異因。利他不 圓安得真報。自利不足豈能利他。故隨二 行並成自果俱能利他。但隨所宜化類差
別故取異果耳。
[0259c29] 疏。是則約佛即同能隨異 下。第二結成同異。上直指因果同異之相。 今此融通會釋。然有五句。此句唯約佛。既
將同因迴成異因故即同。果能為異果。二 約機同處而見異者。唯約生說。心自異故。 三以生就佛者。猶如四心同觀一境。一境 不差成本同義。四以佛就生者。如雖一
境令四心見殊。成能異義。五以佛望佛 者。佛佛皆能隨機見異。即是同義。結云猶 如錦窠常同常異者。融上五句不離同異 無礙。
[0260a10] 疏。瑜伽三十八下。三引證同異。除意 明隨機故一句。是疏釋論。餘皆論文。
[0260a11] 疏。就 果同中下。第四別釋果同。以難見故。於中 二。先正釋。後故成唯識下引證。即第十論。 於中四種身土文分為三。初釋證自性身
土。既同所證明是體同。如一室之空。二自 受用如千燈光同照室內。三餘二身土。即 他受用及變化者。正證於前亦相似名同。而
隨機見異。疏文有二。先摽。後釋。今初。就 隨機見異中。有共不共者。共為異故名 共。非是同義。不共隨化別故上二皆異。然
共不共亦相似名同。令其各見共不共差 即隨機見異。
[0260a22] 疏。所化共者下。第二釋也。於 中三。初釋共義。二釋不共。三雙結。今初。 言佛各變者。如今釋迦化身。若一類眾生。
昔與阿閦彌陀藥師寶集。皆悉有緣。應受 其化。所化之者身不可分。在賢劫時閻浮 之處。則阿閦如來化一佛身為釋迦文。阿 彌陀佛亦化一身為釋迦文。藥師瑠璃光
亦化一身為釋迦文。寶集如來亦化一身 為釋迦文。同在迦毘菩提樹下一時成佛。 令諸眾生但謂是一釋迦文佛。如五盞燈同 照一物共發一影。實有多光各發一影。而
相雜故謂之為一。如其一人屬於五佛。如 上所明。若百千人同屬五佛。亦如是見五 佛為一。
[0260b06] 疏。於不共者唯一佛變者。第二釋 不共。設見十方百千化佛。亦是一佛化現 諸身耳。
[0260b08] 疏。諸有情類屬佛異故者。第三雙 結釋。釋成就上來共不共義。上來皆是論 文。唯屬佛異故一句義引彼論具云。諸有情
類無始時來。種性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 或一屬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爾多佛 久住世間。各事劬勞實為無益。一佛能益
一切生故。釋曰。不爾已下即彼論文彈餘 師義。然應更有或多屬多。或一屬一。文無 者略。又彼論云無始時來種性法爾。今雖
取彼共不共義。但約結緣不必法爾。然攝 論中有三師義。一云皆共。一一皆度一切 等故。二云不共。以類本來相屬別故。如慈
氏釋迦同事底沙佛。佛見釋迦所化先熟為 之入定。令其七日忘下一足。說偈讚佛 超於彌勒。九劫先成。豈非別耶。三云有共
不共。若一向共。何用多佛。若一向不共。不 應歷事多佛。願度一切。不應以己所化 眾生付囑後佛。今唯識論。即第三正義。略 彈共家不彈不共。偈中。
[0260b26] 疏。略明四一者。 上以因一難於果異。今此具明因果一相。
[0260b28] 疏。然體同義異者。通妨。恐有難云既取初 義體同為一。則一佛證時一切皆證。若約 出現實如所難。佛見眾生皆以證竟。今約
現事故為此通。以體就能有證未證。千燈 一室所照同空。以燈就空空體無二。以空 就燈有照未照。隨燈各取各屬本燈。佛義
亦爾。疏八識心王等俱不可知者。以非佛無 心但深妙玄奧難知相耳。故出現品云。如 來心意識俱不可得。但以智無量故知如來 心耳。既云知如來心則非無心矣。彼有
十相。一一皆云是為如來心第一相等。諸 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知。今取佛佛之心皆 不可知故名一耳。
[0260c11] 疏。前中即隨本異因等 者。如眾生宜以直心土化。菩薩即將直心 因取直心土等。即隨諸眾生。應以何國
起菩薩根。而取佛土等。故云得如是佛 土。謂染淨等土相不一故。
[0260c15] 疏。答意云。眾生 不見豈得云無者。即同淨名經云。爾時舍 利弗承佛威神作是念。若菩薩心淨則佛土
淨者。我世尊本行菩薩道時。意豈不淨而 是佛土不淨若是。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 日月豈不淨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
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 不見如來佛國嚴淨。非如來咎。舍利弗。我 此土淨。而汝不見。即其義也。
[0260c23] 疏。亦有三義 初則淨意樂地者。此中三義對前三義。由初 他受用身地前不見。此辨登地則見下。二 例知。
[0260c26] 疏。既攬同成異亦稱體成益者。既是 如來將其同因以取異果故。令圓機即應 見真故。云稱體成益。
[0260c28] 疏。若順今經亦可 此二通佛及剎者。上取晉經意。無分別是 無差別。故但屬剎。無憎愛約心。故但屬
佛。今直案文。佛具無分別無憎愛。以無分 別智心平等故。剎亦無分別無憎愛。以境 但無心即無分別。何有憎愛。是則佛字兩 用。佛無分別佛剎無分別等。
[0261a05] 疏。次半偈明異 自在物者。此明見異之因。因心及業故。下 半正明見異。第十佛境界甚深。
[0261a07] 疏。十信觀 圓便造佛境者。此明來意。亦辨在後之義。
[0261a09] 疏。始信終智皆託佛境者。文殊主二法 門。一主信故。善財初見便發信心。二主智 故。善財後見便見普賢。始入之信亦信佛
境。能度之智亦證佛境耳。故文殊說。
[0261a12] 疏。並 非因位作用所及者。結也。此結分齊境。亦 非下位所知者。通結二境。
[0261a14] 疏。然有三義 者。正釋第四句而實無所入言。仍取第三 句釋之。故皆有證入之言。此三別者。初一 以理對悟說。二以理對事說。謂生是事與
理非即故有入言。與理非異故無所入。三 正約心境契合說。謂正冥境時不作入解 故。
[0261a20] 疏。即廣之深下。總結一偈意。
[0261a20] 疏。一殊勝 等者三義並在偈中。
[0261a21] 疏。無若干者。即淨名 第三。其無礙慧無若干也。
[0261a22] 疏。六答法問。疏 有二釋。前釋但融二境。後釋境智雙融。前 中攬理成事者。是依理成事門。理徹事表
者。是真理即事門。但用此二即顯無別。此 影略明耳。亦應云理依事顯。即事能顯理 門。事徹理源。即事法即理門。
[0261a27] 疏。是故事 則不待壞而恒真等者。成上二句。此成前 句。以事全攬理。非色滅空。色性自空故。下 句成下理徹事表故。不待隱而恒俗也。
[0261b01] 疏。 非直廣大下。結。謂生生稱真則一一廣大。 理非事外是謂甚深。又理遍於生故云廣 大。即生即理故曰甚深。此即結歸。初總偈
中深廣義。
[0261b05] 疏。又法界是所證下。第二釋融 境智也。則究竟無差別言有其兩向。向上 融二界。通向下融能所了。故云究尋其本
亦無差別。即能所契合同一法界。
[0261b08] 疏。以一 切差別下。通妨。謂有問云。上問說法。今答 智了。豈得同耶。故今答云。所了之聲是佛 法輪聲攝故。隨其類音為說法故。出現品
云音聲實相即法輪故。賢首品亦云能令三 界所有聲。聞者皆是如來音故。上疏云隨 性隨相皆悉了知。了相差別。隨宜用之。 了性體融。一攝一切。
[0261b15] 疏。八知即心體者。此句 標示。上智即對所證之法明能證之智。今 直語靈知真心異乎木石者。通能所證也。
[0261b18] 疏。了別則非真知下。雙會南北宗禪以通 經意。此句即遣南宗病也。謂識以了別為 義。了見心性亦非真知。淨名云。依智不依
識。謂分別名識。無分別名智。今有了別之 識故非真知。真知唯無念方見。
[0261b22] 疏。瞥起亦 非真知者。此釋第二句。遣北宗之病也。北 宗以不起心為玄妙故。以集起名心。起 心看心是即妄想。故非真知。是以真知必
忘心遺照言思道斷矣。故勝天王般若。問 云。云何菩薩修學甚深般若通達法界。佛 告勝天王言。大王即是如實。世尊。云何如
實。大王。即不變異。世尊。云何不變異。大 王。所謂如如。世尊。云何如如。大王。此可智 知非言能說。離相無相遠離思量過覺
觀境。是謂菩薩修行甚深般若了達甚深 法界。釋曰。但以無念心稱此而知。即同佛 知見。經云如實即無念。是用無念心見 聞覺知覺知一切事法。心常寂靜即如來藏。
[0261c07] 疏。心體離念非有念可無者。雙會二宗釋 第三句。以北宗宗於離念。南宗破云。離念 則有念可離。無念即本自無之。離念如拂
鏡。無念如本淨。今為會之。起信既云心體 離念。亦本自離。非有念可離。亦同無念 可無。即性淨也。非看竟方淨。若無看之看。 亦猶無念念者則念真如也。
[0261c13] 疏。眾生等有 惑翳不知下。釋第四句。即用法華開示悟 入佛知見意。謂開除惑障顯示真理。令悟 體空證入心體也。大意然矣。此有多釋。已
如前引。今更略舉禪門釋之。北宗云。智用 是知。慧用是見。見心不起名智。智能知。五 根不動名慧。慧能見。是佛知見。心不動是
開。開者開方便門。色不動是示。示者示真 實相。悟即妄念不生。入即萬境常寂。南宗云。 眾生佛智妄隔不見。但得無念即本來自性
寂靜為開。寂靜體上自有本智以本智能 見本來自性寂靜名示。既得指示即見本 性佛與眾生本來無異為悟。悟後於一切 有為無為有佛無佛常見本性。自知妄想無
性。自覺聖智故是菩薩。前聖所知轉相傳授。 即是入義。上二各是一理。前之略釋是疏本 意。餘如別說。
[0261c29] 疏。即體之用。故問之以知 下。會違。謂前問問知。今答性淨都無知 言。何以會通。故為此會故。水南善知識云。
即體之用名知。即用之體為寂。如即燈 之時即是光。即光之時即是燈。燈為體光 為用。無二而二也。知之一字眾妙之門。亦 是水南之言也。若能虛已下勸修。即可以
神會。難可以事求也。能如是會非唯空 識而已。於我有分也。
[0262a08] 疏。九答證問。疏文有 三。初標舉。二釋相。三結示。
[0262a09] 疏。非業繫故 下釋相。於中有三。初經中七字。示三德體。 二無住處下八字拂三德相。三以第四句 辯三德功能。
[0262a12] 疏。由無用故下釋第四句。 合上體相不二故。功用普周也。三是謂三 德下。結示三德。廣義已見玄中。下出現品
復當重解釋。此但撮略對文耳。
[0262a15] 疏。因何而 現下。疏文有三。初來意可知。二所現有十 下。釋文。三又此亦可下。重會前文。二中持 戒即人天勝劣等者。如第二地。
[0262a18] 疏。說法即 近報淨居。聰明利智等者。皆智論文。論第 十三引育王經云。育王常供養眾僧。有一 比丘。口內馨香。育王懷疑試而驗之。方知
本有。問其所因。比丘答云。迦葉佛時說法 之果。復聞說法果唯爾耶。答。此是華報。問 云。果報云何。因說偈云。大名聞端正。得樂
及恭敬。威光如日月。為一切所愛。辯才有 大名。能盡一切結。苦滅得涅槃。如是名為 十。此即說法之果也。
[0262a27] 疏。又此十亦可配 十甚深者。重會前文不為此釋則現事無 由。理必合耳。但文影略故致亦可之言。初
來意有三。初一通對前後辨來。謂欲成妙 位是後十住故。前品明解即是對前。二又 前明入理下。此及第三俱是對前二。即以
行對行。但理事不同。三即以願對行。則二 品全別故。前品具解行二義。此品具行願 二義故。
[0262b06] 疏。次釋名中二。先正釋。後得斯意 下。辨行功能。
[0262b07] 疏。文殊心故下。覆成上二。 然即賢首品初生起之意尋文可知。疏四解 妨中。有二。一唯願無行妨。二辨所行非真
妨。前中二。先問後答。於中又二。先列。後 結。前中略有六重。一事理無礙行。二以願 導智下。悲智無礙行。三遇違順境下。止觀雙
流行。四又對於事境下。三觀一心行。五又所 造成行下。十度齊修行。六皆願利生下。四弘 誓願行。六中前三各有三義。初中三者。一
歷緣造修事行也。二觸境不迷理行也。三雙 達事理。即事理無礙行也。第二行中含三 行者。一大悲行。二初對悲行。總為智行。三
悲智雙運行。四中有五別。明空假中為三。 四三觀不次第為一行。五三觀一心為一 行。三五六者並文處可知。三觀如前後說。
[0262b22] 疏。漚和涉事者。漚和俱舍羅此云方便善巧。 即肇公宗本論文。論云。漚和般若者大慧之 稱也。諸法實相謂之般若。能不形證漚和
功也。適化眾生謂之漚和。不染塵累般若 力也。然則般若之門觀空。漚和之門涉有。 涉有未始迷虛。故常處有而不染。不厭 有而觀空。故觀空而不證。是為一念之力
權慧具矣。一念之力權慧具矣。好思歷然 可解。
[0262c01] 疏。二陳所問中。文二。先總科。二此 十一中下。料揀。自有三意可知。三中以善 修七覺下。解妨。謂有問云。其初意中二四
與六此三明因。如何今十皆得名果。故為 此通。以約相顯望菩提涅槃此三為因。是 初十成故得稱果。皆言下。釋云何得言。
從初十望後下。重通復難。問。初十既因。何 以前科云智首舉德徵因。答意可知。則智 首總問因果之德。文殊總舉歷緣巧願。則皆 成矣。
[0262c10] 疏。今十句下。疏文分三。初依總別科 釋。二先果後因釋。三當句對惑釋。今初。則 十一段皆是所成之果。兼含料揀中第三意。
初十為能成。下十為所成。從後倒牒十果。 案次釋文。謂第一無過失三業。得第十一 超勝尊貴果。第二不害三業。得第十能為饒
益果。三成第九。四成第八。五成第七。六成 第六。七成第五。八成第四。九成第二。十成 第三。唯後二前却耳。亦可如次猶涉境無
染故成眾慧。智為先導成就法器。其中加 字已當釋文。如云無恚害以恚釋害。以 涉境釋於無染。約體釋於清淨等。細尋歷 然。
[0262c22] 疏。又由後十下。二先果後因釋。以初十 句為果。後之十段百句為因。故云永無失 等唯佛不共。永無失等者。等下九句不害
業等。言不共者。即十八不共法。謂一身業 無誤失。二無卒暴音。三無種種想。四無不 定心。五無忘失念。六無不擇捨。七欲無退。
八念無退。九精進無退。十定無減。十一智 慧無減。十二解脫無減。十三身業智為先 導隨智而轉。十四語業智為先導隨智而 轉。十五意業智為先導隨智而轉。十六知
過去無著無礙。十七知未來無著無礙。十 八知現在無著無礙。廣如別章。今以十句 通攝十八。謂初二即初三。一由三業無過 害故。次二即次三。由有念定慧故。不可
毀壞故。三皆云無。五六即七八九。七即定 慧解脫。三種無減故稱殊勝。八九即後三。 三世無著無礙故云清淨無染。十即十三十
四十五。智為先導隨智而轉。故疏云永無 失等唯佛不共。今約分分故為後因。
[0263a11] 疏。又 後十句下。三當句對惑釋。以破六根本惑 成斯十句。疑攝三句。貪攝於二。餘四各一 故。六攝九。
[0263a14] 疏。初一異熟果者。俱舍顯相頌 云。異熟無記法。有情有記生 (二) 等流似自因 (三) 離繫由慧盡 (四)
若因彼力生是果名士 用 (五) 除前有為法有為增上果。釋曰。初二 句異熟果相。但是無覆無記。不通非情。從 善惡感名有記生。次句等流果相。似於同
類遍行自因。次句離繫果相。由慧盡者。慧 則擇也。盡則滅也。謂此擇滅離繫所顯故。將 擇滅釋離繫果。次二句士用果相。若法因
彼勢力所生。如因下地加行心力上地有 漏無漏定生。及因清淨靜慮心力生得變 化無記心等離繫。名為不生士用。為因道 力證得亦得士用果名。後二句增上果相。有
為法生餘法不障是增上果故。唯有為除前 已生有為之法。謂果望因或俱或後必無前 果後因故云除也。除此前外餘諸有為為
增上果。論云。增上之果。問。士用增上二果 何殊。答。士用果名唯對作者。增上果稱通 對所餘。如匠所成對能成匠。俱得士用增
上果名。對餘非匠。唯增上果。非匠不造故 非士用。瑜伽三十八云。習不善故樂住不 善等為等流果。或似先業後果隨轉。釋曰。
此有二義。釋於等流。後義果似於因。即俱 舍意。如殺生因等得短壽果。前義即於後 果之上行因似因。如前世殺生今亦好殺
等。瑜伽又云。以道滅惑名離繫果。四人工 等事由此成辦稼穡財利等果為士用果。 若眼識等是眼根等增上果。身分不壞是命 根增上果。二十二根各起自增上果。當知
一切名增上果。餘例可知。然上所引俱舍 即是根品。彼論以六種因成斯五果非今 所要。
[0263b16] 疏。瑜伽具釋者。第六迴向初當廣釋 之。即有八種異熟。今開成十句。今生處具 足總明義當財位果。二即種族果。三亦財
位。四即大色果。五人種性果。非不男等。六 信言果。意由念具故。七名譽果。八義當壽 命。離過修行無夭逝故。九大力果。十亦大 力。智力覺悟故。
[0263b22] 疏。無畏下隨難重釋。
[0263b22] 疏。又 此十事下。約法。言生在佛家者。菩提心家 故。等者等於餘句。謂二種族即具佛種性。 謂自性住性習所成等。三明家即真如為家。
亦四家故。四家如七地。四明見佛性。如 見色故。故涅槃云。佛性有二。一色。二非 色。如來所見為色故。五相謂有悲智等為 菩薩相故。餘之五句經自約法可知。
[0263b29] 疏。又 具足下。重釋具足之言。上約橫具為具足。 今約竪說之。
[0263c02] 疏。即是種性者。謂種性位。由 於習種合於性種方名種性也。性種即自 性住性為正因。性即是涅槃第一義空性也。
習即新熏修成之性。決於佛因稱為種性。 引證可知。言無性攝論者。即第八論釋因 緣云。諸菩薩因緣。即有言聞熏習。是無分
別智及如理作意。釋論中云。因即能作因緣 義。有言者。大乘言音。聞謂聽聞。由此引功 能差別說名熏習。以此為因。所生意言順 理清淨。名如理作意。
[0263c11] 疏。攝論廣說者。即第 七論。瑜伽四十五。明內外各有六方便此 即內六。
[0263c13] 疏。瑜伽起信等論者。前第一經疏中 已引起信。今略引瑜伽。即七十七菩薩地 品中。彼論亦引深密。慈氏問世尊。如來說
四種所緣境事。一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 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事邊際所緣境事。 四所作成辦所緣境事。幾奢摩他所緣境事。
幾毘鉢舍那所緣境事。世尊答云。初一毘鉢 舍那所緣境事。次一奢摩他所緣境事。後二 是俱所緣境事。釋曰。初一即事。二即是理。故
無分別智緣三四通事理故用二為能緣。 則是以事對觀義也。故前第一經疏中已為 出意。但不順無分別智證如中義耳。廣 如彼說。今取一義故不言是非。以明十
重。從麁至細。自淺暨深故。初二止觀別行。 一即瑜伽奢摩他品。二即毘鉢舍那品。下八 皆雙運品。而三正是雙運。對第四雙遮。此
為雙照。若取別義雙照皆觀。雙遮皆止。上 四以理事為能成。止觀為所成。五融於心 境即合前三四二門。以初二事理即三四所
融故。絕事理即第四門中境。無礙即第三 門中境。泯止觀即第四門止觀。無礙止觀即 第三門止觀。合上二重止觀與二重之境 明非一異。不壞二相故不一。二體無異故
不二。故雖融心境方是事理無礙之門。但 言相融不說。何者。是止是觀者此通三意。 一但融上二重止觀即是此門止觀。二者照 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即是於觀不取諸
相即名為止。三者不礙心境而一味成即 觀上止。不壞一味而心境成即止之觀。後 五即事事無礙門中止觀。六是一多相容不 同門。七是諸法相即自在門。八即合前即入
義。當同時具足門。九即因陀羅網境界門。十 即主伴圓明具德門。欲顯後後深於前前 故合即入耳。餘可思準。此亦一處明示止 觀。兼廣演玄言。
[0264a18] 疏。皆約流轉以明者。由善 巧義通還滅故。總釋善巧乃有三義。一知 理。二知事。三云加能攝無盡。正是事事無
礙兼於事理無礙。故大品云。一切法趣色。色 尚不可得。云何當得有趣非趣。一切同歸 於空。諸法之空不異色。空故即事理無礙
意。今取一攝一切。即事事無礙。善巧開此 為二便有四義。瑜伽五十六七廣說。三科 善巧。多約相說。即第二義。
[0264a26] 疏。第八十王敬 護是增上果者。即有力增上。由己具德令 彼護故。
[0264a28] 疏。由本願力為依救等。即瑜伽。前 意行以昔修故。言由本行力為第一等者。 即第二意果似昔因。既為第一故是行果。
[0264b02] 疏。佛地論第七有五重者。一修善因得樂 果故。二離惡攝善故。三此世他世益故。四 世出世益故。五福德智慧益故。上之五重各 先義後利。
[0264b05] 疏。一言蔽諸者。即論語云。詩三百 一言以蔽諸。曰思無邪。包曰蔽猶當也。謂 歸於正諸之也。
[0264b07] 疏。四十一位者。此約行修 有障等。第四十二即妙覺位。是所求故。無 障非行故。
[0264b09] 疏。不同權小談有藏無者。小乘 謂唯佛一人有大覺性。權即五性。談其有 者。藏其無者。在有佛性中故。又云。通別類
異。通即皆有。別則有有佛性有無佛性。
[0264b13] 疏。以是至德行本者。即外典意。故孝經。夫子 語曾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民用和睦上 下無怨。汝知之乎。注云。至德者孝悌也。要
道者體樂也。故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皆當 行孝無始終也。言行本者。俗典以孝為 百行之本。下引佛教證。菩薩戒亦云。孝養 師僧父母孝名為戒。亦名制止。
[0264b19] 疏。然二乘 之染非真染等者。即涅槃第二南經哀歎品。 佛訶三修比丘云。汝諸比丘。勿以下心而 生知足。汝等今者雖得出家。於此大乘
不生貪慕。汝諸比丘。身雖得服袈裟染衣。 其心猶未得染大乘清淨之法。汝諸比丘。 雖得行乞身經歷多處。初未曾求大乘法 食。汝諸比丘。雖除鬚髮。未為正法除諸
結使。汝諸比丘。今當真實教勅汝等。我今 現在大眾和合。如來法性真實不倒。是故 汝等。應當精進攝心勇猛摧諸結使。釋曰。
此以小乘。方大尚未能除所知無明。染法 空法常住妙法故云爾也。疏。五受之一者。 一善來。二上法。三三歸。四八敬。五羯磨。多 釋不同。多依此五。
[0264c04] 疏。歸要三者前歸敬序 中已廣說竟。言至下當明者。即明法品。前 是抄廣故此指下。
[0264c06] 疏。和尚此云親教者。 是昔時梵語。即龜茲已來梵言。正云鄔波 陀耶。此云親教。
[0264c08] 疏。戒有二種等者。依比 丘戒則五戒十戒八戒皆為方便。五眾之最 為最勝法。若菩薩戒為具足。則比丘戒亦
為方便。超二乘上為最勝法。願所成者明 是佛果。
[0264c12] 疏。楊枝五利者。一明目。二除痰。三 除口氣。四辨味。五消食。新經有十義。
[0264c13] 疏。 朝中嚼楊枝。淨穢不相雜。此兩句語全是無 行禪師。於西域寄歸之書。南海寄歸傳亦 廣說之。
[0264c16] 疏。三苦八苦亦皆除滅者。由三塗 苦滅故生老病苦亦滅。由斷此惑不造十 惡業故。無怨憎會苦。由斷分別欲貪故。
無求不得苦及愛別離苦。從此唯有死及取 蘊。至金剛無間道根本智斷彼二苦。雖有 漏善法此時猶在行苦所隨。由被勝智照 同法性。於解脫道不待擇滅。任運棄捨功
歸無間。上約法相說。取正體無分別智名 為根本。以望加行得名。雖通諸位而見道 金剛二處最顯故略舉之。又有約法性以 本覺為根本智。以與始覺為根本故。此唯
約解脫道。證理時與根本冥合乃名獲得 本覺根本。從此永無死及取蘊。雖斷惑證 理立二道名然。同一剎那獲智亦爾。是故 無間道斷見修二障種時。即是解脫道時
斷也。
[0265a02] 疏。一約入真見道之慧等者。亦有二 義。例同斷苦。斷身病之苦牒前所斷。及煩 惱病是此所斷。謂一切下。出所斷體。麁重
即是種子。分別揀於俱生。亦為身病遠因者。 非近因故。如房色過度是身病近因。由貪 故爾即為遠因。言一剎那中頓斷者。至初
地中廣釋。頓證三界四諦真如。至十迴向 中釋。
[0265a09] 疏。二約金剛心頓斷一切諸煩惱病 者。即俱生也。此上所轉捨。依上解下結成 前二。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四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6 冊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