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Miaofa Lianhua Jing Xuan Yi 妙法蓮華經玄義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三
天台智者大師

[0705b23] 開合十如為首何者 十如

[0705b24] 五境云何同異 十二因緣十如開合無明如是如是
名色六入如是如是如是如是老死 (云云) 。

[0705b29] 總合如是相合 如是無明三支如是 乃至老死七支如是還是煩惱三支
無明業力如是還是作業如是還是 如是還是無明三支
如是還是習果 還是名色 思議十二因緣六道十如是

[0705c08] 思議十二因緣十如無明 變為成聖如是惡行 變為善行善行成聖如是
名色法身成聖如是成聖菩提心即是如是 變成六度成聖如是
成聖如是二種正道 如是助道成聖如是老死 成法常住成聖如是 (云云) 。
作者三法煩惱變成 菩提心六度三法在內成性在外正意成體誓願深遠
成因相助成果 ( ) 。細分節節 :「一切智猶在。」二乘


[0705c24] 四諦合十生滅無生 六道十如如是如是如是如是如是
(云云) 。生滅無生 菩薩十如如是即是如是 即是如是皆是如是
無量即是界外 十如集諦即是界外如是 苦諦即是界外如是 (云云) 。無量
即是界外涅槃十如道諦 涅槃般若解脫滅諦即是涅槃常住法身 (云云)


[0706a07] 四諦十二因緣生滅 苦集即是思議十二因緣生滅 即是思議十二因緣無明
乃至老死無量苦集即是 不思議十二因緣無量即是 不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 可解

[0706a13] 二諦合十圓入通 皆是六道十如真是二乘 十如六道十如
二乘十如九法十如 圓入通皆是佛法 十如

[0706a18] 二諦十二因緣圓入通即是思議十二 即是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
老死思議 因緣無邊思議無明滅乃至老死 界內十二因緣
即是界外 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

[0706a25] 四諦實有二諦生滅四諦二諦無生四諦圓入通
還是無生苦集無量 圓入通無量苦集苦集真是


[0706b02] 三諦合十圓入通六道 十如六道十如 二乘十如
(云云) 。 皆是二乘菩薩十如皆是 十如

[0706b07] 三諦十二因緣 圓入通六道思議十二因緣思議六道十二因緣
無邊思議十二因緣義通 (云云) 。 十二因緣真諦即是思議 因緣亦即不思議十二因緣
即是不思議十二因緣

[0706b13] 三諦 四諦圓入通無生 無生苦集
無生無量苦集 圓入通無生 即是無生
是苦集無生無量 是苦集無量圓入通無量
正是

[0706b22] 三諦 二諦二諦 二諦即是三諦
即是三諦不空即是 三諦二諦即是 三諦即是三諦
三諦一種 後五後五

[0706c01] 一實諦合十一一法界 佛法 因緣一種十二因緣
四諦一實四諦二諦 真諦不同三諦 (云云) 。不可說合十
不異即是空寂言辭寂滅不可說 無明滅乃至老死 甚深甚深生生不可說乃至
不生不生不可說真諦 不可說最初真諦不可說身子:「 解脫之中無有言說。」生死
涅槃二邊中道 一實虛空虛空云何 平等
若干若干若干無量 充滿法界不知從何無量若干 所有不知從何不來 法佛 (云云) 。

[0706c19] 復次二諦開合轉轉 一一隨情隨情 應有何者一音
演說眾生隨類各得解

[0706c22]

[0706c22] 融會

[0706c23] 如來 十界性相有成未成大機未熟 小機失時其所 偏圓成熟
華嚴十界兩界二種 成熟三藏十界二乘性相生滅成熟方等十界四界
成熟般若十界四界成熟法華 十界性相成熟
善巧方便出沒調云何境智 譬如畫師淡入五彩種種佛法自在不能種種間入調 眾生

[0707a07]

[0707a07] 六境無名

[0707a08] 十如名義

[0707a08] 因緣,〈化城生滅十二。〈譬喻品 虛妄不生十二。〈方便品:「佛種
緣起」,界外無量十二

[0707a11] 四諦 ,〈譬喻品貪欲生滅四諦。 〈藥草喻品空法無生四諦無上
方便品無上道如來滅度 無量四諦十如差別世諦諸法實相即真。〈
樂行:「不分別有無為不實。」 俗諦真諦;「不分二邊
。〈壽量:「」,「,「三諦。〈方便品:「方便第一
。」一實諦:「事實無分別」,諸法寂滅不可以」,

[0707a24] ○第二至理玄微智能 亦稱

[0707a26] 即為總論

[0707a28] 世智五停心四念處 四善根四果佛智六度
聲聞佛智 方便智菩薩十一 十信十二三十心智十三十地十四
三藏佛智十五通教佛智十六別教佛智 圓教五品弟子十八六根清淨十九等覺二十妙覺

[0707b06] 世智 無道妄執心行不信 五停心四念處佛法
四善根 六度緣理緣事通教
方便聲聞法智 通教菩薩方便智四門 通教菩薩別教
十信先知中道別教 三十十地聖智 三藏三乘弟子
通教佛智斷惑別教佛智 圓教五品弟子煩惱 如來祕密六根清淨
等覺無明 妙覺佛智無上如是 分相二十 (云云) 。

[0707b23] 相者天竺世智非想此間 忠孝五行六藝天文地理醫方兵法
草木禽獸萬品知名 憎愛根本定五神通 風雲日月
世間法不動不動 見愛心所世智

[0707c01] 定能不淨
念佛念處苦諦 四倒四倒由此 入聖

[0707c06] 煖法四諦 煩惱十六觀 上下相依生火
[/] , 生火竹林尊者 求解如火
無漏智煖法在先 明相是故

[0707c14] 正法毘尼 愛敬正法道諦毘尼 滅諦能緣四諦云何
正法三諦毘尼滅諦 滿宿:「我有四句。」四句四諦所有布施持戒
解脫意趣色界定 地前善根相似因緣四真諦 功用果相似後生善根依果
五陰涅槃決定不斷善根 十六行緣生修慧色界繫 三三昧三根相應眾多退

[0707c25] 二種上下第一一種
四善根三言 第一
上下世第一法三言 第一瞿沙:「
乃至乃至第一三言煖法一種頂法二種
第一一種。」退退地獄五無間不斷 善根如是唯一地獄 (云云) 。

[0708a11] 頂法色界善根不動不住不難不斷退不退乃至退
不動乃至不退世第一法 所以者何煖法忍法
名下山頂不久 遇難即便退 行者不久退 猶如山頂

[0708a19] 云何生下不久 道諦緣法生下 滅諦

[0708a22]

[0708a22] 能緣四諦云何 二諦

[0708a23] 清淨 為生信樂世尊可信煩惱惡行
邪見顛倒云何可敬為此逼迫 是故

[0708a27] 信佛三諦

[0708a29]

[0708a29] 何故 三寶

[0708b01] 三寶信敬隨行 名為寶生 名為名為

[0708b03]

[0708b03] 退退

[0708b04]

[0708b04] 退退行者煩惱留難煩惱 行者當作果報
離欲行者欲界 果報非想非非想 不受
果報三時留難留難退 憂惱人見寶藏大喜欲取頂法 不久當得惡道
猶如聖人退失憂惱是故 退

[0708b14] 親近善友隨順方便 內心正觀信佛菩提善說 功德無常乃至
如是不如退

[0708b18] 忍法 正觀欲界無色界欲界 色界欲界無色界欲界
行道無色界行道如是三十二 行者漸漸減損更正 欲界無色界乃至欲界行道
無色界行道更正欲界無色界乃至 無色界除滅一切正觀欲界
無色界乃至欲界無色界 正觀欲界乃至無色界除滅一切正觀欲界乃至欲界
無色界正觀欲界無色 一切正觀欲界無色界 正觀欲界相續不斷不遠如是
生厭減損二心 一行法忍忍法如是正觀 一心欲界

[0708c06] 復次世第一法世第一法次生法忍 他國財產不能
他國行者乃至相續 第一第一生苦

[0708c12]

[0708c12] 世第一法三品

[0708c12]

[0708c12] 多人 身子目連聲聞 三品

[0708c14] 世第一法心心數法 世間法不勝見諦見諦眷屬
相離慧力凡夫同生 盡智一切善根一切 三三昧乃至無漏何況有漏
忍法第一 一切凡夫所得無量解脫 除入一切事業
聖道見諦不能聖道 世第一法聖道見諦 見諦皆是世第一法功用
世第一法名義最勝第一義 第一義無有第一

[0708c28]

[0708c28] 差別

[0708c28] 說上 差別不淨安般 名勝思慧 初禪
中間二禪三禪四禪 如是種種毘婆沙

[0709a05] 初果八智三果 解脫三世 分別十二因緣六度
緣理捨身聲聞成聖 強弱 (云云) 。

[0709a10] 通教聲聞一門 即真通教緣覺一門 即真通教菩薩四門
四門教化眾生十信 真如實相十信十住 入空十行
迴向初地 三藏一時三十四八智 解脫道場一念
習氣別教金剛後心 一品無明究竟成佛等覺證得圓滿菩提具足
不斷五欲煩惱 祕密六根相似中道 如來一身無量任運 可解不復

[0709a25] 明智 四句 (云云) 。四悉檀因緣有名 ( )


[0709a28]

[0709a28] 智能

[0709a28] 思議互相無妨。《仁王般若: 「名為般若。」互相
大地種種生地 世智六道十如五停心 二乘十如六度通教
菩薩菩薩十如六道 十如四十心智菩薩十如 六道十如十地次第菩薩
十如次第十如五品四智 佛界十如如此 (云云) 。

[0709b09] 二十 十二因緣世智四念四果 六度三藏思議生滅
因緣通教三乘方便智 五智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 十信三十十地四智不思議
十二因緣其中不無圓教四智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

[0709b17] 二十四諦三藏 生滅四諦通教五智生滅四諦別教四智無量四諦圓教四智
四諦

[0709b20] 二十二諦 二諦五智體空二諦八智二諦其間可以
(云云) 。

[0709b23] 二十三諦 二諦因緣所生五智二諦一句真諦
別圓八智二諦即是假名 中道中道

[0709b27] 二十 一實諦釋論四悉檀 世界乃至第一義
四諦生滅無生無量 三藏生滅 五智無生別教四智無量
圓教四智前後 ( ) 。

[0709c05] 二十別理 四諦不復見諦 生滅生生不可說
五智無生不生不可說 四智無量不生不可說四智不生不生不可說
言教 聖人心中不見有權 小兒一切
方便方便會理權實故稱

[0709c15] 何者無常二乘菩薩
是故別教十信 何況是故 :《法華不明三藏
十信牟尼

[0709c21] 別教四智圓教四智悉皆 :「中道乃是初心學者
。」 十信十住修空 十迴向
諸法是故登地無明中道得道三藏別教教門 (云云) 。

[0710a01] 圓教四智如法 如理五品妙覺 是故妙智

[0710a04] 知見云何分別 不知不見知非三藏中間可解凡夫
不知不見四念 第一非見辟支佛 自然四果
可解

[0710a10] 圓教 七方便不知不見五品六根故知不見宿
不從不知教證 節節

[0710a14] 究竟前來二十種智 而言不出二智:「如來方便 波羅蜜具足」,前來權智
。「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即是前來實智 方便具足何所不該知見廣大 深遠何所無邊莫測
如此知見即是 具足三智一心一切種智 佛眼眼見
即是即是 知見

[0710a24] 得知中意不復 五眼未了肉眼 聞人起種
應須 天眼 不見修禪定願智
內外慧眼常行假令亦復 故稱明了故稱法眼
說法身子滿願名為 無知分別

[0710b05] 不見實相:「二乘 發心不退菩薩不能」,諸菩薩信力堅固者相似
真佛知見名為 佛眼是故 佛眼是故

[0710b11] 十六不決但是 妙智何者妙莊嚴王
外道世智法華經便 諸見不動三十七品 八正即是世智
妙智五品相似 節節細作 (云云) 。

[0710b18] 方便智乃至通教等智不決即是 ,「汝等所行菩薩道」,
一一十二四智 相似分得等智 (云云) 。

[0710b22] 了別 妙智即是進入 (云云) 。

[0710b24] 十六妙智

[0710b25] 復次妙眼 雖說五眼五眼是故 入佛:「父母所生
清淨。」大乘肉眼名為佛眼即是肉眼名為佛眼。《淨名:「 天眼佛世尊不以二相
佛國。」即是天眼即是佛眼。「 世尊慧眼第一」,即是慧眼 法眼邊際滿
融入佛眼:「聲聞。」五眼具足成菩提知見 稱為

[0710c07]

[0710c07] 佛眼名為六根 何為

[0710c08] 佛眼圓信 迦陵頻伽鳥 [-+] 音聲 假名相似即是究竟
(云云) 。

[0710c11] 明智五境展轉 應對十如處處 可解不復

[0710c13] 十二因緣 智者,《大經:「十二因緣 聲聞菩提緣覺菩提
菩薩菩提得佛菩提。」 十二因緣一境不同開成

[0710c18] 四教三藏具有 界內十二因緣 之中聲聞
名下通教 界內十二因緣 之中緣覺中人
言中別教菩薩界外 因緣次第菩薩 則是以上圓教
菩薩界外十二因緣初心 最勝 四教 (云云) 。

[0710c29] 名色 無明無明顛倒不善 思惟不善名色善思
善行感人名色無明 無常前後不住所生善惡變速 名色代謝煩惱因緣
過去現在五果現在未來二果三世車輪無常無我無明滅無明滅乃至老死
不然無煙子縛 滅智二十五有 則是十二因緣聲聞菩提

[0711a13] 智者乃至無明無明 一念癡心無形有名中間 不得不住不住猶如幻化
虛誑眼目無明妄想因緣 無所有假名無明不善思惟 無明幻化不善
思惟不善不善名色 無明名色三世輪轉幻化
真實 無明不可得無明不生不生 老死不生不滅不生
不滅無故子縛無故十二因緣緣覺菩提

[0711a27] 乃至無明無明 一念派出煩惱煩惱派出 派出煩惱種別不同
不同不同不同不同若干名色各異種種三道無量無邊分別因此煩惱
煩惱如是三道覆障三德方便 無量無明顯出般若顯出 名色顯出法身老死亦復
能化一切一切 道種智利眾生十二 因緣

[0711b10] 乃至 無明十二支三道即是三德豈可 三德三德諸法煩惱
煩惱般若煩惱般若不明煩惱何須般若不明何所 不須耆婆成藥
豈可業道即是解脫 解脫業者自在何所自在何所神通
法身 生死法身生死法身生死 法身何所可喜虛空
得無如是觀三道不異 三德三德不異三道三道一切 何者三道三德三德大涅槃
佛果十二因緣即是 道場佛果具足 可知十二因緣得佛菩提

[0711b28] 可解

[0711b29] 四智四境四境妙智 (云云) 。

[0711c02] 四諦明智,《大經:「 聖諦二種智者聲聞
智者諸佛菩薩。」合稱大乘合稱

[0711c05] 根緣內外聲聞根鈍 四諦生滅四諦緣覺四諦
無生四諦菩薩不思議 四諦諸佛不思議 大經之一:「凡夫
聲聞苦諦。」凡夫不見 聲聞無常有諦即是 生滅四諦:「菩薩
真諦。」即是 有諦乃是摩訶衍無生四諦:「名為
名為名為 。」聲聞分別有無,「」,
亦復如是聲聞緣覺 二乘 豈非別教菩薩恒沙佛法如來藏
無量四諦:「如來 非道虛空。」 虛妄生死二乘涅槃
即是實相中道佛性:「苦因如來乃至是故 。」如此豈非
一諦 有對有對有對
有對如來四十六但是 (云云) 。

[0712a04] 如是等智四諦獨有皆是如來妙智
(云云) 。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三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三

天台智者大師

[0712a14] 二諦明智二智 二諦二智內外 三相接合對上
權實二智二智 法顯二智二智二智 隨情隨情二十一
二智 自行權實自行權實二十一權實

[0712a22] 權實二智森羅分別 森羅分別實智二智種種 種種種種種種種種
緣分種種 權實二智二智 權智自證
實證實智內外相望 自行權實二智自證 唯獨明了不見權實 二智

[0712b02] 三藏分別佛化 二乘多用實智二乘 自行佛印迦葉:「
解脫。」即此菩薩多用 權智修學自行 :「 (云云) 。」二智
二智悉皆龍樹:「 不淨心中菩提猶如 殺人。」法意皆是 (云云) 。

[0712b11] 權實二智森羅即是 權智實智。《大品:「 。」正是
不同種種異說權實 二智二智既是隨情 內證權實既是自證名為
自行二智自證分權自行二智 二智二智何者 (云云) 。

[0712b20] 權實二智 不空權智不空實智二智無量隨情異說
二智二智 二智逗機名為自證二智名為 自證二智分權自行二智
二智二智悉皆何者 方便

[0712b27] 法顯權實 智者不空一切法不空 權智不空一切法不空
無量無量無量 二智二智 二智既是隨緣名為自證二智既是
名為自行 自證二智分權二智 權實二智悉皆何者 便

[0712c07] 權實二智不空 權智不空實智以此二智 種種分別分別次第二智
二智二智 名為自證二智既是證得名為 二智自證權實
二智自行二智二智 二智何者以次

[0712c15] 權實二智不空一切法 不空空名權智一切法不空實智以此二智種種分別分別
二智二智 二智既是悉皆自證二智既是 名為相望二智自證
分權自行二智二智 二智何者次第

[0712c23] 權實二智不空一切法不空一切法權智 不空實智如此實智即是權智
權智實智無二化眾生種種 隨宜種種 二智二智二智既是
隨情自證二智名為自證 二智不同二智不帶十八二智方便唯有
真實權實:「如來知見廣大深遠方便波羅蜜具足。」稱為

[0713a05] 二智二智十二 二智名為何以 不異次第二智
次第十八 次第次第二種 一種

[0713a10] 五味教具 二智一種二智 十二二智二智
二種二智權實 權實權實可以

[0713a15] 智者經論 異說難解何者?《華嚴住心: 「三世諸佛不知。」世人:「如實智
不知如實智不知如實智。」 其實 不論如實智云何自如實智不知
別教不得如實智云何不知 前來三世三藏不知圓教 事理
分別二十一權實

[0713a25] 方便 賤人 莊嚴流入同一
即是妙智

[0713a28] 二智有所 二諦二十一權實 因緣如此
因緣因緣因緣 次第因緣次第因緣次第 一一各有自行自行
分別二十一分別五味 四諦三諦一諦如是

[0713b07]

[0713b07] 隨情 無量自行

[0713b09]

[0713b09] 得道邪執無窮何況多人種種各異隨情 唯一不得 (云云)
二諦 差別

[0713b13] 權實二十一權實用世 世人所立 不從世人不從大小
皆是法華通經二智三藏二智乃至次第次第二智
二智方便明智通經 經論弘經其所 自有

[0713b21] 生滅權實墮在 不生不滅第二乃至 第七可知經論莊嚴
不得隨情二諦權實 第二第三權實不出 第七權實二智
一切世間假令化城 自行實智不得何況 二十一二智
經論經論然後世人不識 若是智者
未見生死浩然非情 妙智法華 一切經論
妙理無非一切經論 二智無非妙智大車如此深廣中論相比熟思 (云云) 。

[0713c09] 明智三諦分別

[0713c10] 十法界有漏無漏非有 無漏三法分別
無漏無漏無漏三法一切 法入無漏無漏三法無漏無漏三法一切法
無漏無漏三法一切法無漏無漏三法

[0713c17] 五境 五境三智一切智 一切種智三智不同
道智如來藏入空 道智三智如來藏 三智三智

[0713c23] 入空分別三智 一切智有漏道種智 無漏一切種智初心
不知空空得空不空 二空分別無漏一切智
有漏道種智中道一切種智世人 經論斷惑羅漢 方便地道雙流無明成佛即此

[0714a03] 如來藏入空分別三智無漏一切智道種智不異而後 別境觀空不空不空
如來藏觀空 不空一切種智中道 諸法一切
三智。 《大經:「聲聞不見不空。」「 不空。」《大品:「一切智聲聞
道種智菩薩一切種智佛智。」即此 三智一境 次第深淺:「種性
發心二障決定次第 煩惱。」即此

[0714a16] 如來藏 三智不異一切種智何者而已
一切種智如來藏 一切法一切種智 三智故地
:「真修真修不須。」 即是即是真修真修 一切法不須即是 (云云) 。

[0714a24] 三智有漏即是因緣生無漏 無漏亦即一法
三法三法一法一智三智三智一智即是即是融通無礙如此三智 。《釋論:「三智一心無後
易解三智。」即是 (云云) 。

[0714b02] 因果例如佛性 佛性涅槃
瓔珞:「入空 二諦假名平等觀二觀 便道中道第一義諦。」
空觀一切智 假觀成道種智中觀 一切種智

[0714b10] 細作可知 止觀》 (云云) 。

[0714b12] 種智別理 不用入空智者雖說中道
中道廣大 是故如來藏 智者名為
二智三智別異 是故如來藏 三智
妙智正直方便無上道是故妙智

[0714b22] 五味 三智一種三智三智 三智可知法華一種
法華相待世智無道治生產業實相相違低頭舉手
成佛何況三乘出世大經:「 緣覺煩惱 常住。」凡夫煩惱無實
即是大乘何況二乘二乘何況 如此一切無非實相七寶
無量法華會意

[0714c05] 一諦明智即是如實智。《釋論:「 同一如實智本名
。」故知如實智一切智一境 十智 實智實智實智中道
如實智非但實智 十智 (云云) 。

[0714c12] 亦復諸處方便 中道
杜口智者 一切法

[0714c16] 展轉 思議因緣六道十如性相二智十二
因緣二乘十如性相 性相本末佛法性相本末 四諦十法界生滅無生
集智六道十如生滅無生滅智 二乘十如無量苦集 性相無量滅智佛法 本末

[0714c25] 四諦四十二因緣 無生苦集思議十二因緣生滅無生滅智思議十二因緣
無量苦集不思議十二 無量滅智不思議十二

[0715a01] 二智十法界生滅無生 權智權智六道 生滅無生實智二乘性相
六道性相無邊 性相性相 二乘性相不空菩薩性相圓入通
二乘性相不空佛界菩薩性相圓實 法界

[0715a09] 二智因緣 思議十二 思議十二無邊十二
(云云) 。思議 不空不思議十二圓入通 同上不空不思議十二
不思議十二圓實 十二權智生滅無生 苦集權智無量苦集
思議實智不思議

[0715a19] 三智十法界道種智六道性相本末一切智二乘 性相本末一切種智佛法

[0715a22] 三智十二因緣思議十二一切智思議十二不思議十二
一切種智不思議十二

[0715a25] 三智四諦五道種智生滅 苦集一切智生滅無生
無量苦集一切種智 無量

[0715a29] 三智二諦 五道種智俗諦一切智真諦
一切種智真諦

[0715b03] 一如 佛界十如性相不思議十二 因緣四諦真諦中道第一義諦

[0715b06] 不思議十二 不生不生真諦無言說合中道 生死涅槃

[0715b09] 如此 如此 方便不妙
不妙是故二諦三諦相間 二智三智相間 可作
(云云) 。

[0715b16] ○第三通途

[0715b17] 進趣不正智目行足清涼池 滿智圓智能
如此妙行妙行 行一:「無數佛具足。」 :「無量諸佛深妙。」:「
諸佛所有道法。」即是 即是究竟妙行 如法法相
祕密如法所行 若一無缺故稱
妙行明智應對智明 一種塵沙 虛空
得意不復。《釋論:「菩薩行 一法一切無量一法 一切二法一切
無量二法一切乃至十法百法 萬億一切無量十法千萬 一切。」眾多
商人長線安隱有所 十如乃至一實諦
正智行入不可 (云云) 。

[0715c13] 三藏阿含比丘: 「一行汝等沙門果
不放逸廣演廣布 涅槃。」比丘:「一行 。」比丘白佛:「已知。」佛言:「云何?」
比丘白佛:「。」佛言:「 能不所作已辦涅槃。」 廣演廣布不放逸一切法
三界六塵不放逸涅槃

[0715c22] 行者,《阿含:「阿練若比丘二法 休息
戒律威儀禁戒悉皆功德 如實知苦集如實知不受 如是。」

[0715c28] 行者出世佛法。《戒經:「 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七支輕重,《五部律廣明 防止三業前後方便功德故稱
即是了知世間出世間 因果法門消除 過於佛法

[0716a07] 乃至千萬億一切 如是名下

[0716a09] 通教行者 通教三乘法門 釋論。《
菩薩行般若時諸法 種種諸法種種 云何一切法所謂一切
無相四大各各相離地中有水如是。」 中有三大三大
三大 三大自性名為 三大不可無何
諸相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是故一切法
無相無相木然 亦復一切法 無相如是無量一切法悉皆一相無相
二法一切乃至百法千萬億 一切可以不復

[0716a28] 行者善財入法界中說 一法三昧 赴火發菩提心種種一行
:「佛法一法所知。」 乃至一百一十善知識一一法門如是 一一無明境界二法三法 千萬億如是
(云云) 。

[0716b06] 圓教行者文殊菩薩一行三昧 結跏趺坐緣法一念法界一切
顛倒寂如之一即是一切無礙 一道出生一切諸法等觀寂然三界一行一切

[0716b12] 二法一切所謂 一切 一切四念處五法
一切五門禪六法一切 六波羅蜜七法一切 七善法八法一切八正道
九法一切 一切境界 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法門
豈可可解

[0716b21] 不同三藏 生滅止息化城是故
通教導出別教 事理是故
智圓是故

[0716b27] 觀經:「三七日一心精進。」 一法。「思惟。」
二法。「思惟修習善行 菩薩道。」三法。「安樂行」, 四法。「五品弟子」,五法
六根清淨」,六法如是等待

[0716c05] 低頭舉手成佛雖說種種其實一乘

[0716c07] 復次 五行五行

[0716c09] 涅槃:「聖行梵行 嬰兒。」聖行:「
大涅槃聞已思惟諸佛 世尊無上道大正大眾正行。」從此 。「大涅槃即是
無上道已去。「無上道 ;「大正;「大眾正行信道己身諸眾生破戒
人天涅槃即是往來 生死惡道即是 相違無道無道不得涅槃

[0716c20] 菩薩拔苦大悲誓願 大慈誓願發誓修行思惟在家逼迫猶如牢獄不得
淨修梵行出家虛空 白四羯磨譏嫌 差別不為愛見羅剎止觀
中說持戒具足根本清淨前後 眷屬清淨清淨護持 念念清淨迴向具足無上道根本
性戒根本無漏心清淨前後眷屬清淨偷蘭遮眷屬十三眷屬餘者律藏
方等二十四名為

[0717a04] 支屬律儀作法三支 作法得法得法

[0717a05] 清淨尸羅不清 現前未來 根本覺觀

[0717a08] 正念念清淨四念處正念 相似真道成道正念念清淨

[0717a11] 復次定心 分別心行善 不動毘尼何者防止
不復得道

[0717a15] 迴向具足無上道即是 四弘六度發願迴向 菩提大乘戒弘誓六度
出家即是纖毫 羅剎即是身心安忍打罵 八風寒熱法忍愛見不能
即是羼提守護即是 持戒不為狐疑專心不動 因果解脫
一切三乘聖人六十二見 般若

[0717a25] 發願以此 不以破戒十二誓願 發願一切眾生護持
清淨大乘戒不退隨順畢竟具足波羅蜜以此防護眾生菩薩持戒若干
願行莊嚴如是

[0717b02] 十戒自行根本眷屬 支出禁戒清淨何者作法即是 禁戒禁戒清淨清淨
而言即是行善

[0717b06] 淨戒何者防護七支妄念 缺漏未來根本禪性行

[0717b09] 護持正念念清淨 色入 法道法入 戒品牢固不可

[0717b12] 迴向 無上道大乘不退隨順畢竟具足 波羅蜜大乘菩薩譏嫌
差別佛道化眾生 小乘調譏嫌 菩薩大乘戒不退
非道善巧方便酒家非法 禁戒無有退失醫療不為不退隨順
隨順道理隨順畢竟究竟 無上具足波羅蜜一切圓滿 不備

[0717b23] 《大論穿即是大經根本禁戒清淨
。《即是大經護持正念 。《無著即是大經迴向 不退。《即是大經大乘戒。《
自在即是大經自在。《即是 隨順。《具足戒即是大經波羅蜜。《 畢竟,《大同小異


[0717c02] 《涅槃菩薩次第聖行 淺深始終具足善能護持不動地 不退聖行聖行
以至於 律儀律儀尊卑位次菩薩戒法
菩提心故知律儀三戒三藏 根本禪三藏是故法道通教
大乘不退別教通有隨機不退真諦不及 別人隨順畢竟具足圓教
起滅威儀不捨道法凡夫 隨順淨戒 畢竟法界一切佛法
眾生彼岸具足波羅蜜。《 :「如是。」 :「我等長夜淨戒法王久修
今日果報。」,「羅睺羅密行 。」豈非 復次中間 醍醐醍醐
(云云) 。

[0717c23] :「《菩薩戒。」:「何等菩薩戒?」 答言:「菩薩戒別有菩薩
菩薩戒何等緣覺三藏三乘不得別有菩薩緣覺作別
何者三乘別有菩薩別有

[0718a01]

[0718a01] 三乘別有菩薩戒 云何

[0718a02] 三乘緣覺 毘尼學者大乘 式叉即是大乘第一義
三歸五戒十善二百五皆是摩訶衍亦復。「 」,即此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3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功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