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hidharmasaṅgītīparyāyapādaśāstra (Apidamo Ji Yi Men Zu Lun)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Scroll 19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九尊者舍利子說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八法品第九之二
[0445b22] 八勝處者,云何為八?答內有色想觀外色少, 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 第一勝處。內有色想觀外色多,若好若惡,於
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二勝處。內 無色想觀外色少,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 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三勝處。內無色想觀外
色多,若好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 想,是第四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青 青顯青現青光,猶如烏莫迦花,或如婆羅痆
斯深染青衣,若青青顯青現青光。內無色想 觀外諸色,若青青顯青現青光亦復如是,於 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五勝處。內
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黃黃顯黃現黃光,猶如 羯尼迦花,或如婆羅痆斯深染黃衣,若黃黃 顯黃現黃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黃黃顯
黃現黃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 如是想,是第六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 赤赤顯赤現赤光,猶如槃豆時縛迦花,或如
婆羅痆斯深染赤衣,若赤赤顯赤現赤光。內 無色想觀外諸色,若赤赤顯赤現赤光亦復 如是,於彼諸色勝知勝見有如是想,是第七
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諸色,若白白顯白現白 光,猶如烏沙斯星色,或如婆羅痆斯極鮮白 衣,若白白顯白現白光。內無色想觀外諸色,
若白白顯白現白光亦復如是,於彼諸色勝知 勝見有如是想,是第八勝處。內有色想者,謂 彼於內各別色想未遠離未別遠離、未調伏
未別調伏、未滅沒未破壞,由彼於內各別色 想未遠離未別遠離、未調伏未別調伏、未滅 沒未破壞,名內有色想。故觀外色少者,謂
所觀色其量甚小微細非多,故名為少。若好 者,謂所觀色已善磨瑩青黃赤白,故名若好。 若惡者,謂所觀色未善磨瑩青黃赤白,故名
若惡。於彼諸色勝知勝見者,謂即於彼所觀 諸色已伏欲貪、已斷欲貪、已超欲貪,於彼已 得勝知勝見,降伏自在都無所畏。如貴勝人
或貴勝子,以勝知見執取僮僕,降伏自在都 無所畏。諸瑜伽師亦復如是,於所觀色已伏 欲貪、已斷欲貪、已超欲貪,於彼已得勝知勝
見,降伏自在都無所畏。有如是想者,謂如實 想正現在前。第一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 續次第數為第一。勝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
色受想行識,皆名勝處。內無色想觀外色多 等者,謂所觀色其量廣大無邊無際,故名為 多。餘如前說。內無色想者,謂彼於內各別色
想已遠離已別遠離、已調伏已別調伏、已滅 沒已破壞。由彼於內各別色想已遠離已別 遠離、已調伏已別調伏、已滅沒已破壞,故名
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多等,皆如前說。內無色 想觀外諸色若青者,謂總顯示所有青色青 聚青眾,故說若青。青顯者,謂此青色是顯非
形,故說青顯。青現者,謂此青色如是眼識所 行境界,亦是意識所行境界,故說青現。青光 者,謂此青色能現能發種種光明,故說青光。
餘如前說。如說若青等,若黃等亦爾。
九法品第十
[0446a20]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九法自 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 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
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 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0446a24] 九法云何?此 中略有二種九法,所謂九結、九有情居。
[0446a25] 九結 者,云何為九?答:一、愛結;二、恚結;三、慢結;四、無 明結;五、見結;六、取結;七、疑結;八、嫉結;九、慳
結。云何愛結?答:三界貪是名愛結。云何恚結? 答:於諸有情欲為損害,內懷栽孽欲為擾惱, 已嗔當嗔現嗔,樂為過患、極為過患,意極憤
恚,於諸有情各相違戾欲為過患,已為過患、 當為過患、現為過患,是名恚結。云何慢結?答: 有七慢類說名慢結。云何為七?答:一、慢;二、過
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 邪慢。此七慢類合為慢結。云何無明結?答:三 界無智名無明結。云何見結?答:三種見名見
結。云何為三?答:一、薩迦耶見;二、邊執見;三、邪 見。如是三見合為見結。云何取結?答:二種取 名取結。云何為二?答:一、見取;二、戒禁取。如是
二取合為取結。云何疑結?答:於諦猶豫是名 疑結。云何嫉結?答:心不忍許是名嫉結。云何 慳結?答:心有祕悋是名慳結。
[0446b14] 九有情居者,云何為九?答:有色有情,有種種 身有種種想,如人及一分天,是第一有情居。 有色有情,有種種身有一種想,如梵眾天劫
初起位,是第二有情居。有色有情,有一種身 有種種想,如光音天,是第三有情居。有色有 情,有一種身有一種想,如遍淨天,是第四有
情居。有色有情,無想無別想,如無想有情天, 是第五有情居。無色有情,超一切色想滅有 對想,不思惟種種想入無邊空,空無邊處具
足住,如空無邊處天,是第六有情居。無色有 情,超一切空無邊處,入無邊識識無邊處具 足住,如識無邊處天,是第七有情居。無色有
情,超一切識無邊處,入無所有無所有處具 足住,如無所有處天,是第八有情居。無色有 情,超一切無所有處,入非想非非想處具足
住,如非想非非想處天,是第九有情居。此中 有色者,謂彼有情,有色施設、有色身有、有色 處有、有色界、有色蘊,故名有色。有情者,謂諦
義勝義雖諸有情不可獲不可得無所有非 現有,而依蘊界處假立有情,諸想等想施設 言說轉,謂有情、人、意生、儒童、命者、生者、養者、
士夫、補特伽羅,故名有情。種種身者,謂彼有 情有種種顯色身、種種相、種種形,非一顯色、 非一相、非一形故,名種種身。種種想者,謂彼
有情有樂想、苦想、不苦不樂想,故名種種想。 如人及一分天者,謂總顯示人及欲界天,故 名如人及一分天。是第一者,漸次順次相續
次第數為第一。有情居者,謂諸有情所居所住、 所依所止、所樂生處,即總顯示此中所有有漏 色受想行識蘊,名有情居。有色有情種種身
者,義如前說。一種想者,謂諸有情有時有分, 於此世界劫將壞時,多往生上光音等天眾 同分中。於彼具足意成色身,根無缺減支分
圓滿,形顯清淨長壽久住。有時有分於此世 界劫初成時,於下空中有空宮殿欻然而起。 有一有情壽業福盡,從彼處沒生下梵世空
宮殿中,獨一無侶長壽久住。時彼有情長時 住已,欻然生愛及生不樂,作如是念:「云何當 令諸餘有情生我同分為我伴侶?」當彼有情
起此心願,有餘有情壽業福盡,復從彼沒生 下梵宮,與前有情共為伴侶。時前生者便作 是念:「此有情類是我所化。我於此類及餘世
間,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起者,是真父祖。」 時諸有情亦作是念:「我等有情是彼所化。彼 於有情及世間物,是自在者、作者、化者、生者、
起者,是真父祖。」故名一想。如梵眾天者,謂此 義中總顯生在梵眾等天有種種身唯有一 想。劫初起位者,謂劫初生時。是第二等,義如
前說。有色有情者,亦如前說。一種身者,謂彼 有惰有一顯色身、一種相、一種形,無種種顯 色、無種種相、無種種形,故名一種身。種種想
者,謂彼有情有樂想、不苦不樂想,故名種種 想。餘如前說。有色有情一種身者,亦如前說。 一種想者,謂彼有情唯有樂想,故名一種想。
餘如前說。有色有情者,亦如前說。言無想者, 總顯無想。無別想者,別顯無想。此中以想而 為上首,顯無一切心心所法。如無想有情天
者,謂別顯示無想有想天。是第五等,義如前 說。無色者,謂彼有情無色施設、無色身、無有 色處、無有色界、無色蘊,故名無色。有情者,如
前說。超一切色想等,如八解脫中廣說。然於 此中,唯取有漏受想行識為有情居。
十法品第十一之一
[0447a19] 時舍利子復告眾言:「具壽當知,佛於十法自 善通達,現等覺已,為諸弟子宣說開示。我等 今應和合結集,佛滅度後勿有乖諍,當令隨
順梵行法律久住,利樂無量有情,哀愍世間 諸天人眾,令獲殊勝義利安樂。」
[0447a23] 十法云何?此 中略有二種十法,謂十遍處、十無學法。
[0447a24] 十 遍處者,云何為十?具壽當知,地遍一想如是 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一遍處。復次 具壽,水遍一 想
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 際,是第二遍處。復次具壽,火遍一想如是上 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三遍處。復次具 壽,風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
是第四遍處。復次具壽,青遍一想如是上下 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五遍處。復次具壽, 黃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
第六遍處。復次具壽,赤遍一想如是上下傍 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七遍處。復次具壽,白 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
八遍處。復次具壽,空遍一想如是上下傍布 無二無邊無際,是第九遍處。復次具壽,識遍 一想如是上下傍布無二無邊無際,是第十 遍處。
[0447b12] 問:地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而能證入地遍處定?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 於此大地彼彼方所,若高若下若刺若杌若
醎若榛若險若穢,如是等處皆不思惟。於此 大地彼彼方所,平坦顯了猶如掌中,具淨園 林可愛樂處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
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地相。彼由於此以 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地 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
思惟此境是地非餘。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 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地故,未能 證入地遍處定。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地
相繫念思惟,謂此是地非為水等。思惟此相 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 入地定。精勤數習此加行己,復進修行此定
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 作。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
惟此境定是地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 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地相,無二無 轉能入地定,而未能入地遍處定。問:若此未
能入地遍處定者,地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 行者由何方便乃能證入地遍處定?答:即依 如前所入地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
和周遍柔和。一趣定已復想此地,漸次增廣 東南西北遍皆是地。彼想此地漸次增廣東 南西北遍是地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
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地。彼心散動 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 是地故,未能證入地遍處定。為攝散動馳流
心故,於遍地相繫念思惟此遍是地非遍水 等。思惟此相精進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 由斯加行乃漸能入地遍處定。精勤數習此
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 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既於加行所引生 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地。由 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 此境遍皆是地,無二無轉從此乃入地遍處
定。言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 等。言無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 際難測。是第一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
次第數為第一。言遍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 色受想行識,皆名遍處。
[0447c27] 問水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而能證入水遍處定?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 於此世界或取大水注相、或取大泉水相、或
取大池水相、或取大陂水相、或取大湖水相、 或取殑伽水相、或取鹽母那水相、或取設臘 婆水相、或取阿視羅筏底水相、或取莫醯河
水相,乃至或取東大海水相、或取南大海水 相、或取西大海水相、或取北大海水相、或取 四大海水相、或取大水輪相。於如是等隨取
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 解是某水相。彼由於此以勝解力繫念思惟 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水故,心便散動馳 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是水
非餘。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 境思惟此境定是水故,未能證入水遍處定。 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水相繫念思惟,謂
此是水非為地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 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水定。精勤數 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
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既於加行所 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 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水
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水相,無二無轉能入水定,而 未能入水遍處定。問:若此未能入水遍處定
者,水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乃能證入水遍處定?答:即依如前所入水定, 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一趣
定已復想此水,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皆是 水。彼想此水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水故, 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
惟此境遍皆是水。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 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水故,未能證入 水遍處定。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水相繫
念思惟,此遍是水非遍地等。思惟此相精勤 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乃漸能 入水遍處定。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
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 多所作。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 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
境,思惟此境遍皆是水。由心安住等住近住, 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水,無 二無轉從此乃入水遍處定。言上下者,謂上
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者,謂無間 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是第二者,謂 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二。言遍
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皆名遍 處。
[0448b17] 問火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而能證入火遍處定?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 於此世界或取清淨日輪火相、或取妙藥光
明火相、或取神珠光明火相、或取星宿宮殿 火相、或取火聚大猛焰相、或取燒村大火焰 相、或取燒城大火焰相、或取燒川大火焰
相、或取燒野大火焰相、或取燒十載木大火 焰相、或取燒二十載木大火焰相、或取燒三 十載木大火焰相、或復取燒四十載木大火
焰相、或復取燒五十載木大火焰相、或復 取燒百載木大火焰相、或取燒千載木大火 焰相、或取燒百千載木大火焰相、或取燒 無量百載木大火焰相、或取燒無量千載木
大火焰相、或取燒無量百千載木大火焰相。 彼見如是諸火焰相,先漸熾然、復極熾然、轉 遍熾然、後皆洞然。於如是等隨取一相,以
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 火相。彼由於此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 觀察安立信解是某火故,心便散動馳流諸 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是火非
餘。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火故,未能證入火遍處定。為 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火相繫念思惟,謂此
是火非為水等。思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 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火定。精勤數習 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
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既於加行所引 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 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火
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 思惟此境定是火相,無二無轉能入火定,而 未能入火遍處定。問:若此未能入火遍處定
者:火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乃能證入火遍處定?答:即依如前所入火定, 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柔和一
趣定已,復想此火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 皆是火。彼想此火漸次增廣,東南西北遍是 火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
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火。彼心散動馳流諸相, 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火故,未 能證入火遍處定。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遍
火相繫念思惟,此遍是火非遍水等。思惟此 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 乃漸能入火遍處定。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
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 數修數多所作。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 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
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火。由心安住等 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 是火,無二無轉從此乃入火遍處定。言上下
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二 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是第 三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第
三。言遍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識, 皆名遍處。
[0449a14] 問風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何方便 而能證入風遍處定?答:初修業者創修觀時, 於此世界或取東方所有風相、或取南方所
有風相、或取西方所有風相、或取北方所有 風相、或取有塵風相、或取無塵風相、或取吠 濕摩風相、或取吠嵐婆風相、或取小風相、或
取大風相、或取無量風相、或取大風輪相。於 如是等隨取一相,以勝解力繫念思惟假想 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風相。彼由於此以勝解
力繫念思惟假想觀察安立信解是某風故, 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 惟此境是風非餘。彼心散動馳流諸相,不能
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風故,未能證 入風遍處定。為攝散動馳流心故,於一風相 繫念思惟,謂此是風非為火等。思惟此相精
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加行能入 風定。精勤數習此加行已,復進修行此定方 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
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習數修數多所作,心 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 此境定是風相。由心安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
繫念一境,思惟此境定是風相,無二無轉能入 風定,而未能入風遍處定。問,若此未能入風 遍處定者,風遍處定加行云何?修觀行者由
何方便乃能證入風遍處定?答:即依如前所 入風定,令心隨順調伏趣向,漸次柔和周遍 柔和。一趣定已復想此風,漸次增廣東南西
北遍皆是風。彼想此風漸次增廣東南西北 遍是風故,心便散動馳流諸相,不能一趣繫 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風。彼心散動馳流
諸相,不能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是風 故,未能證入風遍處定。為攝散動馳流心故, 於遍風相繫念思惟,此遍是風非遍火等。思
惟此相精勤勇猛,乃至令心相續久住,由斯 加行乃漸能入風遍處定。精勤數習此加行 已,復進修行此定方便,謂於加行所引生道,
數習數修數多所作。既於加行所引生道,數 習數修數多所作,心便安住等住近住,相續 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遍皆是風。由心安
住等住近住,相續一趣繫念一境,思惟此境 遍皆是風,無二無轉從此乃入風遍處定。言 上下者,謂上下方。言傍布者,謂東南等。言無
二者,謂無間雜。無邊無際者,謂邊際難測。是 第四者,謂諸定中漸次順次相續次第數為 第四。言遍處者,謂此定中所有善色受想行 識,皆名遍處。
說一切有部集異門足論卷第十九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6 冊 No. 1536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