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ofa Lianhua Jing Xuan Yi 妙法蓮華經玄義
Scroll 3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三上天台智者大師說
[0705b23] 二、諸境開合者,先用十如為首。何者?此經 命章絕言稱歎十如。
[0705b24] 今更說五境,云何同異 耶?十二因緣與十如開合者,名異故言開, 義同故言合。無明支合如是性。行支合如是
相。識、名色、六入、觸、受合如是體。愛合如是緣。 取合如是力、作。有合如是因。生、老死合如 是果、報等 (云云) 。
[0705b29] 又總合者,如是相合行、有兩 支。如是性合無明、愛、取三支。如是體合識、名 色乃至老死七支。如是力還是煩惱道三支,
無明、愛、取能生業力。如是作,還是行、有二支, 能為苦作業也。如是因還是行、有二支,為 七苦作因也。如是緣還是無明、愛、取三支,能
潤業取苦也。如是果還是行、有之習果也。如 是報還是行、有之業,招名色等報。此兩番通 用思議十二因緣。合六道十如是。
[0705c08] 次用不 思議十二因緣合四聖十如者,無明支轉即 變為明,明即了因,成聖人如是性。惡行支 轉即變為善行,善行即緣因,成聖人如是
相。識、名色等苦道轉,即法身,成聖人如是體。 愛、取二支轉成聖人菩提心,即是如是力。有 支含果,變成六度行,即成聖人如是作,亦
轉成聖人如是因。此有支轉,有二種:正道 轉成如是因,助道轉成聖人如是緣。老死 支轉成法性常住,成聖人如是果、報 (云云) 。又,
總作者,體、力、作三法秖是煩惱、業、苦,變成法 身、菩提心、六度行等。勤習三法,在內成性, 在外成相,正意成體,誓願深遠成力,立行
成作,牽果成因,相助成緣,剋發成果、報 (云 云) 。若細分四聖,節節有異,今取大槩,故通 釋耳。經云:「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二乘亦得
作通釋也。
[0705c24] 四種四諦合十如者,生滅、無生 兩種苦、集,是六道十如。如是相、如是性是集。 如是體是苦。如是作、力、因、緣又是集。如是果、
報又是苦 (云云) 。生滅、無生兩種道、滅,是析、體二 乘及通菩薩十如。如是相、性即是道。如是體 即是滅。如是力、作、因、緣皆是道。如是果、報又
是滅。無量、無作兩種苦、集,即是四聖界外果 報十如。集諦即是界外如是相、性、力、作、因、緣 也。苦諦即是界外如是體、果、報等 (云云) 。無量、無
作兩種道、滅,即是四聖界外涅槃十如。道諦即 是涅槃性、相、力、作、因、緣等,亦是般若、解脫也。 滅諦即是涅槃體、果、報等,亦成常住法身也 (云云)
。
[0706a07] 四種四諦合四種十二因緣者,生滅、無 生兩苦集,即是兩種思議十二因緣。生滅、無 生兩種道滅,即是兩種思議十二因緣,無明
滅乃至老死滅也。無量、無作兩苦集,即是兩 不思議十二因緣也。無量、無作兩道滅,即是 兩不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此 可解。
[0706a13] 七種二諦合十如者,藏、通、別、圓入通 凡四俗,皆是六道十如也。藏、通兩真是二乘 十如也。別、圓入別兩俗:有邊是六道十如;無
邊是二乘十如。圓俗此通九法界十如。別入 通、圓入通、別、圓入別、圓,凡五種真,皆是佛法 界十如也。
[0706a18] 七種二諦合四種十二因緣者,藏、 通、別、圓入通凡四俗,即是思議兩種十二因 緣。藏、通兩真即是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
至老死滅也。別、圓入別兩俗:有邊是思議十 二因緣;無邊是思議無明滅乃至老死滅。圓 俗即通界內、外四種十二因緣也。別入通、圓
入通、別、圓入別、圓,凡五種真,即是界外不思 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滅也。
[0706a25] 七種二 諦合四種四諦者,實有二諦,即生滅四諦也。 幻有二諦,即無生四諦也。別入通、圓入通兩
俗,還是無生苦集也。別入通真,是無量道滅 也。圓入通真,是無作道滅也。別俗、圓入別俗, 此是無量苦集。圓俗是無作苦集。別真是無
量道滅。圓入別真、圓真,是無作道滅也。
[0706b02] 五種 三諦合十如者,別入通、圓入通兩俗,是六道 十如。別俗、圓入別俗,有邊是六道十如;無 邊是二乘十如。圓俗,意通九界
(云云) 。五種真 諦皆是二乘、菩薩等十如;五種中諦皆是佛 界十如也。
[0706b07] 五種三諦合四種十二因緣者,別 入通、圓入通兩俗,是六道思議十二因緣。別、 圓入別兩俗:有邊是思議六道十二因緣生;
無邊是思議十二因緣滅。圓俗,義通 (云云) 。今且 用是四種十二因緣,五種真諦即是思議十 二因緣滅,亦即是不思議十二因緣生。五種
中諦即是不思議十二因緣滅。
[0706b13] 五種三諦合 四種四諦者,別入通、圓入通兩俗,即無生苦 集也。別俗、圓入別俗、圓俗,通是無生之苦集,
亦是無生之道滅,亦是無量之苦集也。別入 通、圓入通兩真,本取但空邊,是無生道滅 也。別真、圓入別真,即是無生之道滅,於無
量是苦集。圓真,於無生是道滅,於無量、無 作是苦集。別入通中,是無量道滅。圓入通中, 是無作道滅。別中,是無量道滅。圓入別中,是
無作道滅。圓中,正是無作道滅。
[0706b22] 五種三諦合 七種二諦者,簡前兩二諦不被合也。次、二 種二諦,二俗,即是五種三諦家五種俗。二真,
空邊即是五種三諦家真;不空邊即是五種 三諦家中。後三種二諦,三俗,空邊即是五種 三諦家真;有邊即是五種三諦家俗。三真,即
是五種三諦家中。又作一種說,如後簡前二 諦不被合,後五俗,有真、有俗;後五真,有真、 有中。
[0706c01] 一實諦合十如者,一一法界皆具十 界,簡却九界,但與佛法界同也。簡三種十 二因緣,但與一種十二因緣滅同。簡三種
四諦,但與一實四諦同。簡七種二諦,但與 五真諦有同、不同。簡五種三諦,但與五中 諦同 (云云) 。言無諦不可說者,合十如,如名
不異,即是空寂。言辭相寂滅,不可說示,即 是十種皆如義也。諸無明滅乃至老死滅,其 義甚深,甚深即無諦同也。生生不可說,乃至
不生不生不可說,即與無諦同也。七種真諦 皆不可說。最初真諦不可說者,如身子云:「吾 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況後六耶?非生死、
非涅槃,既非二邊亦無中道,即五種中諦 與無諦同也。一實名虛空,虛空無一,云何 有實?即無諦同也。無諦自無所存,平等大
慧無若干也。雖無若干,若干無量,舒之 充滿法界,不知從何而來。無量無若干,收 之莫知所有,不知從何而去。不來不去,即 是法佛 (云云) 。
[0706c19] 復次,七種二諦,赴緣開合,轉轉 相入,一一又各有隨情、隨情智、隨智等。餘 五義例亦應有,今不具載。何者?佛以一音
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自思之!
[0706c22] 問:
[0706c22] 諸境 理既融會,何意紛葩,更相拘入耶?答:
[0706c23] 如來觀 知十界性相,有成熟者、未成熟者。大機未熟 不令起謗;小機若熟不令失時。隨其所 宜,應單應複,偏圓相入而成熟之,聞即得
益。華嚴雖具鑒十界,兩界熟故,別、圓二種 而成熟之。三藏亦鑒十界,二乘性相熟故, 用生滅而成熟之。方等亦鑒十界,四界熟
故,用四種相入而成熟之。般若亦鑒十界, 亦四界熟故,用三種相入而成熟之。法華 亦鑒十界,一性相熟,但一圓諦而成熟之。
若無善巧方便,出沒調熟,云何境智而得融 妙耶?譬如畫師,尚能淡入五彩作種種像, 況佛法王於法自在,而不能種種間入調 伏眾生耶!
[0707a07] 問:
[0707a07] 上明六境等,此經聽可無名, 有其義不?答:
[0707a08] 十如名義已備於前。
[0707a08] 四種十 二因緣者,〈化城品〉明生滅十二緣。〈譬喻品〉但 離虛妄,是不生十二緣。〈方便品〉云:「佛種從
緣起」,是界外無量、無作兩種十二緣。
[0707a11] 四四諦 者,〈譬喻品〉諸苦所因,貪欲為本,是生滅四諦。 〈藥草喻品〉了達空法,是無生四諦。又云無上
道,及〈方便品〉但說無上道,如來滅度等,是界 外無量、無作兩種四諦也。十如差別是世諦。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即真諦也。〈安
樂行〉云:「亦不分別有為、無為,實、不實法。」有是 俗諦;無是真諦;「亦不分別」是遮二邊、顯中
道。〈壽量〉云:「非如、非異」,「非異」非俗,「非如」非真, 三諦義也。〈方便品〉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
義。」是一實諦也。又云:「唯此一事實」也。若言 「說無分別法」,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是 無諦義也。
[0707a24] ○第二、智妙者,至理玄微,非智莫顯;智能知 所,非境不融。境既融妙,智亦稱之,其猶影 響矣,故次境說智。
[0707a26] 智即為二:初、總論諸智, 二、對境論智。總智為六:一、數;二、類;三、相;四、 照;五、判;六、開。
[0707a28] 數者:一、世智。二、五停心四念處 智。三、四善根智。四、四果智。五、支佛智。六、六度
智。七、體法聲聞智。八、體法支佛智。九、體法菩 薩入真方便智。十、體法菩薩出假智。十一、別 教十信智。十二、三十心智。十三、十地智。十四、
三藏佛智。十五、通教佛智。十六、別教佛智。十 七、圓教五品弟子智。十八、六根清淨智。十九、 初住至等覺智。二十、妙覺智。
[0707b06] 二、類者,世智 無道,邪計妄執,心行理外,不信不入,故為 一。五停心、四念處,已入初賢佛法氣分,俱
是外凡,故為一。四善根同是內凡,故為一。四 果同見真,故為一。支佛別相觀能侵習,故為 一。六度緣理智弱、緣事智強,故為一。通教
方便聲聞體法智勝,故為一。支佛又小勝,故 為一。通教菩薩入真方便智,四門遍學,故為 一。通教出假菩薩智,正緣俗,故為一。別教
十信智,先知中道,勝前劣後,故為一。別教 三十心俱是內凡,故為一。十地同是聖智,故 為一。三藏佛是師位名,勝三乘弟子,故為
一。通教佛智,斷惑照機勝,故為一。別教佛智 又勝,故為一。圓教五品弟子同具煩惱性,能 知如來祕密之藏,故為一。六根清淨智隣
真,故為一。初住至等覺同破無明,故為 一。妙覺佛智無上最尊,故為一。如是等隨 其類分相似者,或離、或合,判為二十 (云云) 。
[0707b23] 三、 辨相者,天竺世智,極至非想。此間所宗,要 在忠孝、五行、六藝、天文、地理、醫方、卜相、兵法、
貨法、草木千種皆識,禽獸萬品知名。又塗 左割右等無憎愛。獲根本定,發五神通,停 河在耳,變釋為羊,納吐風雲,捫摸日月。
法是世間法,定是不動定,慧是不動出。邀名 利、增見愛,世心所知,故名世智也。
[0707c01] 五停、四 念者,有定故言停,有慧故言觀。觀能翻邪, 定能制亂。數息治散,不淨治貪,滋治瞋,因
緣治癡,念佛治障道。念處是觀苦諦上四 智,治於四倒;四倒不起,由此四觀。初翻四 倒,未入聖理,故言外凡智也。
[0707c06] 煖法緣四諦 境生智,伏煩惱,智更增,成十六觀智。如 火鑽,上下相依,生火燒薪。以有智知有境, 能生煖智,令有萎悴。如夏時聚華為
[卄/積] ,華 生煖氣,還自萎悴。又依陰、觀陰,發智火,還 燒陰,如兩竹相摩生火,還燒竹林。尊者瞿 沙說:求解脫智火,煖最在初。如火,以煙在
初為相。無漏智火亦以煖法在先為相。如 日,明相在初為相,是故名煖。
[0707c14] 於正法毘尼 中生信,愛敬正法者,緣道諦,信毘尼者,緣 滅諦。信煖能緣四諦,云何言二?答:此二最
勝,應先說。又,正法是三諦,毘尼是滅諦。如 佛為滿宿:「我有四句法,當為汝說,欲知不? 當恣汝意。」四句即四諦也。所有布施、持戒,
盡向解脫,是其意趣。色界定起,是其依。於 自地前生善根,是相似因緣。於四真諦,頂 是其功用果。自地相似,後生善根,是依果。色
界五陰是其報。涅槃決定因及不斷善根,是 其利。十六行是其行,是緣生,是修慧。色界繫 三三昧,三根隨所說,相應眾多心,是退。
[0707c25] 煖有 三種:謂下下、下中、下上。頂有三:中下、中中、 中上。忍有二種:上下、上中。世第一有一種:
謂上上。此四善根以三言之,煖是下,頂是 中,忍、世第一是上。復有說者:煖有二:謂下 下、下中。頂有三:謂下上、中下、中中。忍有三:
謂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一:謂上上。 亦以三言之,煖是下下,頂是下中,忍是中 上,世第一是上上。瞿沙云:「煖有下三,頂有
六:下下乃至中上。忍有八:下下乃至上中。 世第一但上上。以三言之,煖法一種,謂下。 頂法二種,謂下、中。忍有三種,謂下、中、上。
世第一有一種,謂上。」煖有二捨:一、離界地, 二、退時。退時捨,墮地獄,作五無間而不斷 善根。頂亦如是。忍唯一捨,不墮地獄 (云云) 。
[0708a11] 頂法者,色界善根,有動、不動,住、不住,有難、 不難,斷、不斷,退、不退。就動乃至退者,有二:
下者是煖,上是頂。彼不動乃至不退者為二: 下者是忍,上者是世第一法。復有說者,應言 下頂。所以者何?在煖法頂,故名頂。在忍法
下,故名下。復有說者,如山頂之道,人不久 住。若無難,必過此到彼;若遇難,即便退 還。行者住頂不久,若無難必到忍;有難退 還煖。猶如山頂,故名頂。
[0708a19] 云何為觀?於佛、法、 僧生下小信。小信者,此法不久停,故言下 小。此信緣佛生小信,是緣道諦。緣法生下 小信,是緣滅諦。
[0708a22] 問:
[0708a22] 應能緣四諦,云何言緣 二諦?答:
[0708a23] 道、滅勝故。清淨無過,是妙、是離。能生 信處,為生受化者信樂心故。若世尊說苦、 集是可信敬者,則無受化者。此煩惱、惡行,
邪見、顛倒,云何可敬信?我常為此逼迫。受化 者於道、滅生欣樂,是故說二也。
[0708a27] 復有說者, 信佛、僧是緣道,信法是緣三諦,則盡信四 諦也。
[0708a29] 問:
[0708a29] 住頂亦信陰,亦信寶,亦信諦。何故 但說信三寶?答:
[0708b01] 三寶是生信敬處。但隨行 者意,於陰生悅適,是名為煖。於寶生悅 適,是名為頂。於諦生悅適,是名為忍。
[0708b03] 問:
[0708b03] 何 故頂退,不說煖退?
[0708b04] 答:
[0708b04] 頂既退,亦應說煖退。 行者在頂時,多煩惱業留難。煩惱等作是 念:若行者到忍,我復於誰身中當作果報?
若離欲界時,亦念:行者出欲界,我復於誰 身中生果報?離非想非非想處時,亦念:行 者離彼欲已,更不受身,我復於誰身中生
於果報?於此三時,多諸留難。留難退,故大 憂惱。如人見寶藏大喜,欲取即失。住頂法 者自念:不久當得於忍,永斷惡道,獲大重
利,猶如聖人。而忽退失,故大憂惱,是故言 頂退也。
[0708b14] 若能親近善友,從其聞隨順方便 法,內心正觀,信佛菩提,信善說法,信僧清 淨功德,是說信寶。說色無常,乃至說識無
常,是說信陰。知有苦、集、滅、道,是說信諦。 若如是即住頂,若不如是即頂退。
[0708b18] 忍法觀 者,正觀欲界苦,色、無色界苦。欲界行集,色、無 色界行集。欲界行滅,色、無色界行滅。斷欲界
行道,斷色、無色界行道。如是三十二心,是名 下忍。行者後時,漸漸減損行及緣,復更正觀 欲界苦,色、無色界苦,乃至觀斷欲界行道,
除觀斷色、無色界行道,從是中名中忍。 復更正觀欲界苦,觀色、無色界苦,乃至觀 色、無色界行滅,除滅一切道。復正觀欲界苦,
色、無色界苦,乃至觀欲界行滅,除色、無色界 行滅。復正觀欲界苦,乃至觀色、無色界行集, 除滅一切滅。復正觀欲界苦,乃至觀欲界
行集,除色、無色界行集。復正觀欲界、色、無色 苦,除一切集。復正觀欲界苦,除色、無色界 苦。復正觀欲界常,相續不斷,不遠離。如是
觀時,深生厭患,復更減損,但作二心觀於 一行,如似苦法忍、忍法智。如是正觀,是名 中忍。復以一心觀欲界苦,是名上忍。
[0708c06] 復次, 生世第一法,世第一法後,次生苦法忍。譬 如人欲從己國適他國,多財產,不能持 去,以物易錢;猶嫌錢,易金;嫌金,易多價
寶,往適他國。行者乃至漸捨,相續不離,生 於上忍。上忍後,生第一法。第一法後,生苦 忍。
[0708c12] 問:
[0708c12] 世第一法有三品不?
[0708c12] 答:
[0708c12] 一人無,多人 有。身子上,目連中,餘皆下。就佛、支佛、聲聞 為三品。
[0708c14] 世第一法者,此心心數法,於餘法 為最、為勝、為長、為尊、為上、為妙。亦分、亦 都。分者,勝世間法,不勝見諦。見諦眷屬不
相離,慧力偏多故、熏禪不與凡夫同生一 處故。盡智時,一切善根永離一切諸垢障 故。三三昧乃至惡賤無漏,何況有漏,不應
都勝?分勝彼煖、頂、忍法,亦應言第一,應言 分勝,勝煖、頂、忍、一切凡夫所得禪,無量解脫 除入也。或言都勝,非謂一切事業中勝,但
以能開聖道門故。彼見諦等,不能開聖道 門,以世第一法開聖道門,彼見諦等法得 修見諦等法。得修者,皆是世第一法功用。
是世第一法名義者,最勝義是第一義;得妙 果是第一義,如高幢頂,更無有上,是第一 義。
[0708c28] 問:
[0708c28] 前諸義有差別邪?答:
[0708c28] 此皆歎說上妙 之義,亦有差別。於不淨安般名最,於聞 慧名勝,於思慧名長,於煖為尊,於頂為 上,於忍為妙。又,依未至為最,依初禪為
勝,中間為長,二禪為尊,三禪為上,四禪為 妙。如是種種說,此依《毘婆沙》釋,欲委知, 向彼尋。
[0709a05] 初果八忍、八智。三果重慮緣真,九無 礙、九解脫智。支佛用總相、別相,如約三世 明苦、集,分別十二因緣,即別相相也。六度
緣理智弱,伏而未斷;事智強,能捨身命財, 無所遺顧。聲聞能發真成聖,猶論我衣、我 鉢,互論強弱 (云云) 。
[0709a10] 通教聲聞,總相一門,達俗 即真。通教緣覺,能於一門總相、別相,達俗 即真。通教菩薩,能於四門總相、別相,俗達即
真。又能遍四門出假,教化眾生。十信信果 頭真如實相,為求此理,起十信心。十住正 習入空,傍習假中。十行正習假,傍習中。十
迴向正習中。初地證中;二地已上,重慮於 中。三藏佛一時用三十四心:八忍、八智、九無 礙、九解脫,斷正習盡。通佛坐道場,一念相
應慧,斷餘殘習氣。別教佛用金剛後心,斷 一品無明究竟盡成佛。或言:斷時是等覺。 佛無所斷,但證得圓滿菩提具足耳。圓五
品不斷五欲而淨諸根,具煩惱性,能知如 來祕密之藏。六根淨位獲相似中道智。初住 獲如來一身無量身,入法流海中行,任運流 注。後位可解,不復記。
[0709a25] 四、明智照境者,若由 智照境,由境發智,四句皆墮性中,如別 記 (云云) 。若四悉檀因緣立境、智,但有名字 (云 云)
。
[0709a28] 問:
[0709a28] 智能照境,境亦能照智不?答:
[0709a28] 若作不 思議釋,更互相照,義亦無妨。《仁王般若》云: 「說智及智處,皆名為般若。」譬鏡面互相照,
亦如大地一,能生種種芽,芽亦生地一。且 置斯義。世智照六道十如。五停心智去至 體法,凡七智,照二乘十如。六度及通教出假
菩薩智兩屬,上求照菩薩十如,下化照六道 十如。四十心智亦兩屬:上求照菩薩十如,下 化照六道十如。十地智兩屬,次第照,照菩薩
十如;不次第照,照佛十如。五品去,凡四智,皆 照佛界十如。總略如此細捒 (云云) 。
[0709b09] 二十智照 四種十二因緣境者,世智、五停、四念、四果乃 至支佛、六度、三藏佛,凡七智,照思議生滅十
二因緣境。通教三乘入真方便智、出假智、佛 智凡五智,照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境。別 教十信、三十心、十地、佛凡四智,照不思議生
滅十二因緣境。其中不無別意,且從大判。 圓教四智,照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境。
[0709b17] 二十智照四種四諦者,前、三藏等七智,照 生滅四諦境。次、通教五智,照無生滅四諦境。 次、別教四智,照無量四諦境。次、圓教四智,照
無作四諦境。
[0709b20] 次、二十智照二諦者,前、七智是 照析空之二諦。次、五智是照體空之二諦。次、 八智照顯中之二諦。其間別、圓相入者,可以 意得
(云云) 。
[0709b23] 次、明二十智照三諦者,前、七智 照無中之二諦,是因緣所生法,皆屬俗攝。次、 五智照含中之二諦,即空一句,皆屬真諦攝
也。次、別圓八智照顯中之二諦,即是假名,亦 名中道,二句皆屬中道諦攝也。
[0709b27] 次、二十智 照一實諦者,此須引《釋論》明四悉檀,皆名 為實。世界故實,乃至第一義故實。當知實
語亦通四諦,生滅故實,無生滅故實,無量故 實,無作故實。前、三藏七智照生滅之實。次、通 教五智照無生滅之實。次、別教四智照無量
之實。次、圓教四智照無作之實。前後諸實 (云 云) 。
[0709c05] 次、二十智無諦、無照者,無諦無別理,若於 四種四諦得悟,不復見諦與不諦,故無諦 亦通也。前、七智照生滅之無諦,生生不可說
故。次、五智照無生滅之無諦,生不生不可說 故。次、四智照無量之無諦,不生生不可說故。 次、四智照無作之無諦,不生不生不可說故。
前、無諦是權,後、無諦是實,此就言教。若就 妙悟同於聖人心中所照者,則不見有權 實,故非權非實。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
方便說權,方便說實。會理之時,無復權實, 故稱非權非實為妙也。
[0709c15] 五、明麁妙者,前十 二番智是麁,後八番智為妙。何者?藏、通等佛, 自是無常,亦不說常,彼二乘菩薩何得聞
常、信常、修常?是故為麁。別教十信初已聞 常,信、修於常,尚勝彼佛,何況餘耶?是故為 妙。常途云:《法華》不明常者,秖是三藏意耳。
今明十信知中已過牟尼,則八番為妙也。
[0709c21] 又, 別教四智,三麁一妙。圓教四智,悉皆稱妙。何 者?地人云:「中道乃是果頭能顯,初心學者仰
信此理,如藕絲懸山。」故說信、行皆非圓意 也。故十信智為麁。十住正修空,傍修假、中。十 行正修假,傍修中。十迴向始正修中。此中
但理,不具諸法,是故皆麁。登地智破無明, 見中道,證則為妙。類如通、藏兩種,俱得道, 而三藏門拙。今別教亦爾,教門皆權,而證是 妙 (云云) 。
[0710a01] 圓教四智皆妙者,如法相說,如說 而信,如理而行,始論五品,終竟妙覺,實而 非權,是故皆妙。是名待麁智說妙智也。
[0710a04] 又、約知見明麁妙者,知與見云何?然分別 有四:不知不見、知非見、見非知、亦知亦見。 先、約三藏釋,後、約圓釋,中間例可解。凡夫
不聞故不知,不證故不見。五停、四念至世 第一法,聞故名知,未證故非見。辟支佛不 聞故非知,自然證故是見。四果聞故亦是知,
證故亦是見。傳傳判麁妙,可解。
[0710a10] 約圓教釋 者,七方便不聞故不知,未證故不見。五品、 六根,聞故知,未證故不見。發宿習者名見,
不從聞故不知。稟教證入者,亦知、亦見。此 節節傳為麁妙。
[0710a14] 究竟而論,前來二十種智,略 而言之,不出權、實二智。如經:「如來方便知 見,波羅蜜皆悉具足」,即總束得前來諸權智
也。「如來知見廣大深遠」,即是總束前來實智 也。方便既其具足,何所不該?知見既其廣大 深遠,何所不攝?境淵無邊,智水莫測,唯佛
與佛乃能究盡。如此知見,即是眼智。眼即五 眼具足,智即三智一心。一切種智知於實,兩 智知於權。佛眼見於實,四眼見於權。此知
即是見,此見即是知。對前諸智,諸智是麁,此 之知見名之為妙也。
[0710a24] 若得知見中意,不復 論五眼。迷者未了,更約眼明麁妙。如肉眼 盲閉,何由見色?徒聞人說,起種種想,終非
真見。欲令眼開,應須治膜,那得閉眼,執 諍何益耶?閉眼想則麁,眼開見則妙。天眼 未開,不見障外為麁,修禪定願智之力,能
發得淨色,徹障內外,明闇無隔。慧眼未開, 常行死逕,假令情想,亦復非實,故為麁;無 漏豁發,故稱為妙。諦理明了,故稱妙。法眼未
開,差機說法。如身子僻教,滿願穢器,名為 麁。破障通無知,分別藥病名之為妙。
[0710b05] 佛 眼不開,不見實相。故文云:「二乘之人及新 發心者、不退菩薩所不能知」,故四眼皆麁。 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以信得入,相似佛
眼,能開真佛知見,乃名為妙。諸教多說四 眼,或帶四眼說佛眼,是故為麁。今經獨說 佛眼,是故為妙。是為待麁為妙也。
[0710b11] 六、明開 麁顯妙者,前十六番智,若不決了,但是麁 智;若得決了,悉成妙智。何者?如妙莊嚴王,
先是外道世智,聞《法華經》便得決了,以邪 相入正相,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品,不 捨八邪而入八正,即是決於世智,得入
妙智。或與五品齊,或與相似齊,或與分 得齊,節節有入,義細作 (云云) 。
[0710b18] 若五停方便智, 乃至通教佛等智,若不決了,即是麁智。今開 權顯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來入妙位。須
一一將十二番智來入圓妙四智,或入五 品、相似、分得等智 (云云) 。
[0710b22] 又、決了別教歷別之 智,入於妙智。當體即是某位,進入是某位 細捒 (云云) 。
[0710b24] 十六麁智皆成妙智,無麁可待,即 是絕待智妙也。
[0710b25] 復次,開麁眼為妙眼者,餘 經雖說為五眼,五眼不融,是故為麁。今經 決了四眼,令入佛眼。文云:「父母所生眼,遂
得清淨。」學大乘者,雖有肉眼,名為佛眼。 即是決了肉眼,名為佛眼也。《淨名》云:「世孰 有真天眼者,有佛世尊,不以二相見諸
佛國。」此即是決了天眼,即是佛眼也。「願得 如世尊慧眼第一淨」,即是決了慧眼,能得 入妙。決法眼入妙者,邊際智滿是也。四眼
融入佛眼,寂而常照,故文云:「決了聲聞法, 是諸經之王。」五眼具足成菩提,開佛知見,故 稱為妙。
[0710c07] 問:
[0710c07] 佛眼開,乃名為妙。六根雖淨,云 何為妙?答:
[0710c08] 佛眼雖未開,已能圓學圓信。如 迦陵頻伽鳥,雖在 [穀-禾+卵] 中,音聲已勝諸鳥,即 是假名、相似等妙。若開,即是分妙、究竟妙
(云云) 。
[0710c11] 二、對境明智,又二:一、對五境,二、展轉相照 對境。初、應對十如境,此既一經之意,處處說 之,可解故不復釋。
[0710c13] 次、對四種十二因緣明 智者,《大經》云:「十二因緣有四種觀:下智觀 故,得聲聞菩提。中智觀故,得緣覺菩提。上智
觀故,得菩薩菩提。上上智觀故,得佛菩提。」何 者?十二因緣本是一境,緣解不同,開成四 種。
[0710c18] 今以四教意釋之:三藏具有三人,而皆 以析智觀界內十二因緣事,為初門。然析 智淺弱,三人之中,聲聞最劣。以劣人標淺
法,故名下智。通教亦有三人,同以體智觀 界內十二因緣理,體法雖深,望藏為巧,望 別未巧。三人之中,緣覺是中。以中人名通
法,故言中智。別教佛與菩薩,俱知界外十 二因緣事,次第菩薩比佛,猶未是上,比於 通、藏則是上法,故以上智當名也。圓教佛
與菩薩,俱觀界外十二因緣理,初心即事 而中。此法最勝故,以佛當名故,言上上智 觀也。以四教釋四觀,於義允合 (云云) 。
[0710c29] 所言 下智觀者,觀受由觸,觸由入,入由名色,名 色由識,識由行,行由無明。無明顛倒不善 思惟,致不善行,感四趣識、名色等。若善思
惟,致善行,感人天識、名色等。觀此無明,念 念無常,前後不住。所生善惡,遷變速朽。所受 名色,衰損代謝。煩惱、業、苦,更互因緣,都無暫
停。過去二因,現在五果;現在三因,未來二果。 三世迴復,猶若車輪。癡惑之本,既無常、苦、空、 無我,則無明滅。無明滅故,諸行滅,乃至老死
滅。若不然火,是則無煙,是名子縛斷。無子 則無果,滅智灰身,離二十五有,是名果縛 斷。則是下智觀十二因緣,得聲聞菩提也。
[0711a13] 中智者,觀受由觸,乃至行由無明。無明秖 是一念癡心,心無形質,但有名字。內、外、中間 求字不得。是字不住,亦不不住。猶如幻化,
虛誑眼目。無明體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緣和 合而生。無所有故,假名無明。不善思惟,心 行所造,以不達無明如幻化故,起善、不善
思惟,則有善、不善行,受善、不善名色、觸、受。今 達無明如幻故,則諸行亦如化。從幻生識、 名色等,皆如幻。愛、取、有、生,三世輪轉,幻化遷
改,都無真實。有智之人,不應於中而生愛 恚。無明既不可得,則無明不生,不生則不 滅。諸行、老死亦不生不滅。不生故,則非新;
不滅故,則非故。非故者,無故可畢;非新者, 無新可造。無新者,子縛斷;無故者,果縛斷。 是名中智觀十二因緣,得緣覺菩提。
[0711a27] 上智 觀者,觀受由觸,乃至行由無明。無明秖是 癡一念心。心癡故,派出煩惱;由煩惱派出 諸業;由業派出諸苦。觀此煩惱,種別不同;
不同故,業不同;業不同故,苦不同。諸行若干, 名色各異。種種三道,無量無邊,分別不濫。 知因此煩惱,起此業,得此苦,不關彼業
及彼煩惱。如是三道,覆障三德。破障方便,亦 復無量。無明若破,顯出般若;業破,顯出解 脫;識、名色破,顯出法身。愛、取、有、老死,亦復如
是。自既解已,復能化他。於一切種,知一切 法,起道種智,導利眾生。是名上智觀十二 因緣也。
[0711b10] 上上智觀者,觀受由觸,乃至行由 無明,知十二支三道即是三德,豈可斷破 三德,更求三德?則壞諸法相。煩惱道即般
若,當知煩惱不闇;般若即煩惱,般若不明。 煩惱既不闇,何須更斷?般若不明,何所能 破?闇本非闇,不須於明。如耆婆執毒成藥,
豈可捨此取彼?業道即是解脫者,當知業 道非縛;解脫即業者,脫非自在。業非縛故, 何所可離?脫非自在,何所可得?如神通人,
豈避此就彼耶?苦道即法身者,當知苦非 生死;法身即生死,法身非樂。苦非生死,何 所可憂?法身非樂,何所可喜?如彼虛空,無
得無失,不忻不戚。如是觀者,三道不異 三德,三德不異三道,亦於三道具一切佛 法。何者?三道即三德,三德是大涅槃,名祕
密藏,此即具佛果;深觀十二因緣,即是坐 道場,此即具佛因。佛因佛果,皆悉具足,餘例 可知。是名上上智觀十二因緣,得佛菩提。
[0711b28] 約此應判麁妙、開麁顯妙,意可解故,不委 記耳。
[0711b29] 又四智照四境,境若不轉,其智則麁。 四境轉成妙境,麁智即成妙智,仍是待絕之 意 (云云) 。
[0711c02] 二、對四種四諦明智者,《大經》云:「知 聖諦智,則有二種:中智、上智。中智者,聲聞、緣
覺。上智者,諸佛、菩薩。」若依此文,束於體、析, 合稱為中。束大乘利、鈍,合稱為上。
[0711c05] 今若約 根緣利、鈍,內外事、理,開即成四:聲聞根鈍,緣 四諦事,即生滅四諦智;緣覺根利,緣四諦理,
即無生四諦智;菩薩智淺,緣不思議事,即無 量四諦智;諸佛智深,緣不思議理,即無作四 諦智也。此乃《大經》之一文。又云:「凡夫有苦無
諦,聲聞有苦、有苦諦。」凡夫不見苦理,故言 無諦。聲聞能見無常、苦、空,故言有諦。即是 生滅四諦智也。又云:「菩薩之人解苦無苦,而
有真諦。」即是體苦非苦,故言無苦;即事而 真,故言有諦。乃是摩訶衍門無生四諦智也。 又云:「知諸陰是苦,知諸入為門,亦名為苦。
知諸界為分,亦名為性,亦名為知,是名中 智。」依前說者,即屬聲聞也。分別諸苦、諸入、 界等有無量相,「我於彼經,竟不說之」,是名
上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非諸聲聞、緣覺境 界,此則異前兩意。既稱上智,又非二乘境 界,豈非別教菩薩觀恒沙佛法如來藏理耶?
是為無量四諦智。又云:「如來非苦、非集、非 滅、非道、非諦,是實;虛空非苦、非諦,是實。」非 苦者,非虛妄生死。非諦者,非二乘涅槃。是實
者,即是實相、中道佛性也。又云:「有苦、有苦因、 有苦盡、有苦對,如來非苦乃至非對,是故 為實。」如此明義,既異上三番,豈非無作四
諦智耶?例此一諦為四,餘三亦應爾。謂有 集、有集果,有集盡、有集對,有盡、有盡因, 有盡障、有盡障相,有對、有對果,有對障、
有對障相。如來非此四四十六種,但是於 實 (云云) 。
[0712a04] 如是等智,觀於四諦。諦既未融,智、 諦皆麁。獨有非苦、非對、有實,為妙。若諦圓, 智亦隨圓,皆是如來非苦、非諦、是實之妙智
也。此即待絕兩意 (云云) 。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三上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三下
天台智者大師說
[0712a14] 三、對二諦境明智者,權、實二智也。上真、俗 二諦既開七種,今權、實二智亦為七番:內外 相即、不相即四也,三相接合七也。若對上數
之:析法權實二智,體法二智,體法含中二 智,體法顯中二智,別二智,別含圓二智,圓二 智。上七番各開隨情、隨情智、隨智,合二十一
種諦。今七番二智,亦各開三種:謂化他權 實、自行化他權實、自行權實,合二十一權實 也。
[0712a22] 若析法權實二智者,照森羅分別為權 智,盡森羅分別為實智。說此二智,逗種種 緣,作種種說,隨種種欲、種種宜、種種治、種
種悟,各隨堪任,當緣分別。雖復種種,悉為 析法權實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隨 緣之說,皆束為權智;若內自證得,若權、若
實,俱是實證,束為實智。內外相望,共為二 智,故有自行化他權實二智也。就自證權 實,唯獨明了,餘人不見,更判權實,故有自 行二智也。
[0712b02] 今更約三藏重分別之。此佛化 二乘人,多用化他實智。二乘稟此化他之 實,修成自行之實,故佛印迦葉云:「我之與
汝,俱坐解脫床。」即此義也。若化菩薩,多用 化他權智。其稟化他之權,修學得成自行 之權,佛亦印言:「我亦如汝 (云云) 。」此三種二智,
若望體法二智,悉皆是權。故龍樹破云:「豈 有不淨心中修菩提道?猶如毒器,不任貯 食,食則殺人。」此正破析法意也。故皆是權 (云云) 。
[0712b11] 體法權實二智者,體森羅之色,即是於 空。即色是權智,即空是實智。《大品》云:「即色 是空,非色滅空。」正是此義。為緣說二,緣別
不同,說亦種種;雖復異說,悉為化他權實 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隨情,皆 束為權;內證權實既是自證,悉名為實。以
自之實對他之權,故有自行化他二智也。 就自證得又分權實,故有自行二智也。此 三二智望含中二智,復皆名權。何者?無中 道故 (云云) 。
[0712b20] 體法含中權實二智者,體色即空 不空。照色是權智;空不空是實智。 說此二智,赴無量緣,隨情異說;雖復無
量,悉是含中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 二智本是逗機,皆名為權;自證二智皆名為 實。於自證二智更分權、實,故有自行二智。
此三二智望顯中二智,悉皆是權。何者?帶 於空真及教道方便故。
[0712b27] 又,體法顯中權實二 智者,體色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了 色是權智;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是實
智。為緣說二,緣既無量,說亦無量;無量之 說悉為顯中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 二智既是隨緣,悉名為權;自證二智既是證
得,悉名為實。以自望他故,有自行化他二 智。就自證二智,更分權實。此三二智望別 權實二智,悉皆是權。何者?帶即空及教道方 便故。
[0712c07] 別權實二智者,體色即空、不空。色、空 俱是權智;不空是實智。以此二智,隨百千 緣,種種分別;分別雖多,悉為次第二智所
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悉是為緣,皆 名為權;自證二智既是證得,悉名為實。以 自對他故,有自他二智。就自證權實,自分
二智故,有自行二智。此三二智望別含圓 二智,悉復是權。何者?以次第故、帶教道 故。
[0712c15] 別含圓權實二智者,色空、不空,一切法趣 不空。色空名權智;一切法趣不空為實智。 以此二智隨百千緣,種種分別;分別雖多,
悉為別含圓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 二智既是為緣,悉皆是權;自證二智既是證 得,悉名為實。自他相望,共為二智。就自證
得,更分權實,故有自行二智。此三二智望 圓二智,悉復是權。何者?帶次第及教道故。
[0712c23] 圓權實二智者,即色是空、不空,一切法趣色、 趣空、趣不空。一切法趣色、趣空是權智;一 切法趣不空是實智。如此實智即是權智,
權智即實智,無二無別。為化眾生,種種隨 緣、隨欲、隨宜、隨治、隨悟。雖種種說,悉為 圓二智所攝,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
隨情,悉復是權;自證二智,悉名為實。就自證 中,更分二智,故有三種不同也。此之二智, 不帶析法等十八種二智方便,唯有真權、
真實,名佛權實。如經:「如來知見廣大深遠, 方便波羅蜜皆悉具足。」獨稱為妙,待前為 麁。
[0713a05] 又,從析法二智至顯中二智,凡十二種 二智,待前皆名為麁,顯中為妙。何以故?此 妙不異後妙故。又從次第二智,凡九種二
智,待前為麁,不次第為妙。又前十八種二 智皆麁,唯不次第三種為妙。又不次第二種 為麁,一種為妙。
[0713a10] 又歷五味教者,乳教具 三種、九種二智。酪教一種、三種二智。生蘇四 種、十二種二智。熟蘇具三種、九種二智。此經
但二種、三種二智。若酪教中,權實皆麁;醍 醐教中,權實皆妙。餘三味中,權實有麁有妙, 可以意推。
[0713a15] 若不作如上釋諸智者,經論 異說,意則難解。何者?《華嚴》解初住心云: 「三世諸佛不知初住智。」世人釋云:「如實智,
佛自不知佛如實智,亦不知初住如實智。」 此釋自謂於理為通,其實不允。若藏、通等 佛不論如實智,云何於自如實智不知耶?
別教初住不得如實智,云何言不知?若得 前來諸智意者,三世三藏佛不知圓教初住 智,此則事理二釋俱無滯也。此中義兼二
種:一、分別二十一種權實,二、待麁論妙。如 上說。
[0713a25] 若開麁顯妙者,諸方便諦既融成妙 諦,對諦立智,悉非復麁。如賤人舍,王若過 者,舍則莊嚴;如眾流入海,同一鹹味。開諸
麁智,即是妙智也。
[0713a28] 二智多有所關,須商略 類通。今對七種二諦,明二十一種權實,以 為章門。若得此意,約因緣境,亦應如此。
謂析因緣智、體因緣智、含中因緣智、顯中因 緣智、次第因緣智、帶次第因緣智、不次第因 緣智,一一各有化他、自行化他、自行等三種
分別,合有二十一種;分別麁妙、判五味多 少、論待絕等。四諦、三諦、一諦等,亦應如是。 當自思之,何煩具記也。
[0713b07] 問:
[0713b07] 隨情諦及化他 智,何意無量?隨智諦及自行智,何意不多?
[0713b09] 答:
[0713b09] 秖約一人,未得道時,見心橫起,邪執無窮。 何況多人,種種各異?為是義故,隨情則多。智 見於理,理唯一種,不得有異 (云云)
。夫二諦 差別已如上說。
[0713b13] 說此七權實、二十一權實,頗用世人所執義 不?頗同世人所說語不?頗用諸論所立義 不?既不從世人,亦不從文疏,特是推大小
乘經,作此釋耳。若破若立,皆是《法華》之意。 若巧、拙相形,以通經二智,破三藏經二智; 乃至次第、不次第相形,以圓經二智,破別經
二智。方便諸經,明智既麁,通經之論,豈得為 妙?經論既爾,弘經論人,何勞擊射?任其所 說,自有所墮。
[0713b21] 若作生滅解權實者,墮在 初番;若作不生不滅解者,墮第二番;乃至 第七番,亦可知。又縱廣引經論莊嚴己義
者,亦不得出初番隨情二諦化他權實,況 出初番第二、第三權實!尚不出初番三種權 實,況第七番三種權實!若但以初番二智,
破一切世間情執略盡,假令得入化城,秖 是自行實智,尚不得化他之權,何況能得 後番諸智!若尋二十一種二智,凡破幾外
見,凡破幾權經論,復顯幾是,立幾權經論, 然後方稱妙權妙實。世人全不識一兩種權 實之意,而情中即計為智。若是智者,破何惑?
見何理?未見理、未破惑,生死浩然,非情何 謂?今若待前諸麁智而明妙智者,法華破 待之意也。若其會者,一切權經論所明諦理
皆成妙理,無非智地。會一切權經論所明 二智無非妙智,悉是大車。如此破會深廣, 莫以《中論》相比,可熟思之 (云云) 。
[0713c09] 四、對三 諦明智者,上明五三諦竟,今更分別。
[0713c10] 夫三 智照十法界,束十為三:謂有漏、無漏、非有 漏非無漏。三法相入,分別有五:初謂非漏非
無漏入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二、謂一切 法入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三、謂漏、無漏、 非漏非無漏為三法。四、謂一切法趣非漏非
無漏,對漏、無漏為三法。五、謂一切法趣漏、 趣無漏、趣非漏非無漏為三法。
[0713c17] 更說五境 竟,對此五境明五三智者,謂一切智、道種 智、一切種智。三智相入五種不同:一、中智入
空智,對道智為三。次、如來藏智入空智,對 道智為三。次、中智對兩為三智。次、如來藏 智入中智,對兩智為三智。次、圓三智。是為 五差。
[0713c23] 中智入空智,分別為三智者:初、依無 漏,發一切智;次、依有漏,發道種智;後、深觀 無漏之空,知空亦空,發一切種智。然初心
不知空空。次雖得空,亦不空空。後能深 觀於空,空於前空。但二空名同、二境亦合, 故言相入。今若分別,以無漏空為一切智;
有漏空為道種智;中道空為一切種智。世人 採經論意云:六地斷惑,與羅漢齊;七地修 方便道;八地道觀雙流,破無明成佛。即此 意也。
[0714a03] 如來藏智入空智,分別三智者;依漏、 無漏發一切智、道種智,不異前。而後不因 別境,更脩中智。但深觀空,能見不空,不空
即如來藏。藏與空合,故言相入。以深觀空 見不空故,發一切種智。前中道智但顯別 理。理之與智,不具諸法。藏理、藏智具一切
法,故異於前。以藏智對兩智,為三智也。 《大經》云:「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 者見空,及與不空。」《大品》云:「一切智是聲聞智;
道種智是菩薩智;一切種智是佛智。」即此意 也。中智對兩成三智者,各緣一境,各發一 智,次第深淺,不相濫入。故《地持》云:「種性菩
薩發心欲除二障,有佛、無佛決定能次第 斷諸煩惱。」即此意也。
[0714a16] 如來藏智入中智為 三智者:兩智不異前,一切種智小異。何者? 前明中境,直中理而已。欲顯此理,應修萬
行,顯理之智,故名一切種智耳。今如來藏理 含一切法,非直顯理之智,名一切種智,與 前為異。用此智對前為三智也。故地論
師云:「緣修顯真修,真修發時,不須緣修。」前 兩智即是緣修,後智發時即是真修。真修具 一切法,不須餘也。即是此義 (云云) 。
[0714a24] 圓三智者, 有漏即是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無漏亦 即假、即中;非漏非無漏亦即空、即假。一法即
三法,三法即一法;一智即三智,三智即一智。 智即是境,境即是智,融通無礙。如此三智,豈 同於前。《釋論》云:「三智一心中得,無前無後,
為向人說令易解故,作三智名說耳。」即是 此意 (云云) 。
[0714b02] 若欲顯智,要須觀成。汎論觀、智 俱通因果;別則觀因智果。例如佛性,通於因 果;別則因名佛性,果名涅槃。今就別義,以
觀為因,成於智果。如《瓔珞》云:「從假入空 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二觀為方 便道,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今用從假入
空觀為因,得成於果,名一切智;用從空 入假觀為因,得成道種智果;用中觀為 因,得成一切種智果也。
[0714b10] 上明於智,略有五 種。今以觀成,亦應五種。細作可知。修觀,義 如《止觀》 (云云) 。
[0714b12] 言麁妙者,藏、通兩佛雖有一 切種智之名,更無別理,不破別惑,此智不 成故不用也。中入空智者,雖說中道因,
於通門而成兩智,後照中道,無廣大用。因 於拙教,果又不融,是故為麁。次如來藏入 空智者,教果理雖融,因是通門,亦名為麁。中
對二智者,雖不因通,而三智別異,果教未 融,是故為麁。如來藏入中者,在果雖融,因 是別門,此因亦麁。圓三智者,因圓果圓,因妙
果妙,諦妙智妙,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是故為妙智也。
[0714b22] 若歷五味教者,乳教有三 種三智;酪教一種三智;生蘇具五種三智;熟 蘇亦具五種三智;麁妙可知。法華但一種三
智,此是法華破意,即相待妙也。開麁明妙者, 世智無道法,尚以邪相入正相;治生產業, 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低頭舉手,開麁顯妙,
悉成佛道,何況三乘出世之智!故《大經》云:「聲 聞、緣覺亦實亦虛。斷煩惱故,名之為實;非 常住故,名之為虛。」凡夫未斷煩惱,無實唯
虛,尚開麁入妙即是大乘,何況二乘之智! 二乘之智,根敗心死尚得還生,何況道種之 智!如此開時,一切都妙,無非實相。七寶大
車,其數無量,此是法華會意,即絕待妙也。
[0714c05] 五、 對一諦明智者,即是如實智也。《釋論》云:「諸 水入海,同一鹹味。諸智入如實智,失本名
字。」故知如實智總攝一切智,純照一境,故 總眾水俱成一鹹也。若待十智為麁,如 實智為妙。若待諸實智,諸實智名麁,中道
如實智名妙。若開麁顯妙者,非但諸實智 為妙,十智亦名妙 (云云) 。
[0714c12] 無諦無說者,既言無 諦,亦復無智。若歷諸處明無諦者,餘方便 無諦無智為麁,中道無諦無智為妙。若以
杜口絕言,無諦無智者,亦無麁無妙,無待 無絕,歷一切法皆無麁無妙也。
[0714c16] 二、展轉相 照者,六番之智,傳照前諸境思議因緣。下智、 中智,照六道十如性相等。下、中二智觀十二
因緣滅者,照二乘十如性相等。上智照菩 薩性相本末等。上上智照佛法界性相本末 等。四種四諦智照十法界者,生滅、無生等苦
集智,照六道十如相性。生滅、無生道滅智,即 是照二乘十如相性。無量,無作苦集智,照菩 薩界性相等。無量、無作道滅智,照佛法界相 性本末等。
[0714c25] 四種四諦智照四十二因緣者,生 滅、無生苦集智,照思議兩十二因緣也。生滅、 無生滅兩道滅智,是照兩思議十二因緣滅
也。無量、無作兩苦集智,照不思議兩十二因 緣也。無量、無作道滅智,照不思議兩十二因 緣滅也。
[0715a01] 七種二智照十法界者,生滅、無生 滅兩權智,及入通等二,合四權智,照六道性 相。生滅、無生滅兩實智,照二乘性相等。別權、
圓入別權,有邊是照六道性相;無邊是照二 乘性相。圓權則通照九界性相。別入通實,空 邊是二乘性相;不空邊是菩薩性相。圓入通
實,空邊是二乘性相;不空邊是照佛界相性。 別實是照菩薩性相。圓入別實、圓實,俱照佛 法界相性也。
[0715a09] 七種二智照四種因緣者,前四 權是照思議兩十二緣。別權、圓入別權,有邊 是照兩思議十二緣;無邊是照兩十二緣滅。 圓權則通
(云云) 。別入通實,空邊是照思議十 二緣滅;不空邊是照不思議十二緣。圓入通 實,空邊同上,不空邊是照不思議十二緣滅。
別實照不思議兩十二緣滅。圓實照兩不思 議十二緣滅等。前四種權智是照生滅、無生 滅兩苦集;又三權智照無量、無作苦集。二實
智是照思議兩道滅;又五實智是照不思議 兩道滅。
[0715a19] 五種三智照十法界者,五種道種智, 照六道性相本末等。五種一切智,照二乘、菩 薩性相本末等。五種一切種智,照佛法界十 如相性等。
[0715a22] 又,五種三智照四種十二因緣者, 五種有智,照思議兩十二緣。五種一切智, 照兩思議十二緣滅;又是照不思議十二緣。
五一切種智,是照兩不思議十二緣滅。
[0715a25] 五種 三智照四種四諦者,五道種智,照生滅、無 生兩苦集。五種一切智,照生滅、無生兩道滅,
亦是照無量、無作兩苦集。五種一切種智,是 照無量、無作兩道滅。
[0715a29] 五種三智照七種二諦 者,五道種智,是照四種俗諦。五種一切智, 是照兩種真諦;亦是照別、圓入別、圓三種俗
諦。五種一切種智,是照五種真諦。
[0715b03] 一如實 智,是照佛界十如性相、又是照不思議十二 因緣、又是照無作四諦、又是照五種真諦、 又是照五種中道第一義諦。
[0715b06] 無諦無說與十 相性如合,與不思議十二緣滅合,與四種 不生不生合,與真諦無言說合,與中道非 生死非涅槃合。
[0715b09] 如此等諸智,傳傳照諦,諦 若融,智即融,智諦融名之為妙。如此等皆 是方便說言稱妙、不妙。見理之時,無復權
實,非權非實,亦無妙與不妙,是故稱妙也。 七種二諦,五種三諦,更相間入,餘諸境亦有 此意。七種二智、五種三智,既相間入者,餘諸 智亦有此意。例自可作
(云云) 。
[0715b16] ○第三、行妙者,為二:一、通途增數行,二、約教 增數行。
[0715b17] 夫行名進趣,非智不前。智解導行, 非境不正。智目行足,到清涼池。而解是行 本,行能成智,故行滿而智圓。智能顯理,理窮
則智息。如此相須者,則非妙行。妙行者,一 行一切行。如經:「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 又云:「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又云:「盡行
諸佛所有道法。」既具、復深、又盡。具即是廣,深 即是高,盡即究竟。此之妙行,與前境、智,一而 論三,三而論一。前境說如法相,法相亦具
三,名祕密藏。前智是如法相解,解亦具三, 如面上三目。今行是所行,如所說行,亦具 三,名伊字三點。若三若一,皆無缺減,故稱
妙行耳。前對境明智,今亦應對智明行。若 直對一種智增數明行,則行若塵沙,說不 可盡。況對諸智,各導眾行,則浩若虛空,
得意亡言,不復可說。《釋論》云:「菩薩行般 若時,以一法為行,攝一切行;或無量一法 為行,攝一切行。或二法為行,攝一切行;或
無量二法為行,攝一切行。乃至十法百法千 萬億法為行,攝一切行;或無量十法百千萬 億法為行,攝一切行。」行雖眾多,以智為本。
智如導主,行若商人。智如利針,行如長線。 智御行牛,車則安隱,能有所至。用此增數 諸行,為前十如諦智所導,乃至一實諦智所
導。若得此意,以正智導眾行入正境中, 此義唯可懸知,不可載記 (云云) 。
[0715c13] 二、約教增數 者,若三藏增數明行,如《阿含》中,佛告比丘: 「當修一行,我證汝等四沙門果,謂心不放
逸。若能護心不放逸行,廣演廣布,則所作已 辦,能得涅槃。」又告比丘:「當修一行,謂他物 莫取。」比丘白佛:「我已知已。」佛言:「汝云何知?」
比丘白佛:「他物謂:色、聲、香、味、觸、法。」佛言:「善 哉!若能不取此六,即所作已辦,能得涅槃。」 所言廣演廣布者,以不放逸心,歷一切法,
謂三界、六塵皆不放逸,得至涅槃。
[0715c22] 增二數 明行者,《阿含》云:「阿練若比丘,當修二法為 行,謂修止、修觀。若修止時,即能休息諸惡,
戒律威儀、諸行禁戒悉皆不失,成諸功德。若 修觀時,即能觀苦,如實知之。觀苦集、苦盡、 苦出要,如實知之,得盡漏,不受後有。怛 薩阿竭亦如是修。」
[0715c28] 增三數明行者,謂戒、定、 慧,此三是出世梯隥,佛法軌儀。《戒經》云:「諸惡 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諸惡
即七支過罪輕重非違,《五部律》廣明其相。如 是等惡,戒所防止。諸善者,善三業,若散若靜、 前後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稱為善。自
淨其意者,即是破諸邪倒,了知世間、出世間 因果,正助法門,能消除心垢,淨諸瑕穢,豈 過於慧?佛法曠海,此三攝盡。
[0716a07] 若得此意,四、 五、六、七,乃至百千萬億法為行,攝一切行亦 如是,是名下智導行也。
[0716a09] 通教增數行者,不 定部帙判通教,但取三乘共學法門,指此 為通耳。今且引《釋論》增數,以示其相。《論》云:
「菩薩行般若時,雖知諸法一相,亦能知一 切法種種相;雖知諸法種種相,亦能知一 切法一相。云何觀一切法一相?所謂觀一切
法無相:如四大各各不相離,地中有水、火、 風,但地多,以地為名;水、火、風亦如是。」今觀 無此異相,若火中有三大,三大應併熱。若
三大在火中,二大遂不熱,則不名火。若三 大併熱,則三大捨自性,皆名為火,無復三 大。若言有三大,而細不可知,此與無何
異?若麁可得,則知有細;若無麁,細亦無。如 是,則火中諸相不可得,一切法相亦不可得。 是故一切法皆一相。此以一相破異相,復
以無相破一相,無相亦自滅,如前火木然 諸薪已,亦復自燒。是為觀一切法一相,一相 無相。如是無量一切法悉皆一相,一相無相。
或二法為行,攝一切行。乃至百法千萬億法 為行,攝一切行。可以意推,不復繁記。
[0716a28] 別 教增數行者。如善財入法界中說於一善知 識所,各聞一法為行,或如幻三昧,或投巖 赴火,算砂相黶,發菩提心等,種種一行,皆
云:「佛法如海,我唯知此一法門,餘非所知。」 乃至一百一十善知識,一一法門皆如是。是 一一行皆破無明,入深境界。若二法、三法、百 千萬億等法,亦應如是
(云云) 。
[0716b06] 圓教增數行者, 如《文殊問經》明菩薩修一行三昧,當於靜 室,結跏趺坐,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一切無
明顛倒永寂如空。此之一行,即是一切無礙 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諸法中,皆以等觀入, 解慧心寂然,三界無倫匹,此乃一行攝一切 行。
[0716b12] 增二法為行,攝一切行,所謂止、觀。增三 法為行,攝一切行,謂聞、思、修,戒、定、慧。增四 法為行,攝一切行,謂四念處。增五法為行,
攝一切行,謂五門禪。增六法為行,攝一切 行,謂六波羅蜜。增七法為行,攝一切行,謂 七善法。增八法為行,攝一切行,謂八正道。
增九法為行,攝一切行,謂九種大禪。增十 數為行,攝一切行,謂十境界,或十觀成乘 等。增百數、千萬億數、阿僧祇不可說法門
為行,豈可具載?若得其意,例可解。
[0716b21] 然增數 明行,為行不同,須判麁妙。若三藏增數諸 行,以生滅智導,但期出苦,止息化城,是故
為麁。通教增數諸行,體智雖巧,但導出苦, 灰斷是同。別教增數諸行,智導則遠,自淺 階深,而諸行隔別,事理不融,是故為麁。圓
教增數諸行,行融智圓,是故為妙。
[0716b27] 今經 屬圓增數,如《觀經》云:「於三七日,一心精進。」 此就一法論行妙。「若行、若坐,思惟此經。」此
就二法論行妙。「若聞是經,思惟修習,善行 菩薩道。」此就三法論行妙。「四安樂行」,此就 四法論行妙。「五品弟子」,此就五法論行妙。
「六根清淨」,此就六法論行妙。如是等待麁 論妙也。
[0716c05] 開麁論妙者,低頭舉手,積土弄砂, 皆成佛道。雖說種種法,其實為一乘。諸行 皆妙,無麁可待,待即絕矣。
[0716c07] 復次,約五數明 行妙者,又為二:先、明別五行,次、明圓五行。
[0716c09] 別者,如《涅槃》云:「五種之行,謂聖行、梵行、天 行、嬰兒行、病行。」聖行有三:戒、定、慧。如經:「菩
薩若聞大涅槃,聞已生信,作是思惟:諸佛 世尊,有無上道,有大正法、大眾正行。」從此 立行。「若聞大涅槃」即是信果,亦是信滅。
「有無上道」已去,是信顯果之行。「無上道」是 信慧;「有大正法」是信定;「大眾正行」是信戒。 是名信因、信道。自傷己身及諸眾生,破戒
造罪,失人天樂及涅槃樂,即是知集;往來 生死,受惡道報,即是知苦;苦、集與戒、定、慧 相違,即無道;無道故,不得涅槃,則無滅。
[0716c20] 菩薩欲拔苦、集,而起大悲,興兩誓願;欲 與道、滅而起大慈,興兩誓願。發誓願已, 次則修行。思惟在家逼迫猶如牢獄,不得
盡壽淨修梵行;出家閑曠,猶若虛空。即棄 家捨欲,白四羯磨,持性重戒、息世譏嫌等 無差別,不為愛見羅剎毀戒浮囊,如《止觀》
中說。因是持戒,具足根本業清淨戒、前後 眷屬餘清淨戒、非諸惡覺覺清淨戒、護持正 念念清淨戒、迴向具足無上道戒。根本者,十
善性戒眾戒根本,為無漏心持,故言清淨。 前後眷屬餘清淨戒者,偷蘭遮等,是前眷屬; 十三等是後眷屬;餘者非律藏所出,絓諸經
所制者,如方等二十四戒之流,名為餘戒 也。
[0717a04] 此兩支屬律儀作法,受得之戒也。後三支 非作法,是得法,得法時乃發斯戒也。
[0717a05] 非諸 惡覺覺清淨戒者,即定共也。尸羅不清淨,三 昧不現前。以戒淨故,事障除,發得未來;性 障除,發得根本。滅惡覺觀,名定共戒也。
[0717a08] 護 持正念念清淨戒者,即四念處。觀理正念,雖 未發真,由相似念,能發真道,成道共戒, 故名正念念清淨戒。
[0717a11] 復次,定共戒依定心 發,屬止善義。道共戒依分別心發,屬行善 義。動、不動俱是毘尼。何者?戒論防止,得定
共心,不復起惡;得道共發真,永無過罪, 故俱是戒也。
[0717a15] 迴向具足無上道戒者,即是菩 薩於諸戒中,具四弘、六度,發願要心,迴向 菩提,故名大乘戒。弘誓如前說。六度者,厭
惡出家,捨於所愛,即是檀;纖毫不犯,拒逆 羅剎,即是尸;能檢節身心,安忍打罵,名生 忍;耐八風寒熱貪恚等,名法忍;愛見不能
損,即是羼提;守護於戒犯心不起,即是精 進;決志持戒,不為狐疑所誑,專心不動,名 為禪;明識因果,知戒是正順解脫之本,出
生一切三乘聖人,非六十二見鷄狗等戒,名 為般若。
[0717a25] 又別發願,要制己心。寧以此身臥 於熱鐵,不以破戒受他床席。十二誓願自 制其心。又更發願,願一切眾生得護持禁
戒,得清淨戒,善戒,不缺戒,不析戒,大乘戒, 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諸波羅蜜戒。 以此十願,防護眾生。菩薩一持戒心,若干
願行以莊嚴戒,諸餘行心亦應如是。
[0717b02] 然護 他十戒,從自行五支中出:從根本、眷屬兩 支出禁戒、清淨戒、善戒。何者?篇聚作法即是 禁戒。禁戒若發無作,乃名清淨,清淨即止
善:而言善戒,即是行善也。
[0717b06] 從非惡覺覺清 淨戒,開出不缺戒。何者?雖防護七支,妄念 數起,致有缺漏。若發未來禪,事行不缺; 得根本禪,性行不缺。
[0717b09] 從護持正念念清淨 戒,開出不析戒,即道共戒也。滅色入空是 析法道共;今體法入空,故名不析。又內有 道共;則戒品牢固,不可破析也。
[0717b12] 從迴向具 足無上道戒,開出大乘、不退、隨順、畢竟、具足 波羅蜜戒。言大乘者,菩薩持性重、譏嫌等
無差別。自求佛道,性重則急;為化眾生,譏 嫌則急;小乘自調,性重則急;不度他故,譏嫌 則寬。菩薩具持兩種,故名大乘戒。不退者,
行於非道,善巧方便,婬舍、酒家非法之處,輒 以度人,而於禁戒無有退失。如醫療病, 不為病所污,故名不退。隨順者,隨物機
宜,隨順道理,故名隨順戒。畢竟者,竪究竟 無上之法也。具足波羅蜜者,橫一切圓滿,無 法不備也。
[0717b23] 《大論》亦明十種戒:不破、不缺、不穿、 不雜四種,即是《大經》根本支中,禁戒、清淨戒、
善戒、不缺戒。《論》隨道戒,即是《大經》護持正念 支中不析戒也。《論》無著戒,即是《大經》迴向支 中不退戒。《論》智所讚戒,即是《大經》大乘戒。《論》
自在戒,即是《大經》自在戒。《論》隨定戒,即是《大 經》隨順戒。《論》具足戒,即是《大經》波羅蜜戒。《大 經》明畢竟,《論》言隨定,此大同小異,於義無
失。
[0717c02] 《涅槃》欲辨菩薩次第聖行,故具列諸戒 淺深、始終、具足。善能護持,即入初不動地,不 動、不退、不墮、不散,是名戒聖行。戒聖行既從
始淺以至於深,今仍判其麁妙。禁、淨、善三 戒屬律儀,律儀通攝眾,故定尊卑、位次緒。 雖有菩薩、佛等,不別立眾,故戒法是同,但
以佛菩提心為異耳。故知律儀等三戒,三藏 攝。不缺是定共,根本禪是事,亦屬三藏攝, 是故為麁。不析戒是體法道共,即通教攝。
大乘、不退等別教攝,亦兼於通。通有出假, 隨機順理,於道不退。然依真諦,不及別 人,別人為妙也。隨順、畢竟、具足等,圓教攝。
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不捨道法現凡夫 事,故名隨順。唯佛一人具淨戒,餘人皆名 污戒者,故名畢竟戒。戒是法界,具一切佛法、
眾生法,到尸彼岸,故名具足波羅蜜戒。《淨 名》云:「其能如是,是名奉律,是名善解。」此 經云:「我等長夜持佛淨戒,法王法中久修梵
行,始於今日得其果報。」又,「羅睺羅密行,唯 我能知之。」豈非待前諸戒皆麁,唯圓為妙 也。復次持初戒如乳,中間如三味,後戒 如醍醐,醍醐為妙
(云云) 。
[0717c23] 開麁顯妙者。他 云:「《梵網》是菩薩戒。」今問:「是何等菩薩戒?」彼 若答言:「是藏、通等菩薩戒」者,應別有菩薩
眾。眾既不別,戒何得異?又,若別明菩薩戒, 何等別是緣覺戒?今明三藏三乘無別眾, 不得別有菩薩、緣覺之戒也。若作別、圓菩
薩解者,可然。何者?三乘共眾外,別有菩薩, 故別有戒。
[0718a01] 問:
[0718a01] 三乘眾外,別有菩薩戒者,緣 覺戒云何?答:
[0718a02] 三乘眾外,無別緣覺,此說猶是 待麁之戒耳。開麁者,毘尼學者,即大乘學式 叉。式叉即是大乘第一義光,非青、非黃、非
赤白,三歸、五戒、十善、二百五十,皆是摩訶衍, 豈有麁戒隔於妙戒!戒既即妙,人亦復然。「汝 實我子」,即此義也。是名絕待妙戒。
玄義卷三下終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33 冊 No. 1716 妙法蓮華經玄義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佛教電腦資訊庫功德會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