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śacakrakṣitigarbha (Dafangguang Shi Lun Jing) 大方廣十輪經
Scroll 7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七失譯人名今附北涼錄
遠離譏嫌品第九
[0711a06] 爾時,金剛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於聲聞乘、辟支佛乘不生譏嫌?於諸菩薩亦無譏嫌?云何於如來聲聞眾中,成器不成器得無譏嫌,於大乘道常善修行?云何得利智一切三昧諸陀羅尼及諸地忍?云何得昇進不退轉法?云何常得善知識?云何常得不離佛法,供養眾僧及諸菩薩?云何於善根不生厭足?云何於菩薩行願得無厭足?」
[0711a15]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輪,若有成就如是輪者,則於聲聞、辟支佛乘無所譏嫌,乃至於菩薩乘亦無譏嫌。若於如來聲聞眾中,成器不成器者悉無譏嫌,常得昇進不退法輪。而於大乘亦得增長無有闕失,常得禪定諸陀羅尼及諸地忍。不離佛法,供養眾僧及諸菩薩,求於善根悉無厭足。得堅固精進,發無量行願。過去所作一切惡業,皆以賢聖金剛地智,令使永盡悉得究竟。一切現在所有惡業,皆使無餘更不復作。能速成就無上法輪,七覺意寶而無厭足,能除一切眾生結使,人所依止。
[0711a28] 「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若欲行時,寶輪最在其前,其餘諸寶皆悉隨後,能滅一切諸四天下眾生濁惡,亦令四天下一切人民身意受樂。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若成就十輪,於聲聞乘無所譏嫌,乃至一切眾生亦依止而存。善男子!譬如大車具足四輪,多人依止乘於正路,邊有塊石眾草,乃至根、莖、華、果,為輪所輾皆悉消滅。如是菩薩摩訶薩為諸眾生,若有障法一切罪業,輾斷消滅令不受報。善男子!譬如劍輪悉能斬截怨敵等首,既斷支節、手、足更不任用。菩薩摩訶薩若能成就如是十輪,一切六趣欲界諸惡,皆悉斷除令盡無餘不復受報。
[0711b12] 「善男子!譬如五日出時,一切四天下大地,所有水處無不乾竭。如是菩薩成就十輪,能為眾生除諸業障及障法等罪,眾苦根本一切消滅。
[0711b16] 「譬如風災起時,四方大風一時俱起,能吹一切大石諸山皆為微塵。如是菩薩摩訶薩能成就十輪,為諸眾生同共依止,令四倒山結使諸業障法重罪,滅苦根本令得無餘。善男子!譬如師子王若欲吼時,一切畜生諸眾生等皆悉怖畏。如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乃至外道及諸異學惡知識等,皆令驚畏忘失言辯。
[0711b24] 「善男子!譬如釋提桓因以軍圍繞,手執金剛杵破壞阿修羅。如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十輪者,一切倒見外道之屬,惡知識等皆悉壞滅。
[0711b28] 「善男子!譬如如意寶珠,著高幢上雨種種寶。如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十種輪者,能持戒幢雨眾法雨,以施一切無量眾生。
[0711c02] 「善男子!譬如夜闇明月出現滅一切闇,若有一切迷失道者令得正道。如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十輪者,無明黑闇如是眾生失八正道,亦為眾生說種種法,令其照明盡諸苦際示八正道。善男子!譬如日初出時一切穀米皆悉增長,諸華開敷及諸藥穀盡得成熟,雪山消流諸河充溢,以漸次第滿於大海。
[0711c10] 「如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十輪者,但調伏戒慈悲炙暖故,為諸眾生說無量法,能生善根種種華果,一切結使業報惡行,及邪見山悉得消滅,乃至究竟證於涅槃,一切妙果無不悉得,信、戒、施、聞慧、無量三昧如是次第,猶如大河以漸滿足,以漸滿故能令眾生入於無畏涅槃之城。
[0711c17] 「善男子!云何名菩薩摩訶薩十種輪者?所謂十善是也。菩薩成就此十輪故,乃能成熟一切眾生。菩薩以離殺生故,能令一切眾生無驚無怖,無有一切憂悲苦惱,善根成熟具足果報。若於前際流轉六趣沒生死河,以如是等不殺生因緣,先世所作身、口、意等惡業諸罪一切煩惱,能令眾生障於正法,自作教他作乃至見作隨喜。受持如是不殺輪故,皆悉輾壞一切惡業障礙罪報令無有餘。亦以不殺因緣,能令一切諸天人等,皆生愛樂無有疑悔壽命得長。臨欲終時,所愛妻子及諸眷屬,悉皆圍繞身不受苦。乃至神逝所往之處,終不見閻羅王及諸獄卒。若臨死時遇善知識,清淨持戒心樂福田。捨此身已得生人中諸根聰利,復值善知識清淨持戒。常樂福田斷除諸惡,而求一切大菩薩行,入深智海遂得菩提。其所生處,常離刀杖諸惡國土,壽命長遠自在淨國離諸驚怖。如彼佛壽無量無邊,亦復能作如是壽命,為諸眾生說法教化,乃至佛涅槃後令法久住。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最初輪也。
[0712a10] 「菩薩若成就此輪,於聲聞乘、辟支佛乘無所闕失,於一切如來聲聞弟子亦無闕失。不退大乘一切三昧諸陀羅尼及諸忍等,到於一切自在之地,常隨善知識佛及菩薩得聞正法,供養眾僧殖諸善根恒無厭足,修諸菩薩一切行願亦無厭足。何以故?過去諸佛於此十惡皆悉遠離,於一一惡不善業等亦不讚歎。以是之故,善男子!於此十善若能守一善業,以如是相所獲果報亦如前說。
[0712a20]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修行不盜,能施一切眾生無驚、無怖、無畏亦無愁惱。己所有物,如法飲食資身財業,恒求一切如法利益無非法欲。以此善根行業果報,假使曾於六趣流轉沒生死河,以不盜力故,身、口、意業所作眾罪能障正法,乃至財業等障,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以不盜輪,皆悉輾除令無有餘,亦令人天一切愛樂而無疑悔,乃至臨命終時,妻子眷屬一切圍繞身不受苦。若命終後神逝所往,不見閻羅王及諸獄卒,恒遇所愛諸善知識。持戒清淨心樂福田,乃至能離一切惡法,成就一切無量善法。隨所生處得大財業,有財業已能離怖畏,而悉不與水、火賊共。乃至到於菩提,悉得眾寶嚴飾佛國寶樹具足,無我、我所,無取無著,成就一切眾生行業。無我所、無所受,無壽、無眾生,而悉調伏於彼佛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輪也。
[0712b09] 「若菩薩成就此輪,於聲聞、辟支佛乘悉無闕失,乃至如來聲聞弟子亦無譏嫌,而自於彼摩訶衍乘無有厭足,悉得一切諸三昧門及陀羅尼忍地,亦不捨於一切誓願。
[0712b13]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終身遠離邪婬,一切眾生皆為欲流之所沈沒,而能施於無畏、無嫉、無熱惱害,於己妻色恒生知足無非法欲。以是善根果報力故,若有宿世邪婬果報,六趣生死流轉諸有,自作、教他、見作隨喜,而令悉離諸邪婬輪,輾斷惡業令無有餘。乃至成菩提道生於淨國,無女人處第一清淨,彼諸眾生皆悉化生,不從父母和合受身。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輪也。
[0712b23]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乃至不捨一切願行。
[0712b25]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盡其形壽,離諸妄語常隨順語。以是因緣人天歡喜,乃至逮得菩提,不諂眾生而生其國。所言真實無有虛偽,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輪也。
[0712b29] 「若菩薩成就此輪,乃至常求一切菩薩願行,而無厭足終不暫捨。
[0712c02]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終身中常離兩舌,乃至以此善根至成菩提,調伏眾生修六和敬來生其國,皆共一心互相恭敬,而無違失修質直法。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輪也。
[0712c07]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乃至常求菩薩行願,無有厭足終不暫捨。
[0712c09]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遠離惡口乃至成就菩提,耳終不聞不適意事,常生佛國恒聞種種柔軟人聲及音樂聲,聞諸法聲周遍佛國。志念成就梵音清徹,如是眾生來生其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輪也。
[0712c15] 「若有菩薩成就此輪,從初發心乃至成佛,恒求菩薩一切行願,而無厭足終不捨離。
[0712c17]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其終身遠離綺語,乃至菩提。常於佛國聞諸菩薩摩訶薩百千法音周遍佛國,而恒遠離一切綺語。成就善語、法語,如是眾生來生其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輪也。
[0712c22] 「若菩薩成就此輪,乃至菩提,常求菩薩一切行願,而無厭足終不暫捨。
[0712c24]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其終身遠離貪欲,乃至菩提,常生淨國地平如掌眾寶充滿,亦以寶樹而嚴飾之。復有若干種無價寶衣,瓔珞、幢幡、金繩、珠瓔,而彼世界種種莊嚴羅網寶樹。彼中眾生遠離憍慢我心貢高,顏貌端嚴諸根具足其心平等,如是眾生來生其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輪也。
[0713a03] 「若菩薩能成就此輪,乃至菩提,恒求菩薩一切行願,而無厭足終不暫捨。
[0713a04]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其終身遠離瞋恚,乃至菩提,悉除一切垢惱穢濁塵雲暴風。於彼淨國無諸濁惡斷除憍慢,生彼國已形色端正,相好第一諸根不缺,禪定慈悲以自嚴飾,如是眾生來生其國。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輪也。
[0713a11] 「若菩薩成就是輪,乃至菩提,恒求菩薩所作願行,而無厭足終不暫捨。
[0713a13]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於其終身遠離邪見,復能以此離邪見輪,令諸人天一切愛樂。若有眾生流轉六趣沒生死河,如是人等起身、口、意,一切業障及煩惱障而障正法,自作、教他、見作隨喜,以此離邪見輪,碾斷業結令滅無餘。妻子眷屬圍繞左右,臨命終時身不受苦,神逝所往亦終不見閻羅王等及諸獄卒,隨善知識持戒清淨,心樂福田恒生正信。命終之後得生人中,亦與善知識及諸持戒福田之人,而相遭遇,還相依止令得正見。為善知識之所教授,修習善法,恒離一切不善等惡,於諸善根皆悉成就,一切菩薩所行之道無不修習。以是因緣,能度一切眾生入摩訶衍正法大海,乃至得菩提道。一切疑網及諸吉相、常見斷見,離我我所見,如此眾生來生其國壽命無量,悉同法味皆是大乘,棄捨聲聞、辟支佛,及諸天魔一切外道并魔眷屬,皆悉已離如是等惡,來生其國。彼佛壽命無量無邊,恒於其中而作佛事。般涅槃後令法久住,無所損減而更熾然皆悉一味。善男子!是名菩薩第十輪也。
[0713b06] 「若菩薩摩訶薩成就此輪,於聲聞乘、辟支佛乘不生譏嫌,及二乘人亦無譏嫌,乃至大乘亦復如是。於大乘人能令增廣熾然三寶,於諸如來聲聞弟子,成器及不成器者,亦無譏嫌,而能莊嚴摩訶衍道。一切三昧諸陀羅尼乃至忍地,恒善修學,證勝進法,不離諸佛及大菩薩善知識等,聽法信受。樂供養眾心無厭足,求諸善根終不暫捨,菩薩所行六波羅蜜亦無厭足。
[0713b14] 「善男子!若能成就如是十輪者,菩薩摩訶薩疾成無上正真道覺。何以故?過去諸佛修行十善離一切惡,能現如是種種果報因緣無量相貌,具菩提道,悉斷一切煩惱結使,盡竭三惡皆使無餘。是故能令紹三寶種,久住於世常得熾然,使不復受三有之身,向於涅槃,為斷陰、入、界等入無畏城。以此遠離十惡因緣,具足果報如上所說,以是義故,善男子!若於此十善不修一者,求於佛道而復自言:『我是大乘,皆應當得無上菩提。』如此之人是大妄語,多行諂曲種種欺誑,於諸佛所能斷一切眾生善根,趣向三惡。是故,善男子!具足十善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家,四天王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天,聲聞、乘辟支佛乘,修行如是十善功德,悉能具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善男子!以此十善而自莊嚴,求無上果修學大乘疾成佛道者,此則安立一切功德善根處所。若能守護十善,便於善根誓願滿足成無上道。」
[0713c04]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以十輪覺悟, 欲離一切苦;
不應譏聲聞, 惱著袈裟者。
隨順緣覺乘, 信心勤精進;
安樂諸眾生, 而受行大乘。
一切諸緣覺, 覺了最勝法;
淨修於佛道, 速證得菩提。
遠離於殺生, 人天皆愛念;
生生得長壽, 善修無害業。
一切所生處, 常樂於佛法;
親近世尊者, 速證得菩提。
若離於偷盜, 一切智所敬;
悉滅諸慳貪, 守護不盜戒。
生處常大富, 為他作施主;
而得嚴淨國, 以眾寶莊飾。
滅除煩惱穢, 乾竭於愛欲;
能遠離邪婬, 速得清淨國。
永離欲淤泥, 解脫淨眾生;
令入於大乘, 由離邪婬故。
欲得聖智者, 讚歎於實語;
棄捨諸妄語, 悉滅於苦惱。
究竟得實語, 常值於諸佛;
速疾成菩提。 遠離妄語故,
堪任為善器。 而遠離兩舌,
常與諸佛會, 永捨於斷見,
得聖無染著, 逮總持辯才,
能知深法海, 不久得菩提。
常說柔軟語, 遠離於惡口;
眾生所愛樂, 能滅先世業。
令眾得歡悅, 菩薩之法將;
悉知諸佛行, 得入第十地。
智者所愛敬, 遠離於綺語;
具足五功德, 所說皆覺了。
欲聞尊賢教, 及與求聖道;
供養諸佛海, 速得一切智。
一心除貪婬, 不壞於正法;
供養染衣者, 熾然三乘道。
常生清淨國, 法將之住處;
於彼獲妙智, 第一無上乘。
常行於慈心, 遠離諸瞋恚;
速疾得禪定, 志樂賢聖行。
生於清淨國, 遠離一切過;
隨佛所住處, 永離一切瞋。
專一修純信, 遠離諸邪見;
顯示三乘道, 是名法供養。
免離於惡趣, 解脫值賢聖;
具足菩薩行, 逮得最上智。
安住而說法, 能成於菩提;
三昧總持忍, 皆由十善故。
具足輪威德, 悉碾除惡趣;
盡滅業結障, 疾成正法將。
大方廣十輪經布施品第十
[0714a28] 「復次,善男子!若成就十輪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一切五欲皆悉捨離,勝於一切聲聞、辟支佛人,亦能為彼二乘而作福田。何等為十?常行布施,所謂飲食、衣服、象、馬、輦輿,乃至己身手足、頭目、髓腦、耳鼻、皮骨、血肉一一皆捨。若行施時不著軀命,亦不為己求世間法、出世間樂,恒念度脫一切眾生,修大慈悲巧方便智。如是心施於諸眾生,為令一切皆得安樂故施,為滅一切眾生結使故施,不受後有故施,不麁心故施,無嫉妬故施,乃至最下乞人亦如是施,不為受報故施,不求聲聞、辟支佛故施,求一切種智故施,乃至一人亦常如是修行於施;是名菩薩摩訶薩心施,成就初輪莊嚴法施。
[0714b13] 「如是菩薩從初發心,能為一切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應當守護恭敬供養。何以故?一切聲聞、辟支佛,為斷己身三惡趣貧,但自饒益而不為他修行布施。菩薩摩訶薩為斷一切眾生苦惱,以大慈悲哀愍心施,是故能為聲聞、辟支佛而作福田。不為於己而求果報,唯為最上第一樂故常行於施,終不染著人、天生死五欲樂故修行於施,而為利益一切眾生不念自身所受善、惡修行於施,為斷一切眾生苦報修行於施。菩薩能如是行檀波羅蜜故,堪任為聲聞、辟支佛福田。若不染著世間五欲,而為具足大慈大悲能如是施,名為菩薩摩訶薩,亦名聲聞、辟支佛福田。假設修行無量布施,若不斷於世間五欲不名為施,亦不名菩薩,不能與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不為賢聖所印,是故應斷五欲無染著施。若染五欲則不名菩薩,亦非福田。如斯施者,不能滅於煩惱少分,何況能除一切結習。」
[0714c04]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曰:
「成就於施輪, 智者清淨心,
盡離於五欲, 令眾得妙樂。
乃至施少分, 皆為除眾苦,
不令受少果, 應獲上福田。
雖復種種施, 而不離五欲,
此施非聖印, 不墮決定聚。
捨欲而行施, 施微而報重,
聲聞、辟支佛, 俱以為福田。
是故應離欲, 常為清淨施,
安樂諸眾生, 是名真福田。
[0714c15]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法施輪,若能成就十種法施輪者,速疾得日光三昧,能為一切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何等為十?所謂依止佛法,依止聲聞法,依止辟支佛法,依止摩訶衍法,依止世間、出世間法,依止有漏、無漏法,尊重恭敬一切聽受,隨順受持為他廣說。
[0714c22] 「若為聲聞人,說應四諦法究竟涅槃,而無嫉妬憍慢之心,不為利養一切名稱;亦不自舉亦不輕他,恒為一切發大慈悲分別演說,不為說辟支佛法及與大乘。
[0714c26] 「若為辟支佛人,說應十二因緣法,離老、病、死得盡苦際,都不為說聲聞小乘菩薩等法。
[0714c29] 「若為大乘人,說應六波羅蜜,具足諸行證無上道,亦不為說聲聞、辟支佛法。但隨諸眾生所應修行而為說之,於諸如來所演言教,乃至一句一偈,恭敬、尊重終不誹謗,亦不隱沒而作障礙。於說法人作世尊想,於聽法者作病人想,於正法中作妙藥想,棄捨五欲,為欲說法心常平等而不取相。善男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法施輪也。若菩薩成就如是十種法施輪者,便速疾得日光三昧,能為一切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常為一切守護供養。」
[0715a10]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智者修法施, 演說於三乘;
不堪法器者, 終不令謗法。
聲聞及緣覺, 多人而修習;
辟支佛利智, 教令入大乘。
但為成法器, 非器不妄說;
隨諸根利鈍, 漸教令昇進。
於法常恭敬, 信受不誹謗;
有能說法者, 供養如世尊。
聽法諸眾生, 令滅於煩惱;
不貪著名譽, 利養而說法。
大方廣十輪經戒相品第十一
[0715a23] 「復次,善男子!菩薩摩訶薩發大莊嚴具足戒輪,若成就此輪,從初發心遠離五欲,於聲聞、辟支佛中,第一最勝為大福田,皆應供養而守護之。
[0715a27] 「何等為菩薩摩訶薩莊嚴戒輪?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有能出家受其具足,成就波羅提木叉,而不與聲聞、辟支佛共。若菩薩不以此戒能為眾生除諸煩惱一切邪見,是則不名為摩訶薩,亦不名為聲聞、辟支佛大福田也。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心常平等,護持淨戒志念堅固而不退轉,心恒專一不生異想。若見持戒、破戒、慳貪、布施,上、中、下等,有若干種無量眾生,瞋恚、惱害行、住、坐、臥,於三有中陰、入、諸界而無分別。如是持戒,不著欲界持戒,不著色、無色界持戒,不分別觀察有想持戒,不為到不到故持戒。
[0715b11]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相貌,發大莊嚴清淨戒輪,從初發心常離五欲,如是菩薩摩訶薩,則能為一切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亦為眾生守護供養。」
[0715b14]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優婆塞律儀, 住於解脫戒;
雖與二乘共, 不名摩訶薩。
若修於空法, 不依於世間;
亦不依諸有, 智者護淨戒。
不取於戒相, 清淨離諸漏;
如是護戒者, 最勝之福田。
大方廣十輪經忍辱品第十二
[0715b23] 「復次,善男子!云何名菩薩摩訶薩發大莊嚴具足忍輪?若菩薩成就此輪者,從初發意能除五欲,堪為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亦為眾生尊重恭敬供養守護。
[0715b27]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忍辱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又菩薩有漏忍者則受諸有,亦不能無眾生之想,依止果報、依止功德,亦名住色、聲、香、味、觸忍,亦名羸劣忍,無所堪忍,悲愍念眾生而修行忍。但是諂曲悅彼故忍,不為安樂眾生故忍。如是忍者,則與聲聞、辟支佛同,非大莊嚴亦非菩薩但有假名。如是菩薩,終不堪任為諸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是名菩薩世間忍輪。
[0715c08] 「云何名菩薩以大莊嚴出世間忍?為諸眾生故,修行於忍而不染著,若於一切所作事務,言語、相貌、音聲、名字、聖所住處,皆悉隨順而不捨於三結、三受、三相、三世、三有、三業,如是等事悉不依止,心恒寂滅而修行忍;是名菩薩出世間忍輪。
[0715c14]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大莊嚴忍輪,從初發心常離五欲,是諸菩薩摩訶薩,能為聲聞、辟支佛作大福田,為一切眾生守護供養。」
[0715c17]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此忍說二種, 有相及無相,
有相修行忍, 智者所不貴。
有相說三業, 即依於忍聚,
是名有漏忍, 非是大人相。
於四顛倒中, 修於無著忍,
寂滅於三業, 是忍為最勝。
滅於一切行, 不依相無相,
心猶如虛空, 是忍為最勝。
眾生皆一相, 諸法空寂滅,
心無有所著, 是忍最大利。
大方廣十輪經卷第七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13 冊 No. 0410 大方廣十輪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6.06,完成日期:2016/06/15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維習安大德提供之高麗藏 CD 經文,北美某大德提供,范振業大德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