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Dafang Guang Fo Huayan Jing Sui Shu Yan Yi Chao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Scroll 3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第三十
清涼華嚴寺沙門澄觀

[0256b27] 第七正行甚深何故 大意四下釋經

[0256b28] 雜集第七 煩惱根本隨惑云何名為為此 煩惱所有煩惱皆是隨煩惱
煩惱煩惱所謂忿 隨煩惱根本煩惱隨煩惱心法由此隨煩惱 不解
隨煩惱世尊汝等長夜 惱亂染污一切煩惱根本隨惑隨逐眾生心心
染污是以他生 眾生隨惑正是經意 行人

[0256c12] 九地九地 唯識第六云何
無貪生苦愛力 異熟 中有器世間云何
苦苦不安隱性 惡行身心熱惱 不善三苦苦具一切
有漏無漏生苦邪見無漏 生苦云何理事 無癡一切雜染
無明邪定煩惱隨煩惱 後生雜染無明 相應無明事相猶豫 云何高舉
生苦 由此生死輪轉無窮 根本惡見 惡見隨惑
唯識隨惑總有二十隨煩惱忿 無慚無愧掉舉 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
正知二十中有其三忿各別 名為隨煩惱無慚不善名為隨煩惱掉舉染心
隨煩惱 惱害三事惱害 而言失利隱藏
不安忿現前饒益 不忿忿 忿 不捨結怨熱惱
不能熱惱 名利 嫉妬聞見憂慼 安隱不能
積財不能獲利 現有詭詐邪命 心懷不實邪命
教誨諂曲 順時方便
師友正教諂誑 一分一分嫉恨忿 一分一分失利 不懼
行者淨名 不服遺教經 八大人覺汝等比丘功德 一心放逸怨賊大悲世尊
利益究竟汝等 靜室 受法自勉精進無為 死後良醫
不服善導善道 不行

[0257b12] 十行品 能行第十真實

[0257b13] 智論 第六論文修行 得佛第三

[0257b15] 遠離貢高輕慢 瑜伽論三十八聽法遠離貢高雜染遠離輕慢雜染
遠離怯弱雜染相者一應 重聽恭敬不為損害 隨順過失四相恭敬
正法恭敬三不正法不輕 相者輕蔑方名

[0257b23] 亂心專一 一切文具
五心方名審諦

[0257b26] 非但 一句大意 引證
不行多言 多聞令人教理為此 中有多聞 多聞無依
是以不行 結成多聞不行調達 多聞身子
之子調達十二部經 修行生身陷入阿鼻地獄阿難身子 授記

[0257c09] 自利利他 多聞一切經 無言天子無有語言
得道涅槃二十六如來 說法具足多聞涅槃二十 解義不願多聞不了為此涅槃解義多聞
不許眾生 婆沙四十二第二引證 多聞
淨名第二普現色身菩薩 三地 涅槃第二十高貴菩薩
品第功德善男子菩薩摩訶薩 涅槃微妙經典思惟 近因菩薩
近因勤修一切苦 近因不然所以者何 涅槃無有何等一者
善友二者專心聽法繫念思惟 如法修行善男子譬如有人良醫
即為至心 如法病愈安樂 有病諸菩薩良醫善知識良醫方等經善思
方等經如法修行三十 助道除愈煩惱安樂 涅槃常樂我淨故云涅槃四事
智論多聞廣智 第六總有第一多聞 巧言諸法人心不如法
不正譬如雲雷博學多聞智慧便不能法寶 雷雨學問智慧不能 說法法師無慚譬如
雷雨行為 法師

[0258a19] 且止智論 不知實相譬如中有所見多聞智慧不知實相譬如大明
多聞智慧 智慧名人

[0258a24] 溺水 病故
忿飢寒六喻掩耳 無德第八助道甚深

[0258b01] 斷惑智慧煩惱 無分別智如故行者智論五度盲人般若明見
開道萬行心中一切智 彼岸般若究竟成菩提

[0258b06] 三重 上首非唯一法成佛不合 所以
疑問隨一結成相違

[0258b11] 上首 以下三從其中中間總有
五意一統隨心世界悉檀隨時 為人悉檀
對治悉檀入門不同 悉檀悉檀義宗智論中意 佛說

[0258b19] 智論般若 一切第五般若統攝 一般即是般若 般若

[0258b22] 前人 布施布施樂行持戒勸持 隨順世界順意先世
未必夙世 坐禪坐禪 之子 可知第一義
有人禪悟有人悟道六度 入理門戶

[0258c01] 經文 一者涅槃
布施樂施 修行隨宜理解 如夢心事

[0258c06] 涅槃 之前布施三十四迦葉 迦葉中說眾生五種法不信
持戒慳貪 布施懈怠多聞愚癡 智慧何以智者 五事不得名為具足根力
不得名為憐愍眾生何以 不信惡心以是因緣 無量劫受苦果報今文 不樂


[0258c18] 如是次第 諸佛上首

[0258c20] 不同防護 兼具

[0258c22] 攝論第九

[0258c23] 法理懈怠

[0258c25] 澄清四海明鑒 依賴

[0258c26] 一定十五三地第九 甚深

[0258c28] 觀心正道之一 之一法性萬行 千佛不易之一
相同非一二三之一

[0259a02] 一等中有釋文三重一直 所以故云云何現見
相違

[0259a06] 所謂經文。易見 一界有染
等於大小形狀體性莊嚴清淨轉變世界成就十門因緣
不等差別 差別滿染淨 大小大小分量形狀染淨 清淨八門娑婆安樂
娑婆三千界如法 恒河沙三千界量等 世界成就居人善惡
地上地前 一乘

[0259a20] 國土 一乘如是乃至無有釋迦如來制戒迦葉
乃至夢中說法三學調攝 調攝眾生調 勝鬘
淨名眾生剛強 剛強調伏地獄 餓鬼愚人行處邪行 譬如
[-+] 調楚毒 徹骨然後調伏

[0259b01] 第七梵聲十億 智度論扇多
壽命無量無邊阿僧祇劫釋迦壽量 滿百年

[0259b05] 光明色相不同十定 如來黃金色光如來 銀色釋迦
常光一尋眉間光照八千佛土 普明放光前後常光

[0259b10] 染淨居人 多少不同普現如來國土 眾生成就自然神足

[0259b13] 多少菩薩聲聞世界成就 眾生調伏眾生
彌留聲聞八十 佛名經 第七彌留四會說法一會
說法說法說法 華嚴般若一會無量義法華彌勒世尊龍華三會七佛
說法不同凡聖大小聲聞 菩薩三乘化儀 教體而言瞪視
前後顯密 教攝中說

[0259b26] 十法住 如法華光佛正法住世三十二 像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光明正法 像法二十小劫山海慧自在通王
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劫正法住世 像法住世正法正法無量千萬 阿僧祇劫像法

[0259c03] 一佛 一佛因而 為此何以
種種差別一佛 前已文殊如來 一法云何無量諸法無量 眾生故云

[0259c09] 第二 中印自在

[0259c12] 何者諸佛因果同異第二 中有文殊
不知故云 同異因果 因果
文殊其所使 一道

[0259c19] 滿中有 結成同異引證同異一同滿二利
因相上來 利行法相宗自受用身受用自利 受用變化利他行然則
隨機諸佛 法性二利利他 安得自利不足豈能利他 利他


[0259c29] 第二結成同異直指因果同異融通
因故 生就猶如四心一境一境 不差成本同義
四心異義 隨機即是同義 同異 無礙

[0260a10] 瑜伽三十八引證同異 隨機一句釋論論文

[0260a11] 第四 唯識引證第十分為自性身
證明 受用燈光室內二身 受用變化相似
隨機 隨機不共 同義不共
不共相似不共 隨機

[0260a22] 第二 不共雙結如今釋迦化身若一眾生
阿閦彌陀藥師有緣 不可賢劫閻浮 阿閦如來一佛身為釋迦文 彌陀一身釋迦文藥師瑠璃
一身釋迦文如來一身 釋迦文同在菩提樹一時成佛諸眾生釋迦文佛 實有
其一人屬五佛 五佛如是

[0260b06] 不共唯一第二 不共十方化佛一佛化現

[0260b08] 有情第三 成就上來不共上來皆是 一句有情
無始種性法爾化生不共 住世劬勞無益一佛
一切論文 無始種性法爾
不共結緣不必法爾 中有一一一切 不共本來
釋迦同事底沙佛佛見釋迦 入定偈讚 彌勒豈非
不共若一若一不共 一切 眾生付囑唯識論第三正義 不共

[0260b26] 略明四一因果

[0260b28] 同義 一佛一切 出現佛見眾生
事故為此 空空無二
八識心王不可知者 深妙玄奧出現 心意識不可得無量故知如來 如來無心
一一如來第一相等 菩薩摩訶薩如是 不可

[0260c11] 眾生直心菩薩即將直心 直心諸眾生何國
菩薩佛土故云如是 染淨不一

[0260c15] 眾生 不見淨名經爾時 威神菩薩心佛土
世尊本行菩薩道豈不 佛土不淨若是舍利弗日月豈不不見對曰
日月舍利弗眾生不見如來佛嚴淨如來舍利弗 不見

[0260c23] 三義 淨意三義三義 他受用身地前不見登地

[0260c26] 亦稱既是 如來

[0260c28] 經意無分別 差別憎愛
案文無分別憎愛 智心平等無分別憎愛 無心無分別憎愛 無分別佛剎無分別

[0261a05] 半偈 自在明見 明見第十佛境界甚深

[0261a07] 十信 便佛境來意在後

[0261a09] 佛境文殊二法 善財初見便發信 善財便普賢信佛
佛境文殊

[0261a12] 因位作用分齊 所知

[0261a14] 三義 第四第三 證入初一
心境契合

[0261a20] 總結一偈

[0261a20] 殊勝 三義

[0261a21] 若干淨名 第三無礙若干

[0261a22] 法問 境智 成事成事
真理 略明

[0261a27] 是故 不待成上 不待

[0261b01] 廣大生生一一廣大甚深故云 甚深
深廣

[0261b05] 法界第二 境智究竟差別向上 通向能所故云
差別能所契合同一法界

[0261b08] 差別說法 法輪說法出現
音聲實相法輪賢首品 所有聞者皆是如來上疏 了知相差隨宜性體一切

[0261b15] 心體 標示 真心能所

[0261b18] 了別真知南北 經意南宗了別 心性真知淨名不依
分別無分別有了 真知真知無念

[0261b22] 真知第二北宗 玄妙起名 妄想真知是以真知
遺照天王般若 云何菩薩修學甚深般若通達法界 天王大王即是如實世尊云何
大王不變世尊云何不變 所謂如如世尊云何如如大王 知非無相遠離思量
菩薩修行甚深般若甚深 法界無念 知見如實無念無念 覺知覺知一切寂靜如來藏

[0261c07] 心體離念非有 第三以北離念南宗離念 無念離念
無念起信云心 離念非有無念 無念真如

[0261c13] 眾生 不知第四用法開示 入佛知見開除顯示真理 體空證入心體大意
前引略舉禪門北宗 起名智能 不動慧能知見不動
開方便門不動 實相妄念不生南宗眾生佛智不見得無本來自性
寂靜寂靜自有智能 本來自性寂靜既得指示 眾生本來無異一切 有為無為常見本性自知妄想
自覺聖智菩薩所知相傳即是略釋

[0261c29] 無知 何以會通為此善知識
即是即是 無二之一 勸修即可
神會可以如是非唯 而已我有

[0262a08] 標舉三結

[0262a09] 業繫 中有三德無住八字三德第四 三德功能

[0262a12] 無用第四合上不二功用 三德廣義出現
解釋

[0262a15] 現下來意可知現有 釋文 人天第二

[0262a18] 說法 淨居聰明智論 十三供養眾僧 比丘馨香懷疑方知
其所比丘迦葉佛說法 聞說 果報云何大名端正
恭敬日月一切辯才 大名一切苦滅涅槃如是名為 說法

[0262a27] 甚深不為
來意初一前後 十住即是 入理及第
理事不同 解行二義行願 二義

[0262b06] 釋名 功能

[0262b07] 文殊成上賢首品初生可知四解 無行所行
中略事理無礙 悲智無礙違順止觀
流行對於三觀一心 造成十度修行利生四弘 誓願三義初中
事理事理無礙第二 行者大悲智行
悲智雙運中有三觀次第一行三觀一心 三五可知三觀前後

[0262b22] 漚和俱舍羅方便善巧本論般若大慧 諸法實相般若能不
化眾生塵累般若 然則般若觀空未始不厭 觀空觀空一念
權慧一念權慧 可解

[0262c01] 總科 十一料揀自有可知 七覺意中
三明如何得名 菩提涅槃 初十云何
初十初十 以前可知 因果文殊

[0262c10] 十一皆是兼含料揀第三
初十釋文第一過失三業第十一 尊貴第二不害三業第十
第九第八第七 第六第五八成第四九成第二十成 第三如次
先導成就法其中 釋文 無染清淨

[0262c22] 初十 故云 不共不害
不共十八不共法一身 無誤種種無不 定心失念無不無退
無退精進無退十定十一 慧無減十二解脫無減十三身業 十四語業先導 十五意業先導十六
過去無著無礙十七未來無著無礙 現在無著無礙 十八初二初三三業 定慧不可
毀壞六即 慧解脫故稱殊勝三世無著無礙故云清淨無染十三
四十五先導 不共約分

[0263a11] 六根 三句

[0263a14] 初一異熟果俱舍 異熟無記有情 () 等流 () ()
名士 () 有為法有為增上果初二 異熟果但是無記不通非情 善惡等流果
遍行離繫果 擇滅 擇滅離繫果士用果
勢力所生下地加行心力 無漏清淨靜慮心力 無記名為不生 證得士用果增上果
增上果唯有 有為 因故此前有為
增上果增上增上二果 士用果作者增上果 成對
增上果 瑜伽三十八不善 等流果後果隨轉
二義等流 殺生 之上似因前世殺生
瑜伽離繫果人工 事由稼穡財利士用果眼識眼根增上果身分 增上果二十二增上果
一切增上果可知俱舍 即是五果

[0263b16] 瑜伽第六迴向 異熟開成今生 種族
人種 名譽 離過修行大力 智力覺悟

[0263b22] 無畏

[0263b22] 約法佛家菩提心 等於二種佛種自性三明即真
四明見佛 涅槃佛性一色 如來所見悲智 菩薩約法可知

[0263b29] 具足具足具足

[0263c02] 即是種性種性 合於方名種性 正因即是涅槃第一義空
稱為種性引證可知無性攝論第八 諸菩薩因緣有言熏習
如理作意釋論因緣 有言大乘聽聞由此 差別熏習以此為所生意言 清淨如理作意

[0263c11] 攝論廣說 瑜伽四十五內外六方便

[0263c13] 瑜伽起信第一經疏 引起瑜伽七十七菩薩地 深密慈氏問世如來
所緣境一有分別影像所緣境 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三事邊際所緣境所緣境奢摩他所緣境
毘鉢舍那所緣境世尊初一 舍那所緣境奢摩他所緣境 所緣境初一即是
無分別智事理能緣則是第一經疏 不順無分別智 是非
初二止觀瑜伽奢摩他毘鉢舍那 正是第四
理事止觀 二門初二事理
事理第四無礙第三 止觀第四止觀無礙止觀 第三止觀合上二重止觀二重 非一二相不一無異
不二心境事理無礙 何者二重止觀即是止觀二者 不二不二即是
名為心境一味 一味心境 事事無礙中止相容 同門諸法自在門
同時具足因陀羅境界 具德 一處明示 廣演玄言

[0264a18] 流轉 義通還滅善巧三義 知事無盡正是事事
事理無礙大品一切法 不可得云何當得有趣一切同歸 諸法空不異色事理無礙
一切事事無礙善巧 二便瑜伽五十六廣說三科 善巧第二

[0264a26] 第八 增上果有力增上具德

[0264a28] 本願力瑜伽 本行第一第二第一

[0264b02] 佛地論第七重者修善 出世福德智慧

[0264b05] 一言論語三百 一言思無邪 歸於

[0264b07] 四十一 第四十二妙覺

[0264b09] 不同小乘 大覺 佛性
佛性有無佛性

[0264b13] 以是至德孝經夫子 曾子先王至德要道民用和睦 至德孝悌
道者天子庶人 無始言行 佛教菩薩戒孝養 父母名為制止

[0264b19] 二乘 涅槃第二哀歎三修比丘諸比丘以下 知足汝等得出大乘
不生貪慕諸比丘袈裟大乘清淨諸比丘行乞經歷未曾大乘 諸比丘鬚髮正法
結使諸比丘當真實教汝等 現在大眾和合如來法性真實是故 汝等應當精進攝心勇猛結使
小乘尚未所知無明染法 空法常住妙法故云五受之一善來三歸羯磨 不同

[0264c04] 歸敬 廣說明法品 故此

[0264c06] 和尚昔時梵語龜茲

[0264c08] 二種 五戒十戒八戒方便五眾 最勝菩薩戒具足比丘戒
方便二乘最勝 佛果

[0264c12] 楊枝一明 口氣消食

[0264c13] 朝中楊枝兩句 行禪西域南海寄歸 廣說

[0264c16] 三苦八苦皆除三塗 苦滅老病 惡業怨憎會苦分別欲貪
求不得苦愛別離苦從此唯有 金剛無間道根本智 善法此時猶在行苦 同法解脫道不待擇滅任運棄捨
無間約法正體無分別智 根本加行得名諸位見道 金剛略舉約法 本覺根本智始覺根本
解脫道根本冥合獲得 本覺根本從此取蘊斷惑 二道同一剎那是故 無間道斷見二障即是解脫道


[0265a02] 見道 一切
即是種子分別俱生遠因近因過度近因 即為遠因一剎那
地中三界四諦真如十迴向

[0265a09] 金剛心一切煩惱 俱生結成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第三十四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6 No. 1736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