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Fahua Xuan Yi Shi Qian 法華玄義釋籤

Scroll 10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
天台沙門湛然

[0883b23] ◎第四來意 諸位權實
廣解初文文中 此等別教一門大小
方等不及瓔珞》,般若 不及仁王》,瓔珞,《仁王並不明辨
何況故知但是 始終 權實不同何故增減差異
初中不及 而今大小
何者天雨四華,〈方便開示 ,〈譬喻四方,〈化城五百由旬 草菴化城二木權位
分別功德無生乃至一生 等覺草木一地權位
一實故云權實。「不盡相傳西方法華一由旬文中二木 一實以為

[0883c17] 初小 因果 人中下品略明
皆是人主文中 ,《俱舍金銀一二四洲」, 輪王乃至金輪四洲輪王
七法貧乏孝養四時 八節四海四時忍辱 然後沐浴發誓
人主為人 明天三界諸天不同 三界初四四十
住處正法四王住處。「持鬘天, 《俱舍:「堅守持鬘大王如次 四級」,身量壽命俱舍》。
四天王,《大論:「東方提頭賴吒持國 南方增長西方北方毘沙門多聞。」
四天下四級十住四十 而立。「三歸希有 校量三歸功德四天下六欲天
不如三歸依功德。」中有 天子五衰相現愁憂聲聞 天帝天帝三歸
便佛說歸依佛三惡趣人天便當涅槃三自歸生長得出無學
拍手性戒 三歸依命終 輪王十六
。「山河流出中一 乃至四十 (云云) 。「難度
。「淨戒如果。果樹最多見者生歡喜滅火 慈悲愛欲說法
信心歡喜 遊戲釋名可知。「外道 日曜外人北方
阿毘曇外道大地不息 向前向後 佛言向上不移
自動佛言六欲天因應 十善乃至所持增上得名。「世間譏嫌戒
諸天壽命身量俱舍》、《婆沙》, 不事廣論

[0884b05] 因果 有門。「二十七賢聖,《中阿含
福田經》「長者福田佛言學人 十八無學十八信行法行信解見得身證家家一種初果
初果二果二果三果三果不行上流無學退不退
不動。」《俱舍》。 二乘初聲 先賢
釋名功能功能七賢位 中略愛見四諦愛見 二惑愛見屬於八十
使中說中文初五 止觀第七對治苦諦集諦聲聞苦諦
四念處無明因緣。「通觀 四境。「一一。「
一一四境。 「深淺

[0884b27] 七聖 列位釋名開具婆沙》、《俱舍》, 淺深釋名
入聖次第無間初果後說聖人」。三結八十八使止觀第六
俱舍論上流無行生色般涅槃 言中經久火星
三義可知中陰 一生 無行經久生色
上流 經久 始終不同如是
成上下品中品上品 上流上根中根
上流上下五上 無明無色五下 戒取俱舍
,「三復身見戒取滅盡定 止觀第九。《釋論二十二四雙八輩 十七那含十一正是
阿那含阿羅漢那含 羅漢向者無行無色 ()
更加初果初果二果二果三果 十七。「毘曇九百六十, 《阿毘曇:「阿那含
無行上流 火星五上無色不定 十五
二十四禪 三十退不動種性八十梵眾十六
一種那含五百九十二何者 六處十六種性倍增 九十六約根三倍二百八十 離欲倍增五百
九十二那含倍增九百六十 (論文) 。」離欲 離欲九品以為

[0885a12] 羅漢 婆沙略釋退退 生厭持刀護法
解脫愛樂守護不退 不動不動不動

[0885a17]

[0885a17] 退 退乃至

[0885a18]

[0885a18] 退乃至不必以是事故羅漢故作退不必退乃至不必

[0885a20]

[0885a20] 何故退乃至

[0885a21]

[0885a21] 退退乃至 種性羅漢 法行人名不動阿羅漢
退二果初果

[0885a25] 之中必得不疑猶如勝人平地 四顧遠望他人我倒 臨終得無滅定
修性念處俱解脫 無疑解脫。「盡智乃至如是。「無生智
不復。「無學世智等智。 《婆沙所作已辦盡智無學 無生智得名盡智未曾
得名無生智。」解脫道名為盡智名為無生智。」盡智 羅漢無生智唯一不動。」
解脫道無學一切羅漢 自知阿羅漢果 。「空三昧空空三昧無相
三昧無作三昧聖法復修 聖法名為」。「沙門那沙門

[0885b13] 集諦三乘 四諦便 不同四諦苦諦
十二集諦六度故道 三藏通教三乘界內 別教菩薩界外道諦圓教菩薩界外滅諦三藏六度
止觀第三三藏 菩薩初三 百劫三佛果位中分凡聖 止觀

[0885b23] 通教三乘 三乘同異 初二
初文 止觀 須知
乾慧地 菩薩四弘 四弘
引證性地 行相三藏 人見菩薩
何者所以復次 薄地二乘 菩薩遊戲神通止觀
第五阿那含離欲地 二乘菩薩所以所以不同初三
不同不同大論論證菩薩阿羅漢 引證
佛地羅漢故云如是」。菩薩地 略釋十地 菩薩名為佛地佛地
菩薩地故知始終菩薩位 菩薩」;不盡 佛地
涅槃舍利 二義不定 利鈍菩薩所見不同義通
菩薩止觀第六

[0885c24] 今文 料簡初文來意 對位初二
對位九地佛地通教十地菩薩地 三藏同異三藏一日三時
阿含大論一日 入定教門不能常見 摩耶阿難在於便
阿難何許祇洹何故不知豈能任運料簡 可解教相致使
先見初中 同異通教思惑 不可
通義不可教門利他時長 問答何者,「大論
乾慧地初地。《大論四十 四十二字門第四十九 菩薩歡喜地乃至法雲地廣明修治
復次二種一者 菩薩地二者菩薩地所謂乾慧地乃至 故知三教故知止觀
三教見地 不論止觀宛然利人十地利人初地斷見
乃至成佛 十地教門具有利人阿羅漢三果無人
別圓有利在地 有利必定

[0886a26] 大樹初二 中有得名
無量別教 既有不同可知 有無下列四法
云何四法初二所以 四教無量非一 通名菩薩三藏
見思菩薩無量 二乘通教指出 別教內外四諦別人
四諦無明始終 證道 從事地前屬於別教迴向中伏
無明 以為無量 始終可知同異
華嚴示教不同 明教不同所以然 不同。《十地論
華嚴十地品》,《大乘第七第四因果 歡喜十地而已,《種性 止觀第五論文,《十住婆沙》,
初文十地而已無諸, 《大論故知 明教不同三明意中
聖教大意家用 大意初心 入道正意位次何以
何以增上慢 使參差不等初心 故且三經勸修
三經是故不同 解釋經論依法列位而已一家 不依纓珞無始不依
諸位全無斷惑高下分齊 涅槃菩薩願行淺深遠近三經相成
纓珞》、《仁王四時般若 總有五時摩訶》,金剛》,天王》,
》,仁王》。未可雖然,《摩訶仁王之前何以?《仁王:「如來成道二十 摩訶般若》」,故知仁王在後
光讚經諸經目錄弘始四月 二十三大品二十七 竺法護晉太康元年》,
二十放光般若》,羅什重譯 小品」,支讖道行」。 有人大明」。有人
》,大明」。有人》,大智 無極」。有人大品」, 在後不可以
仁王》、《天王次第未可 。《法華該攝名位 戒定慧論文
略舉 諸位功用願行法相斷惑品類 多少優劣
是故今文所以 不暇廣明法相文體委曲 經論本文故知 權實

[0887a01] 三經纓珞大品

[0887a03]

[0887a03] 文中三觀 大論差別

[0887a05]

[0887a05] 異義何者中道 入空別人初地
二諦三不

[0887a08] 纓珞六種性 。「纓珞十住習種性
種性種性十地聖種等覺妙覺四教



[0887a13] ◎二木一地所生 三教人天 法華開顯安知一地所生
一佛乘分別之謂故知二木 自立一味方知一地所生 窮子臨終其父是故一實
是故權位 中文 不無
第十五意因此便 一實不合 故此妙行 一明諸位
開顯權位 開顯重判 開顯

[0887a28]

[0887a28] 別圓三句 通同料簡 不對三藏

[0887a30]

[0887a30] 一者大乘二者羅漢 而後

[0887b02] 次第無名 名下有名方知 名義名義
位數開合不同 位數位數分別不識 何為
不同功用 焉知諸位 一實前來
,《 受益不等
法味熟化法華》,根緣 無異至此妙理是故 開顯名義開權
諸位憑據孟浪聖人既是本意不得不 十門法華
釋名下文 意中
何者 應供羅漢果三義 一一文中
二乘之一故云」, 二乘意生 名為作意名為意即
名為得名 得名何者具足因人
界外不了 何況?「淨名 折挫
應供可知釋名 五十二不異 ,《止觀第六」,之謂
名義無非佛眼 入室如來」,故知 諸法大慈悲如來莊嚴故知

[0887c11] 位數名義知見 大量位數 行者
重述並列臆見
經文聖者是故。 「頓悟初心究竟華嚴 不通始終
初心以為妙覺成佛 圓教 依舊未可
理則證法無名不無 諸位故知 頓悟頓悟
故知 何妨 淺深五十二位究竟
如何 重述初文 見證
為難權實大論普賢大論 江海淺深普賢
大乘實相因果灼然 因果深淺止觀下文漸漸 四句料簡可知
下列 初文隨順契經 符契名為」。
諸位末代弘教應順聖言 如來何故為此諸位故知 歡喜即是 利益如下
可見今文所立 諸位初文大師 如此
起信一塵中有大千經卷止觀第三起行
行法結束初文 圓行行相行相圓行
十法廣論止觀第五 第七正意教門是故觀法 三教以為

[0888a27] 行者第二 第二品相內外第二金剛引證初二
引證金剛次品 彌勒。「 實名讀誦般若
實相是故持誦名為故云」, 有漏 菩提菩提布施
七寶須彌山受持讀誦 菩提是故名為論文菩提在前,「實名在後
便不違五種法 更加說法五法論文自行說法名師安樂行 疏廣五種法

[0888b12] 行者第三 第三品相安樂行引證 ,〈安樂行〉,
淨名說法 無著名為安樂行 乘法故知說法
清淨在於大小 毘曇以為聽法解脫 隨喜各別相從

[0888b20] 上來 第四大品引證

[0888b22] 行人 第五具足 初文布施六度
故知正行六度文中略明十界依正」。廣明行相 止觀》,事理不二方名正行
三藏六度實相 不二無非法界即是。「無畏 三施資生無畏依正
故云可知 三藏念處大小相望 不論內觀優劣下去格位一切
皆然一一倍增 十信復重

[0888c05] 五品對於 文字法身 例如欲界有漏色身
法身能詮教法大乘 沒法隨喜內觀法身讀誦 慧命覺觀破壞法身正行六度
理即會理使無妨即是

[0888c14] 「十信五品 十信十法十信 引證功能
初文五品 起信十法圓行隨喜 漸進十信名為
十法十信今文義理 纓珞十信 故知十信
善會 一一實相 五悔精進第五十信
相似是故十法 相似信心乃至願心亦復如是 不思議慈悲弘誓 心安止觀精進三惑妙慧
決定修道 不退 方能護法內外不動 大願至此名為信心乃至願心
十法初心十法十信可見 功能功能仁王》。
菩薩發大心有人六根清淨名為 十善菩薩今文十善 六根故知
仁王經,《法華經 其中不見異見五指華嚴眾多
十信 梵行自古十信 以為梵行止觀第七
譬如先見,《大論六十六:「 般若乃至憶念不久授記 發心不見相山
不見不遠何以大海。」菩薩受持般若 憶念劫數自知
不久生死 不久般若 成就亦復如是。「仁王普賢前引,《
:「十善菩薩發大心三界 。」天下」,故知十善 。《普賢境界三昧
六根」,六根諸如來 授記授記即是故知六根 十信經意云安
安樂涅槃 五品故知 行處五品十信
通有 惱亂空間 不動
退十八空。」菩薩應須觀察如是三法故云」。涅槃安樂
。《大論涅槃故知 如來

[0889b11] 十住入住 三法開發十法分成仁王
引證教法初二三從即是十法 名為」。仁王:「入理般若
」,三德一切佛法乃至 無不十法十法 諸位十法
大師釋出十法華嚴初文中意 不思議一切佛法
菩提慈悲寂照止觀 成就萬行三惑一心三智 佛眼 法身助道萬行神通
開顯一乘安忍內外 嚴淨佛土無諸法愛 功德引證 人見淺深
如下止觀中文五指 一分無生八相作佛故云道場。 《大經發心畢竟迦葉
。《華嚴不能 華嚴》、《纓珞,《纓珞 次第借用念念進入妙覺
大涅槃十法至此名為是故 達到名為 究竟名為慈悲 寂照
三惑 未盡故知得道 至極故道正行滿
開權二邊有餘不著 至極是故妙覺
究竟十法大車止觀第七乃至分別十法一等

[0889c18]
大經》,大品》。大經 釋疑初文 三昧第二
三德初文大涅槃 論法大經約法 三德
,〈梵行品三德祕藏釋疑耆婆 總有六喻善心行者
善根煩惱六喻愛樂云何得知通問仁王》、《般若大經》,
文義。「仁王十四 通論。 《天王般若十四般若即是
既有十四何妨大經十四 十四十五大品 學人釋疑初文
十二字門南嶽十住十方十住 乃至金剛藏亦復如是十方
諸佛十住乃至十地亦復 一切皆是一切」,發言無二」。一切諸法
入門 釋疑論文 論文略釋字義
字義華嚴 字義四十二 經文次第字義
初二可見四十二 功德南嶽 經文次第
初文,《大品第五廣明 三十七品乃至十八不共法四十二 字門次第。〈發趣菩薩摩訶薩
歡喜地乃至法雲地法雲 修治發趣須菩提從何何處佛言無人
。」是故「經文」。

[0890a30] 分別功德〉、〈法師方便品〉, 始終譬喻〉,四十
因果初文因位 證果因位內外方便證聖
南嶽事證 引理證實果位可知 譬喻寶乘諸子
究竟道場四方 聲聞既得即是 真因故云直至」。
正應 正宗實相因果 始末炳然是故四華天然畢竟 雨果使見聞莫不一乘
大眾故知。「故知 不然

[0890b18] 料簡料簡品位 料簡開合初文料簡品位 勸誡料簡
纓珞》,料簡涅槃》、《大品》。品位 相成觀心不須料簡法愛即真道法文中
涅槃不可何以 但是 如此諸位
初文法門乃至如是不以四十二字門 不以一心三觀不以無明
大經次第五行十德法門 多生次第

[0890c01] 難測 難測華嚴大師難測
展轉初文敘事初文 陀羅尼陀羅尼下文 入空假名
千萬億中道實相名為法音」, 故云 六根通明初心文中
有意智者大師初見南嶽 即此陀羅尼向下 證法
己證可知內法 外事內法無漏方便 ,《莊子:「知者不知
桓公讀書 (去聲) 桓公讀者 聖人聖人在乎然則
讀者古人糟粕寡人讀書 不固
不能其中不能 之子之子不能是以
七十古人不可故知讀者古人糟粕。」人間 不可說

[0890c27] 四句四句開合



法華玄義釋籤卷第十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3 No. 1717 法華玄義釋籤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功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