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collection

Ren Wang Hu Guo Boreboluomi Jing Shu Shen Bao Ji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

Scroll 2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 卷第二
四明沙門善月

[0291b06] 四教 四佛當分而言唯一本則三藏如來色相四見不同
四教 感應體用 云云四佛同異
當分名曰滿覺世出世間因果 所謂苦集八十
人法出乎而已 十四八智無礙解脫不出 能破見思成佛所謂
菩提樹七寶三藏成道利鈍 所見不同所謂合身
一佛小名錯解 一念相應不同三十四
一念相應空無 前後正使習氣 而已大小教門不同
云云相者巍巍堂堂尊崇 記者色究竟天 華嚴全同位次
升降究竟果位 別教十二 權教而已一往
云云相者不同 不可思議虛空現相
得以虛空等法界 不可以不可以如是 究竟法身即是法身
太虛名為學者 有意像法 四佛蓮華豈非
全同華嚴位次升降 可知三佛一佛 體用法華開顯所謂
實意方知 體用不可同日而語 四佛觀心不出四句三觀
四佛一念三身自心 佛觀云云 三身住處云云大率西
分別名義如此無可不可 無住無住有事有理 第一義空上分然則何以
無住無不無不 其實 分別如此不可云云
四教次等 以為入門 而言
涅槃祕藏涅槃真空得名 三德由此分別理當權實 不一云云
華梵本緣 王位 安得天下
國人擯棄羅剎輔翼普明 所以 所以設法
般若發起立國 城中王舍成因云云二字
可作伽陀未必義譯 十二佛住多少生法二身
輕重云云法華 經行故知聖人 出處徒然舍下約分
王城精舍云云耆闍崛山靈鷲三義云云何故多於
說法山城云云 般若說經不勝故知一往
比丘三乘如來一音 有權得益淺深 發起影響當機結緣云云
三乘人天比丘 發起有言三乘發起
一者影響二者發起 多端不一而足 統攝四眾
要不權實淺深 之所以
比丘比丘尼人從 三乘前後可知菩薩心 未必聲聞
聲聞 義解比丘不同 無不同異
云云以後世論使無法 人情各異安得云和合為 羅漢多云
三義摩訶衍含意 比丘乞士 應供三義
如常二義非要 梵語未詳云云 學無學羅漢二種
所行學人五戒賢者阿羅漢學位 無學全同
定論羅漢三義不生 應供 不生中道非但
不生無漏涅槃不生供應 慈悲供應 法門聲聞
開合云云歎德 辭句敘述特異諸法
下去文本 般若部二乘 三假名義別圓有為
一往如常 二種解脫分云云十智
一法欲界九品界繫 無漏智如是一一 法智上二界界繫四行
比智而言 一智世智更加四諦 無生前後四諦
無生智十數只是開合 苦智十六行觀不過上文集智中文無生智
以次更加如實十一大教 開顯在於不及二乘學無學 三根
見道成就 見道未知無漏如是次第思惟無學二道知根
十六心行 但是歎德 行次心行後果亦復
云云十六 不一云云 一往
十六行法相三假歎德 釋名 受主得名無體他方
所以止觀所謂 實相得名虛實 其實
所以通義三假之中 三觀三觀 不實不實空觀
假名一色 體空無非般若 只是假觀其中
非空 方便中道二邊 名為約法
其次二觀類推可解云云三假 別圓依次歸一 自然於是智論
成為可知 二字眾生 三義云云一切法
名字和合名為身等無餘別名應作所謂三界唯一假名名為可知三空
三昧三空因果 可知云云大論三十七品涅槃道品
涅槃涅槃 三空涅槃重門 道品內門三空如來
寂滅三德尤為深邃空門 諸法無我我所 因緣和合法緣
無有空也三義名曰 空門無相上空 對治無相屈伸俯仰
所謂無實 有所念念無故 無相無我男女
智慧妄見所謂 機關動作木偶列子 相依無相無相
安有無相三空 三昧退 涅槃持戒觀空
三十七品思過 三解脫第二從而祕藏 四諦十二總結可知
緣覺 得以利鈍開合
云云四諦鈍根 因緣利鈍通有 大經四教不一
緣覺大仙緣覺 獨覺緣覺大仙所謂 以外得以因緣覺
佛世無生何以異焉非常三義而言 緣生非常非常
三小辟支佛獨覺 間有佛世 無學
學人根性不易大略如此 料簡二重三乘若一 菩薩羅漢
一向三乘答言一境 通約同一隨機 不一三獸度河云云大經
通觀因緣 四諦云云酬答可知大仙緣覺
佛世獨覺 緣覺緣覺佛世 聲聞緣覺佛世獨覺
菩薩翻譯名義云云大道 實智方便智功德成就 大士開士任持大事開通法道
菩薩先人 聲聞三祇百劫論斷 羅漢變造
不獨所以 第十菩薩 不成
心觀不二一念 不成菩薩正當則是十地第八
故云 顯密大品發心三教 羅漢菩薩
三祇菩薩斷惑羅漢 本行菩薩 得名如來一往印證
三教 菩薩位格大品 褒揚菩薩引進二乘
聲聞羅漢無間學無學 菩薩菩薩 一說不無
聲聞學無學以至無學 菩薩別圓可望
所以菩薩 未免進退 使大小所以小乘取名
凡聖所以退凡夫 實智功德十一 實智方便智實智般若
方便智般若維摩 便四句云云向者歎德所以通教
二智無生忍實智 權智大乘 菩薩二乘故云
云云五眼 菩薩至極 佛眼圓頓
初心雖是肉眼名為佛眼 五通不至於
云云三達六通明達三世 三明一來十力智論 不厭生死無我
生死不厭莫大二乘 不免怕怖出離四無量心 廣大故稱無量梵行菩薩
菩薩未能 無著云云諸法 名義法界次第可知金剛滅定
斷惑所謂無礙道 智德解脫道證言斷德智德
實有斷德不斷 ()
無能圓覺所謂無能金剛定能煩惱自體不動 首楞嚴自性勇健
降魔千萬億雜類 三天分科翻譯 可知作人五戒 ()
防身意業可以 飲酒二業對上 人乘
十善天乘波利 成道轉法輪 五戒問答五戒
廣大包涵不在五星 一一云云五戒 東方養生
云云圓頓 得意無非光明云云其三
出世教本昔人為人 云云
假名行人一往賢聖 而言近事尚未觀行中人 假名名字阿羅漢以此
無學十地修法故知 羅漢菩薩進退 要之但是嘉會
十地經論不同 一家淺深一者三乘十地
大論二種一者聲聞 乾慧地功德全同三藏聲聞涅槃其所自度
觀佛三昧正觀不淨觀 初心禪定 未能相應云云菩薩
菩薩十地所謂菩薩 乃至順忍是以十信 相間而言可見
乃至菩薩地歡喜地法雲地 別名由是 借以菩薩
二乘使不以 止觀 一家佛地
菩薩因地功德滿足時成就 種智得以佛地別圓十地始終 菩薩二乘不須
別自猶存 證道一向圓融云云 迴向五分法身迴向當地
其後迴向使 歸於迴向具足 五分滿足五分不出
四分功德知見以是 法身三身迴向 善利其二
至極 十地功德十地三生不出十地三十所謂
一地功德初地 不知足下 不一圓頓法門不可居士
七賢二者地前有所 莫不調心順道使調不順不順無由大乘七賢
名相外國積財居士 淨名富有淨財相去世人 德行具足
即是成德釋義 功德二十二 道品云云對位一種七覺
八正屬於見道在前二十二十一切入科名法界次第云云八解脫猶在
解脫棄背 無色無心
滅盡有緣 至於無可能所無法
有所解脫一切 境界勝處 唯心一切處無非境界
安得不以 三慧聞思修次第增進 以次
可知觀音聞思修入三摩地 云云十六諦四諦諦觀通有 出世間因果苦集
滅道生滅無生無量 故稱分別不可中有
十六諦觀門云云 一品不出四善根居士
第一 四果向前中意從前
九十忍者並不取經 二十二諸法八十一 四禪九十明文
何必其他通稱忍者 調心方法一法 () 只是萬萬
不同開合對證可知 喜樂天四禪 功德天數後五
而言喜樂 聖人諸天楞嚴所謂如今 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阿羅漢住持
世間不能以次四禪 俱舍云云功德 二義味著禪定根本
有所味著無著六行八聖云云小五
信成就三寶四不壞信 淨信五道人天 通明五道修羅
三惡六道 云云六道先後先有天人 次之修羅有無先後不定
無緣不在他方 異見者他方眾會 去來去來
成就隨緣異見 不異十方淨土法華
一往示現 寂光寂光所見餘下 高座華嚴
化身 華藏境界不動 八部大眾不思議
大眾般若般若不共如此不共華嚴不共 般若般若無非華嚴故知
融通彼此人情自生異見 八部四王二眾 天龍其實護法云云
層級經本 既已不須更改未必 若干不思議
來集廣九五十世諦不思議豈直若干數量 維摩丈室三萬師子座
不容優劣以是佛化可作 不思議凡情分別幾何不為雖然未免
可知三界果報見佛 有緣無緣未必一向善惡 聞法聞法可見大經
未必以次無緣 分別三品緩急四句

佛說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 33 No. 1706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資料庫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大正藏編輯
【原始資料】鎮國大德提供北美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資料庫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網站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

Glossary and Other Vocabu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