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ven Kinds of Knowledge (Qi Zhi Jing) 七知經
Scroll 1
Click on any word to see more details.
佛說七知經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0810a06] 聞如是:
[0810a06] 佛遊於舍衛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比丘受教,從佛而聽。」
[0810a07] 佛告諸比丘:「有七法道弟子,現世安隱和悅多行,精進法觀令習得盡。何謂七法?一知法,二知義,三知時,四知節,五自知,六知眾,七知人。
[0810a10] 「諸比丘!何謂知法?謂能解十二部經:一曰文,二曰歌,三曰說,四曰頌,五曰譬喻,六曰本起紀,七曰事解,八曰生傅,九曰廣博,十曰自然,十一曰行,十二曰章句,是為知法。不解十二部經,為不知法。
[0810a15] 「何謂知義?彼彼所說經法,悉曉其義,是為知義。彼彼所說不曉不解,為不知義。
[0810a17] 「何謂知時?知是時可惟寂滅想,是時不惟受行想,是時可惟慎護想,是為知時。不曉時宜所行,為不知時。
[0810a19] 「何謂知節?能少飲食大小便便得消化,能節出入坐起行步,臥覺語默事從約省,是為知節。不自約省,為不知節。
[0810a22] 「何謂自知?自知己身意老多少,所信所戒、所聞所施、所慧所解、所至所入,深淺厚薄事事自知,是為自知。不知己意所入多少,為不自知。
[0810a25] 「何謂知眾?能知彼眾若君子眾、若理家眾,若梵志、若沙門眾,若或有時至彼眾,宜坐宜立、宜語宜默,知隨時宜,是為知眾。不知相彼眾隨時宜者,為不知眾。
[0810a29] 「何謂知人?如有兩人,一人信道、一人不信道,信道者可稱譽,不信者無稱譽。信道有兩輩:一人數詣道場樂沙門,一人不數詣道場智略沙門。數詣者可稱譽,不數詣者無稱譽。數詣道場有兩輩:一人愛敬沙門,一人不愛敬沙門。愛敬者可稱譽,不愛敬者無稱譽。愛敬有兩輩:一人親習沙門,一人不親習沙門。親習者可稱譽,不親習者無稱譽。親習有兩輩:一人好問經法,一人不好問經法。好問者可稱譽,不好問者無稱譽。好問有兩輩:一人側耳聽,一人不側耳聽。側耳聽者可稱譽,不側耳聽者無稱譽。側耳聽有兩輩:一人聞法受持,一人聞法不受持。聞法受持者可稱譽,不受持者無稱譽。受持有兩輩:一人聞而思義,一人聞不思義。聞而思義者可稱譽,聞而不思義者無稱譽。聞法思義有兩輩:一人如經義解,受法如法立,一人不如經義解,不受法不如法立。如經義解者可稱譽,不如經義解者無稱譽。如經義解有兩輩:一人但自安己,不安他人、不多安人、不哀世間、不利天下,一人自能安己,亦安他人多安天下,愍傷世間利寧天人。諸比丘當別知,其自安己、能安他人、多安天下、愍傷世間利寧天下者,是人為最上最長最尊極尊。譬如牛乳成酪,酪為酥,酥為醍醐,醍醐最上。如是人者,為人中之人,乃為上行、尊行、極尊之行,為最勝為上願無上也。諸比丘!能見兩人,為智為高,能分別此人善、此人勝,是為知人。」
[0810b27] 佛說是已,皆歡喜受。
佛說七知經
【經文資訊】大正藏第 01 冊 No. 0027 七知經
【版本記錄】CBETA 電子佛典 2014.04,完成日期:2014/04/26
【編輯說明】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依大正藏所編輯
【原始資料】蕭鎮國大德提供,張文明大德提供,北美某大德提供,法雨道場提供新式標點
【其他事項】本資料庫可自由免費流通,詳細內容請參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版權宣告】
本網站係採用 Creative Commons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3.0 台灣 (中華民國) 授權條款授權.
Copyright ©1998-2016 CBETA
Dictionary loading status: not loaded