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 Shuo Mulian Wen Jie Lu Zhong Wu Bai Qing Zhong Shi Jing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 輕重事經卷上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五篇事品第一
[0983c24] 如是我聞:
[0983c24]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是時目連從坐而起,白佛言:「世尊!我今欲 有所問。惟願世尊為我演說。」佛言:「善哉!
汝所問者,能大利益無量眾生,恣汝所問。」
[0983c28] 目連白佛言:「世尊!末世比丘,輕慢佛語犯 眾學戒,雜用三寶物,當墮何處?」爾時佛告 目連:「諦聽諦聽,當為汝說。若比丘,無慚愧,
輕慢佛語犯眾學戒,如四天王壽五百歲 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九百千歲。犯波羅提 提舍尼,如三十三天壽千歲墮泥犁中,於 人間數三億六十千歲。犯波夜提,如夜摩
天壽二千歲墮泥犁中,於人間數二十億 千歲。犯偷蘭遮,如兜率天壽四千歲墮泥 犁中,於人間數五十億六十千歲。犯僧伽 婆尸沙,如不憍樂天壽八千歲墮泥犁中,
於人間數二百三十億四十千歲。犯波羅 夷,如他化自在天壽十六千歲墮泥犁中, 於人間數五百二十一億六十千歲。」
問佛事品第二
[0984a14] 問:「佛物先在一處,有比丘齎至餘處作佛 事。犯何事?」答:「犯棄。一切佛物都不得移動。 若有事難眾僧盡去,當白眾。若眾聽,得齎
至餘處,無罪。」
[0984a18] 問:「佛物得買供養具不?」答:「得。」
[0984a19] 問:「佛物造堂與直,可賃不?」答:「一切佛物得 買,不得賃。」
[0984a21] 問:「比丘作佛事,得佛奴牛驢馬。得借使不?」 答:「若知本是佛物,不得。不知得,以非法得 故。」
[0984a24] 問:「僧地起塔,用佛物作籬,籬裏可住不?」答: 「若知而故入犯墮,不知不犯。若知故住,過 三諫犯決斷,過四諫轉犯重。」
[0984a27] 問:「先佛堂壞,主人更出私財作堂,用故財 施比丘。比丘可取不?」答言:「不得。」
[0984a29] 問:「僧地,佛物用作都籬,籬裏先有井果菜, 可食不?」答:「不得。若是檀越物作佛事,先要 以果并菜施僧,得食。不要,不得食。若買,
五倍價。若知不買而食,計錢多少犯罪。」
[0984b04] 問:「欠負佛物,物云何償?」答:「直償本物。以佛 不出入,故不加償。雖爾,故入地獄。昔佛泥 洹後,一比丘精進聰明。有一婆羅門見比
丘精進聰明,持女施比丘,作比丘尼。比丘 即受。其女姝好,比丘後生染意作不淨行, 共生活用佛法僧物,各一千萬錢用衣食。
而此比丘極聰明,能說法使人得四道果。 自惟罪深重,便欲償之。即詣沙佉國乞, 大得錢物,還欲償之。道路山中為七步蛇 所螫,比丘知七步當死,六步裏便向弟
子言:『何處償物?』遣還本國言:『汝償物已 還,我住此待汝。』弟子償物訖還報之,即起 七步便死,墮阿鼻地獄中。初入溫煖未至
大熱,謂是溫室,便舉大聲經唄呪願。獄 中諸罪人鬼,聞經唄者數千人得度。獄卒 大瞋,便舉鐵扠打之。即命終,生三十三天。
以此驗之,佛法僧物不可不償。雖復受罪, 故得時出矣。」
[0984b22] 問:「佛塔上掃得土,棄之有罪不?」答:「得棄,不 得餘用。」
[0984b24] 問:「佛物出與人,取子息用,犯罪不?」答:「與佛 物同,體俱犯重。出入合子與佛,由故無福, 以壞法身而為形故。」
[0984b27] 問:「佛圖主遣佛奴小兒給比丘,可使不?」答: 「不得使,以是佛物故。」
[0984b29] 問:「比丘要與佛作,得食佛食不?」答:「不得。比 丘無客作之理,何況取佛物衣食用耶!」
[0984c02] 問:「白衣與佛作,得佛物,用此物作食請僧。 僧得食不?」答:「不得食。」
[0984c04] 問:「佛事法事得捉金銀錢不?」答:「不得捉,犯 捨墮罪。」
[0984c06] 問:「人施牛驢馬奴,造佛事法事。可受不?」 答:「得受使用,但不得賣。弓刀軍器,一不得 受。」
[0984c09] 問:「人施佛屋宅,未用,可寄住不?」答:「不得。 便是佛物。」
[0984c11] 問:「續佛光明,晝可滅不?」答:「不得。若滅犯墮。 雖云佛無明闇,施者得福故。滅有罪。」
[0984c13] 問:「非佛屋,佛像在中,可在前食臥不?」答:「得。 若佛在世,猶於前食臥,況像不得?但臥須 障。若有燈光明,不得足光中過住。若
自有燈,得。」
[0984c17] 問:「上佛圖佛塔佛牆遠望,犯何等事?」答:「不 知不犯。若必急難事上,亦不犯。知而上犯 捨墮,過三諫犯決斷,過四諫故上犯棄。」
[0984c20] 問:「指物造佛經,更得他物,不用前物得爾 不?」答:「不得。以許便是。」
[0984c22] 問:「得買佛上繒作衣不?」答:「不得。」
[0984c23] 問:「形相佛像,犯何事?」答:「一切佛像,不問好 惡不得形相。其罪甚重,必不可為。」
[0984c25] 問:「人作佛像,鼻不作孔。後人得作不?」答:「不 得。」
[0984c27] 問:「佛牆得持物倚不?」答:「不得。犯捨墮。昔有 一比丘入寺禮佛。有婆羅門知相,相比丘 有天子相,便語比丘:『我有一女嫁與比丘。』
比丘言:『須我禮佛還。』比丘便持錫杖倚佛 圖牆,入寺禮佛已還出。婆羅門便不復與 語。比丘問:『故與我女不?』婆羅門言:『不與。』婆
羅門言:『向見比丘有貴相故與,今無復此 相,是故不與。所以爾者,消其功德故。』以是 佛牆及塔壁,不可持物倚,既犯戒又消其 無量功德。」
[0985a08] 問:「佛物,得作天人世人畜生像不?」答:「佛邊 得作。」
[0985a10] 問:「比丘度人,不知本末後度,知是佛奴而 不發遣。犯何事?」答:「知而度犯重。若先不知,
知便發遣。若不發遣,犯重。」問:「其人是大 道不?」答:「非。」
[0985a14] 問:「自有私財,顧比丘作佛像。作者得取物 不?」答:「不得。」
[0985a16] 問:「先上佛旛,得取用作佛事不?」答:「佛事得 用。檀越不聽,不得。」
[0985a18] 問:「得通禮過去七佛不?」答:「得。以法身同故。」
[0985a19] 問:「若人先許佛三會,然後作一會、或三行 香、三布施。得了不?」答言:「不得。自違言有 罪。」
[0985a22] 問:「比丘犯決斷,得佛地中懺悔不?」答:「不得。」
[0985a23] 問:「久遠故寺,都無垣障,不知佛地遠近。若 欲作者,云何得知齊畔?」答:「不知當以意作 齊畔,以不知故增損無罪。」
[0985a26] 問:「佛物作鬼子母屋及作像,有罪不?」答:「同 以佛物施人。」
[0985a28] 問:「佛塔前得禮比丘不?」答:「不得,犯捨墮。」
[0985a29] 問:「比丘賣佛像有何罪?」答:「同賣父母。」
[0985b01] 問:「比丘自手斷樹掘地,作佛塔寺及造形 像。有福不?」答:「尚不免地獄受大罪苦,有何 福耶?以故犯戒故。」
問法事品第三
[0985b05] 問:「高座說法,前人著俗服,可與說法不?」答: 「聽法、說者二俱犯眾多過,三諫不改犯突 吉羅, 復過三諫犯墮,復過三諫犯決斷,
復過三諫至棄。若使不諫,經三說戒,轉增。」
[0985b09] 問:「為說法者如法,餘聽者不如法。得說不?」 答:「同上。」
[0985b11] 問:「請人說法,先高座上有帳蓋,是供養佛物, 得於下坐不?」答:「都不知不犯,知不得。」
[0985b13] 問:「僧坐先寄佛在上,後可於上坐說法不?」 答:「佛坐得,先是僧坐不得。」
[0985b15] 問:「若人請比丘讀經及說法。施物得受不?」 答:「若有希望心受犯捨墮,若無貪心受不 犯。若無衣鉢受不犯。」
[0985b18] 問:「僧中說法,高座上得備机捉塵毛尾不?」 答:「病得備机。捉塵毛尾犯墮,非毛得。」
[0985b20] 問:「祕經及戒律,有事不?」答:「犯捨墮。」
[0985b21] 問:「師具著俗服,向說法,得禮不?」答:「得。不病, 不得為說法。」
[0985b23] 問:「白衣頭上有帽,得為說法不?」答:「除有病 必須覆頭,餘悉不得。」
[0985b25] 問:「經上有塵土草穢,得吹去不?」答:「不得。」
[0985b26] 問:「比丘得書經取物不?」答:「不得。取捨犯墮。」
[0985b27] 問:「經上有飯食,犯何事?」答:「有慢意故為,犯 決斷。不慢意,犯墮。」
[0985b29] 問:「戒律不用流落,可燒不?」答:「不得。不知有 罪,燒捨墮。若知燒有罪,故燒犯決斷。與方 便破僧同,亦如燒父母。」
結界法品第四
[0985c04] 問:「結界為云何?」答:「結界法。若山澤無人處 隨意遠近,若在城邑聚落不得遠結,亦不 得夜結。結時要須比丘在四角頭立,不得
使外人入,外人入則界不成。先結界場,僧 家白衣奴子盡著界場上,然後視度四方。 結界時除四處:一者聚落;二者聚落外俗
人田地常作事處;三者若有阿練、若獨處 山澤,恐說戒羯磨時有種種事難不得來, 白眾求別結小界,眾若聽可,彼無五人眾,
當遣僧與結別界,此謂阿練若坐處;四者 受戒場,先結界文均除,結戒場,除是結界 以是其事,或先結大界、後結戒場,於中受
戒。如界公所云,恐無所獲。然云不知,同於 取別顯通,此路可有僥倖。其人云,若有病 比丘,不能得往僧中,求索別一屋中結界,
僧亦應聽,先解大界,與結別界訖,然後結 大界,一切比丘不持衣,夜中得入中。 有一住處有界,一比丘亦可打揵槌廣說
戒,先向四方僧懺悔,然後說,亦可三語。三 語者,謂三說。」
[0985c24] 問:「結界得通佛地結不?」答:「不得於中受戒。 若先不知法,已受得戒。師僧若知,故違有 罪。」
[0985c27] 問:「行船船上得結界不?」答:「得。若有沙彌白 衣,驅著岸上,然後結界。若不驅出,當障隔 著一處,然後結界。結界後,比丘夜不持衣
不得入中。」
[0986a02] 問:「大僧盡行,唯有沙彌在界。為得不?」答:「但 有一清信士,界便不壞,況沙彌!盡無一宿 界壞,若僧盡去不還,亦不須解。」
[0986a05] 問:「賊來界裏殺比丘,界壞不?」答:「不壞。」
[0986a06] 問:「一人三四人行道,或在白衣家,得結界 不?」答:「不得。五人以上得結界。」
[0986a08] 問:「結界得通流水池水結不?」答:「一切亭水 盡得。分流不得,以不知齊畔故。」
[0986a10] 問:「結界後不打揵槌,界壞不?」答:「不壞。」
[0986a11] 問:「結界得通王路結界不?」答:「得。當結界時, 遣人兩頭斷行人,然後結界。」
[0986a13] 問:「無主地可得結界不?」答:「得。便如欝單越 法。」
[0986a15] 問:「先結界,後有大水、或掘坑長十五步、或 復於中行欲,此界壞不?」答:「盡不壞。其人云, 假使掘大坑深廣一由旬,界猶不壞,況小
小坑耶!」
[0986a19] 問:「比丘得比丘尼界裏宿不?」答:「得。亦不得 失衣,但不得入其房內耳。」
[0986a21] 問:「僧結界竟,後來僧共住,不持衣,失衣不?」 答:「不失。當結時已通三世僧故。」
[0986a23] 問:「僧不盡集,得結界不?」答:「若有事囑授 得,無事不得。」
[0986a25] 問:「一結界得幾時?」答:「不限年數。若施主要 增地,更結耳。」
[0986a27] 問:「先僧結界不解而去,後來僧得於中結 界不?」答:「得。」
[0986a29] 問:「結戒場時要須集一切僧,為隨意多少?」 答:「五人以上得。以無大界故,眾不集無犯。」
[0986b02] 問:「結界場要須至場上,亦得遙結耶?」答:「要 須至場上乃得結耳。」
[0986b04] 問:「二眾結界,得互相叉結不?」答:「不得相叉, 得共通結耳。」
[0986b06] 問:「一界裏得鳴二揵槌不?」答:「得。但不得二 處說戒及以羯磨種種僧事,唯得燒香飯 食而已。」
[0986b09] 問:「大僧得與尼通結界不?」答:「得。」
問歲坐事品第五
[0986b11] 問:「夏中幾日得結坐?」答:「從四月十六日盡 五月十五日,日日可結,此謂坐初。有事難 不得結,或五三四日乃至一月盡,不失前
坐,此名三十日結坐一日受歲。後坐人唯 得一日結坐。過七月十五日,有事難日日 可受歲,盡八月十五日,此名一日結坐三 十日受歲。」
[0986b18] 問:「結坐受七日法,為坐初受、為臨行時受?」 答:「若坐初受者好。坐初不受,亦可臨行時 受。夫受七日法,行不滿七日還,後行不
復更受。計滿七日,乃復更受。若慮忘,亦可 日受。」
[0986b23] 問:「夏坐中,不受床坐房舍十二物,得坐不?」 答:「不須受。」
[0986b25] 問:「結坐而不坐,得歲不?」答:「若先不知坐法, 受歲得。若知故違,不得。」
[0986b27] 問:「都不結不坐,受歲得不?」答:「若先不知有 結,不知有坐法,受臘得。有結,知便應向 僧悔。若先知法,故違不得。」
[0986c01] 問:「不結而坐,得歲不?」答:「同上事。」
[0986c02] 問:「夏坐中得入流水池水浴不?」答:「界內盡 得。若受七日,行過水亦得。」
[0986c04] 問:「夏中犯決斷不悔,受歲得不?」答:「雖有罪, 得歲。所以爾者,故是比丘故。」
[0986c06] 問:「受歲不和合,得歲不?」答:「要先懺悔,然後 受歲。若其人不悔,擯出得受。若不擯出, 眾當三諫。過三諫不受犯決斷,過四諫犯
重。若力能驅逼出界好。若其不出,當牢閉 著一房中,然後受歲無苦,以其非復比丘 故。若惡人多,眾所不敵,當避出界。若共受, 不得歲。」
[0986c13] 問:「夏坐中得為亡師造福不?」答:「得。但不得 手自造事。」
[0986c15] 問:「夏中得捉扇拂不?」答:「一切毛不得捉。竹 扇得。」
[0986c17] 問:「後坐人得七月十五日受歲起去不?」答: 「不得。若先不知已受,得歲。若知法故違, 不得。若已和合僧就受籌而已,若後坐人
受歲時,前坐人亦爾。」
[0986c21] 問:「二人同臘,小者前坐、大者後坐。前坐者 已受歲,後者未受。於一月中何者應大?」答: 「先大故大,計本日故。」
[0986c24] 問:「夏中不受七日法,暫小小出界,故得坐 不?」答:「懺悔得。」
[0986c26] 問:「夏中一因緣得三受七日不?」答言:「得。」
[0986c27] 問:「夏中不坐,或十人至十五人欲來寄住 共受歲,得共住共受歲不?」答:「若及後坐當 結,若不及後坐不得。此人若全不知有坐
法,得容。若知有故違,不得。」
[0987a02] 問:「夏中坐,若為三寶事、若疾病、種種眾難, 得移坐不?」答:「得坐,當白眾中,受三十九日 法。三十九日已有事便出界。三十九日法,
三十九日滿得還。一若不得,亦可彼處受 歲無犯。若坐初不受,臨行時亦得受。若坐 已滿三十九日者,事便出界,不須復受。若 不還,亦得於彼處受歲。」
[0987a09] 問:「不結坐、或不受七日,已受臘,得不?」答: 「不知法,已受,得臘、不得夏。若以夏,僧 一諫取好。過三諫不取,犯戾語決斷懺。還
取得,當取時白眾然可得。」
[0987a13] 問:「比丘不受歲,犯何事?」答:「若一比丘不受 歲,眾諫使受。一諫至三受好,若過三不受 犯決斷,過四不受非沙門,以不肯受法故。」
[0987a16] 問:「夏坐新受戒人,日中後結坐,得歲不?」答: 「得。唯後夜不得。」
[0987a18] 問:「夏中坐忘,不受七日法一出行,得坐不?」 答:「憶即悔得。一坐中不過二三悔,過二三 悔不得歲。」
[0987a21] 問:「受歲時若天雨,得屋下受歲不?」答:「得。」
[0987a22] 問:「既至某方結坐,有礙不達,得進遙結坐 不?」答:「不得。正可到彼結後坐。若道路有僧 住處,便應就坐住,二三日治房室,然後受
三十九日去。若無僧住處,五人以上共結 界坐,然後坐留一二人守界,滿三十九日 乃得去。若後人不滿三十九日去者,前去 人不知不失坐,後人失。」
[0987a29] 問:「一人至四人,得白衣家結坐不?」答:「不 得。五人以上得。」
[0987b02] 問:「一人靜處得結坐不?」答:「先有結界,二人 以上得。一人以不得,無人共受坐故。無界 盡不得。若欲別坐,當更請僧結界,坐然後
得。」
[0987b06] 問:「比丘夏坐中,得受請他施,及受他寄物, 或經十日至三月。得爾不?」答:「作不貪受,不 限時節。」
[0987b09] 問:「夏坐中,界內作有為事,得應坐不?」答:「福 事得指授,餘不得。」
[0987b11] 問:「受夏坐人,云何房舍破當補治?為謂始 坐、坐訖時耶?」答:「三月中破即治。」
[0987b13] 問:「受歲時,尼來界內求索受歲,應與受不?」 答:「二尼以上得。一不得,所以爾時,以尼獨 出界犯重故。」
度人事品第六
[0987b17] 問:「一人得度沙彌不?」答:「二人得。」
[0987b18] 問:「度沙彌,得遙請和尚不?」答:「不得。」
[0987b19] 問:「未滿五臘度人,犯何事?其弟子為得戒 不?」答:「若知非法而度,犯捨墮。過三諫不 止犯決斷。若弟子不知是非法,得戒。若知,
不得。」
[0987b23] 問:「比丘都不誦戒,又不知法種種僧事,而 多度人、或作三師。有所犯不?」答:「此人尚不 應食人信施,況復度人!」
[0987b26] 問:「若人,父母王法不聽,比丘盜將去度。犯 何事?」答:「犯重。若官人走奴,投比丘為道。比 丘若知而安止,未度亦犯重。」
[0987b29] 問:「若兒前出家,父母後出家,來投其兒,其 兒得度不?」答:「得。」
[0987c02] 問:「犯戒比丘得度人不?」答:「若犯重,無復度 人之理。若犯決斷,同上未滿五臘者。若犯 餘輕戒,要須懺悔,然後得度。」
[0987c05] 問:「白衣投一比丘欲出家,比丘即受,更為 請和尚戒師。所投比丘故是師非?」答:「非 師。若後從受法者,可為法師。若依隨者,可
為依止師。」
[0987c09] 問:「比丘多度弟子、或作二師,都不教戒。犯 何事?」答:「犯捨墮。昔迦葉佛時,有比丘度弟
子,不教戒,多作非法。命終生龍中。龍法,七 日一受對,時火燒其身肉盡骨在,尋後還 復,則復燒。不能堪若,便自思惟:『我宿何罪
致如此若耶?』便觀宿命,自見本作沙門,不 持禁戒,師亦不教。便作毒念,瞋其本師,念 欲傷害。會後其師,與五百人來乘船渡海,
龍便出水捉船。眾人即問:『汝是誰?』答:『我是 龍。』問:『汝何以捉船?』答:『汝若下此比丘,放汝 使去。』問:『此比丘何豫汝事?都不索餘人,而
獨索此比丘者何?』龍曰:『本是我師,不教戒, 我今受苦痛,是故索之。』眾人事不得止,便 欲捉此比丘著水中。比丘曰:『我自入水,不
須見捉。』即便投水喪命。以此驗之,度人不 可不教戒。」
問受戒事品第七
[0987c26] 問:「沙彌犯十戒一二三不悔,受大戒得不?」 答:「若憶而不悔,不得。都不憶、若不知法,受
得。夫受戒法,師應問沙彌:『汝不犯戒不?』答 若言犯,即教懺悔。若本師不問,壇上師應 問。若都不問,師犯捨墮。」
[0988a02] 問:「以受大戒,得悔沙彌時所犯不?」答:「得。懺 悔法同沙彌時悔法。」
[0988a04] 問:「沙彌壇上欲受大戒,或著俗服脚著履 屣,或衣鉢不具假借。當時為得戒不?」答:「唯 俗服,師不問不得,其餘盡得,師僧犯捨墮。」
[0988a07] 問:「若有比丘,不捨戒作沙彌,或即大道人 而更受戒不?」答:「不得。」 問:「若不得戒。前所受戒故在不?」答:「在。」
問:「後師故是師不?」答:「非。」
[0988a11] 問:「多人受戒而并請一人為師。可得十人 五人一時受戒不?」答:「無此理。」
[0988a13] 問:「沙彌更受大戒,請一比丘為大戒師。而 比比丘不知羯磨法及受戒法,更與請一 人與受戒。以何當為師?」答:「與受戒者是師。
無戒法與者非師。」
[0988a17] 問:「壇上師僧,或著俗服、或犯禁戒。受戒者 得戒不?」答:「若受戒人知是非法,不得。不知, 得。」
[0988a20] 問:「受戒時,眾僧不和合或相打罵,為得戒 不?」答:「若壇上僧和合便得,不和不得。」
[0988a22] 問:「受戒為有時節不?」答:「唯後夜不得。初夜 中夜無燈燭亦不得,要須相覩形色乃得。」
[0988a24] 問:「受戒時或值天雨,更移場屋下受戒,得 戒不?」答:「若欲移戒場,當先解大界更結界 場,乃得受戒。不爾者不得。」
[0988a27] 問:「受戒時,或有事難不得究竟。是大比丘 不?」答:「但三羯磨訖便是。」
[0988a29] 問:「受戒盡十三事,後諸戒師和尚不續教 戒。得戒具不?」答:「若師不教誡,至十五日 說戒專心聽受,便得具足。」
[0988b03] 問:「受戒三衣不具,有持衣直,或染不染、或 裁不裁。得當衣不?」答:「盡不得。」
[0988b05] 問:「受戒時,眾僧難得限齊,幾僧得受大戒?」 答:「除三師,五僧以上得。」
[0988b07] 問:「沙彌曾詐稱為大道人,受大比丘禮,後 得受大戒不?」答:「不得。」
[0988b09] 問:「沙彌辭師行,事難不得還。輒於彼處,請 依止師受戒。得戒不?」答:「得戒。」
[0988b11] 問:「若比丘誘他沙彌,將至異眾與受大戒。 犯何事?彼眾知,應聽不?」答:「若其師有非法 事,沙彌及將去者無罪。若無非法將去者
犯重,壇上師僧犯捨墮。昔有一長老比 丘,唯有一沙彌瞻視。有一比丘輒誘將 沙彌去,此老比丘無人看視,不久命終。因 此制戒,不得誘他沙彌,誘他沙彌犯重。若
有一比丘,見他沙彌瞻視老病人,教使捨 去。沙彌若去,此比丘犯重。」
受施事品第八
[0988b21] 問:「比丘受檀越請四事供養,所受物得分 施人不?」答:「得。」
[0988b23] 問:「以受四事長請,小小緣事出行,得食外 食得服外藥不?」答:「施主聽,得。」
[0988b25] 問:「他人欲施比丘物,先問比丘有無。比丘 實自有,以貪心欺彼言無,他即施物。犯何 事?」答:「貪取犯捨墮,妄語犯墮。」
[0988b28] 問:「若眾僧食偏與上座,上座得食不?」答:「上 座貪心,犯捨墮。」
[0988c01] 問:「比丘不病,稱有患苦,求索好食。既得食 之,犯何事?」答:「犯重。」
[0988c03] 問:「不著三衣受食,犯何事?」答:「犯捨墮。」
[0988c04] 問:「檀越適請二人三人,須眾唱不?」答:「須唱。」
[0988c05] 問:「大比丘羯磨分物時,尼來界內,應得分 不?」答:「應得。」
[0988c07] 問:「有人寄物施一處僧。物至,後更有比丘 來,分時在坐。應得分不?」答:「打揵槌應得,不 打不得。」
[0988c10] 問:「比丘行道中,婦人施物,得受不?」答:「親里、 若相識,得取。」
[0988c12] 問:「比丘行道中,比丘尼施物,得受不?」答:「施 僧得受,非眾不得。」
[0988c14] 問:「供僧齋米。僧去,齋主得供後人得食不?」 答:「打揵槌得食。若不打,食一飽犯棄。」
[0988c16] 問:「四月八日嚫物,七月十五日本僧已去, 寺主取與後僧。後僧分取者,犯何事?」答:「打 揵槌,現在僧共分無罪。若不打揵槌,分者
犯盜。」
[0988c20] 問:「白衣有貰嚫物,本道人去,與後人。後人 得受不?」答:「應取。 問主人:『本道人當來不?』答言:『永不來。』呪願
取。若言:『或來。』不得取,取犯捨墮。知取,犯 棄,是僧物故犯。」
[0988c25] 問:「比丘治生得物,施比丘衣食。得受不?」答: 「取衣犯捨墮。窮厄無食處,彼使白衣作,可 食。治生道人若白眾言:『此物非我物,是使
人物。』若爾可食。若主不白眾,食犯墮。二三 人亦可白。若道人施他人,他人言:『是我物。』 可食。」
[0989a02] 問:「比丘得出物不?」答:「不得,犯捨墮。」
[0989a03] 問:「長受百日請,中間得受他一食二食不?」 答:「施主聽,得。不聽,不得。」
[0989a05] 問:「比丘食,或唅一口飲吐,之取一摶飯棄 之,犯事不?」答:「犯捨墮。」
[0989a07] 問:「乞食長,得與人不?」答:「先無貪心取長,得 施眾生。若無眾生,舉著樹頭,有眾生噉好。 若無,明日還自受水取食。不得棄,以信施
重故。所以還得自取者,以更無主故,如欝 單越取食法。」
[0989a12] 問:「主人慇懃,得長受請不?」答:「若其處得行 道,無難、無短乏,得往。」
[0989a14] 問:「主人請食,得遣人代不?」答:「主人意無在, 得。若主人嫌,代去,犯捨墮。」
[0989a16] 問:「鬼子母食,可食不?」答:「呪願然後可食。」
[0989a17] 問:「主人施比丘牛馬奴,供食直,得取不?」答: 「得取用,不得賣。弓刀一切兇器仗,皆不得 受。」
[0989a20] 問:「人自出物供齋。齋竟去,餘物後僧來,得 食不?」答:「打揵槌得,不打犯盜。」
[0989a22] 問:「比丘共盤,食他分,犯何事?」答:「若問聽,無 罪。不聽,取食犯墮。若不問亦犯墮。所以不 犯者,以共仰手故受。」
[0989a25] 問:「比丘乞,前人問:『好比丘非?』答:『是。』得物至, 犯何事?」答:「實好言好,犯墮。不好言好,犯棄。」
[0989a27] 問:「比丘一切長物施人,言:『我後須,還自取。』 得爾不?」答:「得與可信者,然後更語一人:『我
物施某比丘。』若取還語,不得輒取。」
疾病事品第九
[0989b02] 問:「比丘病,得離鉢食不?」答:「重病得。小病不得。」
[0989b03] 問:「比丘疾病,三衣不持,犯何事?」答:「大困無 所識知,得。有覺知,不得。」
[0989b05] 問:「看病人不語病者,私用錢與他病人作 食湯藥。犯何事?」答:「若用五錢,犯棄。若後語 病者歡喜,不犯。若病人恚,不償犯棄。」
[0989b08] 問:「為病故,主人日供一百錢。五十便足,餘 者得與餘病者作食不?」答:「病者自與便得。」
[0989b10] 問:「病比丘無人看,比丘得與作食不?」答:「山 野無人處,日中不得往還,得作七日。先淨 薪米,受取得作。」
[0989b13] 問:「病人須酒一升二升下藥,可與不?」答:「若 師言必瘥,得和藥服。不得空服。」
[0989b15] 問:「比丘病,得服氣不?」答:「不得。同外道故。」
[0989b16] 問:「比丘腫病,得使人唾呪不?」答:「得。」
[0989b17] 問:「比丘病困或闕,衣鉢施眾,或賣用作福 德,犯何事?」答:「若更得弊故,即受得。無有,犯 捨墮。」
死亡事品第十
[0989b21] 問:「亡比丘物,都不打揵槌、不羯磨而分,犯 何事?」答:「界裏一人以上,盡得打揵槌羯磨。 若不羯磨而打揵槌亦不羯磨,盡犯棄。所
以爾者,亡比丘物,盡屬四方僧故,不得輒 分。若界外五人以上,得羯磨分不打揵槌, 以無界故。四人以下,不得羯磨分,若分犯
棄。當齎詣僧中,若自取齎去至異眾,初入 界不犯,出則犯棄。如是復至餘眾,一出 界一犯棄。弟子持師物去亦爾。」
[0989c01] 問:「比丘亡,弟子不持師物與眾,輒自分處 供養僧。僧可食不?」答:「其弟子先知法者,有 罪。僧不打槌不羯磨而食,犯捨墮。」
[0989c04] 問:「若師亡,僧羯磨分物,弟子應得分不?」答: 「應得。即是僧故。」
[0989c06] 問:「師亡,更無餘僧,唯有弟子,或五戒十戒, 得羯磨分此物不?」答:「即是僧故得分,但打 揵槌羯磨。不打不羯磨,不得。」
[0989c09] 問:「病者無常。供病餘物,後人得與餘病者 不?」答:「此是僧物,不得輒與。直五錢,犯棄。」
[0989c11] 問:「師徒父母兄弟死,得哭不?」答:「不得。一舉 聲犯捨墮,可小小泣涕而已。」
[0989c13] 問:「或比丘,死時在、羯磨時不在,或死時不 在、羯磨時在。各應得分不?」答:「及羯磨盡得。 死時在、羯磨時不在,不得。」
[0989c16] 問:「比丘死,後人與買棺木衣服葬埋與 者,犯何事?」答曰:「白僧,與泥洹僧僧祇支自 覆。自餘應入僧。師物一切不得埋,埋過五
錢犯棄。若弟子私物,得。亡者知法,已得分 處,分者無罪。」
[0989c21] 問:「父母諸親死,比丘與辦衣棺木埋不?」答: 「不得。若父母亡日,若病無人供養,乞食與 半。若自能繩線,不得與食,犯捨墮。與衣,犯
捨墮。況復棺木葬埋耶!」
[0989c25] 問:「病者無常。衣鉢先與看病者,竟不羯磨。 看病者賣,為飯僧。得食不?」答:「眾未得羯磨 食,眾犯捨墮。若看病者不知法,已作羯磨
得食。若未作,眾當語法。」
[0989c29] 問:「比丘借人物。前人死,得還自取不?」答:「一 切不得自取,取犯突吉羅。白眾,眾還得取。
眾不還,犯突吉羅。若眾不與,強取,犯捨墮。」
[0990a03] 問:「比丘得為亡師起塔不?」答:「自物得用,師 物作不得。」
[0990a05] 問:「比丘得向師塚禮不?」答:「得。難曰:『生是我 師,已死尚非比丘,唯枯骨而已,何由向禮?』
答:『若佛在世應供養恭敬,泥洹後亦是枯 骨,何以供養耶?師生以法益人,後亦應恭 敬禮拜,有何過也!』」
[0990a10] 問:「分物時羯磨已訖,更有僧來,得分不?」答: 「若羯磨訖,不與無咎。若及後羯磨,猶故得 分。」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卷上◎
* * *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24 冊 No. 1483b 佛說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伽耶山基金會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李明芳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 [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http://www.cbeta.org/copyright.php) 】
* * *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