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hāṣāśāstra (Bing Po Sha Lun) 鞞婆沙論
Scroll 4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鞞婆 沙 論卷第四阿羅漢尸陀槃尼撰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譯
解十門大章
[0439a07] 二十二根。十八界十二入五陰。五盛陰六界。 色法無色法。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法無對 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過去法未
來法現在法。善法不善法無記法。欲界繫法 色界繫法無色界繫法。學法無學法非學非 無學法。見斷法思惟斷法。無斷法。四諦四禪
四等四無色定。八解脫。八除入。十一切入。八 智三三昧。三結。三不善根。三有漏四流四 扼四受四縛。五蓋五結五下分結五見。六身 愛七使九結。九十八使。
鞞婆沙二十二根處第十六
[0439a18] 二十二根者。眼根耳鼻舌身意根。男根女根 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護根信根精進念 定慧根。未知根已知根無知根。問曰。何以故。
彼作經者依二十二根而作論。答曰。彼作經 者意欲。亦如所欲。如是作經與法不相違。以 是故依二十二根而作論。或曰。彼作經者無
事。問曰。何以故彼作經者無事。答曰。此是佛 契經。佛契經說二十二根。彼作經者於佛契 經中依本末處所已。此阿毘曇中作論。彼作
經者不能二十二根中減一根。已立二十一。 增一已立二十二。問曰。何以故。答曰。所謂 是一切佛契經。亦不增亦不減。不增者無增
可減。不減者無減可增。如不增不減。如是無 量深無邊。無量深者無量義故。無邊者無邊 味故。如大海無量深無邊。如是佛契經無量
深無邊。無量深者無量義故。無邊者無邊味 故。如尊者舍利弗。如是比百千那術。以佛契 經二句作百千經。令智盡而住不能盡佛契
經。或曰。得其邊崖。如佛契經此論。是故作 經者無事。問曰。置彼作經者。何以故佛契經 說二十二根。答曰。佛世尊為教化故說二十
二根。彼受化者應須二十二根。或曰。契經有 本末有因有緣。問曰。契經有何本末。答曰。說 者有生聞梵志。彼中食後彷佯遊行至世尊
所。到已共世尊面相慰勞已。在一面坐。一面 坐已。生聞梵志白世尊曰。瞿曇。我欲少有所 問。聽我所問當為我說。世尊告曰。梵志。隨所
欲問。梵志曰。瞿曇。根謂根。瞿曇。根有幾所。 云何瞿曇。根根所攝。施設而施設。世尊告曰。 汝梵志。有二十二根。從眼根至無知根。此梵
志有爾所根。如是如來根根所施設而施設。 梵志。若如是說此非根。如沙門瞿曇所施設。 我捨此根更施設餘根者。彼但有言。數問已
不知增益生癡。何以故。如非境界。如梵志問 佛答。是故契經不必索本末此應索。彼梵 志何以故問根不問界入陰諦沙門果道品緣
起。有一說者。謂彼梵志疑而問。不疑不問。 或曰。彼梵志善能求喜行。彼盡遊九十六種 道。為施設根故。彼或有一為施設根如尼揵。
是故彼不截菜。亦不飲冷水。謂彼於外物計 有命想。問曰。彼尼揵於外物有何根想。一 說。者意根也。復有說者。命根也。如是說者意
根及命根。更復有施設二根行及意。復有施 設二根。若眼不見色耳不聞聲。彼是聖修諸 根如彼波羅施。問曰。何以故名波羅施。答曰。
是彼名名波羅施。或曰。彼姓波羅施。是故名 波羅施。如姓婆蹉拘蹉婆羅婆羯提羅。如是 彼姓波羅施。是故名波羅施。若母剎利種父
梵志種。此亦名波羅施。母梵志種父剎利種。 亦名波羅施。如從驢馬生名為騾。此梵志姓 名波羅施。彼弟子名欝多羅。中食後彷佯行
至世尊所。到已共世尊而相慰勞已。却坐一 面。坐一面已。世尊告曰。欝多羅。汝師波羅施 為弟子說修根不。欝多羅白世尊曰。如是瞿
曇。波羅施為弟子說修根。世尊告曰。欝多羅。 云何波羅施為弟子說修根。欝多羅曰。唯瞿 曇。眼不見色耳不聞聲。彼是聖修諸根。世尊
告曰。如是欝多羅。盲者為修根。欝多羅。盲者 眼不見色。彼時尊者阿難在世尊後。手執拂 拂世尊。於是尊者阿難告欝多羅曰。如是欝
多羅。聾者為修根。欝多羅。聾者耳不聞聲。問 曰。如尊者舍利弗。如是比百千那術。世尊能 答彼能斷意。何以故世尊答一。阿難答二。何
以故。世尊不止阿難。答曰。世尊知阿難言在 咽喉欲語。世尊三阿僧祇劫百千苦行已終 不斷他辯。以是故本師讚曰。
己弟子說法時 專心聽不斷論
以是故在眾說 於中間無能難
[0439c28] 以是故不止。或曰。世尊作是念。若我說阿難 比丘說亦爾。彼不增不減。如不增不減。以是 故不止。或曰。斷彼異學意故。若世尊說一阿
難不說二。彼異學還至己眾已。當自稱譽。彼 師伏我非弟子。我師往者彼不能伏。若世尊 說一阿難說二。令彼異學勢力斷。彼作是念。
我不與弟子何況師。是斷彼異學意故。世尊 說一阿難說二。或曰。欲滿彼異學意願故。彼 異學作是念。此沙門瞿曇不可伏不可勝。一
切師最妙。謂本大師者彼亦不能伏。此況復 如我比。我正可共弟子論。世尊常欲滿彼意 所欲願。隨所應解而為說。是故欲滿彼異學
意願故不止。或曰。義證故。阿難彼異學所宗 敬。能說因提書。及容色妙故。世尊說。以此 住問是法應汝所說不。以是義證故。世尊說
一阿難說二。或曰。異學不欲令弟子有所說 恐還難問使我墮不如故。世尊無此事。如尊 者舍利弗所有智。百千那術數不能及佛。況
復餘者。以是故世尊不止阿難。或曰。現己無 慳嫉妬故。異學不欲令弟子有所說。恐我所 得供養弟子得故。世尊無此事。如世尊所得
恭敬供養。盡令一切眾生得。佛不得者於此 處亦不憂慼。是謂現己無慳嫉妬故不止阿 難。或曰。現善說法故。成就說法故。一見一慧
一欲一忍故。彼異學法不善說。如破塔不可 依。如是彼意盡壞志亦壞。師志異弟子志異。 此法無彼咎。如師志弟子亦爾。義同義句同
句味同味乃至同第一義。是謂善說法故。成 就說法故。一見一慧一欲一忍故。以是故。世 尊說一阿難說二。故世尊不止阿難。問曰。世
尊說彼異學有何咎。彼說亦爾。盲及聾聖修 根。答曰。佛報彼梵志。極大咎斷一切意。世尊 說曰。若汝言聾盲聖修根者。為唐出家虛剃
鬚髮空修梵行。應壞此二根眼根及耳根。如 是即聖修根。以是故。佛報梵志。極大咎斷一 切意。復有施設五根。香味眼皮耳根。香者鼻
根。味者舌根。眼者眼根。皮者身根。耳即耳 根。施設如毘施師也。復有施設十一根。五覺 根五行根。五覺根者。眼耳鼻舌身根。五行
根者。手根足根口根大便根小便根意根。為 十一如僧呿也。復有施設百二十根。問曰。云 何異學施設百二十根。答曰。九十八使及二
十二根也。如是說此不論。彼異學不能分別 如此法。問曰。若不能分別者。云何彼異學施 設百二十根。答曰。二眼二耳二鼻舌根身根
意根命根五痛根五信此地獄。二十畜生。二 十餓鬼。二十天上。二十人間。二十阿須羅。欲 令六趣彼亦二十。是彼異學施設百二十根。
復有說者。彼異學非施設此百二十根。問曰。 若不爾者復云何。答曰。彼異學施設百二十 因陀羅。如所說。龍主迦留羅主阿須羅主天
主人主梵天主。如此極上極妙身。一一應受 百二十主。彼梵志聞已重更生疑。不知何者 第一義施設一根耶。至百二十根耶。彼聞釋種
家生童男。三十二相莊嚴身。八十種好金色 圓光。梵音聲如伽毘凌伽鳥。視之無厭。彼 生時行七步。二龍洗浴。梵志相記於二處非
餘。若在家者為轉輪王如法法王。若除鬚髮 被著袈裟信樂捨家學道。當成如來無所著 等正覺。世間悉聞。彼已出家學道降魔眷屬
已。成無上最正覺。得一切智及一切現斷一 切疑。授一切定決一切論。我當往問。何者第 一義。施設一根至百二十根耶。彼便至世尊
所。到已共世尊面相慰勞。慰勞已却坐一 面。白世尊曰。唯瞿曇。我欲有所問。聽我所問 當為我說。世尊告曰。梵志。隨所欲問。梵志
曰。瞿曇。根謂根。瞿曇。根有幾所。云何瞿曇。 根根所攝施設而施設。此不說誰施設幾根。 問曰。何以故不說。答曰。彼作是念。若我說者
彼聞已取彼勝者答我。世尊告曰。汝梵志有 二十二根。從眼根至無知根。此梵志有爾所 根。如是如來根根所攝施設而施設。梵志若
如是說非此根。如沙門瞿曇所施設。我捨此 根更施設餘根者。彼但有言數問已。不知增 益生癡。何以故。如非境界。問曰。何以故說。
此梵志有爾所根。如是如來根根所攝施設 而施設。答曰。止彼本所聞。謂彼施設一根至 百二十根。此非如彼所說。我是一切智一切
見。猶不能增減二十二根。況復異學以見壞 意成就凡智。以是故彼梵志問根。不問界入 陰諦沙門果道品及緣起二十二根者。眼根至
無知根問曰名有二十二根種有幾阿毘曇者 說曰。師說也。名有二十二根。種有十七。阿毘 曇者五根。不欲令是種男根女根未知根已知
根無知根。問曰。男根女根何以不欲令是種。 答曰。彼說如阿毘曇中所說。云何女根身根 少分。云何男根身根少分。彼離身根不欲令
男女根別有種。問曰。未知根已知根無知根。 何以故。不欲令是種。答曰彼說此九根合聚 未知根。九根合聚已知根。九根合聚無知根。
合聚九根者。意根三痛根信五。此九根或時 未知根。知時已知根。或時無知根。見道中 未知根。思惟道中已知根。無學道中無知根。
堅信堅法意中未知根。信解脫見到身證意 中已知根。慧解脫俱解脫意中無知根。如此 九根或未知根。或已知根或無知根。以是
故。彼名有二十二根。種有十七。尊者曇摩多 羅說。名有二十二根。種有十四。彼尊者曇摩 多羅。此五根不欲令是種。更有三命根護根
定根。問曰。彼何以故。命根不欲令是種。答 曰。此命根不相應行陰所攝。彼尊者曇摩多 羅不相應行陰非是種。問曰。彼何以故。護根
不欲令是種。答曰。彼尊者曇摩多羅說。有爾 所痛。謂若樂若苦彼不苦不樂痛。亦不能苦 亦不能樂。此云何痛。問曰。彼佛契經云何通。
佛說三痛樂痛苦痛不苦不樂痛。答曰。彼說 有樂痛苦痛。或軟或增上或鈍或利謂彼樂 痛苦痛軟樂痛苦痛鈍樂痛苦痛止。是彼不苦
不樂痛。但彼離苦樂不欲更有痛。以故爾。問 曰。彼何以故。定根不欲令是種。答曰。彼從契 經起。佛契經說。定根云何。答曰。善意一心。
彼曇摩多羅離心更無別定種。以是故。彼名 二十二根。種有十四。尊者佛陀提婆說。名 有二十二根。種或二或五。謂彼盡是有為法
二分四大及心。彼說色根者是四大差降。無 色根者是心差降。以是故。彼名有二十二根。 種或二或五。如是說者名有二十二根。種有
十七。如名如種如是名數種數名相種相名 異種異名別種別名覺種覺。如是盡當知。尊 者瞿沙說曰。應說一根。是第一義意根也。問
曰。何以故。答曰。謂此是內是普是共緣。內者 內入所攝。普者從阿鼻地獄至第一有可得。 共緣者一切法緣。謂餘根離此聚中。眼根耳
鼻舌身根男女根。雖是內。非是普非是共緣。 五根中除護根。餘四痛雖共緣。非是內。非是 普。護根及信五雖普及共緣。非是內。未知根
已知根無知根無別種。彼前已說。謂根合聚。 問曰。餘根何因得根名。答曰。依故猗故染著 故淨故已淨故。依者眼根耳鼻舌身根也。猗
者命根也。染著者五痛也。淨者信五也。已淨 者未知根已知根無知根也。問曰。若爾者男 根女根何因得根名。答曰。此欲界中婬稷婬
種。此婬稷婬種因男根女根也。或曰。因五事 故。一者生生。二者生欲樂。三者能止結。四者 依起染污身識。五者定行婬人。生生者胎生
也。生欲樂者。彼婬人於此處起欲樂已遍身 中生樂。如聖人從眉間起聖樂已遍身中生 樂。如是彼婬者此處起欲樂已遍身中生樂。
能止結者。須臾止也。依染污身識者。依餘三 種生識善不善無記。依男根女根已必生不善 身識非是善。非是無記。定行婬人者。習婬心
非不習婬心。是五事故。一生生。二生欲樂。三 能止結。四依起染污身識。五定行婬人。以是 故。男根女根得名。更有說者。此中命根六。當
說第一義根。命根六者。眼根耳鼻舌身命根。 問曰。何以故。答曰。謂此根本眾生種。問曰。 若此根本眾生種。彼餘根何因得名。答曰。因
種因染著因淨因已淨。因種者意根也。因染 著者五痛也。因淨者信五也。因已淨者三無 漏根也。以是故餘根得名。問曰。男根女根何
因得根名。答曰。謂此中轉生人。亦生出要人。 轉生人者。如六師也。生出要人者。佛辟支佛 聲聞也。以是故男根女根得名。或曰。命根八
當說第一義根。命根八者。眼根耳鼻舌身男 女命根也。問曰。何以故。答曰。謂此根本眾生 種。問曰。若此根本種者。彼餘根何因得名。答
曰。因種因染著因淨因已淨得根名。因種者 意根也。因染著者五痛也。因淨者信五也。因 已淨者三無漏根也。以是故餘根得名。此是
根根性己種相身所有自然。說性已當說行。 何以故名根。根有何義。答曰。增上義是根義。 明義是根義。收義是根義。宗義是根義。最義
是根義。勝義是根義。妙義是根義。生義是根 義。問曰。若增上是根義者。一切有為法各各 相增。無為法亦有為法增。何以故。立二十二
根。答曰。此增上緣或增上或軟或妙或下。謂 彼增上緣增上及妙。當知二十二根。謂增上 緣軟及下。當知餘法。或曰。雖一切有為法各
各相增及無為法有為法增。但餘無有增上緣 如是增如是明如是收如是宗如是最如是勝 如是妙。如二十二根。如人各各相增。但餘無
有增上緣。如村中主國中王四天下轉輪王。 大千國梵王。三千大千世界佛世尊。如是雖 一切有為法各各相增及無為法有為法增。
但餘無有增上如是增如是明如是收如是宗 如是最如是勝如是妙。如二十二根。是故說 增上義明義收義宗義最義勝義妙義生義是
根義。問曰。若增上義是根義。此根義何所為 增上緣。答曰。眼根四事為增上緣。一者己身 端嚴。二者持己身。三者依生識。四者不共事。
己身端嚴者。極令身妙具足一切支節。若眼 根不具。彼非端正多所增惡。若眼具已。顏 貌端正眾不增惡。是謂己身端嚴也。持己身
者。眼見好惡除惡從好。令身久住。是謂持己 身也。依生識者。依此眼生眼識。是謂依生識 也。不共事者。眼根見色此事餘根無也。耳根
亦四事為增上緣。一者己身端嚴二者持己 身。三者依生識。四者不共事。己身端嚴者。極 令身妙具足一切支節。若耳根不具。彼非端
正多所增惡。若耳根具足顏貌端正眾不 增惡。是謂己身端嚴也。持己身者。耳聞好 惡除惡從好。令身久住。是謂持己身也。依生
識者。依此耳生耳識。是謂依生識也。不共事 者。耳根聞聲此事餘根無也。更有說者。眼根 持生死身為增上緣。如所說偈。
眼見諸惡 如實當求 慧以存世
除去諸惡
[0442a22] 耳根持法身為增上緣。如所說偈。
聞法能知 聞惡不作 聞除非義
聞得至滅
[0442a25] 更有說者。眼根耳根俱持生死身及法身為 增上緣。持生死身如前所說。持法身者。眼根 近善知識誦習耳根聞法。近善知識及聞法
已。思惟念向法次法。以是故彼契經說。彼 時梵摩梵志二根不壞。眼根及耳根。問曰。何 以故。一切根中說二根不壞。眼根及耳根。答
曰。謂二根入佛法中是門是度是道。以是故。 一切根中說二根不壞。眼及耳根。鼻根舌根 身根亦四事為增上緣。一者己身端嚴。二者
持己身。三者依生識。四者不共事。己身端嚴 者。極令身妙具足一切支節。若三根不具者 非端正多所增惡。三根具者顏貌端正眾不
增惡。是謂己身端嚴也。持己身者。依此三 根通揣食。謂揣食即三入香味細滑是。是 謂持己身也。依生識者。依此三根生三識。是
謂依生識也。不共事者。謂鼻嗅香舌知味身 知細滑。此事餘根無也。意根二事為增上緣。 一者次生當來有。二者自在。次生當來有者。如
所說。阿難。若識不入母胎。寧名色膜漸厚不。 阿難曰。不也世尊。是謂次生當來有也。自在 者。如所說。比丘。心牽世間心煩惱心生自在。
更有說者。意根復有二事增上緣。一者染著。 二者清淨。染著者。如所說。心染著眾生染著。 清淨者。如所說。心清淨眾生清淨。是謂意根
二事為增上緣。女根男根亦二事為增上緣。一 者施設根。二者斷根。施設根者。本有一士夫。 亦不知男亦不知女。若少生造色。因少造色
故。女形異處所異持衣異所說異飲食異去來 異男形亦異。更有說者。此男根女根復有二事 為增上緣。一者染著。二者清淨。染著者非婬
故說增上主。此中無疑。問曰。若非婬者此云 何。答曰。若有具此二根。彼受非威儀。能起五 逆斷善根。滅一切善種子。破壞一切善根。此
不成男性不成男。無形二形不能作爾所惡。 清淨者。若具此二根。彼受具足戒威儀。能起 定威儀無漏威儀。除欲界結色界結。得須陀
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 果佛果。此不成男性不成男。無形二形不能 發爾所功德。是謂男根女根二事為增上緣。
命根二事為增上緣。一者施設根。二者斷根。 施設根者。至命存說有根死已有何根。更有 說者。命根四事為增上緣。種類續種類持種
類行種類不斷。是謂命根四事為增上緣。五 痛根一向染著。為增上緣。因五痛令眾生趣 東西南北。過棧道過刺道。過蒺 [卄/梨] 道。過山嶮
道。過羅剎渚入大海。洄澓濤波失搔摩羅山。 同水色黑風暴起度惡龍處。所求財物盡為 五痛故。更有說者。樂根喜根亦有二事為增
上緣。一者染著。二者清淨。染著者。如所說。 樂痛愛使所使。清淨者。如所說。樂己心定。苦 根憂根亦二事為增上緣。一者染著。二者清
淨。染著者。如所說。苦痛恚使所使。清淨者。 如所說。因苦習。信護根亦二事為增上緣。一 者染著。二者清淨。染著者。如所說。不苦不樂
痛癡使所使。清淨者。如所說。謂依六出要護 彼習彼依彼立已。謂此依六欲護便棄捨。如 是彼得斷。如是五痛根二事為增上緣。信五
根一向清淨為增上緣。如所說偈。
信能度流 不放逸海 諦捨除苦
以慧清淨
[0442c27] 如所說。舍利弗信邪成就。若比丘比丘尼 除去不善修行於善。復如所說。阿難精進能 轉成道。如所說。舍利弗聖弟子成就精進力。
除去不善修行於善。如所說。我說一切中念 如所說。舍利弗聖弟子成就於念如守門人。 除去不善修行於善。如所說偈。
定者是道 非定非道 定已自知
五陰興衰
[0443a06] 如所說。舍利弗聖弟子成就三三昧。須除去 不善修行於善。如所說偈。
慧為世間妙 能起有所至
能用等正智 生老病死盡
[0443a10] 如所說。慧過一切法上。如所說。諸妹聖弟子 以慧刀斷一切結縛使惱纏重斷。打重打割 剝未知根。未見處當見處為增上緣。已知根
已見處。當除諸惡為增上緣。無知根已除諸 惡現法受樂為增上緣。是謂事於中此二十 二根為增上緣。共行說已當說別行。云何眼
根。答曰。謂眼色已見當見今見。及此餘所有 已見者過去。當見者未來。今見者現在。及此 餘所有者。謂彼眼識或空或非空。如眼根如
是耳鼻舌身根亦爾。問曰。意根云何。答曰。謂 意法已識當識今識。及此餘所有。已識者過 去。當識者未來。今識者現在。及此餘所有
者。謂彼意識相應。問曰。女根云何。答曰。身 根少分。男根云何。身根少分。問曰。如身 極微從足至頂滿。何以故。於身根少處說女
根男根。尊者婆須蜜說曰。此二根令眾生得 名是男是女。問曰。二形二形得名。欲令彼二 形得名耶。尊者曇摩多羅說曰。諸尊此二根
中生佛辟支佛聲聞仙人文尼善樂善御。問 曰。云何命根。答曰。三界壽也。問曰。何以故。 不相應行陰中命根立。根種類不立。答曰。命
根報果。一切報因行故。此種類不定。或報果 或依果。以是故。命根立根中。種類不立。問 曰。云何樂根。答曰。樂痛觸更樂。謂身心中生
善樂能覺是痛。是謂樂根。問曰。苦根云何。答 曰。苦更樂觸。若生身不善苦覺是痛。是謂苦 根。問曰。喜根云何。答曰。喜更樂觸。若心中
生善樂覺是痛。是謂喜根。問曰。憂根云何。 答曰。憂更樂觸。若心中生不善苦覺是痛。是 謂憂根。問曰。護根云何。答曰。不苦不樂更
樂觸。若心中生非善非不善覺是痛。是謂 護根。問曰。信根云何。答曰。行無欲時為善 法故。若信能信重信兢重。已解當解今解。屈
伏意心淨。是謂信根。問曰。精進根云何。答 曰。行無欲時為善法故。若精進方便力精勤 已能當能今能心正持。是謂精進根。問曰。念
根云何。答曰。行無欲時為善法故。若念次念 數念。已憶當憶今憶。不忘心正憶。是謂念根。 問曰。定根云何。答曰。行無欲時為善法故。若
心住等住上住無亂不散攝正定。是謂定根。 問曰。慧根云何。答曰。行無欲時為善法故。 若擇選擇法擇視等視上視了等了上了山地 眼覺 黠
慧行觀。是謂慧根。問曰。云何未知 根。答曰。若人未見未觀。謂學慧慧根。及諸根 堅信堅法未觀四諦能觀。若人未見者。謂彼
不見。諦未觀者。謂彼未觀諦。學慧慧根者即 是慧根也。及諸根堅信堅法未觀四諦能觀 者。謂八根也。此九根合聚。謂未知根也。問
曰。何以故。慧說二名餘道品一。答曰。妙說妙 義故。一切彼品中何者最妙慧是。如所說。王 及眷屬行。或曰。謂慧能三觀。一者事觀。二者
見觀。三者緣觀。謂彼相應法雖有二觀。事觀 緣觀但非見觀。性慧非慧故。謂彼共有法 雖有一觀。是事觀但非見觀。性非慧故。亦非
緣觀。非緣法故。此慧能三觀以故爾。或曰。謂 慧見結不得久住。如地隱虫見物還入。如是 慧見結不得久住。或曰。謂慧照意結賊不嬈。
如室有燈賊不敢嬈。如是慧照意結賊不嬈。 或曰。謂無智則縛。智則解脫。或曰。於佛法中 謂智快樂。能覺則妙。如盲入珍寶渚。如是無
智入佛法中。如有目入珍寶渚。如是有智入 佛法中。是說於佛法中有智快樂能覺則妙。 或曰。謂慧能觀餘道品盲。如彼盲聚一有目
者而為將導。如是餘道品盲慧者。能觀而為 將導入寶真諦。或曰。謂彼如人說眼首覺覺 種道道種。或曰。謂慧能照一切法。此外事。如
日月星宿摩尼藥瓔珞宮殿。能照一界一入一 陰一世少所入一界者色界。一入者色入。一 陰者色陰。一世者現在。此慧能照十八界十
二入五陰三世。或曰。謂慧能斷諸法自相及 共相。立法自相及共相。壞種癡及壞緣癡。於 法中不顛倒行。或曰。謂彼說如講堂。如所說
諸賢。我依戒立戒。昇戒已登無上慧講堂。少 方便而觀千世界。或曰。謂斷結時說如利刀。 如所說。諸妹聖妹聖弟子。以慧刀斷結縛使
煩惱纏重斷。打重打割剝。或曰。謂彼說如珍 寶。如所說。舍利弗聖弟子成就慧珍寶。除不 善修行於善。或曰。佛世尊愛樂慧。佛世尊非
愛色非族姓非力非錢財。非豪貴非眷屬。但 愛樂慧。以是慧二名。餘道品一。問曰。已知根 云何。答曰。謂人已見已觀學慧慧根。及諸根
信解脫見到身證已觀諦能上觀。謂人已見 者。謂彼已見諦。已觀者。謂彼已觀諦。學慧慧 根者。即是慧根。及諸根信解脫見到身證已
觀諦能上觀者。謂八根此九根合聚謂已知 根。問曰。如無學亦能上觀。如彼退法至無 退法。無退法至念法。念法至護法。護法至上
法。上法至無疑。何以故。說學上觀不說無 學。答曰。應說。若不說者。是世尊有餘言。此 現義門現義略現義度當知義。或曰。謂更斷
結更受果。彼說上觀。彼無學更不斷結亦 更不受果。以是故。不說上觀。或曰。謂更斷 繫得 (得者法得之得) 。更受解脫得。彼說上觀。彼無學
不更斷繫得。亦不更受解脫得。以是故。不說 上觀。或曰。謂更斷無智更得智。彼說上 觀彼無學雖更得智。不更斷無智染污無智
故以是說學上觀不說無學。問曰。無知根云 何。答曰。謂人已見已觀。無學慧慧根。及諸根 慧解脫俱解脫已觀諦現法受樂。謂人已見
者。謂彼已見諦。已觀者。謂已觀諦。無學慧慧 根者。即是慧根。及諸根慧解脫俱解脫已觀 諦現法受樂者。謂八根。此九根合聚謂無知
根。問曰。如學現法亦受樂。何以故。說無學現 法受樂不說學。答曰。應說。若不說者。是世尊 有餘言。此現義門現義略現義度當知義。或
曰。妙說妙義故。若說妙法者。學法勝非無學。 若說人妙無學人勝非學人。或曰。謂此猗樂 快受彼學意結所熱。是故猗樂不快受。此無
學意結熱滅。是故猗樂快受。或曰。謂此猗樂 極廣大受。彼學或結怨家盡或不盡。是故猗 樂不極廣大受。如王或降怨家或未降。是故
王境界不極廣大受。如是彼學或結怨家盡 或不盡。是故猗樂不極廣大受。此無學一切 結怨家盡。彼猗樂極廣大受。如王降一切怨
家。彼王境界極廣大受。如是此無學一切結 怨家盡。是故猗樂極廣大受。或曰。謂現法 樂非後樂。彼學現法樂後亦樂。此無學是現
法樂非後樂。以是故。無學說現法受樂不說 學。問曰。此說及諸根慧解脫俱解脫已觀諦 現法受樂。彼三明阿羅漢有耶無耶。若有者
此中何以不說。若無者彼契經云何通。彼契 經尊者舍利弗至世尊所問。唯世尊。五百比 丘中幾比丘三明。幾比丘俱解脫。幾比丘慧
解脫。世尊告曰。舍利弗。此五百比丘九十比 丘三明。九十比丘俱解脫。餘比丘慧解脫。舍 利弗。此眾無枝葉亦無節清淨堅住。問曰。尊
者舍利弗知耶不知耶。若知者何以問。若不 知者云何稱聲聞波羅蜜。作此論已。說曰。知 也問曰。若知者何以故問。答曰。或有知而問。
如所說。佛世尊知而問。或曰。為他故而問。雖 尊者舍利弗知。彼眾中有不知者。彼不知者 彼不成就無畏法。不能問世尊。尊者舍利弗
知亦成就無畏法。彼為他故問世尊。或曰。入 等性現差降故問。佛為彼五百比丘說法。盡 得阿羅漢果不受當來有。彼世尊心歡悅故
說等同。誰能第一義。世尊心歡悅。謂斷當來 有。尊者舍利弗作是念。雖一切得阿羅漢果 斷當來有。第一義世尊心歡悅。但未知誰勤
精進。誰不勤精進。以是故。入等性現差降故 問。或曰。佛因彼道果說等同。尊者舍利弗道 差降故問。或曰。佛因彼無為解脫等同。尊者
舍利弗於有為解脫差降故問。或曰施主思 願關故問。若施主夏四月受供養。彼思願開 意如是此極妙福田。莫作是念。施種惡田。或
曰。少欲灰覆功德藏顯示世間故。如人灰覆 藏發顯示故。如是少欲灰覆功德藏顯示世 間故問。或曰。現弟子功德故問。此應爾如弟
子問師答。是現弟子功德故問。或曰。不實貢 高智焦增智慢。斷貢高慢故問。謂彼成就增 智慢。不喜問世尊說舍利弗比丘問。閻浮利
十六分慧不能及。何況汝等凡智見成就。是 謂不實貢高智焦增智慢。斷貢高慢故問。或 曰。斷謗故問。異學誹謗世尊說者。沙門瞿曇
從舍利弗目揵連受法而說。夜受晝說。如尊 者。舍利弗叉手而問世尊答。是謂斷誹謗故。 或曰。斷於法嫉妬故問。若嫉妬者他說功德
而不喜聞。何況自說。尊者舍利弗無此咎。是 故斷於法嫉妬故問或曰。現無貢高及求善 法故問。或曰。現世尊善說印可故問。如王
縢書法令。若無王印可一切關守便有留難。 如是若善說無如來印可。於過去佛法中四 部眾便有留難。如王縢書法令。若王印可一
切關守無有留難。如是若善說如來印可。於 過去佛法中四部眾無有留難。是謂現世尊 善說印可故。尊者舍利弗問。作此論已說曰
有三明阿羅漢。問曰。若爾者於彼經通。此 經中何以不說。答曰。應說。若不說者。世尊 有餘言。或曰。彼已說在此中。若有此三明
阿羅漢。或性慧解脫或俱解脫。已說慧解脫。 當知已說性慧解脫三明阿羅漢也。已說俱 解脫。當知已說性俱解脫三明阿羅漢。說者
更有二師。尊者視違羅。尊者瞿沙披摩。尊者 視違羅者稱說慧妙。尊者瞿沙披摩者稱說 滅盡定妙。尊者視違羅說慧勝。非滅盡定。慧
者等緣。滅盡定者無等緣。尊者瞿沙披摩說。 滅盡定勝非慧。慧者凡人亦有。滅盡定者非 凡人。若稱說。慧者非滅盡定。彼說若有三
明無八解脫者。是說三明阿羅漢。謂三明有 八解脫。彼亦說三明。何以故。謂彼慧勝非滅 盡定。一明二明者慧解脫。若稱說。滅盡定者
非慧。彼說若有八解脫無三明。是說俱解脫。 若有八解脫及三明。此亦說俱解脫。何以故。 謂彼滅盡定勝非慧。一明二明者慧解脫。說
者彼此但虛論。不益經不益義。如是好。如前 所說。此三明阿羅漢。或得滅盡定。或不得。若 得滅盡定彼說俱解脫。不得者說慧解脫復
次未知根已知根無知根。更別說行未知根 云何。答曰。未知當知未觀當觀未斷當斷。是 故說未知根。問曰。若未知當知未觀當觀未
斷當斷是說未知根者。彼苦法忍生已。觀欲 界五陰。於上生苦法智。欲界五陰已觀重觀。 如此已觀當觀。何以故說未知根不說已知
根。答曰。苦法忍生欲界始觀五陰。未已觀於 彼上苦法智生已觀欲界五陰。或曰。苦法忍 生欲界五陰。雖觀欲界五陰。但未知彼上苦
法智生。知欲界五陰因智。故名為觀非是忍。 或曰。於彼上當生道未曾所觀意陰覆墮下。 以是故說未。知根非已知根。問曰已知根云
何。答曰已知當知已觀當觀未斷當斷。是故 說已知根。問曰。若已知當知已觀當觀未斷 當斷。是說已知根者。道未知忍生。除共有相
應法。餘一切法智及觀。於彼上生道未知智 彼共有相應法智及觀。如此中未知當知未觀 當觀。何以說已知根。不說未知根。答曰。外者
十六心見道。彼初道未知智時。於見諦道中 彼共有相應品智及觀。是故彼已知而知非 未知。已觀而觀非未觀問曰。此中依外不問
不答若十五意見道此說云何。尊者僧伽婆 修說曰。當道未知忍現在前時。修當來無量 道未知忍。若彼當來修無量道未知忍者。是
彼觀共有相應法。說曰。此不論。問曰。何以故 此不論。答曰。非是當來道能觀。問曰。若不爾 者。此云何。答曰。多故多已觀當觀少未觀當
觀。如地無量無邊。知是已觀當觀。如地一 丸。如是未觀當觀。如空無量無邊如是已觀 當觀。如空一蚊蜹處。如是未觀當觀。如海無
量無邊。如是已觀當觀。如海一渧。如是未觀 當觀。如須彌山王無量無邊。如是已觀當觀。 如須彌山芥子數。如是未觀當觀。是謂多故。
或曰。於彼上當生道。已曾所觀。已曾所觀意 陰覆墮下。以是故說已知根非未知根。問曰。 無知根云何。答曰。已知當知已觀當觀無有
未斷可斷。是謂無知根。問曰。若已知當知已 觀當觀無有未斷可斷者。佛辟支佛聲聞。亦 已知當知已觀當觀無有未斷可斷。何以故
三等一說佛不說餘。答曰。謂始覺覺一切法 不破正智。或曰謂始得盡智。除二種障結障 及解脫障。或曰。謂意中除二種無知闇癡染
著。及不染著等及第一義。或曰。謂意中除 二種。疑惑猶豫處處及結處。或曰。謂多聞無 厭。或曰。謂得盡甚深緣起底。非如一切聲聞
辟支佛。作譬喻三獸渡河兔馬香象。兔者浮 而渡河。馬者少多觸沙而渡。香象者盡底蹈 沙而渡。如是三乘渡緣起河。佛辟支佛聲聞。
如兔浮渡河。如是當觀聲聞緣起智。如馬少 多觸沙而渡。如是當觀辟支佛緣起智。如香 象盡底蹈沙而渡。如是當觀佛世尊緣起智。
是故說謂得盡甚深緣起底。非如一切聲聞 辟支佛。或曰。謂四聖諦的智箭極深入。如非 一切聲聞辟支佛。作譬喻如一的三人共射。
一者摩訶能伽。二者鉢騫提。三者那羅延。摩 訶能伽者雖著的不能入。何況能過鉢騫提 者雖著的能入不能令過。那羅延者射破的
徹過入地。彼的亦不現。堅軟隨彼力軟中上。 射破的亦有軟中上。如是三乘射四聖諦的。 佛辟支佛聲聞。如摩訶能伽雖著的不能入。
況當能過。如是當觀聲聞四聖諦智。如鉢騫 提雖著的能入不能令過。如是當觀辟支佛 四聖諦智。如那羅延射破的徹過入地。如是
當觀佛四聖諦智。此四聖諦的亦不現。堅軟 隨彼智力有軟中上。四聖諦的便有軟中上。 是故說謂。四聖諦的智箭極深入如非一切
聲聞辟支佛。或曰。謂知自覺盡及具。辟支佛 者雖自覺及具非是盡。聲聞者不能自覺。何 況具盡。是說謂知自覺具及盡。或曰。謂緣自
覺及盡行。辟支佛者雖有自覺不能盡行。聲 聞不能自覺。何況盡行。或曰。謂說無二種辯 才不盡所說無異。或曰。成就身及身所依明
行成。轉輪聖王雖身成就無身所依。聲聞辟 支佛雖成就身。所依非是身。佛亦成就身。及 身所依明行成。或曰。謂三成就色挨妙語。
復三成就誓果教授。或曰。三不護及三不共 意止。或曰。謂四不護及四不諫。或曰。謂成就 四智因智時智想智他說智。復有四智。無滯
智無住智無錯智無礙智。或曰。謂覺種種因 覺種種果覺種種治覺種種意。或曰。一無二 獨福力降魔。如非一切聲聞辟支佛。說者謂
菩薩食難陀難陀波羅乳糜已。作如是意。坐 道樹下要不破結加坐至盡有漏。彼時魔波 旬宮殿六反震動。彼作是念。不知是誰力。彼
見菩薩坐道樹下。作如是意。要不破結加趺 坐至盡有漏。彼時魔波旬雨華而至菩薩所。 到已善言語菩薩悉達阿 㝹 。是濁世時眾生
意剛強。如此時難可得成無上正真道。且起 我當給汝七寶及以千子。領四天下為轉輪 聖王。菩薩說曰。波旬。汝唐疲勞。速令此地
及泉源池水莊嚴村城舍宅人民飛在空中。 空及日月星辰速令墮地。要不與汝起至盡 有漏。魔波旬說曰。我以愛善之言用告汝。汝
不起者當見極惡。作是語已。還至天上告六 欲天。諸賢。當持鉾戟刀鉤金椎鉞斧羂索長 鉤。我有怨家今在道樹下坐。彼時菩薩魔波
旬還去不久。便作是念。常凡人共諍由當防 護不應默住。何況欲界豪貴菩薩。去欲結迹 先已備習彼速除欲。已發於神足種種變
化。謂作鼠形者化作猫。謂作猫形化作狗。謂 狗形化作豹形。謂豹形化作虎。謂虎形化作 師子。謂戴火化作雨。謂雨化作蓋。菩薩自化
作琉璃臺。在中結加趺坐。謂障形不障眼。 變化已菩薩作是念。我種種變化若我他行 法時有所嬈亂者。魔波旬必能嬈亂我。若我
他行法時不作嬈亂者。魔波旬終不能嬈亂 我。菩薩因此事念宿命。神通作證發已。觀百 眾生千眾生行法時極供給所。當菩薩作是
念。如我種種變化。如本行善因。令如此魔百 千億來者。彼終不能嬈亂我。何況一魔。菩薩 作是念住。於是魔波旬及十八億魔作醜陋
面牙齒。恐怖聲極惡音聲。執持種種鉾戟。滿 三十六由延往詣道樹所。到已語菩薩曰。悉 達阿 㝹 。汝見此惡眾不。速起莫於此中受無
量苦。菩薩說曰。波旬汝語如小兒。汝昔一齋 之施。謂因果力今得如是自在。魔說曰。我一 齋之施汝施幾齋。菩薩說曰。我施無量百千
齋。魔說曰。我齋之施得汝為證。誰為汝證。彼 時菩薩滿百千福相好莊嚴紫磨金色。以合 曼掌按地。地即大動。此以為證。彼時此地
如七寶器聲。彼魔眾聞已。恐怖散壞顧面奔 走放惡音聲復道而還。菩薩所生眼。魔眾 過一由延不復見。菩薩因此天眼神通作證
發已。但見而耳不聞。菩薩因此天耳神通作 證發已。能聞不知以何意來。菩薩因此知他 心神通作證發已。觀釋釋眾妙意來。魔魔眾
惡意來。菩薩作是念。魔波旬何因來此觀守 境界故來。以何故守境界。便作是念。以結故。 菩薩因此斷一切結已。三十四心頃成無上
正真等正覺道。三十四心頃者。見道十五心 道未知智第十六。謂道已知智。此菩薩有想 無想處除欲時。是方便道。有想無想處斷九
品結。九無礙道九解脫道。是謂三十四心頃。 謂一切三耶三佛。依此以降魔及官屬成最 正覺。是說謂一無二獨。以福力降魔及官屬
已。成無上正真道已。如非一切聲聞辟支佛。 或曰。謂已知智滿及覺道行及行緣及緣根 及根義。或曰。謂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
法。或曰。謂離世八法。不可得功德邊。救諸危 厄而為作歸。或曰。謂大悲久遠來微入普入 一切眾生等轉行。久遠來者。三阿僧祇具修
行遠來也。微入者。覺三苦微入也 (一者苦苦二者行苦三 者變易苦也) 。普來者三界緣普入也。一切眾生等轉 行者怨親中間等意故。一切眾生等轉行也。
是故說謂。大悲久遠來微入普入一切眾生 等轉行。以是故等三說一佛。非聲聞辟支佛。 問曰。何以故色陰中。眼根耳鼻舌身根立根。
色聲香味細滑不立根。答曰。謂內彼立根。外 者不立根。謂現在時眾生數彼立根。不定者 不立根。謂受彼立根。不受者不立根。謂斷時
痛痒重擔彼立根。不定者不立根。謂根彼立 根。謂根義不立根。以故爾。問曰。何以故痛 陰中。樂痛立二根。樂根及喜根。苦痛亦立二
根。苦根及憂根。何以故不苦不樂立一根護 根。答曰。應說若不說者。世尊有餘言。現義現 義門現義略現義度當知義。或曰。現二門二
略二度二炬二明二光現二處。如樂痛苦痛 立二根。不苦不樂亦應立二根。此有差降。謂 於彼可得起二根。如不苦不樂立一根。如是
樂痛苦痛亦應一根。有此等行。謂彼起一根。 是說現二門二略二度二炬二明二光現二 數。或曰。離相違故。樂痛苦痛相違。苦痛亦樂
痛相違。彼不苦不樂痛更無餘痛相違。是離 相違故。以故爾。或曰。轉行餘故。此樂痛異樂 根。轉行異喜根。痛苦亦異苦根。轉行異憂
根。彼不苦不樂痛一切轉行。餘以故爾。或曰。 樂痛或利或不利。或狂或不狂。或住或不住。 或定或不定。謂彼不利狂狂不住定彼立一
根。是樂根利狂不住不定彼立喜根。苦痛亦 爾。彼不苦不樂痛一切不利不狂住定。以是 故樂痛立二根。樂根及喜根。苦痛亦立二根。
苦根及憂根。不苦不樂立一根。護根。問曰。想 何以故不立根。答曰。多有法不立根中。何 以獨問想。問曰。色陰或立根或不立根。如
是行陰或立根或不立根。痛陰及識陰盡立 根。此想何以故盡不立根耶。答曰。謂無根 相。無根相故不立根。或曰。根自力轉行此
想因他力轉行。如弟子及庸作人隨彼教勅。 教取即取。教捨即捨。如是想。若痛所覺彼 想即想。若思所思彼想即想。若識所識彼想
即想。尊者婆須蜜說曰。何以故想不立根者。 增上義是根義。想非增上。問曰。如一切有 為法各各相增。無為法有為法增。何以故想
非增上。答曰。謂諸法能增結彼立根。非想 能壞結。問曰。想亦能壞結。世尊所說無常 想。修習多修習。壞一切欲愛及色愛無色愛。
壞一切無明及慢。何以故說想不能壞結。尊 者曇摩多羅說曰。諸尊想者因他受想。彼從 他起。如受所依。如彼餘心數法作緣已然後
受想。是故說諸尊想者因他受想。彼從他起 如所受依。以是故想不立根。問曰。結何以故 不立根。答曰。增上義是根義。結非增上。痛於
結增上故。問曰。結增上於解脫中退沒。在生 死遠離於善。何以故說結非增上。答曰。不如 是增上。如於解脫中退沒在生死遠離於善。
此是說下賤弊惡非增上。問曰。此痛因結增 上。何以故痛立根結不立。答曰。雖痛因結起。 因結得增上。但結是下賤。如城中豪貴主立
守門人。彼守門者雖極增惡但非此增上緣。 如是增上主。如是痛雖因結起。因結得增上。 但結下賤。以是故痛立根結不立。問曰。何以
故。痛善染污不隱沒無記一切立根。慧者謂 善彼立根。染污不隱沒無記不立根。答曰。痛 者結所宗。是故善染污不隱沒無記盡立根。
慧者善法所宗。謂善彼屬善法。謂染污彼斷 善法。謂不隱沒無記不可用。以是故痛善染 污隱沒無記盡立根。慧者謂善彼立根。染污
不隱沒無記不立根。問曰。若妙義是根義者。 涅槃於一切法最妙。何以故不立根。答曰。 彼涅槃壞根非根。非根如車壞非車。瓶壞非
瓶。財物壞非財物。如是涅槃根壞非根。或曰。 根者墮生老無常。涅槃者不墮生老無常。或 曰。根者有因得有為相。涅槃者無因得無為
相。或曰。根者轉世作行受果能知緣。涅槃者 非轉世不作行不受果不知緣。或曰。根者前 後可得。涅槃者無前後。或曰。根者軟中上可
得。涅槃者離軟中上。或曰。根者墮世。涅槃者 離世。或曰。根者是陰。涅槃者離陰。或曰。根 者縛苦。涅槃者離苦。或曰。有為法者因行故。
說妙義根義。但涅槃一切有為法中妙廣說。 二十二根處盡。
鞞婆沙論卷第四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8 冊 No. 1547 鞞婆沙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