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Guanyin Yi Shu Ji 觀音義疏記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觀音義疏記卷第二
四明沙門知禮

[0941a28] 羅剎義門 人數 人數
結伴不可 二次 八難
展轉 皆是中風是故 七寶寶物
有人他人
下風羅剎羅剎 沙門天王其二夜叉 羅剎食人諸處
海外惱人 惡因相關四一五明 三觀
世界中風果報人道 惡業無漏煩惱以下 第五三障惡鬼
別圓 即是一切地下三障 初果三禪
僧護比丘四阿含知識五百商人世尊比丘 中說有益海岸登陸
宿商人比丘 獨行山林僧伽藍比丘住處飲食 房舍溫室園林田地受用皆是
苦具日夜之間種種百餘僧護 所見比丘禁戒
常住地獄學者 足以二次 惡業遭難三塗愛見宿
愛見三塗貪欲羅剎破戒人天 三次煩惱
聲聞不出三戒慚愧無常 不淨慈心二行七財聖位
所得二次諸位六度 別圓入空變易 正觀一心觀世音二邊
惡鬼境界達到中道寶渚前後 即此文約第五二法二觀慈悲
菩薩三昧 逐行起誓明證 相關作下修持三諦圓融
字門觀音章句六道 字門六道法界實相名為
一念差別 解釋 釋義遭難
消釋料簡三觀三障地下 三相初果遭難龍王
安住降雨修羅 不同清水刀劍 惡業遭難惡業
三毒熾然定遠三觀 微妙三次煩惱初機初聲
引證譬如四毒蛇之一 令人瞻視瞋恚都市聞已逃走
旃陀羅隨之 親友不信 不見不得即便空中
今夜六大 云云害人 墮惡道三學五陰旃陀羅
不識六入猶如 六塵六入煩惱駛流 手動過分十住未免
究竟。經文三乘始終聲聞觀法 因緣黑白不動 五欲魔境
爾時二次諸位 一心即時解脫復次明本起誓眾生
三昧 神力一一對於觀門此地
一切 屬地字門 諸佛發明善財定慧一切功德
復次 生佛依正無不趣入法門一塵 無不具足三諦一塵一切
二圓三諦慈悲 無不一時眾苦 不可別論對機分別
四洲四王忉利有事 三昧有漏 十四三昧四教三觀一心二十
三昧第五 二三釋義大千假設對上料揀
即是折攝 云云
其事不重三觀初果 諸天 善本行者瞋恚
惡鬼其事慈悲佛菩薩 如是二次惡業 三毒雖是惡鬼使
得便 邪見亦復如是宿業互相招集 今日惡因善業二三惡名
得名三毒惡業煩惱任運 名為煩惱決定動身三毒
能破五戒十善任運貪瞋癡人天 散善名為四禪定名不動業 三次煩惱初機
遭難滿大千男性 女性纏綿何以三界 遭難行人
見愛塵勞 是故淨名侍者隨意二次
請觀音經緣起毘舍離廣嚴 人民乃至 閉塞猶如醉人五夜迦羅
人精下乘 證法自在法界眾生三障難關 一一佛乘
菩薩法門作佛 三障自在一切 一時故知
慈悲愛見 一識一切一切一識非一 一切一切十界三諦
真正發心隨機 分別帝釋地居天四洲 三昧枷鎖
節經 釋義手下遭難 曾子將死
將死三觀 枷鎖初果 二次惡業
廷尉 妻子錢財現在 妻子錢財何者
過去應知 皆是宿宿 即今妻子自身依報未成
業道自有不成 善因修道 助緣妙莊嚴王妻子見佛悟道現見
有人妻子惡因 觀音未成 三次煩惱
聲聞凡夫見思 初二三果思惑未盡有罪羅漢 名為無罪大品經學無學名為故云
摩訶那伽學人名為有罪無學 無罪無餘同在既有 三相權實有罪
二智提拔二行進趣 斷常中道五分法身只是見思對於名下
通惑杻械 通人杻械別圓二次 諸位慈悲
慈悲一切煩惱
所為非難 業者有空 業因外空迷悟
一切法一切法節節 入不二法門品 菩薩種性即是
種性後際 種性入不二法門 即是種性空空
不二 豈不經意不二中道何以三昧
成王下乘華嚴引證實相虛空種種諸眾生 作下觀法推心
初心不等 得益四念處下界眾生 內心上界眾生內心
觀空 無法一切十界空門 一切法三諦三諦慈悲無生
慈悲第七怨賊怨賊難處釋義難處
二次滿 怨賊遭難 既有商人
人眾 二事 有機所以
所以一心名為計策 不下三不
二三 南無四明二次 結口
威力巍巍字義事證 初果二修惡業修善 怨賊惡少僕從
繫念 煩惱略明通明四行 以前感應怨賊
四行煩惱四教自攝 四行戒法受持教理修正 出世行人稟戒
若非入聖三句 一句五塵怨賊
聽法師徒 至理得名 得失故知
不易何況 弟子弟子
魔事心下心王正心 正智三毒覺觀 最為怨賊正觀般若
般若金藏五度用功 掘出 四教行人一一
怨賊一心四行第二意業
經文。通稱 釋經經論三毒貪瞋癡
婬欲瞋恚愚癡大本自愛欲愛 忿忿 有人多少意謂
多少不由有無 有機
古人不解 大論 貪欲大論宿因
惡道得人婬欲熾盛禽獸 苦趣解脫 過患褒姒
周幽王 幽王諸侯擊鼓諸侯 褒姒褒姒擊鼓
諸侯 犬戎 擊鼓諸侯以為
淨住有情 阿含入心 使無度大經多少習果
報果在即故云合當 惡人獎助地獄 名為
一切善法根本 法明門別圓住所仁王
初地法明門法明門增長智慧思惟種種法門 百法百法論三大
定能伏天瞋心 瞋恚 潛伏愚癡
三句大經 愚癡二果癡心 地獄多少
二三總結 有人顯正 不解三毒
直言 繫念 成佛作下
果報三藏菩薩三伏聲聞緣覺 別圓菩薩方便土人土人斷惑問答
智慧略明正念 明慧觀智 法體
以此
是非一切經名相使而是 二邊生滅中正
煩惱觀音煩惱不立觀音 能所恭敬觀音 三毒觀音三毒
如下 四句正念
三諦三觀四句三觀雙非只是不以 一切諸法不以
不以不以 三諦四句
應知善忘善忘善忘雙非雙非
不須雙非法界 不備故作四句自在終日終日
如此觀音 四句次第四句次第 四句三毒次第
四句別教三觀可見何者 必須 見思故此空觀
次第四句二次 果報菩薩不能
別人在後初心 初三逆順 界外依法
逆順煩惱 初二三毒 開成既有三毒等分
四分萬一是故四千 界外何者大乘諸法不滅斷惑有漏無漏
四千四千波羅 淨名觀眾生品天女 諸菩薩大弟子諸菩薩
至大弟子便一切弟子神力 不能爾時天女舍利弗何故 不如法是以
不如法所以者何分別仁者自生 分別乃至未盡 不著疏解菩薩墮落
菩薩不思議解脫離別 五欲不能不著 至大弟子便二乘界內
世間五欲不能 妙色染污未盡

[0945a24] 下文料簡未盡

[0945a25] 大論聲聞習氣 正使即是菩薩 三毒二乘同義
生死涅槃 即是中道中道得了 大樹折枝大論三十譬如
大眾宿鴿即時 樹神怨家
復生是故 菩薩二乘滅佛
正念 生身菩薩別圓 方便變易無明
在生身入變易 變易方便 生身無明惑不同二次
約法煩惱觀法不順 故云不知云何 三觀
菩薩 名為菩薩三毒菩薩
二諦取捨三諦 貪瞋癡究竟理性莫不 不受不受不受不受
不受不受不受不受 不受不受無生取著 四句
大品第三身子須菩提何故不受 波羅蜜自性不受無明 若非
不可如此約法 三門理性或稱 或稱功用三毒三法佛菩薩
無不修證大慈解釋三相觀見 三法一切法門大慈大悲諸佛無緣慈悲三業
十方世界普現色身作佛事慈悲 四無量四攝布施 利行同事眾生
四法接引正道度脫十力二業三定 五欲道力八宿
天眼漏盡無畏四無所畏一一 無所畏漏盡無所畏 無所畏廣說
決定恐懼故稱 無所畏三昧百八三昧解釋如法 般若三般若四邊不可取
觀照般若不可以方便 般若不可以實相般若 不可以不可以
雙非迦毘羅城三大法門 取捨二門中道立法為主豈不
雙非三門宛然 三門絕妙無緣 難思淨名杜口人證諸法無行
諸天白佛世尊文殊師利名為 無上文殊諸天諸天汝等相分不見諸法
說文貪欲 瞋恚愚癡是故文殊師利乃至凡夫從貪欲起瞋恚
外道邪行諸天 自言凡夫文殊貪欲瞋恚 十方不可得不住
凡夫文殊云何外道文殊 不到外道道性不可得一切 諸天云何邪見行人文殊
已知一切法皆是虛妄不實是故 行人天子無生法忍滿 感應成德滿一切
無行四一 結成佛法逆順 煩惱名為三法
滿名為滿悉檀 華嚴貪欲 逆順離欲隨類
是故法門是故 觀世音 貪欲一切
四下瞋恚逆順調一切苦楚治罪煩惱是故調瞋恚 是故逆順無二調貪欲
樂法故作實事接物調機緣 得益即如婆羅門
法門假實 逆順不拘假實方便 愚癡假實經文逆順滿
二次二觀慈悲 大士三毒滿眾生 惱害滿三毒法門
慈悲令眾生三毒滿三毒 三毒任運法界令眾生 滿成就三毒滿
初心滿 。經文可見

觀音義疏記卷第二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4 No. 1729 觀音義疏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